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忆梦长安 » 梦长安上;长安奠基史 第九章;千古一帝

梦长安上;长安奠基史 第九章;千古一帝

    ——他;雄才大略,叱咤风云。

    ——他;殚(dan)思竭虑,日理万机。

    ——他;挥金如土,滥用民力。

    ——他;创立了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他又间接使帝国走向了覆灭的命运。

    ——他;妄想长生不老,搜罗天下,寻求灵丹妙药。

    面对这个在战乱中建立起来的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嬴政)这位千古一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如何驾驭四方臣民?如何控制这广阔的领土?如何强化自己的政权?如何确保帝国万世之基业呢——

    公元前221年,经过十年的兼并战争,秦王嬴政终于灭亡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嬴政认为,过去对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他的尊崇,他自认为其功劳高过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于是,各取其中一字,称“皇帝”。

    同时,他又幻想这个皇位能永远的由他的子孙传承下去,故自称“始皇帝”。后继者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无穷。

    为了显示皇帝的特殊地位,强化皇权,树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称(朕),皇帝的命令叫(制)或(诏)。皇帝使用的,用玉雕刻的印称为(玺)。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的名字不能说出或写出,要避讳。然而,所有这些规定都后世王朝所沿用。

    为了对国家进行有效的管理,秦始皇创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并负责管理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主要执掌奏章,传达皇帝诏令,还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是虚设之职,虽然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但并无军权,真正的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三公之下,则是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的(诸卿)。习惯称之为“九卿”,但实际名额并不限于九人。

    秦始皇再通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等官员,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加强了皇权。

    帝国建立之初,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辽阔的疆域,秦始皇便命大臣们讨论该建立什么样的地方行政机构。群臣纷纷建议,应该效法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国,以藩皇室。唯独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他认为;天下苦战不休的原因就是由于有了王侯,现在天下刚刚统一,又重新封邦建国,只会挑起战火,导致战乱。

    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把天下划为三十郡,后又增设南海、桂林、象、九元四郡。到始皇末年,已经增至四十余郡。其版图以秦都咸阳为中心,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至南海,确立了后代王朝版图的基础。

    郡县的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免和考核,并统一发放俸禄,从而彻底改变和废除了地方上过去的世袭制和封邑制,保证了中央政令能够高效地贯彻到基层。大大削弱了地方的独立性,有利于防止地方分裂割据,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通过以上措施,全国的一切大权都掌握在皇帝手中,形成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建立的这套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沿用了这套制度,并不断对其加以充实和发展。

    为了实行高效的行政管理,

    进而加强对全国各地的控制,以便于巡游监督,传递号令文书,秦始皇又作出两项重要决定,一是“车同轨”,二是“修筑驰道与直道”。

    “车同轨”,顾名思义,就是规定车轴上两个轮子间的距离,按秦律,一律都定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

    “驰道”,就是指飞速奔驰的道路,类似于现代的高速公路。从公元前220年开始修建,以国都(咸阳)为中心,东达今山东、河北和辽宁,南抵今湖北、湖南,东南到达今天的安徽、江苏和浙江。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命令蒙恬等修筑了连接关中与河套地区的直道,(直道),就是比喻道路路线笔直,它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它既要穿越崇山峻岭,又要纵贯沙漠和草原,可见当时施工之艰难。

    在开发和治理云南的过程中,秦始皇又下令开凿了一条连接云南与内地的通道。因为地势险要,道路紧宽五尺,因此命名为“五尺道”。

    随着这些交通线的开通,秦王朝的统治延伸到全国各地,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简直令人无法想象,而这些交通线客观上也大大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

    秦始皇先后五次巡行各地,其中三次就是通过驰道,到达东方和南方各地。

    与此同时,秦始皇还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和货币,这些都是加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措施。

    由于战国时期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给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于是,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采取了“书同文”的措施,罢其不与秦文同者,把秦国原来的字体加以规范整理,作为标准字体,颁行天下。

    我们现代把这种字体称为“小篆”,从目前所见的实物来看,小篆不仅刻在石碑上,还会铸造在铁器,度量衡器,货币等上面。

    传说,显史(程邈)因得罪秦始皇被捕入狱,他经过十年的悉心钻研,创造了一种更为简便的文字,秦始皇得知以后,很赞赏这种简化的字体,不仅给他免罪升官,而且把他创造的简便文字命名为“隶书”。

    实际上,隶书是人们在繁忙的抄录公文狱事时,在经常急促的不规则的草书篆体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隶书,书写简便,跟现在的楷书已经非常很接近。

    “度量衡”又被称为(秦权),秦权是什么东西呢?他的上面为什么要刻写文字呢?——秦权是秦朝时为了统一度量衡而制作的重量的标准器,也是我们俗称的(秤砣)。秦权上所书文字是黄帝的诏书,作为标准器,必然要颁发到全国各地。秦始皇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让他的诏书也一同颁行全国,使他的意志能够在全国得到贯彻实行。

    “秦量”是用来测算谷物等容量的标准器,也同样被刻上文字。

    战国时期,各国度量衡制度相当混乱,只有统一了度量衡,才能使国家完成实质上的统一。

    战国时期的货币制度也同样混乱,齐、燕通行刀币,韩、赵、魏通行布币,楚国通行蚁鼻钱和爰金。秦统一以后,严禁私人铸钱,废除六国的货币,规定以秦国的上币黄金和下币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为统一的货币。

    此后,各封建王朝大都将铸币权掌握在中央手中,钱的形式也保持了圆形方孔模式。

    长期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特别是“焚书坑儒”严刑峻法备受后人指责。但是,我们也不能抹杀他对中华民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焚书坑儒”这个词世人皆知,但你不一定知道的是,这两件事情根本就没有联系。这两件事情秦始皇虽然都干过,但被后人扭曲了,也夸大了。这也让秦始皇背负了千古骂名。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写道“焚诗书,坑术士”,那为什么又被后世的人理解为“焚书坑儒”的呢?就这单单的焚书坑儒这个词,就能折射出秦始皇是一个多么残暴的君王。那么它的意思就是把全天下的书籍,全部烧光,所有的儒生全部活埋,这也简直是太惨无人道?

