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情系集体户 » 第646章 还是维嘉思路活

第646章 还是维嘉思路活

    禹海说:“怪不得你敢答应这么快出样机,原来是有底货啊!说吧!你要2000元利润是多少?我看至少是一倍。”

    马品一说:“我这是绝版啊!你不让我多挣点钱,以后就没人买了。这东西不吃草不吃料的,想挣钱就能挣钱……”

    “谁说不吃草,不吃草能出草绳吗?”云鹏诙谐地说,“不过,这种设计太符合生产队用了,不用电机,既安全又好操作,我订1000台。但是,批发总得比零售便宜吧!我给你1200元咋样?”

    “1500元,不能再降了,因为这是一锤子买卖,不可能批量生产了。我本想挣100万,只能挣50万了,今年还要建100户职工住宅呢,老禹当厂长年年建,我不建还能干下去了吗?”马品一说。

    “你这护板也太多了,不用电没危险,太浪费了,你把护板减少一半,再降150元,把你俩的价差掰开,1350元一台,给我这个中间人一个面子!”禹海说。

    马品一说:“那你得给我免税,这一块不占生产计划,我们加班加点给你们干。”

    禹海说:“买卖好不怕交税,你小子也不差那30、50的,别那么小心眼,咱哥俩多个脑袋差个姓,你才管3000人,我管100万人呢,我是大哥,你不能难为我!”

    三天后,14台草绳机在二十家子14个大队安装完毕了。妇女们很快就学会了操作。第一批草绳子出来后,社员便拿去拢树坨了。他们发现,一卷草绳只够拢3棵树。5万棵树分到14个大队,一个大队3571棵,需要1190卷。一台机器24小时连轴转只能打出30卷来,10天才300卷。

    杨树林听说二十家子进了草绳机,便把5万棵果树苗的草绳需求量也压到了这里,按3元一卷收购。因为果树农场的树苗是卖5元钱一棵的,不差一元钱的草绳钱。原来每年也用草绳子,是4元一捆从水利仓库买的。那里的草绳子都是存货,过性了,不吃力,一拉就断。

    二十家子的大队书记一听这草绳子能卖钱,1000捆能卖3000元,够买两台机器的了,便马上增定机器了。但是只有增定70台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人家的订货任务,于是就改为一个生产队上一台,一个大队有8个生产队,他们又增订了98台。因为植树节年年有,况且生产队都将分到卖苗款。

    云鹏离开播种机厂便去了水利仓库暗访了,发现他们的草绳子因为两年干旱没水灾,放到露天处都发霉了,不由心中暗喜,便去找柳维嘉了。

    1979年的清明是4月6日农历三月初九,这种情况,只有闺年才会遇到,这一年有两个立春,俗话说,年内逢双春,风调雨也顺。柳维嘉正在农科院种麦子,那20垧地如愿以偿地都归到了她的妇女代耕队手里,代耕队增加到了60人,并有了机耕组。她的代耕队解放了各研究所的专家和技术员,都到各公社去建育种基地,帮助生产队挣钱去了。

    云鹏跟她说了草绳机的事,让他给水利局下令收购草绳更換储备。柳维嘉说:“既然草绳子堆放会霉变,我让他们储存不也是浪费吗?你计划上500台机器,一天就能生产出1万5000稇来,我等于有了储备库,还收它干啥?你就不会想想其他的销路?你那瓦运输时就不怕损坏吗?你忘了咱们上小学时,冬天给小树缠草绳了吗?你别只想着内销,让申广辉去外销,我可以让水利局订购一些帮你解决推销机器的难题,要想让这个项目有生命力,你得搞好市场调查。”

    云鹏被柳维嘉说红了脸,回去算细账了:500台机器如果全年生产的话,就按一天生产10卷,一年也能生产180万卷,需要1亿斤稻草;3万垧水田能产2亿4000万斤稻子,干稻秸重量和稻米的重量一般重,造纸厂用了1亿斤,稻草还够用;180万卷能卖520万元,一个生产队能挣1万多元,这个效益太可观了,哪怕生产半年也能增加日值两毛钱;栽100万棵树,每棵树苗缠10米草绳,需要16万捆,全地区8个县区,应该是320万棵植树任务,需要51万捆,全省60个县市区,需要240万捆;他眼前一亮,马上去找石书记了。

    石书记听后说:“是个好事!省里不是有植树补贴吗?我带柳维嘉和你还有杨局长去找林业厅长,他要同意用咱们的草绳子,这事就成了。”

    林业厅长和石亚辉原来都是农业厅的,很熟,他说:“我一共1200万植树补贴,已经下发了一半,余下的要在秋季验收时发放,那缠树得在入冬前,恐怕得有一半死掉了,看看你们的运气吧!我只能订下120万捆,其余的你们想办法吧!”

    石书记说:“这已经帮了我大忙了,我请你去吃西餐。”

    林业厅长说:“你到我这来了,怎么能让你请客呢?我请你,我们招待所新上了一道菜,你保准爱吃!比吃西餐強!”

    那道菜上来了,原来是酱焖青蛙。厅长介绍说:“这不是一般的青蛙,叫林蛙!是长白山林场特有的蛙,4月份正是它的繁殖期,那蛙籽比鱼籽好吃多了。这东西太灵敏,也就是这时侯好抓。”

    那林蛙确实好吃,4个男生喝了3瓶白酒,桌上林业厅长说:“要是各县都象你们这么重视植树周活动,我这个厅长就不愁了,你们要能把成活率提到60%以上,秋季我在你们那开现场会,超过50%的树苗,有一棵我奖励你们1元钱。”

    回来的路上,杨树林说:“我让林业技术员全下去,保证栽树质量,只要成活50万株就能得到30万奖励。”

    柳维嘉说:“瞧你那出息,120万棵树苗,咋的也得成活72万棵才及格。还有一周时间,你办一个农业推广员轮训班,我的3200名农技推广员再学一份本事,只要他们发挥作用,这个成活率就能达到,你们那100多人能经管了30万人吗?你们管好松树和果树就行了,其他的交给我的人管。”

    石书记说:“你们知道我最钦佩柳维嘉的是什么吗?就是她建立了一支土生土长的农技推广队伍,他们置身于社员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杨树林说:“让他们都上来,我好好犒劳犒劳他们。”

    云鹏说:“你最好给各大队一些林业补贴,因为他们挣的是大队工资。”

    柳维嘉说:“这个主意好,我让农林畜都给些补贴,就能减少大队的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