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华夏足球 » 第五章 入学

第五章 入学

    孙善行把宿舍里能够找的地方都找遍了,只找到一包方便面。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外面下工的工人来来回回,人声宣天,他也不敢出门,只好干啃了一包方便面,这时他从未感觉过这样饿,自小在家,有妈妈,有爷爷奶奶,他哪里挨过这样的饿?直到下午两点多钟,爸爸妈妈才回来,孙善行看到他们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

    妈妈扶着爸爸,爸爸已经喝醉了,东倒西歪走不成路。李小芳一个人都架不住他,看到孙善行在号咷大哭,便没好气地把孙羽溪扶进屋往床上一扔,孙羽溪便倒在床上睡得天昏地暗。

    李小芳忙上前又抱住孙善行:“我的宝贝,乖儿子,孙大圣,你是大圣,不能哭,别哭,别哭,是饿了罢?来来,妈妈这里有好吃的。”说着把手里的几个食品塑料放在床头的小桌上,一一打开,里面是很多饭店做的饭菜,比李小芳做的要香好多倍。

    闻到香味,孙善行才停止的哭声,他是真饿了,所以立刻用手抓着饭菜吃了起来。

    看着儿子吃得喷香,李小芳忍不住心里叹了口气。这是他们夫妻二人今天中午请客吃饭,在饭店里剩下的饭菜打包带回来的。为了给她找份工作,孙羽溪也是下了血本,跑到市里的有名的大饭店请项目部的领导吃饭。工作也很顺利的安排上了,就在工地上帮厨,一个月五千多,还交养老保险呢。用项目部领导的话说,这都是周先生给农民工带来的机会,如果不大力发展足球事业,没有这个足球体育场的建设,那就没有缘分来到南吉,也就没有大家在此欢聚一堂。当下房地产行业已经江河日下,唯有再寻一如房地产般的行业才能带动农民工的工作热情,那便是足球事业。

    周先生是谁?李小芳听项目部领导谈论才知道,是他为中国足球出了一个分析报告,大胆提出了足球市场的发展模式,被国家采纳了。听说周先生将会在工程正式开工的仪式上来这里剪彩,到时候大家就能一睹先生的风采。

    看着儿子,李小芳又觉得明天就得给儿子落实好上学的地方。可恨的是孙羽溪喝醉了,本来今天下午便得去学校办理儿子的入学手续的,这一下子又得拖延到明天。这酒有什么好喝的,真是成也有你,败也有你,成全了多少悲欢离合,错付了多少郎情妾意。

    “妈妈,妈妈,我刚才在那边看见有个大食堂,里面有人做饭,我饿了也没人给我吃的。”

    “傻孩子,那得要钱买人家才给你。”

    “可是我没钱。”孙善行边吃边说。

    “那你就好好上学,考上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挣大钱,那样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嗯,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个科学家。”

    “好儿子,有志气。”李小芳笑了笑,继续鼓励儿子。

    “妈妈,我吃饱了,能出去踢足球吗?”孙善行吃得差不多了,舔着手指头问道。

    “可以,不过刚吃完饭,得歇一会儿再出去,要不胃受不了。”李小芳说着,见孙善行不想吃了,就将孙善行吃剩下的又都打包挤出空气放在桌子内侧,给儿子倒了一杯水来喝。

    孙善行就在屋里踢着足球,一会儿砸在门上,一会儿滚到床底,他却玩是不宜乐乎。

    孙羽溪是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李小芳给他倒了一杯水放在床头,他醒来之后第一件事便是端起杯子把这杯凉开水一饮而尽。我是谁?我在哪儿?然后便是回忆,脑补一些自己怎么会在这儿的画面。醉了,项目部的领导是真能喝呀。

    渐渐想起来妻子工作的事办成了,他扭头便看见妻子和儿子在另一张床上还在熟睡,仿佛一个熟睡美人,只是搂着一个别的男子,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他心里竟然也有些吃醋。但随后便是成功的喜悦和自信的膨胀。今天要给儿子找一找学校,报名入学。得先去项目部开一张农民工的证明,然后去学校就可以了。这也是昨天他在酒桌上打听到的。项目部领导人都很好,很多事都愿意帮忙指点,也没有过难为人的想法。只是昨天那桌酒菜,在自己消费很高,在他们可能是就是家常便饭。不想这些了,昨天也算是请假了,今天一定要给儿子办成入学的事,然后夫妻俩人便可以安心工作,再抽时间看看城里的房子,有合适的就买一套吧,只要有工作,买房子不成问题,听说房价已经打骨折了。

    想到这里,他轻手轻脚起了床,先去宿舍区最外沿公共厕所解决了一下生理问题,然后便在水龙头上洗漱了一遍,正是夏天,早晨已经很热,他早就习惯了这种作息和洗漱方式。然后就去食堂给媳妇儿子买了早点才回到宿舍。

