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君王令 » 第二十三章:我有一个梦想

第二十三章:我有一个梦想

    云蟒观天盘可是王政时期遗留下来的宝贝,相传是曾经王宫中的东西,柴老板能够得到也是偶然,阿岷心想这盘子原本是一对,早先被自己打碎了一只,还是柴大公子背的锅,现在被柴夫人赐给柴老伯也算是对柴大公子少一些愧疚。

    就是这云蟒观天盘就算只剩下孤零零地一个,虽然在世家大族里面算不得什么,就以柴家的家底,那也就是只有一个,物以稀为贵,阿岷特别想知道柴老伯亏损了那么多钱财货物,为何还会受到这样的赏赐。

    这不是什么盘子,这可是大几千两银子,不是一个小数目。

    柴老伯不愧是自家亲戚,丢了东西,没有被罚,反而还得到了奖赏,还是雁城能够排得上号的宝贝,心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惶恐,反而是在厅堂里面开始得意起来。

    柴夫人也只知道结果,反正只是听富贵说家里来了一块洮沙县县令亲自差人送来的匾额,字写得不咋地,四个硕大的金色隶书,方方圆圆,‘良善人家!’

    良善人家这个称谓倒也算不得啥,坊正就说过不止一回要给柴家亲自送来良善人家的匾额,可那会儿的柴老板多么的豪气,说我柴家要有那也是雁城总管大人亲自送过来,要你一个小小坊正的又有何用?

    最后坊正没少给柴老板穿小鞋,还拿出了几百辆银子好好请坊正吃了一顿花酒。

    柴夫人想起这一段往事,心里感叹,心说老柴你州里道里的匾额没拿到,县上的也算是有了。

    阿岷总归是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趁着柴夫人分神的功夫,三两步跑了下来,掀开了盖着的红绸子,我的天,这哪里是一块匾额,这分明就是一份万民书。

    那四个圆不溜秋的大字稳稳当当地坐在一张写满蝇头小楷的宣纸上面。

    柴大公子看了看匾额,心里不屑,家里做什么生意他能不知道,还能拿一个良善人家?打了一个哈欠,转身就去督促徒弟绿衣练武去了。

    柴大公子一旦觉得没有意思,柴夫人眼神再怎么犀利都也没用。

    匾额一掀开,柴荣立马就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原以为那洮沙县令是个不讲理的,没想到竟然还送来了东西,这可是官家的担保,在大凉,难道还能有比官家的担保让自己更硬气?

    柴荣想多了,官家送来的匾额还没有柴夫人一句话管用,众多同僚现在更多怀疑的是柴荣是不是跟洮沙县令勾搭成奸。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对着柴荣的说辞里面挑着毛病,柴夫人既然肯给自己解释的机会,那么相信也会是有些半信半疑,柴荣解释地很卖力,毕竟没人信。

    一是不信你柴荣会好心将粮食分给受难的百姓。

    二是不信那洮沙县令真的有本事弄来万民书。

    洮沙县在哪里?这可是紧紧接着卧牛山的,说洮沙县全县皆匪也不为过,雁北绿林知卧牛,卧牛歹人居洮沙,千古美谈!

    在座的各位走南闯北的掌柜也是见过世面的,哪里不知道洮沙县的猫腻,柴荣越是说,掌柜们就越是激动,柴夫人脸也越是黑了起来。

    柴家对大家好,但也没有让人中饱私囊的规矩,更何况柴荣还是已故柴老板的本家。众多掌柜们这样,也是在对柴夫人施压。

    不过这话说着说着,却是从柴荣身上扯到了柴夫人当家上面,话听着毛病不大,但是听在从小在柴家长大的旺财眼中,其中意味却是明确地不行。

    柴夫人几天不管事,这些掌柜们就开始跟毛猴子一样跳窜了。

    指望是指望不上柴大公子了,为母亲分忧的事情那就落到了阿岷身上,被柴夫人拉来充当工具人的阿岷撅着屁股,几乎是把画纸上面所有的名字全部都看了一遍。

    “阿娘,你看这里!”

    阿岷突然转过身来,朝着柴夫人喊道。

    “洮沙县三万五千户百姓写此书为凭证,连本带利归还雁城柴家银两粮食。”

    后面还有个小小的印章,马保国。

    柴夫人轻声将阿岷手指的文字念了出来,或许是因为要写这么一张万名书太占地方,最后只给这个马保国一处小小的空间将这句话写上去。

    旺财眼皮动了动,上前一步对着柴夫人说道:“主家,前几月路过渝州,对这洮沙县倒是也有所耳闻,之前确实是朝廷派一位县令,要么是死一位,要么就是与当地势力勾搭一位,只是前几月确实是来了一位新的县令,渝州城的人都说是这洮沙县怕是又要死一位县令大人,现在看来,怕就是这位马保国马大人。”

