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涤明 » 第5章 一身神力

第5章 一身神力

    此时距离朱辰醒来,已过了两个时辰。若以小时计算,现在是下午一点。

    众人之前因为担心朱辰的状态而无心吃饭,此时悬着的心放下后,都觉得肚中饥肠辘辘。

    刘管家本想让熊保去通知家中厨娘烹制饭菜,但总感觉忘了什么,转念一想,差点把武道长给忘了,于是吩咐熊保去取茶水,自己往东厢房去请武洪哲。

    来到东厢房,等了有两刻钟的众人围了上来,叽叽喳喳的询问公子情况。

    当得知公子恢复正常后,众人脸上的担忧都转为喜色。

    平日里刘管家待家中仆人不薄,此时见他心愿已成,众人都发自内心的为他感到高兴。

    一人发下一两银子的赏钱,刘管家告诫仆人这几日先不要宣扬公子苏醒的事情,又吩咐厨娘今日午饭务必丰盛一些。家中仆人的饭菜也加些肉食,让大家开开心心的吃顿好的。

    有钱有粮,众人欣喜离去,房中只剩下刘管家与武洪哲两人。

    这时刘管家收起笑容,脸色郑重的向武洪哲行礼道歉,“今日刘某心切,言行举止中多有得罪,还望武道长见谅。”

    武洪哲虽然心中无奈,但也能理解刘管家的心境,拱手回礼,“刘伯多虑了,你我二人皆希望朱公子能够正常醒来。如今夙愿得偿,你我应当高兴才对,却不应再拘泥于小节了。”

    “道长言之有理,请。”两人面带笑容的回到主房客厅。

    见两人心情不错,朱辰也放下心来。迎向武洪哲,朱辰拱手行礼,“今日因我之事,让道长遭受无妄之灾,朱辰有愧,不知道长身体是否有恙?”

    “公子言重,贫道自幼习武,身体尚算强健,一点磕碰而已,身体并无大碍。”说完之后,武洪哲仔细的打量朱辰片刻,亦不由赞道,“公子果为人中龙凤。”

    “道长过誉了。”将武洪哲引入座位后,堂中四人品茗而谈,气氛融洽。

    待到用过午饭,魏长卿起身问道,“朱公子,此去步行,明日返回。可有需要准备的?”

    “刘伯,家中可有水囊?”朱辰问向刘管家。

    “有的公子,小翠,取五个水囊装满水。”

    招呼丫鬟去取水后,刘管家似有为难,朱辰见状,以为他是担心自己的身体,“刘伯,我状态很好,不必担心。”

    刘管家听后脸上仍有虑色,开口说道,“公子,不知您是否喜欢被人围观?”

    ???,朱辰一脸问号,“自然不喜,刘伯这是何意?”

    朱辰疑惑不解,魏长卿与武洪哲却是若有所思,想到朱辰在县里的名号,二人脸上的笑意似是忍耐不住。

    魏长卿不由出声,“也罢,是我考虑不周。刘管家,可择一家丁送我等出城。朱公子不必多想,并无什么坏事。”

    刘管家快步离开去准备马车,边走边想。

    幸好我吩咐了家中仆人不要宣扬公子苏醒之事,否则就算今日城中人少,现在也会有人前来打探了吧。不过是一点点虚名而已,公子知道了应该不会介意吧。

    城中人少,马车一路畅行奔向西门。出了城门,家丁继续驱车行了半里,这才在路边停了下来。

    江畔的官道上,刘管家同熊保和武洪哲走在后面,前方朱辰与魏长卿二人,边走边进行着交谈。

    沿途的青山绿水带着几分润色,行走之间倒不会感觉景色单调。

    闲聊了一段路程,朱辰问出了自己心中的一个疑惑,“道长,龙魂护体是怎么回事?是我前世种的善因,今世结的善果吗?”

    “公子所说的因果,是佛门教义。我道门教义,讲承负。公子能有龙魂护体,是因为你的祖辈于国家有功,这是先人给你的福泽,并非是你修来的。”

    祖辈?前世是孤儿的朱辰心中有了明悟,原来是我中华无数先烈给我的福泽,难怪会是赤龙。

    一旁的魏长卿心中也有感慨,昔年的洪武皇帝,怕是不曾想到270年后,明朝会变成如今这样吧,只是不知身旁这蒙受祖辈福泽的朱家少年,最后能做到何种程度。

    两人心中所想各不相同。至于朱辰为何会身负龙魂?

    也许是草根出身的开国皇帝,不想再让中华大地的百姓落入暴手。

    也许是以身殉志的仁人志士,不愿再让另个世界的同胞遭受苦难。

    “道长,席间武道长说你不问世事我能理解,但为何却说你不应悲观?修道之人不都是淡然处世的吗?”朱辰问。

    “朱公子,实不相瞒,我这师弟是个坐不住的性子。你莫看他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但于道术一途并不精通。”魏长卿无情的抖出师弟的底细,复又叹息,“不知世间形势,自然无忧无虑。”

    “朱公子,你可知如今长江以北,是何景象?”

