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的优美实践日记 » 第三节 2023年9月21日第三次练习

第三节 2023年9月21日第三次练习

    【上午练习】

    @DieKugel练习

    这个名字是老师写的,每次的课程前老师都会把每天的练习名字写在黑板上,是提醒我们要做的每个练习吧,我猜想。然后今天我就拍下来了,因为我发现我每次只是脑子回忆,会忘记做了哪些。当然只用脑子也挺好,回忆的出来说明你印象深嘛,回忆不出说明不深,不写也罢。我最后还是采用了照着自己拍的内容进行回忆的方式,先帮助自己清晰。结果发现今天写得可能就挺多的,好的人别嫌烦哈!嘻嘻!

    这个练习应该是第一个的欢迎练习,“1,2”分组,然后你会和另外一组的每一个伙伴相遇,打招呼。现在进行到了还是内圈外圈画漂亮的弧线,然后和相遇的伙伴握手,四个八拍之后是和伙伴随着音乐互动和转圈。

    继第一次做时就发现了我的面具和我的内在是两个部分,从那时起,我都努力想让自己表现出来的东西尽量由心而发。目前,我还是能够基本做到的,每次以比较的热情和我的伙伴相遇。每次碰到老师的时候,我总觉得她的笑容热情而有真挚,突然想到一个词,就是她对我真正地有兴趣,这是我感觉到的,而我相比较,是对对方没有那么多的兴趣的,但是有热情也是真挚的。呵呵,且行且看,看到自己真挚的热情和没有太多兴趣,仅仅看到而已。继续着……

    另外就是,因为分两组,所以大概率我总是会碰到同样的人,我好像也对每次自己的表现也有些厌烦了,有没有点新的啊?总是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动作,烦不烦啊?我对我自己说……

    这点很有意思,因为过往的我,无论做什么事,是同事朋友反馈说最有耐心的那种,很多事情,即使是一模一样的,我都能做上百遍,千遍,万遍不耐烦的……我的性格变了?还是我的壳开始脱落了呢?……

    @音程练习

    “Do,Do”,“Do,Re”……“Do,Xi”

    今天突然感受到,音程是一段过程,其实是两个音之间相差的关系,而不是一个音,以后还是注意多感受一下两个音放在一起的感觉。

    今天先复习了,“Do,Fa”和“Do,So”,我发现果然我记住的部分就是我在做的时候能达到的部分,我没记住的部分也确实没能在运动中体现出来。

    “Do,Fa”四度音程,身体每个部位都是紧的,手指紧缩,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好像一根线紧紧地绷着,头顶也绷着,脚底也绷着。(我感受那根线,还是不是很明显。)

    “Do,So”五度音程,身体每个部位都是平衡的,在六个方向上(上下,左右,前后)都达到平衡,两只手在前面做环状,建立某种界限。

    然后学习了,“Do,Me”和“Do,La”。

    “Do,Me”三度音程,想出去,但还没有真正出去,心魂的出去。

    “Do,La”六度音程,身体和心魂都出去了,但是没有到迷失的地步。

    @悲怆二练习

    之前在家里跟着老师之前的视频好好地练习了动作,于是也熟练了一些。

    我发现,动作和音乐的配合,简直可以提高的地方很多很多,而且没有最,只有更,只能尽能力去接近最合适的配合,我还差得远着呢……

    还有后面的转圈的部分,我觉得我的灵活性比上次有提升。

    @送别练习

    喜欢这个练习,因为有喜欢的音乐,这个音乐的旋律又简单,又有深度,又悠扬,又感人。

    我发现,当老师没有和我一起做时,我还是因为不熟悉,所以感觉都不定了,动作马虎了。并且我发现,那些个跟了老师多个学期的,我以为已经很熟练的伙伴们,在老师不在的时候,也依然不定了,动作马虎了。所以可想而知,自己的清晰是很重要的。

    老师是我们学习时用的“拐杖”,也许说得不好听,但是仅仅为了说明意思哈!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们能独立行走之后,或者说越来越熟练地迈开步子的时候,我们要能够脱开“拐杖”的作用。所以拐杖在旁边的时候,我们在熟练的情况下,不妨让自己偶尔丢开一下看看。

    @HAL练习

    哈利路亚练习,我超爱的练习,第一次就喜欢上它了。

    从微小的动作,慢慢放大,后来有几个完全放开的动作,后面的动作我竟然现在想不起来了,下次再熟悉。

    它的音乐起伏很大,在高潮处好像钱塘江的春潮,涌动,波浪,我很喜欢!

