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一个碗,推翻大明朝! » 第七十八章 我在等援军,你在等什么?

第七十八章 我在等援军,你在等什么?

    汉江在洋县地界流向突然向北,然后又急速向南,形成了一片几字形的区域,刘不讷便停军在此。

    他前些日子收到侦察兵的报告,说郧阳巡抚又打过来了。

    之前李弘手下才三个营千把人的时候就能把郧阳巡抚打得大败亏输,他现在手上也是一个团三个营的兵力,而且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士气都比之前对上梁应泽的时候要强得多,所以他在听说巡抚大人还是只有一千多标兵时直乐呵,做好了再次打胜仗的准备。

    然后过了几日,侦察兵再次来报,说蒋允仪麾下聚了五六千人,把刘不讷吓得又不敢正面交锋,赶紧去给还在西乡县拷问地主的严正去信让他过来增援,又给总兵府送去军报言明前线情况。

    蒋允仪停军在离洋县一百五十余里的子午镇,刘不讷派出探子过去侦察,蒋允仪也派人到刘不讷这边打探。

    官兵人多,刘不讷不敢轻举妄动,但是他手里有船而且占了上游,给蒋允仪带去很大压力。

    双方就这么隔着一百多里互相派出小股部队相互试探,但是都不敢对对方怎么样。

    在刘不讷心里,不管这个新的巡抚再怎么草包,好歹对方的人数也是自己的四五倍,战略上仍然轻视他,但是战术上还是得重视起来。

    于是在城固和洋县两地乡下分田工作基本完成之后,刘不讷也没让随军的宣传干事和基层干部闲着,他派出一个连保护这些人去蒋允仪的地盘组织建立农会,想先搞乱对方阵脚。

    蒋允仪手里也就五六千人,防线不可能铺得太开,对当地乡下的实际掌控肯定也没那么强,若是这些文职文员遇上官兵,跑就是了。

    在南边,因为西乡县本地大地主和官员勾结太严重,光一个郑家飞洒出去的隐田还不够直接查出来的三分之一,也即是说起码还有两个郑家体量的地主没有被清算,而严正又没有带太多文职人员,所以干脆在西乡县搞起了大规模公审。

    所以严正在收到刘不讷的信之后把大部分部队带着北上去和刘不讷会合,留下一个营继续在本地清算那些地主。

    等西乡县县城附近各地农会都组建起来了,这支留下的营队本来应该也北上去洋县,但营长王平却突发奇想带着全营继续往东跑。

    “营长,咱们孤军深入怕是有危险。”刘之杰有转为政务官的机会,但是他还是选择留在军队里,现在已经升到了营级指导员。

    王平嘿嘿笑道:“不怕,当初还不是巡抚打过来,咱们团长只带着两个连的人都把那巡抚跟遛狗似的遛了半个月,现在咱们有一个营,也绕到后边去捅巡抚的腚眼!”

    于是王平为了不被敌军发现,带着手里的五百人硬生生绕了半个月,终于绕到了子午镇东边的饶风铺。

    王平站在一处山坡上远望,对刘之杰说道“前面过河就是石泉县了,咱们要不去县城走一遭?”

    刘之杰没有搭话,而是问道:“你看那是什么?”

    王平顺着刘之杰的手指看去,发现不远处有炊烟,但却不是村落里边。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见了对方眼神里的惊喜。

    估摸着是落单或者偷跑出来劫掠的官兵,他们这半个月以来已经遇到不少小撮小撮结伴出来抢掠百姓的官军。

    现在到了敌人的后方,说不定能从这群官兵嘴里撬出什么信息来。

    实际上,和刘不讷隔空对峙大半个月之后,蒋允仪已经控制不住手底下人的纪律了,眼下石泉、汉阴两县全都是劫掠百姓的官兵。

    本来他手下人成分就十分复杂,六千余人官兵当中有一千多是新募的标兵,训练时间只有两三个月。其他都是沿途地主和县官送过来的乡勇,这些人能不能打仗另说,吃饭那是是真他妈能吃!

    对峙达到一月,天气也渐渐寒冷起来,从各地百姓那里“借”来的粮食早就消耗殆尽了,官兵们只能再次发挥主观能动性,既然上官不给发饷银和粮草,那就自己去拿嘛。

    甚至有些倒霉的村子,轮番被几波来源不同的官兵抢好几次。

    王平此刻遇上的,就是刚抢完一个村子的官兵,也就几十人,人人腰间都挂着鼓鼓囊囊的袋子,甚至还有几人推的小车。

    “吹号!”

