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吴末挽天倾 » 第35章 初定军略

第35章 初定军略

    赵率教之言老成持重,颇得袁可立之心。

    阿济格是金军猛将,多尔衮和多铎诡计多端,代善也不好相与,无论是谁,独领一军,都是难缠的对手。

    袁可立全神贯注倾听,细细筹谋思虑,心中其实有了自己的计较。

    “督帅,下官也有一言。”此时,见曹文绍、赵率教占了先机,宣府镇总兵杜豫也按耐不住,抱拳出列。

    杜豫正值盛年,也希望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功名之心比较炽热。

    “杜将军请讲。”

    军议军议,核心在议。关键是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不怕人话多,就怕不说话。

    “督帅,末将以为,我军背靠京师,以逸待劳,步骑皆备,兵精粮足,不如分兵两路,乘势直捣黄龙,一路攻击金军军资大营,断其归路,毁其劫掠。另一路集中重兵主力,泰山压顶,直奔阿济格金军大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与其决战,以彰显我大吴军威。”杜豫要么不说话,一说就是石破惊天。

    直接与金军大队硬碰硬?这是脑袋被门板夹了吗?

    何来如此虎狼之言?

    大帐之中,突然一片寂静,沉默一会儿又如煮沸之水,登时沸腾起来。

    “万万不可。”

    “杜将军豪气干云。”

    “督帅大人要慎重。”

    袁可立脸上一怔,露出一脸惊异之色,被杜豫的话震得不轻。

    “杜将军,勇气可嘉,不过,……”袁可立的“不过”之声拉得老长,却是没有下文。

    直说吧,怕打击军心,不说吧,又一时不知如何转圜。

    “老杜,老杜,你可真是为难本官了。”

    大同镇总兵刘松见状,心知杜豫之言让袁可立一时难以回应,主动出言补台道:“杜将军,虽然我军近年来一直整军经武,且在数量上有绝对优势,不过直接与金军硬碰硬,正面压力太大。本将倒是认为还是要持重一些,稳妥为妙啊。”

    “杜将军,两路分兵之言与曹将军、赵将军之言异曲同工,都是两路进击,无非对阿济格大队这一路的军略有所差异。吾认为倒是可以再综合各方情况,再细细考量。”

    “末将赞同曹将军之言,……”

    “赵将军之言言之有理。”

    “杜将军胆魄过人,末将敬服,……”

    大帐之内,有人起了言,众人就你一言我一句开始表明自己的观点。

    袁可立等众将一一说完,这才面朝营门,两手按压,示意肃静。

    此次随袁可立出战的,还有监军太监曹化纯和中军幕府司员,其中有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吴国用、周昂,兵部武库司郎中童焕,顺天府同知李权,龙禁卫千户王岗等人。

    李权在戚建业的倾力协助下,民壮一事组织地极为得力,顺天府上下得到皇帝和内阁的犒赏。戚建业因此在顺天府处境颇佳、左右逢源。

    因为李权为首辅方从哲举荐,方从哲也颇有脸面。此次大军出战,主动提出由顺天府派员协助兵部,督管民壮,配合大军作战。

    兵部协商顺天府后,抽调李权到大军幕府,临时协助兵部武库司郎中童焕调度民壮。戚建业等顺天府一干得力之人,自然也被李权极力恳请高攀龙,一同被委派随军襄助。

    袁可立考虑再三,综合众将意见,采纳了曹、赵之策。大计定下后,让亲卫抬上北域舆图,与众人细化军事部署。

    突然,龙禁卫一名军卒手持一个密封木盒,从帐外快步进入,将木盒呈递给龙禁卫千户王岗。

    王岗低头一看密封火漆,红色,知晓是机密军机,不敢拆封,直接双手呈递给袁可立。

    “各位将军,据龙禁卫哨探最新回报,金军军资大营由镶蓝旗所部驻守,委派大将祜锡布总管,该部约有十五个牛录,均是镶蓝旗精锐步军。”

    “镶蓝旗旗主多铎自引大军,已赴居庸关的路上,意图破关,打通北返通道。阿济格、代善、多尔衮等人仍在昌平大营,目前动向不详。”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随着最新情报的到达,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袁可立走下帅位,走到舆图前,指着昌平道:“昌平的金军营寨,位于东向数里的高梁河边,营寨遍布高家庄、梁园一带,由阿济格、多尔衮亲自驻守。代善部在河的另一边,安营扎寨,两军互成犄角。所幸的是,金军这几个旗不如皇太极的正黄旗、镶黄旗,红巴牙喇兵不超过两万,最精锐的白巴牙喇兵不超过四千人。”

    袁可立出征前也深入了解过,此次宣府军、大同军带来的七万人多为步军,兼有骑兵,而三万辽东军均为骑兵。京营五军营的四威营、四雄营两万人多为步军。

    从各军兵力配置而言,辽东军最适合奔袭金军军资大营。其余大军更适合打阵地战。不过,能与金军骑兵一较高下的,只有辽东军最靠得住,所以辽东军不可全部派出。

    如何分配兵力,还需要各大总兵再作商议。虽然自己作为督师可以一言而决,不过考虑到要尽可能调动各军的积极性,与各总兵维持比较和谐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

    中军大帐之外,很多军卒在各自营地互相谈天。

    京营多年来未直接参与一线战事,虽然近年来也加紧编练,到底没怎么见过血,很多军卒不免心情忐忑。反观其他边军,在边镇搏杀,已经是老兵油子,见怪不怪,更多地还是思量着如何在战事中保全自己、再多捞一些好处。

    此次大军出战,耗费军资无数,全靠民壮输送转运。顺天府组织的二十万民壮变为五十个辎重营,四千人为一营,往来京师周边各州府支撑大军作战。

    戚建业、刘能等人一起押着存放着大量军资的车辆,一路从顺天府往西山大营而来。好在金兵已经向昌平集结,路上没发生什么波折,只是八月天气炎热,一行人在烈日下暴晒行进,实在难受,幸好安全到达。

    李权安排戚建业等人抓紧交接军资、歇息休整。当日下午,又召集戚建业等人一起议事。

    “今日上午,督帅召集各军主将议事,已经定下了军略:派两万辽东军星夜偷袭金军军资大营,一万辽东军堵截多铎,宣府军、大同军一部、京营一部合击代善。宣府军、大同军一部在昌平至金军军资大营的路上埋伏打伏击,……”

    “另外,督帅已上报皇帝陛下、内阁,调神机营出城援助,……”

    戚建业听罢心中默默计算,这次朝廷是下了血本了。除了边军,连当宝贝一样供着的神机营都调出来野战,这个决心下得够大。

    “仲文,明日一早,可能还要辛苦你们一趟。带人迅速返回京师,配合神机营将随行大炮、火铳等军资随大军一起运抵大营。”

    “是,大人。小人坚决办好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