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情系集体户 » 第645章 植树推出草绳机

第645章 植树推出草绳机

    云鹏说:“你喝多了,我俩是兄妹关系,我弟弟和她妹妹处对象呢,她的对象也是我们户的,参军转干了,是个男高音。”

    彭晓东酒后吐实言说:“看到你俩叱咤风云的气度,我后悔了,不如当初同意进县里当常委了。我要有你俩现在的权力,干得不会比你们差。可惜呀!我们都太留恋大上海啦!”

    云鹏从公伊路绕行,经山坡路把他送到了公社后,便又上了二十家子去龙河的公路,那15公里的路还在挖掘铺路基,只走了10公里便不通了。

    他本想见一下赵书记,把卖树苗的事跟他说一下,以防他找后账。见路不通了,心说,即使他想卖也拉不出来,我心到佛知了。即使他找后账,还有明年呢。于是,调头往回返了。

    彭晓东酒醒后便召开大队书记会了,他知道挖5万棵树苗不是小工程,全公社110个生产队4500个劳力,一天一人只能挖两棵,还得打草绳子綑土砣,又要从山上抬下来,没有10天干不下来。好在他们不种麦子,备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植树周是12号,不及早行动会误事。

    大队书记听到小树也能卖钱,还能免费给三年生的果树苗,今年栽,明年就能结果子,立刻沸腾了,纷纷献计献策:

    有的说,咱们的稻秸多得是,烧了也就化灰了,咱们又不缺柴禾,买个草绳机,打草绳子也能卖钱,干脆一个大队买一台草绳机,让妇女们编草绳子,不比开豆腐坊、粉坊、油坊挣钱?

    有的说,那果树可比松树难侍弄,咱们挖松树苗时得规划一下,松树苗子太密,得集中挖,不能一个萝卜一个坑。

    有的说,干脆把挖松树苗子和栽果树分开干,不就是多挖5万个坑吗?大家紧紧手,起早贪晚多出力不就完了吗?

    彭晓东釆纳了大家的意见,一边派人去釆购草绳机,一边带人去踏查挖苗地和栽果树的地,一边开社员会议进行宣传动员,率先掀起了植树造林的高潮。

    要买机器设备得去物资局的机电公司,大队派出去的人回来说,机电公司只能买到电机,没有草绳机,要买得订购,说不定啥时到货。这可急坏了彭晓东,时间不等人,他给云鹏打电话了。

    云鹏一听这是发展社队企业的好项目,马上向禹海汇报了。

    禹海带他去了播种机厂,找到了马品一。

    马品一已经接任禹海当了厂长,他说:“这东西太简单不过了,就是两个进秸秆的嘴,做成喇叭型,用一个丝杠把稻秸拧到一起,只要不间断,就能拧成绳了。再在丝杠一头安上一个小齿轮,去带动大齿轮,大齿轮上边安一个卷绳筒,够一卷就停车卸下来,一台机器有3个人就能操做,两个续草的,一个运草兼卸綑的。象这样半自动的机器,咱们厂的设备完全可以制做。我心里有数,2000元一台,电机除外,1000台起做,少了不够我安排生产计划的。”

    禹海说:“啥玩艺就2000元一台呀?你掉到钱眼里啦!咱们是农机厂家,支援农业是咱们的责任和义务。现在是急需14台,限你3天做出来,价钱老子定。”

    云鹏憋不住笑了,他笑马品一是和禹海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笑禹海身份变了,立场也变了。

    禹海说:“你笑啥?我说得不对吗?”

    云鹏不能说实话,灵机一动说:“我是为马厂长能做而高兴笑的。咱们还是象以前一样,你先做出14台样机来,把马达都配上,运到二十家子,三天之内能编出草绳来,我定400台,价格由禹主任定,他定3000台我也买!不知道你这个机器一天能编出多少草绳来?如果我的稻草够用的话,我就定1000台。”

    马品一说:“要有1000台的销路值得干!你们回去吧!我没功夫跟你们磨牙了,明天晚上来看样机,定好价后,第三天去给你们安装。至于生产量吗?试机时再告诉你,如果定不到1000台,这14台只能按我说的价付款。”

    禹海说:“你别忘了,军工车间的活是我给你找的?”

    云鹏劝禹海说:“时间紧,咱们回去吧!有话明天说。”

    禹海也意识到了时间问题,扔下一句话说:“别逼老子,逼急了老子还回来当厂长。”

    马品一笑着说:“你回来敢要3000一台,你不总说上赶着不是买卖吗?别忘了,你是来求我的!哈哈哈哈,走吧!我还省一顿饭。”

    云鹏之所以敢报1000台,是他想到了沿东辽河的9个公社有110个大队880个生产队,其中有500个生产队种水稻,如果一个生产队上一台草绳机的话,当柴禾烧的稻草就成商品了。那草绳是水利局的防洪必备物资,一捆30斤的草绳价值3元钱,到供销社去买是4元钱。如果一台机器一天能生产10捆的话,就能卖30元,也就用1000斤稻草,半年就能挣回机器钱。如果全年生产的话,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至于多订的500台,他想到了向对岸的生产队销售,用利润去降低本县生产队的购机成本。

    禹海没有考虑得这么复杂,他回到办公室便联系省重工厅的朋友,询问起草绳机的价格来了。得到的结果是半自动草绳机是60年代生产自救时的产品,已经被大型草绳、草袋机代替了。

    第二天,样机出来了,为了生产安全起见,整个机器被薄铁皮包裹起来了。有2米长,呈品字形,最宽处有3米,其中有30公分是用铁筋焊制的卷绳器,上下压了60公分的铁环,并且有两个,可以替換。机器高1.5米,进秸口有碗囗粗,呈喇叭型,稻秸只要插进去,会被匀速吸入,使稻草象纺线一样连绵不断地进入机箱,只要将先吐出来的草绳子在卷筒中绕上两圈,便自行缠绕了。

    最让云鹏惊异的是这个机器不用马达,是操做者用脚踏转的。一卷缠满可以卸下卷筒取草绳捆,同时把另一个卷筒安上。一卷是60米,一称是30斤。编上一卷也就半个小时。

    禹海让马品一拆开机板,发现里面除了丝杠就是齿轮,大小有20多个。便说:“你一个齿轮卖100元啊?加工一个也就20元。”

    马品一说:“问题是我会设计加工啊!实话告诉你吧!这是60年的产品。它的原理就是把腿力转化为手搓力,通过齿轮比达到省力的目的,我对这个设计很欣赏,就淘弄到了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