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情系集体户 » 第644章 吃饭不忘议方案

第644章 吃饭不忘议方案

    柳维嘉说:“每当我回到十家子于家窝堡,看见六道壕上的绿树成荫时,就感到自豪,那是我们留给第二故乡最好的礼物。若干年后,它会是我们上山下乡的最好见证。我们户有一名户员叫祝联营,他是一个很优秀的木匠,他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不能忘怀。他说我是砍树的,要赎罪,我们是该给大自然以补偿了。”

    彭晓东举杯说:“十家子和二十家子,东北知青和上海知青,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我为认识你和云鹏而骄傲,为你选任了这位林业局长而钦佩,以后不要叫我前辈,你们才是值得我尊敬的战友。”

    云鹏说:“看来我这个挂碗的又摊上事了,说吧!需要多少解放车?我再支援一把!”

    杨树林说:“我计算一下,北部战区自有的车辆就够用,那里有12万人口,碱锅林场有40万树苗,他们可以栽36万棵,因为那里有三北防护林带,他们最受益;西部战区的束龙带林场有20万棵树苗,都是杨柳树苗,不用带土栽,成活率也高,那里有17万人口,林带斜穿他们4个公社,他们多栽一些也是应该的!把我们的4万树苗拉给他们,也就需要10辆带挂的大解放。”

    云鹏说:“他们6个公社正好有8挂大解放两辆日野车,还有一辆10轮卡,你继续说。”

    “中部战区有20万人口,三道杠林场有20万榆树苗,他们人均一棵,种到四道杠,和双城的林带连上。他们也不需要车辆,因为三道杠挨着四道杠,有拖拉机就可以了,只是人不好集中。”

    “不就干一天活吗?少去人,自带干粮,一人种5棵树,老怀仁一个镇就有4万人。”柳维嘉说。

    杨树林说:“可也是,植树周年年有,不必要舍近求远劳民伤财。东部战区人口25万,范家林场没有树苗……”

    “没树苗叫啥林场?”柳维嘉变了脸打断了杨树林的话。

    “他们战区的土地肥沃,没有林地,他们的林木都在耕地里呢,耕地的林带横竖都成网了。”杨树林解释说。

    柳维嘉追问道:“那他们林场的职工都干啥呢?”

    “都当护林员呢,每年从果树林场拉一些果树苗卖给社员家,并且教他们剪枝什么的。他们铁路沿线的3个公社,社员家家种果树,收了果子,妇女们挎着筐乘火车去省城卖。”杨树林说。

    “那他们的25万棵树的任务咋办啊?”柳维嘉问。

    “我想让他们在铁路和102国道两侧插柳条,清明是柳树发芽的季节,4月21日是雨水,正好插柳条,柳条边的柳条多的是,从那取树苗就行。”杨树林说。

    柳维嘉说:“那也得挖带根的栽,让他们林场在柳条边上育苗不就有林地了吗?”

    “是呀!我咋没想到呢?从今年开始,我就落实。别说,那柳条边在我们县内有60公里,300垧地呢,能有1000万棵柳树苗子,这是老祖宗给咱们留下的一笔财富啊!”杨树林兴奋地说。

    “你当局长了,要把林业局那帮人好好管起来,别再混日子过了,要乘植树节的东风,把这个局抓成碱锅林场那样!”柳维嘉说。

    “一定!一定!决不辜负您的期望!”杨树林说。

    “别油腔滑调的,提拔你的是云鹏,我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不说这个了,继续说南部战区咋打算的?”柳维嘉说。

    “是!大恩不言谢!你们俩都是我的贵人!南部战区人口最多,有36万。林场也多,除了二十家子和果树林场外,还有建设局的园林苗圃和铁路林场。树苗能达50万棵以上,经济林还多,我安排了30万棵,5万棵松树除了二十家子和龙河公路两侧用1万棵以外,各学校用1万棵,城内的各企业用1万棵,6条街路用1万棵,剩下的两万棵都栽到东山公园和儿童公园。”

    “除了松树,那25万棵种什么树,种到哪呀?”柳维嘉问。

    “是20万棵,不还有5万棵果树回栽到二十家子吗?余下的20万棵给煤矿栽5万棵杨树,给小河两岸栽两行垂柳,大概需要1万棵吧!环城公社的8个大队各栽5000棵果树苗,又是4万棵,因为他们社员家都富馀,能买得起。剩下的10万棵榆树栽到东辽河堤坝下边的,从龙河到南洼子有40公里,2米1棵栽5排,形成榆树林子。”杨树林说。

    “是不是占水田了?我看种两排就行,余下3万棵也不少了,你的总数已经120万棵了。”云鹏不由提醒道。

    “我是怕成活率达不到上边规定的50%,多打了20万的余份,省里拨款是按成活率算的,我向省里只报了50万棵,多要来5万元,才够给二十家子补贴啊!这样也能超过各县的任务数。”

    “省里也太官僚了吧!大县小县都一律下指标,小县不是吃亏了吗?”彭晓东插话说。

    “你说反了,是大县吃亏!”柳维嘉说。

    “此言咋讲?”彭晓东问道。

    “这是怕分钱不均,小县找他们闹。”云鹏替柳维嘉答道。

    柳维嘉说:“嘴欠!杨大哥给他下任务,别让他闲着!”

    杨树林说:“最需要用车的是松树和果树,5年生的松树要带直径50公分、高度50公分的土砣子,一棵就100多斤,还要用草绳子拢上,立着拉,解放车的车斗只能拉60棵,一主一挂也只能拉120棵,5万棵得拉416车。3年生的果树也不比它小,里外里是832车。”

    “没问题,我城里就有150挂车,一挂才拉5.5趟,只要你安排好装车卸车的人力就行,事先挖好坑,6天就拉完了。”云鹏说。

    “还有20万棵其他树苗呢?”柳维嘉说。

    “我一天起早贪晚拉两趟不就完了吗?你要有抗旱大桶,我连送水都包了。”

    “那个不用你,我让水利局去干。不对!还得用你,公安局归你管,消防队也不能闲着呀!”柳维嘉说。

    “你得开一个动员大会,告诉各企事业单位植树造林人人有责,我调车才好调。”云鹏提醒道。

    “用你说,我还得让广播局和报社从明天起就搞宣传呢,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杨树林说:“有你们俩在,我这上任的头一炮肯定能打响!我敬两位老领导一杯!”

    彭晓东为他的树苗能卖出去,还能換来果树苗高兴地喝多了。云鹏送他回去时,他说:“我看你和柳书记说话象两口子似的,你俩挺般配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