    @元音的练习

    A,E,I,O,U的练习,我也挺喜欢的,每个元音的品质很不一样。

    A很开放,很接受,很热情;E有点抽离,与你保持距离;I代表我自己,我站在这里;O想拥抱世界;U很清晰,有方向。

    我们后来还做了在不同方向的元音,我觉得朝上面的更加开阔,朝下面的好像受着阻碍,朝中间的好像和同伴更加在一起。

    接着,我们还一边走,一边跟着“短短长”的步伐做元音,与立在原地的感觉不一样。立在原地,或者围圈做都觉得比较开阔,但排成一队向前走着做,比较拘束,好像不那么开阔。

    @MinuteinF练习

    嘻嘻,老师写的我也没有看清楚,反正是一个所有人分为两列,一起向前走,又转圈,又交叉,又后退的练习。只做了一遍,因为时间已经到了。

    【下午练习】

    下午的练习增加了很多伙伴,六个家长,还包括两个爸爸,热闹!

    @介绍环节

    首先是老家长,新家长,老师们互相介绍,感觉虽然新来了很多伙伴,但是大家之间还是挺融洽的,不时有些笑声。

    我的觉察是,当我在介绍自己时,还是声音会抖,就是自己比较紧张。其实我面对几十个家长也讲过话,但是不会抖,除非讲的时间太长,现在就两分钟的介绍,自己却抖得还挺厉害的。好吧,就是会紧张。

    还有当问到自己跳优美的感受时,我其实预先准备了一下,我觉得是两个“发”,“发现自己”和“发展自己”,而且两者同时在进行着。后来一位伙伴说我总结的好,还把我原来做过老师的身份给大家解密了。呵呵,我恰好又对自己有了一个发现,就是我不想以前那样,被别人夸奖时容易沾沾自喜或者自我感觉良好了,这次却是觉得就是很平静,是我成长了,还是我成熟了,还是我老了。

    @问好练习

    这个练习做了很多次,因为每次都有不同的新的伙伴的加入,所以每次都会重复做。但我充分感受到了老师会把一些呈现交还给我们参与的所有人,而不是她说怎样就怎样,她让我们的意见参与其中,让我们自己去构建这个场。这个感觉很特别,就是感觉到我们的声音被听到,而非被要求。所以这个“生长”的意味很浓厚,我们遵从的这个教育就是一个“生长”的教育,我们看重每个个体,我们愿意听到每个个体的声音,然后我们还能在一个集体之中。

    个人在集体中鲜活地表现出来,原话不记得了,大概是这个意思,在这个练习中很有体现。

    还有这个活动中,我观察到一位新家长的动作,我猜到他的意图,课下和他确认了一下,果然是如此。

    @悲怆二的练习

    因为我是老家长,所以我也被老师安排在了重要的位置上,让新伙伴们可以来模仿和被带领。我感觉自己还是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位置,依然是注意自己的状态和动作,没有被其他的声音所干扰。

    @传递球的练习

    这个活动中,因为我做了多次,所以我是比较清晰的。

    我充分利用活动中我们曾经建构的,与伙伴的关系,与我的新伙伴很多的互动和提示,使得她觉得很舒服,虽然她是第一次参加,但她觉得被照顾到了,笑容不时绽放在她脸上。

    感谢你,伙伴,使我有机会能够给予你照顾,我也看到了人与人合作和和互动的美妙。

    @节奏练习

    高高低低,这个练习很搞!

    在和一位老伙伴的互动中,我尽量想俏皮一点儿,后来被观察的伙伴命名为“相爱相杀”,呵呵!我始终在近距离面对伙伴时不是很自在,有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才好!好吧,接受自己,然后去发现,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