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官渡风云 » 第三章 曹操定亲

第三章 曹操定亲

    曹嵩离家时嘱咐夫人丁氏给曹操议亲。曹家男子要娶亲的消息一传出,谯县的各大户人家都谋划着如何向曹家攀亲。当时的习俗是先找算命的合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男女八字相合,再由媒人向男方投递女方庚帖,男家把男女的庚帖及相关的聘礼在家祠的祖先牌位前供五天,如果五天内家里没有不详的事情发生就可以通婚,当然门当户对是第一重要的。

    一天早上曹操在场院里练武,小厮过来报说夫人请公子去,曹操跑到母亲房间,丁夫人说今天有贵客到家相女婿,夫人叫曹操不要出去。曹操听说要给自己议亲,忙说自己还小。夫人说八字都合过了,老丈人不放心,要亲自来看一看你。曹操心中一惊,说自己怎么都不知道。丁夫人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不知道也不打紧。

    曹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悻悻地走出来,叫人去找辛浩。辛浩急匆匆赶到。

    曹操问:“你怎么不早告诉我母亲为我娶亲的事?”辛浩说:“自从乔老爷走了后,公子你不是读书就是练武,哪有空闲时间顾其他事,邢夫人家的舞会你都没去了,我怎么跟你说话。”

    曹操静下来一想,也是,这段时间确实没怎么出去过,可是一想到邢夫人家的舞会,曹操不禁心痒痒起来,因为那里有一个他喜欢的姑娘铜卿啊。曹操忙对辛浩说:“你太老实了,快去叫宋益过来。”辛浩实诚,宋益机灵,曹操的这两个跟随各有特点,对曹操又绝对忠诚。辛浩说:“夫人派宋益去陈留办事,昨天晚上才回来。我去叫他来见公子。”

    宋益正在丁夫人房中交代事情,听说曹操找他,禀完了话就出来见曹操。曹操把母亲为自己议亲的事情说了一遍,宋益问:“公子不愿意娶那小姐?可是今天已是合婚第五天了。”曹操说:“只要是五天之内都有办法。”曹操在宋益耳边如此这般吩咐了一通。

    曹家厅堂上,丁夫人正吩咐丫鬟摆放茶果酒食要招待贵客,小厮急匆匆跑过来,说:“夫人,不好了,后厨走水了!”“什么?快救火啊,快,快去后厨救火!”

    丁夫人火急火燎地走出大堂,望后厨方向望去,确实有一股黑烟从那里冒出来。这边贵客马上就要到来,那边后厨走水,丁夫人忙吩咐丫鬟去叫二叔子来。不过还好,后厨的火灾抢救及时,只是烧了一个草垛子,但是这婚姻的事就泡汤了。

    曹操以为母亲会消停一会,不再给自己议婚,就寻思着怎么向母亲透露自己要娶铜卿。曹操跑到邢夫人家想先向铜卿表白自己的意愿,却都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一天闲来无事,曹操和几个弟兄骑马回家,正打家祠经过,见母亲院中的小厮正靠在祠堂门外打盹,曹操过去踢了他一脚。小厮被惊醒,曹操说:“你不去伺候夫人,跑这躲懒!”小厮见是曹操,就说:“公子你不知道,夫人吩咐我守祠堂,这几天外人都不能进去祠堂。”曹操说:“什么要紧事情?”小厮神秘地说:“还不是为公子你合婚的事情。”

    曹操一听,喉间打了一个嗝,马上领悟了母亲又在为自己找媳妇。曹操顿了一下说:“那你好生守着,守好了我赏你钱。”

    当晚三更,几个黑衣人靠近祠堂。祠堂大门紧闭,门内厢房中有灯火闪烁,那是有人在祠堂守夜。黑衣人相互使个手势,两个人在祠堂前开始吵架。祠堂门呀地一声开了,门内人走了出来,黑暗中也看不见吵架的是谁,就说:“祠堂清净的地方,你们半夜三更吵什么吵。”吵架的人向守门人砸去一块硬物,守门人大怒,抄起栓门棒向这两个人追去。

    那两人只是一左一右躲闪纠缠,也不进攻守门人,如此折腾了一会,只听一声“鹁鸪”叫,守门人好像意识到什么,赶忙丢下这两个人往回走。这两人不再纠缠,互相打个手势。一旁的矮树丛边又跳出一个人,三人合在一起向远处遁去,只听一人问:“公子,得手了吗?”“成了。”三人就消失在暗夜里。

    第二天早上,丁夫人得报,说家祠昨晚遭窃,丢失了一个锦盒。丁夫人在堂上怨气连声,说曹操都老大不小了,婚事如此不顺。原来自从那次后厨走水之后,丁夫人又为儿子议婚了几次,不是八字不合,就是合婚不顺的。

    丁夫人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确保曹操能在年内成婚,于是走马灯似的叫媒人,合八字,换庚帖。曹嵩在洛阳寄书来,说现在国事复杂,民间常理往往不适合当时之势,只要门当户对,人物齐整,就不要讲究太多规矩。曹操想,不能让母亲如此瞎折腾,应该想一个招数,确保自己能娶到铜卿。