    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就分两部分来解析。

    首先我们来说说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呢?

    我们先借鉴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焚诗书,坑术士”的讲解。

    公元前213年,比坑儒早一年,当时秦始皇统一天下已经近十年了,有一次,秦始皇在咸阳秦宫置办宴会,把大臣们都邀请了过来。酒过三巡,有个叫(周青臣)的人,为了阿谀奉承秦始皇,于是,端起酒杯对着文武百官说道;我始皇帝文治武功无人能及,能使我大秦千秋万世,江山永固,驱逐蛮夷,天下太平,全仰仗我大秦始皇帝。总之,就是一顿歌颂。

    秦始皇听后也是满怀喜悦,然而有个叫(淳于越)的大臣站起来建议道;天下仍然危机重重,且不可大意疏忽。既而劝说秦始皇效仿周朝,将天下分封,才能长治久安。淳于越这一次的旧事重提,遭到了丞相(李斯)的驳斥,因为分封这件事很早就议论过,秦王也向全国颁发实行了郡县制。指责淳于越以古非今,混淆视听,这样又一次将秦国推向像战国的战乱中,饱览诗书,为何不思更创。

    紧接着,就提出了焚书的主张,这才是焚书事件的起因。

    焚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把火烧光天下所有的书,而是为了禁止私学,也就是民间的教学团体,针对的是(私学相与非法教),原因是私学出身的人喜欢非议朝廷的法令,所以禁止私学,烧民间的藏书,不许私下学习和讨论,要学习就到(官学)去学习,这叫“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其根本目的就是统一思想,学习统一的知识,不要学习误入歧途的诗书。

    当然,焚烧藏书也保留有存稿和底本。那为什么这些诗书到后来都失传了呢?这个答案都直指(项羽),这个西楚的霸王,他的一把火,将秦都咸阳焚之一炬。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坑儒)。我们都知道,在历史的叙述中,秦朝是一个残暴的王朝,秦始皇是一个残暴的君主,所谓;天下苦秦久矣,其中最残暴的当属“焚书坑儒”。

    其实,秦始皇活埋的并不是儒生,而是(术士)。史记中的原文是;“焚诗书,坑术士”。那什么是术士呢?用我们现代的理解,就是不学无术,招摇撞骗的骗术,类似于今天的算命先生,阴阳先生等等。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权力到达了巅峰,于是,就千方百计地谋求长生不老。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徐福东渡)。

    始皇28年,徐福,史记中叫(徐市),他给始皇上书;说海外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有长生不老之术。秦始皇也批准了徐福求术。给钱,给礼,给童男童女出海寻求灵丹妙药,结果是一去不回,据说现代的日本人就是徐福带去的童男童女遗留下来的,当然这个也没有任何支撑的依据,我们也不能妄自猜测。

    秦始皇自知上当受骗,不久之后,求仙心切的秦始皇又被人骗了——

    有两个方士,一个姓侯,一个姓卢,史书上称(侯生和卢生)。俩人觐见秦始皇,自称有长生不老之法,秦始皇又一次相信了他们,并全力支持。也不知道投了多少钱,可是时间一长,长生不老之术迟迟不能齐备,秦始皇渐渐的心存怀疑。

    而侯生与卢生眼看就要露馅,干脆逃之夭夭。然而之后,又为了维护自己行骗的声誉,诋毁秦始皇。大概的意思是;不是我不会长生不老之术,而是秦始皇没有德行,没有资格长生不老。这有点类似于今天(皇帝的新装)一文。

    作为千古一帝,怎能忍受如此耻辱。于是,下令逮捕他俩,结果顺藤摸瓜找到了不少其他的同党。秦始皇一怒之下,将秦都咸阳四百六十多个方士与术士全部抓起来,一起活埋。

    所以,所谓的“坑儒”,其实坑的根本不是儒生,而是方术,是像侯生与卢生这样的江湖术士。

    那么为什么这些历史后来会被人扭曲了呢?又是谁最早提出的焚书坑儒这个说法呢?

    这个人,就是西汉的儒生(孔安国),慢慢的众儒生纷纷效仿。其目的通俗的来讲;就是将自己扮演成受害群体的受害者,然后暗示秦朝的残暴,天要亡秦,而秦始皇反对的,就是我们应该支持,以此巩固自己地位和声誉。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话一定不能乱说,有时候一句话就可以害死一个人,像秦始皇,这不就背负了千古骂名!

    他统一的文字,我们至今扔在使用,他对地方实行的管理结构,我们至今扔在沿用,他统一的度量衡单位,至今仍然在发挥作用。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他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结束了几百年的分裂和战乱。他设三公,制郡县,统一币制,缔造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他北击匈奴,南征闽粤,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版图。

    自秦以后,几千年来,不管风云如何变幻,沧海已成桑田,不变的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分分合合之中,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了他人生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巡游天下。归途中,秦始皇突患暴病,走到沙丘,这位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的始皇帝,最终也没能求来神丹妙药,带着他的梦想遗憾的离开了人世。

    两千多年来,世人对他的统治褒贬不一。这位统一天下,功高三皇五帝,尊称千古一帝的始皇帝,收货了无尽的掌声,也背负了千古骂名。

    然而,他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影响至今。也给中华大地留下了一座座雄伟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