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歧途史 » 第十四章 衣千血之怒

第十四章 衣千血之怒

    这人正是马奉仙在河滩见过的蓝衣男子。

    蓝衣男子见到马奉仙兄弟也深感意外。

    众人互相招呼之后,龙襄维又把营中情况给浑释之说了一遍,随后众人告退。

    浑释之特地走在马奉仙身旁,给马奉仙和马青青施了一礼说道:“感谢奉仙兄、青青兄搭救之恩!”

    马奉仙笑着说:“不必客气,没想到在此相遇,可见是天意如此。”

    吴金刚等人一看三人似曾相识,便围拢过来刨根问底。

    浑释之就给众人介绍了一番。

    他是关内道灵州崇岗镇人氏,这崇岗镇就在贺兰山下,东邻黄河,三面环山,翻过贺兰山向西行还有戈壁沙漠,由于边邻突厥,还有不少突厥人定居在此,耳濡目染之下,浑释之骑马射箭无一不精。

    灵州城是边军重镇,有灵州都督府,精兵良将数不胜数,浑家与都督府多有往来,浑释之也随着边军将士习得精湛武艺,就连都督府长史都对他称赞有加。

    他族中有个表妹自幼被送到真武山习武,而千宗朝圣今年在贺兰举行,浑释之料定表妹“叶熙文”会随真武剑派前往朝圣,所以年初就与家中辞行,出门游历前往真武山。

    半个多月前,真武剑派选出三十多名杰出弟子,由师长带领分成四路前往贺兰山,叶熙文就在其中,这些人先要前往周边州府县城收缴岁贡,然后再统一前往贺兰山,以便进行交易和买卖。

    上到王侯将相,下到黎民百姓都要吃穿用度,这江湖门派也是避免不了,习武本就耗费钱财,越是名门大派开销越是惊人,门人弟子日常消耗不说,购置兵器、药材、典籍等等花费之巨难以想象,门派中人又不事生产,必然要有生财之道。

    一般富贵人家想让后辈习得高深武艺,往往会送到名门大派自幼培养,所以就要有“入门钱”以示诚意。

    这后辈入门之后也得习得真传才行,哪个天之骄子不需要门派精心栽培?所以家族会奉上“拜师钱”谋求师长多多照顾。

    之后又有“度日钱、谢师钱、朝岁钱”等等,这些钱财就是门派存在的基础。

    江湖门派偶尔帮助地方势力处理一些官府不好插手的纠纷等等,因此也会获得一些谢礼。

    门中子弟习武有成,会被派遣或主动从事一些护卫、押运等行当,所得也会分给门派一部分。

    种种收入维持着门派的基本运转,但是这些收益不够稳定,也不足以支撑门派发展壮大,所以那些大门大派就会在周边各地经营一些产业,派遣门人弟子打理。

    比如“百器阁”出售兵器,“北海斋、百灵苑”出售法衣,“洞真观”出售丹药,还有“千机楼”这种以经营情报为主的组织等等。

    这真武剑派在地方也算是大派,经营着不少酒肆、香料、邸店之类的产业,叶熙文这一路九人,需要先去收缴门派产业经营所得,还有附属门派的供钱,再与另外三路同门回合。

    有江湖人就有江湖事,浑释之跟着叶熙文这一行人刚到石城,就卷入了与其他门派的争斗,这石城颇为繁华,各种势力盘根错节,明争暗斗不止,真武剑派与当地石城帮有很多利益冲突,故而他们一行人就遭到了围剿。

    石城帮在城外三十里设伏拦住了他们,真武剑派一位老剑客拼死杀出一条血路,众人才突围躲入密林,石城帮一路追杀,老剑客和三名弟子先后战死,剩余五人就在河滩遇到了马奉仙二人。

    当日厮杀过后,仅剩浑释之和两名白衣生还,其中那白衣女子就是他表妹叶熙文。三人不敢久留,由浑释之护送着直接回了真武山,浑释之在真武山收到父亲来信,让他到夏州投营,他见表妹性命无碍,就赶来夏州。

    这浑释之属于龙襄维招募而来,龙襄维路过灵州城,灵州都督府长史与龙襄维有旧,亲自举荐说这浑释之武艺精湛,品性纯良,有“小卫青”之称,龙襄维一听大感兴趣想要召见,可惜浑释之早已出门在外,龙襄维就让浑父寻到浑释之来夏州投营,自己则先去原州追寻骏马。