    曹操摸摸在怀中藏了好几个月的小锦盒,下了个决心,一定要在这几天把它送给铜卿,表白自己的心迹。曹操在邢夫人门口徘徊,也不进去观舞。汉代人尚舞,有钱人家请舞师回家教习女儿跳舞,小户人家送女儿去舞馆习舞,以期将来能嫁个好人家。民间穷人家也要女儿学会跳舞,只是穷人家的女孩跳的是神舞,长大了可去跳神舞赚钱养家。男人也学舞,大多跳的是剑舞,高祖刘邦就跳得好剑舞,即边舞剑边跳舞,甚至还高歌一曲。刘邦唱大风歌就是有名的例子。邢夫人家的舞跳了一曲又一曲。

    午后,铜卿和几个女孩终于走出了邢夫人家门,曹操喜出望外地跟在后面。转过一个街角,铜卿与其他女孩告别往自己家去,曹操紧跟在身后。铜卿发现身后异常,转过头看见了曹操,想甩开曹操又甩不掉,铜卿停下脚步,生气地说:“你跟着我干什么?”曹操忙跑过去说:“我送你一样东西,你回家后打开。”也不等铜卿反应过来,曹操掏出小锦盒子就塞到铜卿手里,然后转身就跑,留下铜卿在风中呆愣。

    要想成功一件事,人谋真的少不了。曹操想娶铜卿为妻,是用了计谋的。他先是暗中破坏家长合婚,再思虑怎么按自己心愿办事,来来回回好几次,破坏成功后,又不敢主动要求母亲订婚铜卿,原因是铜卿家的门户比曹家低。一天,曹操知道母亲又找媒婆,赶紧叫来宋益,吩咐他如此这般去办事。

    宋益跟着媒婆走了好几里路后,拉住媒人,告诉媒婆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媒婆得了宋益的暗示,想:曹家是谯城望族,怎么会看上小门小户的丁家?媒婆一面想着这事不合常理,可试一试都会有成功的几率,不试怎么知道成功否。媒婆的心思是最活络的,能否说合一桩亲事全凭一张嘴。当丁夫人拿着铜卿的八字时,就对媒婆说:“这是我娘家房族中的孩子,但隔得远,门户太小,怎能与我家相配呢。”曹操在旁边说:“母亲,你合了那么多大户人家的八字,都不合。这个既然拿来了,就合一合,不枉媒婆这一趟路嘛!”丁夫人说:“难得你这么上心,就听你的。”

    丁夫人想这事肯定不合,只是不在乎多这一次,她哪里想到这次肯定成功,因为自从铜卿的八字上门,曹操先买通了神汉,说男女的八字能相配,再是直接派辛浩守住祠堂,保证五天内不出差错,家里又有宋益盯着后院,曹操自己这五天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里怎能再出事?丁夫人非常讶异这五天家宅如此安宁不说,曹操竟然在家不是念书就是练武,还随叫随到,非常入大人的眼。

    就在丁夫人诧异家宅安宁,老少皆乖顺之时,铜卿的父亲可是逮住媒婆问了好几次,只盼着五天当一个时辰过了,终于盼来媒婆说曹家允婚。也不知曹操使了多少招数让父母同意自己娶铜卿,于是两家就议定了聘礼,婚期等,老丁高兴地不知所措,直说祖坟修对了地方,要过去祭拜祭拜。焦氏却说:“你别想太多了,我们两家门户不当对。再说,人家大户人家,你把女儿嫁过去,拿什么陪嫁?”老丁说:“曹家什么没有,还在乎嫁妆?没见过世面了你!”

    夫妻两正在拌着嘴,铜卿从外面进来,见父母为自己的事情又闹矛盾,就说:“你们不要吵,我还小,不嫁人!”老丁不怕老婆,却怕女儿,这女儿生来有气度,说话做事有主见。铜卿前脚进了闺房,老丁就想跟过去,却被焦氏拉住不让去。焦氏站在女儿窗外,问:“卿儿,雀儿在华先生那里怎样了?”铜卿说:“挺好的,可我想雀儿到我们家过,和我做个伴。”焦氏说:“女孩子家在别人家总不方便,可你父亲不肯啊。”老丁正好蹭过来,听到母女对话,说:“雀儿不详,女儿别挂念她。等过些天,你与曹家的婚事一落实,我就去看看雀儿,啊!”铜卿说:“父亲不答应接雀儿到我们家,我就不嫁人。”老丁急了,说:“雀儿不详,不行!”铜卿说:“要嫁就和雀儿一起嫁过去,要不然我就饿死。”老丁气急败坏,直想一脚踹开女儿的门。

    焦氏一把拉住丈夫,说:“我们小户人家,攀了高枝,女儿出嫁,连像样的嫁妆都办不起,不如带了雀儿过去,既当嫁妆,也当女儿的贴身丫环。再说,两姐妹在一起,感情又好,凡事又有商量。”经焦氏这么一说,老丁想,这既顺了女儿的意,又白捡了个丫环,想想挺合算,于是就答应了。

    铜卿到华佗医馆接出刘雀儿,华母可怜刘雀儿孤苦伶仃,就送了雀儿一对银簪子,华佗又去街上换了一匹红绸给雀儿。雀儿依依不舍地离开医馆。婚期到了,铜卿羞答答进了曹家,雀儿意惴惴作了陪嫁,曹操喜洋洋入了洞房。当晚,铜卿从怀中摸出小锦盒问曹操:“你拿这个给我干什么?”曹操看了锦盒,奸奸地笑了。曹操打开锦盒,发现里面是一对金花簪子,偷来时心慌得很,一直没打开看过。于是曹操也不说明,只说:“这是我母亲的陪嫁,家传的,你收好了。”

    曹操和铜卿婚后过着诗酒歌舞的幸福生活,然曹家之外的天地却极其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