    李小芳也起来了,只有孙善行还要睡,只要家长不叫,没有儿童愿意早起,他们要睡到自然醒就得十个小时左右。

    李小芳的对孙羽溪昨天喝醉的事还耿耿于怀,孙羽溪陪着笑脸把早点放在桌子上,昨天的剩菜李小芳和孙善行凑合着又吃了一顿晚饭,孙羽溪叫都叫不醒,只好没管他。李小芳也不知道怎么去食堂买饭,所以只好吃剩下的,所以今天她很生气。

    孙羽溪当然知道自己的失误,只是为了陪好客人自己喝醉了,必要的应酬也是没办法的事。他知道怎么打开李小芳的笑脸。所以立刻把早点摆放在桌子上就开始说道:“一会儿我就去项目部办公室开一张农民工的身份证明,然后带着身份证和儿子一起去学校报名入学。一会儿你也去。”

    “我,我也去?不是说我今天要上班吗?”李小芳这才后知后觉地问道。

    “昨天不是有你们的直接领导,后勤的金部长吗?我不是在酒桌上也给他说了明天要办孩子入学的事,你可以请假,等都办好再去工作吗?儿子的事不能耽误,要不脱节了就不好办了,本来这两年因为疫情就耽误了孩子的学习,你看看,儿子现在都胖成什么样了?”

    “哪里胖了,哪里胖了?我在老家辛辛苦苦养儿子,养胖了还成罪过了?”

    “不是罪过,你小声点儿,这房子,不隔音。旁边还住人呢。”孙羽溪忙低声喝止了妻子:“行行行,你有功行了吧?但是儿子还是得尽快入学,这没错吧?吃完早饭我就去开证明,你也快着点儿把儿子叫起来,吃饭,如果入了学,可能就得中午才能回来吃午饭。”

    “那个,学校远吗?怎么去?”

    “不算太远,这里的体育场是个大工程,得干五六年,正好儿子小学、初中基本都能上个差不多。再考上高中就让他住校,等体育场建设完了,我再找别的工作也成。快,先去外面洗洗脸,刷刷牙,然后吃早点。”

    “我不出去,你去打水来我在屋里洗,外面都是些光着脊梁骨的臭男人,我看着就烦。”

    “好,好,我去打水,等着。”孙羽溪嘿嘿一笑,便忙端着脸盆跑了出去,为了妻子做这些事,他心甘情愿。

    “这是项目部的证明,这是你们的身份证。好好,这里有一份入学申请书,你们填写一下,身份证我给你们复印一下,整理成一份入学档案。原来上几年级?三年级,好,那就先入三年级班。能跟上课吧?原来上过网课吗?没上过?那可能要影响进度了。现在面试一下。孩子,你叫什么?”学校事务处一个年龄比较大的男老师接待了孙氏一家三口的入学申请,并协助办理入学手续。态度公允,和蔼可亲。

    “爷爷,我叫孙善行,今年九岁,已经上三年级了,我会好好学习赶上来的。”孙善行童音童气,拘谨又不失礼貌。这是今天早上在路上妈妈反复交待教会的,孙善行说得一字不差。

    “好,好,面试算你通过了,呵呵,很聪明的好孩子。不过我有这么老吗?你以后呀就叫我苏老师。以后我也会给你上课的。那就去三年级看看吧,如果不行就从二年级再从头读,这个我可得提前说好喽。”苏老师也许真的上了年纪,嘴里絮絮叨叨,可是说的都是正事。

    “不用不用,就上三年级,如果孩子跟不上课,我会回家给他补课的,一定能跟得上。”李小芳一听要留级,可吓坏了,忙打包票。

    “行行,二、三年级的课也不是太紧,一定能补得上。也是从今年开始,教育改革变化很大,就因为中国出了个周先生,把小学、初中的课程给简化了很多,课程不紧,主要是为了增加体育课的分量。当然有不愿意上体育课的孩子还可以报其他爱好班,反正学校里都教。那就这样,我送孩子去三年级二班吧,咱们这里三年级总共两个班,第一个班已经招满了,再来的都在二班。”苏老师整理好孙行善的档案,就站起来领着小行者去班里。

    一路上又介绍了孩子的作息时间、课程安排等,以便孙羽溪接送孩子。孙李夫妻二人暗暗记在心中,对苏老师十分感激。

    孙善行跟着老师走在陌生的地方,也不害怕,只是对班级充满了向往,他看到校园很大,种的树林花草都没见过,道路都是水泥路面,空地也铺满了地砖,一点儿土地与尘埃也看不到,十分整洁干净。哪里象自己原来山村的学校,进门就是泥土场地,一旦下雨则满是泥泞,人踩上去鞋子就沾在地上,拔出脚丫留下鞋,便是他心中最深的印象。

    从今天开始,孙善行就要在这样的学校里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