    一声令下,冲锋号响起,五百大同士卒高喊着天下大同杀将过去,几十个正在吃饭的官兵吓得连嘴里的饭都来不及咽下去便赶紧逃命。

    甚至当场噎死一个。

    王平带头冲锋,手拿大刀接连砍死好几个逃命的官兵,跟赶鸭子似的把溃敌一路赶到前面的村子附近。

    刘之杰跟在后面大喊:“别让溃兵进村子,把他们拦下来!”

    几支跑得快的小股部队赶紧冲上前去拦住溃兵,前后夹击。

    很快,几十个刚刚欣喜满载而归的官兵便被消灭,俘虏了十几个,跑了几个实在追不上的。

    村子里刚刚被劫掠过的村民听到动静还以为是官兵又回来了,纷纷紧闭门窗,可听到外边一阵厮杀之后便安静下来,几个胆子大的村民跑出来查看情况,却见一个年轻人拿着一个像漏斗一样的东西站在最前面。

    刘之杰见出来了些人,便拿着喇叭大喊:“乡亲们别怕,我们是大同社的兵,是李师长的兵。大同兵不残害百姓,不会强抢大伙的粮食,而是专门给咱们穷苦人做主的。”

    那些胆子大的村民见之前抢粮食的官兵都被杀败了,心里都很高兴,还有几人跑回村子里去报喜。

    刘之杰又说道:“官兵抢的粮食咱们大同兵一斗都不会拿,大伙快去通知邻里出来领粮食,等粮食发还完毕我们就走。”

    众人心里虽然痛快,但是他们也怕眼前的这些贼兵,毕竟他们都听本村的孙老爷说过,西边有个李魔头,不仅会没收土地粮食,还喜欢挖人心肝吃。

    这些贼兵好像就是那个李魔头的兵,但感觉好像跟孙老爷说的不太一样啊,而且那领头的看起来还像是个秀才公模样。

    不多时,一名老者从人群中冲出来跪地喊道:“天兵老爷下凡啦!我可想死你们了,天兵老爷你们可得为我做主啊!”

    刘之杰自认为也是见过许多场面的,但这种情况还真没遇上过,他扶起老者问道:“这位老丈可是有什么冤屈?”

    老者说道:“我姓孙,是本村人士,那群官兵今日早上不由分说冲进我家抢粮食,拦都拦不住啊!”

    说着,老者便哭了起来。

    刘之杰问道:“这些官兵抢的粮食都是老丈你家的吗?”

    孙姓老者方才在人群中听到刘之杰说要把粮食还回来,心中顿生一计。

    此刻他在前面给刘之杰卖惨,身后已经有许多家奴在威胁村民。

    反正这些贼兵自己说了不会久待,量这些村民也不敢多说什么。

    孙老汉哭丧着脸答道:“是啊,都是我家的,还请将军可怜可怜,把这些粮食都还给老汉我,我可以拿出一部分来作为酬劳。”

    刘之杰看了看远处的村民,又看了看眼前的孙老汉,对身边的警卫说道:“把他绑了,送去公审!”

    “哎,冤枉啊将军,冤枉啊!”孙老汉被警卫架起,直呼冤枉,但是刘之杰看都不再看他一眼。

    没时间给本地农民组织农会,简单对本地地主孙家公审完之后,王平和刘之杰把粮食直接堆在打谷场让村民们去分。

    一个营随身也带不了太多粮食,孙家的存粮也都被村民瓜分殆尽。

    有人拿得多,有人拿得少,自然起了不少争执,但是二人管不了那么多了,带着营队开拔前往石泉县城。

    走了没多远,后面追过来几个少年,都说要投军。

    王平本来不想收,但是这几个少年都是家里父母没了,有的给人做奴仆的,有的跟着叔嫂过活也讨不到好。

    没办法,王平看他们可怜便收在军中,刘之杰笑着对他们说道:“很好,你们今后就是小大同军了!”

    ……

    几日后,蒋允仪的大营。

    “抚帅,石泉县没了!”

    蒋允仪惊问道:“石泉知县不是自己还留了五百乡勇守城吗?人呢?”