    由于玄甲骑之秘,浑父不清楚投的是什么军,只知道地点是在夏州,以为是当个骁骑。

    浑释之看到父亲信中要他去投夏州,他不愿意,本想着直接回灵州到贺兰朝圣见识一番,但信中提到灵州都督府长史亲自举荐,他不得不走一躺夏州,心想反正也是顺路,推辞过后也好向长史和父亲交代。

    今日听龙襄维说明之后,对玄甲骑心生向往,又在这遇到了马奉仙和马青青,浑释之才下定决心加入玄甲骑。

    从寿州到夏州要过颍州、陈州、许州、河南府、绛州、慈州、延州、绥州、银州共九州三十六城,总两千八百多里,饶是踏雪如烟这等宝马良驹,连续奔波数日也有些神色萎靡,周九郎虽然心疼,却毫无怨言。

    赶往夏州一路之上多有蝗灾,以河南府、绛州、慈州三地最甚,蝗虫所过之处寸草不生,每当虫群腾空而起则如乌云一般,遮天蔽日、连绵不绝,虽然各地官府尽力组织百姓灭杀,仍是损失惨重,东方皓月不禁感慨不知又有多少百姓颗粒无收。

    七日赶路不停,东方皓月和周九郎终于来到薛家镇,此时正值隅中,周九郎看着朱红大门上高挂的薛府二字,心想终于到了。

    上前叫门,开门的是个年轻仆人,见门外二人虽然神色疲惫但气势不凡,以为又是过路的江湖游侠,开口问道:“敢问二位郎君何事?”

    周九郎回道:“劳烦通报一声,东方将军到。”

    这仆人四年前入府,很是聪明伶俐,一听将军二字马上会意,在薛府敢称将军之人只有衣将军和龙将军,那都是王侯将相一般高高在上的人物,就是薛家老主也得毕恭毕敬,自己偶有机会在旁侍奉,都会感觉英气逼人不敢直视。

    仆人马上大开府门,还喊了一个侍婢通知老爷,此时薛老翁正陪着衣千血和龙襄维说话。

    衣千血和龙襄维在周九郎叫门的时候就察觉到了,衣千血瞬间消失。

    龙襄维说了一句:“营中众人速来府门!”大步就往出走,声如洪钟、嗡嗡作响

    薛老翁被突然这么一句震的一哆嗦,算算日子心中料想是东方将军到了,赶忙跟着出了厅堂,这时侍女刚跑过来禀告。

    马奉仙等人正在后院厢房中,听吕煜说他参加科举的经过,八人中只有吕煜参加过科举,众人都有些好奇。

    正听的认真,突然龙襄维声音翻涌而来,众人不敢耽搁,一涌而出直奔前门,其中当属吕煜跑的最慢,落在后面。

    众人还没到中门,就感觉一股无形巨力排山倒海而来,众人寸步难行,甚至有下跪的冲动,韩太保的黑脸都白了三分,马奉仙此时心中犹如滔天巨浪,脑袋里各种想法转个不停,吕煜最为严重,全身气血翻涌,双眼突出,直接躺在地上。

    天空中闷雷滚滚,风云骤至,气氛压抑的可怕。

    衣千血站在中门盯着东方皓月的白发,叶眉飞挺,嘴角微沉,血袍哗哗做响,怒气喷薄而出,紧咬银牙说了两个字“为何!”语气冰冷直入骨髓。

    周九郎即使站在东方皓月身后,脸色也不太好看,自己本来连日赶路就身心俱疲,又被衣千血这股气势冲击的呼吸不畅,脸上都起了皱纹。

    龙襄维离衣千血最近,稍稍侧步站在马奉仙众人前面,抵挡着重压,看着东方皓月满头白发,他心中也不是滋味。

    东方皓月深呼了一口气,走过去拉住千血衣袖,笑着说“无碍。”

    众人才感到威压逐渐消退,急忙整理衣冠,风云也缓缓飘散。

    龙襄维向东方皓月拱手执礼“四哥!”

    东方皓月笑着点头,又拉起龙襄维衣袖。

    众人也向东方皓月行礼“见过东方将军!”