    在座的各位对洮沙县都不陌生,毕竟里面鱼龙混杂,可以说是整个京北道歹人的销赃之地,孙夫子对洮沙县的评语简单而直接,就是四个字“伤风败俗”,阿岷听完旺财的话,心想这马保国还真是濯濯青莲生淤泥,染不上色。

    伤风败俗之地出了一个高风亮节之人,让阿岷好奇地紧。往日里面柴家的队伍虽说还不至于让一州知府给上面子,但是在州治下的县城村镇里面,雁城柴家的旗号那可算是响当当的好使,这个马保国马大人能说服把抠门功夫练到炉火纯青的柴荣,嘴上的功夫不容小觑。

    反观现在在堂中辩解的柴荣,有了万名书做了担保,将那日柴家商队受万名敬仰的模样说得绘声绘色,仿佛手里拿着柴字大旗的他就是洮沙县的城隍爷一般,闭上眼睛,一步一字一顿,颇有几分大门上那两位的样子。

    柴夫人思量了片刻,见自己亲生的宝贝早就躲到不知道哪里去了,索性看向阿岷:“岷哥儿,书院的结业考核好像就是要必须跟民生民力有关,不如这位洮沙县的马县令,你去试探一番如何,若是这马大人真的是有能收服众匪,造福百姓的本事,那我柴家也不防在他身上下注。”

    柴夫人缓缓说出,语气不容置疑。

    在座的众多掌柜听完柴夫人的话,心里一惊,心想柴家近几年生意越做越大莫不是就是因为柴夫人在那些个大人们身上花了心思?

    堂下的旺财眼睛滴溜溜地转,听完柴夫人的话不知道在想什么。阿岷也没看见身后的旺财眼睛时不时地偷看自己一眼,好好欣赏了一下面前匾额上面比他写得还烂的题字,嘴里嘟囔这位马保国马大人到底是自己名字写得丑,还是所有的字都写的丑。

    “岷哥儿,你可有听见?”

    柴夫人吩咐完,见阿岷对着自己的仍旧是一个圆润的屁股,气不打一处来,桌上的鸡毛掸子就已经握在了手中。

    一簇簇的鸡毛无风自动。

    一声惨叫之后,众多掌柜从厅堂之中急匆匆地走了出来,也不知道是因为刚才大家还在畅所欲言的房间里面出现了什么妖魔鬼怪一般,总之是步履匆匆,要不是大家都是体面人,在主家家中不好无礼,早就开始撒丫子跑了。

    无他,柴夫人开始执行家法。

    柴大公子躺在院中的软床上面,一脚将朝着自己狂吠的小白小花踢到一边,总算是等到阿岷替自己背锅,心里不禁为自己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兄弟担忧。

    “岷哥儿啊,哥哥我只想当天下第一!”

    吓得偷偷捂住被冻得通红耳朵的绿衣赶忙将手放到了原来的位置。

    作为一位教育出两位书院学生的模范母亲,柴夫人打过三巡,自然是要跟孩子好好唠唠嗑,柴大公子自从长大了一些,眼看着就要成人,对自己这个越来越唠叨的母亲是避之不及,柴夫人连跟他好好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手心手背都是肉,阿岷虽说不是喝自己的奶水长大的,但好歹也是自己拿着鸡毛掸子照顾到了现在,亲儿子不听,那就另一个儿子来听。

    阿岷站在柴夫人的身后,两只有力的手放在柴夫人肩膀上面轻轻地揉捏,在书院中没少干这个活,柴夫人闭着眼睛,身上舒服。

    “阿娘,若是我去,怕是不能再带些钱粮才好,这马县令能从柴老伯手里那钱粮哄骗地心甘情愿,我若是去了,怕是都是肉包子打狗。”

    婶娘听见阿岷的话,嘴角微微勾起,躲在窗户后面偷偷看着的柴大公子看见自家娘亲脸上的细微,心里大慌,连忙转过了身子,拿着一本《王律》装模作样。

    “王之律,则为民之律,王以律牧民,民以律制王,两者取相均,万世可平矣!”阿岷听见窗户外面结结巴巴的读书声音,心里憋着笑,心想这孙夫子为《王律》做的讲义,柴大公子从丙等一路背到了甲等,翻来覆去就是这么几句话。

    柴大公子也有紧张的时候,被娘亲看见自己偷看,却是忘了往日里柴夫人的考校都是阿岷帮着自己过去的,如今却是漏了馅儿。

    “滚进来!”

    滚进来,以柴大公子的心高气傲是万万不肯的,略微显摆一下,柴大公子从窗户外面微微屈腿,硕大的身子立马就从地上弹射而起,宛如一片羽毛,随后,地上落了一地的鸡毛。

    阿岷看得眼角直跳,养亲不如养熟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阿岷也明白,柴夫人哪里是因为柴大公子从窗户里面翻进来呦,好好一个纨绔子弟不当,非要去争着当什么天下第一。

    家业不要了?亲娘也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