    探子答道:“那些乡勇在下乡征粮的途中被贼军杀个正着,反贼批了乡勇的衣服直接进城杀了县衙里所有官员,只有少数几个吏员跑脱了。”

    石泉知县到底是下乡征粮还是干什么蒋允仪能不知道吗?只是他也需要军粮,自己手底下人也都在这么干,如今苦难情况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他也想过反贼可能会绕后偷袭,所以专门给各地留了些乡勇自卫。

    可他没想到知县居然傻到把所有乡勇都放出去,还被反贼掏了裆。

    他这些时日已经都了解过了,这些反贼惯会蛊惑人心,若是放任身后几百个反贼发展下去,怕是过不了多久身后就会出现一两千反贼。

    身前有三千反贼主力,身后是随时可能会发辗壮大的反贼,眼下是不得不决战了。

    在刘不讷和蒋允仪刚开始隔空对峙时,李弘就抓紧给他送了两千套棉衣过去。

    现在已经是冬月,雪都落下来了,刘不讷也想早点决战,免得拖太久。

    蒋允仪也不得已向前开拔,沿着汉江向前,来到一处叫龙亭村的地方,东汉大太监蔡伦埋骨于此。

    “掌院,官兵停在龙亭村没动!”

    刘不讷笑道:“咱们一直不动是在等援军,不知道这位巡抚老爷在等什么。”

    何东问道:“严团长早就到了,王营长在后方回不来,张团长要镇守根据地不能轻易出动,咱们还有什么援军?”

    “等着就是了”刘不讷故作神秘地说道。

    又等了几日,说好的援兵还是没来,刘不讷却下令全军开拔。

    “掌院,援兵呢?”

    刘不讷拿出一封密信交给何东嘿嘿笑道:“在前面等着咱们呢!”

    何东打开密信看完,惊道:“是杨连长!”

    ……

    “嘟嘟嗒嘟嘟嗒嘟嘟嘟嘟嘟——”唢呐吹奏的冲锋号响起。

    蒋允仪下令道:“退!沿途倾洒钱粮,多撒铜钱!”

    他兵力占优,没必要和反贼硬碰硬,等反贼被金钱地雷打乱了阵脚,自己再依靠兵力优势平推过去不迟。

    这种金钱地雷攻势相当朴实,对组织力弱的军队都好用,官军可以对农民军用,农民军也可以对官军用。

    但是遇上军纪严明的,反而会坑害了自己。

    蒋允仪和刘不讷对峙了个把月,还是没搞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一股怎样的贼军。

    大同士卒平时天天被指导员耳提面命一切缴获要归公,日常吃饭之前还要高唱人人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如此教育之下,若是打扫战场可能会有一两个士兵私藏少许战利品,但是冲锋陷阵的路上谁敢啊!

    蒋允仪撒了许多银钱财货出去,却见贼兵踩着这些财货就冲杀过来,心里震惊不已,没想到这群反贼连银钱都不要。

    无奈之下蒋允仪只得重新指挥手下士卒发起冲锋,面对面和反贼较量。

    正当两拨人交上手之时,只听一阵更响亮的冲锋号响起,随后便是阵阵马蹄声。

    “天下大同——!”

    杨戌的带着八十余名骑兵从山坡上直冲而下,向着蒋允仪军阵的侧翼发起进攻。

    说来也好笑,蒋允仪一个穷逼此次被崇祯逼着出征,却没想过搞几匹马来。

    一方面是因为他穷,连练兵的钱都没有,身为大明巡抚军粮军饷都要靠朝百姓抢。

    毕竟从郧阳到汉中,一路上都是山,过了龙亭村继续往西才是一片坦途的汉中平原,他完全没想到反贼手里居然能有骑兵。

    陕北的贼军都暂时还没有骑兵部队,李贼一个窝在汉中的贼寇居然有骑兵。

    杨戌的骑兵部队十数人张弓,其余皆持长槊,冲杀进官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冲到哪里哪里就乱成一团。

    绝大部分官兵都是临时募来的乡勇,两军都交上手了,敌军的骑兵都冲杀到自己跟前了,还跟梦游一样在战场上乱跑。

    等蒋允仪下令撤退,这群兵都不知道往哪里跑,胡乱踩踏。

    死在战友脚下的官兵都不一定有死在大同军手里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