    东方皓月说道:“不必多礼。”

    吕煜还没能站起来,也跟着行礼,东方皓月见状扶起吕煜,冲他点了点头,好似家中长辈。

    众人到厅堂落座,衣千血、东方皓月、龙襄维三人坐在上风,其余人等分两旁落。

    东方皓月微笑打量众人,众人正襟危坐,面朝东方皓月,神色肃穆。

    东方皓月点头说道:“营中又添奇俊英才,好,因我之事已耽搁数日,明日便启程回营,先去准备吧。”众人得令纷纷告退。

    龙襄维见众人退去,问道:“四哥,怎么回事?”

    东方皓月说道:“寿州有些因果,出了一剑,不妨事。”

    龙襄维暗想虽然东方皓月说的轻描淡写,但当世有几人能值得他出剑,难道是武圣人?

    龙襄维转头看周九郎,衣千血也看向周九郎,周九郎顿时感觉压力袭来,目光闪躲,攥着的左拳伸出食指和中指悄悄往上一指。

    衣千血陷入深思,龙襄维沉默不语。

    东方皓月见无人说话,就问龙襄维郭仪几人的具体情况,龙襄维一一讲说,周九郎听的聚精会神,他对吕煜十分感兴趣,看方才表现,吕煜应该不会武功,竟然能被衣千血选中,一定有奇特之处。

    等龙襄维讲完,东方皓月说道:“我们离营已经满月,吐蕃和大食恐有谋划,还是早些回去为好,莫让大帅久等了。”

    龙襄维点头答应“全听四哥安排,只是这些新卒对朝圣颇为神往,回营还需得劝慰一番。”

    东方皓月说道:“朝圣本为难得一遇的盛景,他们正值少年血气方刚,自然不甘错过,不过还有五十日才是朝圣正时,我们等不得那么久,当下汇聚的只是些寻常门派和普通武夫罢了,宗门望族、英雄豪杰此时尚未动身,他们是无缘得见了。”

    东方皓月面向周九郎说道:“九郎,此事就由你去处理吧。”

    其实周九郎也对朝圣万分期待,但身在营中一切都得听从将军安排,由不得他,况且时间紧迫,万一营中有变,东方皓月不好交代。

    得了指令,周九郎心一横“不去也罢!”起身就奔出厅堂。

    此时众人都在整理行装,周九郎聚拢众人,叮嘱启程事宜,又把不能参加朝圣的缘由讲说一遍,众人虽然心有猜测,但亲耳听见,仍是有些神色没落。

    周九郎好生劝慰一番,众人既然决定投营,自然懂得服从的道理,况且今日所受震撼太大,没人敢去触怒衣千血将军,吕煜一想要是惹恼了衣将军...

    酉正时分,薛府晚宴,东方皓月居中而坐,看着面前的熊掌,对薛老翁微笑说道:“慎言,有心了。”

    薛老翁急忙说道:“东方将军,此掌是犬子与奉仙等七人共斩,非我之能,不敢居功!”

    东方皓月笑看众人,薛阔将当日入深林斩双熊之事又讲说一遍,东方皓月频频点头,称赞道:“果然英雄出少年,诸位都是我军中良才,日后定为国之栋梁,与我共饮此杯。”

    东方皓月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众人也跟着举杯满饮。

    今日晚宴奢华更胜从前,这厨头一早就从寒室取出剩余两只熊掌,准备了蒸菜三道、煮菜三道、烧菜三道,又精心雕琢了水金丝、片活鱼,共十二道。

    每人面前都摆的满满当当,中间低案上放了三只烧羔羊,由婢女切下羊肉送往各桌。

    马奉仙对薛阔悄悄说道:“晚宴过后,剩下的羊肉留些给我。”薛阔没有妄加揣测,点头答应。

    浑释之头一回经历这场面,虽说自己也算是大家子弟,州府长史的客宴也曾列席,但如此奢华的却是极少见,不知道比不比得当今圣上的御宴。

    再一看旁边的吴金刚,满桌子菜肴如今已经不见大半,浑释之心想这菜都吃哪去了?

    周九郎自从当日到达寿州饱餐一顿就再没好好吃过饭,如今这晚宴如此丰盛,把他高兴坏了,也顾不得仪态,吃的解开衣衫,松了腰带。

    众人饫甘餍肥、把酒言欢,吕煜喝的忘乎所以,拎着酒壶,晃晃悠悠就往外走,坐在门槛上大声诵道:

    “今朝醉酒卧,明日枕剑歌。

    纵横千万里,留与后人说。

    我吕煜明日就要习武!”

    说完一头栽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