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吴末挽天倾 » 第53章 正五品?

第53章 正五品?

    大业九年十月,南侵的金军全部退出长城以外,带着掳掠的几十万人口和不可计数的财货、铁器志得意满地北归了。

    虽然金军损失了近三千人颇为肉痛,不过此行所获之丰也足以让皇太极闭嘴了。阿济格、代善、多尔衮、多铎经过此役,结盟的决心更加坚决。金国朝廷也将迎来更加激烈的斗争。

    吴军昌平大营内。

    戚建业自受到袁可立的接见和肯定,斩将之功得到验证后,个人的待遇明显得到了提高。袁可立很照顾他,专门让军需官给戚建业安排了一个单独的营帐,可以和自己的民壮兄弟们住在一起,饮食也能做到餐餐有肉,参照百户级军官的膳食供应。

    辽东军的祖大训之前和戚建业有过交集,也不再小觑这个民壮头子,和戚建业称兄道弟。连带着黎玉田等辽东军军将也与戚建业有了交往。

    顺天府同知李权已经不把戚建业当下属看待了,虽然事实上戚建业也确实不是他的下属,只是登州府临时“借调”给顺天府用的。不过无所谓了,戚建业的横空出世给他的仕途带来了巨大的红利。李权现在怎么看戚建业怎么顺眼。

    “仲文,身上的伤怎么样了?好点了吗?”随着战事的结束收尾,空闲的时日多了,这日李权来到戚建业的营帐嘘寒问暖。

    “多谢大人关心,小人的伤好多了,都是些皮外伤,不碍事的。小人皮糙肉厚,底子还可以。”戚建业弯着腰向李权躬身行礼,低着头温声道。

    人不经事不成长。

    戚建业经过这几个月高强度地与官吏打交道,为人处世的能力长进了不少。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立了功了,估计朝廷也会有所优待,之前袁可立对他态度颇为礼遇,难免不会让其他人眼红。

    李权亲自来营帐探访自己,如果自己大大咧咧地接受,反而会让李权觉得自己稍有功劳就翘起了尾巴,反而不美,还是要给予李大人足够的尊重。

    李权见戚建业仍然像以往一样尊重自己,丝毫没有居功自傲,心里对戚建业的赏识更高了一分,感觉孺子可教。

    “仲文,之前我也问了兵部随军的那几位大人,你这次功劳不小,朝廷后续会有重赏。”李权摆摆手,示意戚建业在自己对面坐下,随后又神秘兮兮地对他道。

    “大人可是知晓了什么消息?”戚建业闻言,心里也起了好奇之心。

    人人都有功利之心,一点没有期待那是假话。纵然是诗仙李白,也在《上李邕》中写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言壮志,晚年为了求个一官半职还加入了永王的叛军队伍。

    戚建业这几日也在反复揣测朝廷会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封赏,但是因为确实对吴朝封赏例制不熟悉,所以想不出个所以然。

    “按照本朝例制,战功分为灭国、开疆、夺城、首登、斩将、破敌、头功等七类二十一等,你斩杀金军主将,属于斩将中的第二等,为七等功勋,也已非常不易了,按例可在原品级的基础上升三级,特别是近年来国朝对阵金军基本没有胜绩的情形下,不排除朝廷会给予你特别奖赏。”李权对国朝会典信手拈来,说完喝了后茶润了润嗓子。

    “可惜你原本无官身,虽然是府衙司吏,但还是不入流,起点太低。如果你的本官按照本朝最低的从九品开始算的话,升三级也才正八品(正九品、从八品、正八品),何况你原来没有官品。”

    戚建业一听,原来很期待的心情一下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他么的,老子这么赴汤蹈火地豁出性命去拼杀,到头来才混个正八品,连个七品芝麻官都没混上?

    看到戚建业脸色一暗,李权知道自己的话有点打击到他了。

    “仲文,这只是常规的操作。我不是说了嘛,近年来我们对阵金军鲜有胜绩,对东虏的军功不能按常规来度量,不排除朝廷会对你有特别升赏。不过,到底如何安排,这也不是我所能想到的。看袁大人如此优待于你,想来肯定不会太差。”李权安慰道。

    “小人一介草民,能到官府吃上官饭已是十分满足,哪里还敢奢望其他,只求有机会为朝廷效力而已。”戚建业也觉得自己不能太外露心情,稍作整理换了笑脸道。

    “仲文,如果朝廷给你封了官,你有什么打算?”李权又进一步地问。

    “小人能有什么打算,自然是朝廷让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了。到哪里都是为朝廷做事,小人不敢挑肥拣瘦。”

    “有没有想法到高府尹这里来谋个差事?”

    “小人深受登州陶知府的重恩,才有幸忝居兵房副司吏,虽然不入流,但也是小人入仕的第一站,如果有机会,小人还是想回登州。另外一层就是父母均在登州府,父母在,不远游。”戚建业违心地说出了自己“心事”。

    戚建业心想,李权虽然关心自己,但毕竟还是工作关系,要不是自己这次立了功,李权也不会这么主动地和自己套近乎,交浅言深是大忌,自己也不能把内心的想法和盘托出。

    另一方面,说说自己还想着陶行先,主要还是要树立自己厚道重知遇之恩的人设,从内心来说,戚建业还是想留在顺天府发展,无论是从军还是从文,毕竟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平台大了。

    就在戚建业与李权二人交谈之时,营帐的门迎来一阵急促的“咚、咚、咚”敲击声。

    “门外何人?”戚建业皱眉问道。

    “戚司吏,是我,是我,徐正。”

    “哦,徐正兄弟,快进来,什么事这么着急?”戚建业一听是徐正,脸色缓了下来。

    随后,徐正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一个军卒,看服饰是龙禁卫,一看就是袁可立的护军。

    “戚司吏,恭贺戚司吏,不,是恭贺戚大人”,徐正真个人都很激动,说话时也不知是兴奋还是紧张,以往伶俐的口齿现在如舌头打了结,一句囫囵话都说不利索。

    “嗯?你叫我戚大人?不要急,你慢慢说。”戚建业显然抓住了徐正言语中的关键词。

    徐正深深地吸了口气,面带崇敬地看向戚建业,道:“小人刚刚遇见督师派来的这位兄弟,正要传你去中军大帐,说是朝廷钦使来了,带来了封赏诏书。”

    那名龙禁卫小校越过徐正,低头抱拳对戚建业道:“戚大人,袁大人命小人来请戚大人到大帐接旨。”

    “大人之称,不敢当,不敢当。”戚建业客气地道。

    “戚大人,袁大人已嘱咐小人先透个消息给您,皇帝陛下已特旨擢升您为京营步军指挥,您就不必过谦了,速速随小人去见钦使。”那小校毕恭毕敬地道。

    “京营步军指挥”,李权腾的一下如弹簧一般起身,满眼地不可思议:喃喃道:“正五品军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