    “不知,愿闻其详。”

    “赤地千里,流民四起。口中说出不过是短短八字,而实际景象比所想惨烈百倍。我本以为祸势到此已尽,但推天道走势,神州未来竟还有大灾之象。”

    回想古人的生活,河清海晏便寓意着太平盛世,朱辰亦叹道,“百姓不易!”

    “朱公子,我也有一事不解。”

    “道长请讲。”

    “公子醒时疯傻,可是因为那白银五千两?”

    “道长慧眼如炬。”

    “来时我曾以为公子秉性贪婪,但见到你后却并未在你身上看到贪念。因此,我想知道公子当时为何装傻?”

    “道长,实不相瞒。我认为这些钱财用之于民,远比为仙神修观立像要好。为仙神修观立像,不过是求一人心安。但若能将这些钱财用之于民,却可能使成千上万的人得以活命。”朱辰言罢,又补充道,“我亦尊重道门信仰,道长莫要动怒。”

    “今知公子有此心胸,贫道心中只有欣喜,何来动怒一说?”魏长卿言罢放声大笑,引得身后三人疑惑不解。武洪哲更是感到奇怪,但也高兴,自家师兄许久不曾如今天这般,开怀大笑了。

    行至此时,众人已走了将近十里。

    魏长卿驻足,隔江相望,指着对面的青山说道,“朱公子,沿江风景已然看腻,可愿随贫道翻山越岭,看看山中的景色?”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朱辰笑答。

    听闻要爬山,朱辰也不由精神振奋。这让他想起了前世追寻那条万里英雄路时,自己竭尽全力翻山越岭的情景。

    翻山越岭,是对意志的考验。

    许久不曾爬山,前方山林翡翠,正是翻山的好去处。

    魏长卿含笑点头,转身看向身后三人,“刘管家,我们便于此处暂别吧,九霄观见。”

    “我要与公子同行。”熊保连忙自告奋勇。

    刘管家也出声说话,“公子,熊保此前曾随其父进山打猎,山林茂密,带上他也方便些。”

    言至于此,五人分别,武洪哲陪刘管家乘船而上,朱辰等人步入山林。

    若走江畔,余路二十多里。但翻山越岭,行程就多了一倍不止。

    进入山间小道,魏长卿对朱辰说道,“朱公子,且随贫道步伐而行。”

    言罢,魏长卿上前引路,朱辰紧随其后,感受着对方行进间的节奏,落脚方向。

    熊保感觉两人行为有趣,也不禁模仿起来,但渐渐的,他便发觉不对劲。

    魏真人的步伐时快时慢,便是连每步落脚的距离,都不尽相同。

    走了一段山路,熊保感觉到自己的身上燥热了起来。

    就这样几人在山间辗转腾挪,不断前行。

    半个时辰后,熊保的喘息声越来越大,双腿也在不断变换的节奏中开始沉重。

    但看到前方两人依然节奏不乱,游刃有余,熊保的心中也提起一口气来。

    这些年刘伯待宅中众人不薄,伙食上也不曾像其他大户人家一样,有所限制,众人都能吃饱穿暖。自己这些年不缺吃食,才得以练出一身不错的武艺。

    本以为自己也算个好手,谁知一路下来,魏真人和公子仍步履轻松,自己却早早力怯。

    前方朱辰声音响起,“仲武若是感觉不适,正常行进即可。”

    “好的公子,仲武明白。”熊保咬牙继续坚持。

    又行半个时辰,熊保张着嘴大口呼吸,却还是感觉喘不过气来。

    于是准备不再跟随两人的节奏,打算正常奔行。

    谁知在心思转换间,熊保一不留神脚下踩空,一下便崴住了左脚,倒了下去。

    朱辰两人听到身后响声,停下了脚步。

    “能跟随一个时辰,仲武的心志体魄已是上佳。”魏长卿见对方面色惨白带有羞愧,实言夸奖。

    然后又道,“只是朱公子,此时你魂体交融已渐入佳境,却不益轻易停下。”

    朱辰摇头,“山路崎岖,仲武若是带伤行走,恐怕要行至日落,不安全。”

    见朱辰不愿留下自己,熊保心中感到温暖,出言相劝,“公子快随魏真人继续行进吧。公子放心,我自幼随父亲进山打猎,山中路况我熟悉的很,等我休息好后,定能赶上公子。”

    谁知朱辰却豪迈一笑,“何须如此麻烦,仲武,且助本公子修行。”

    朱辰走到熊保身边,不由分说的拉起熊保的胳膊将其背起,在熊保目瞪口呆的神情中对魏长卿说道,“道长,继续!”

    见到朱辰此举,魏长卿不禁哑然失笑,“好,好!朱公子果然壮哉!且随我来!”

    林间,朱辰背负熊保继续跟着魏长卿的节奏前行,熊保感觉到朱辰的呼气节奏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心中不由折服。

    能追随公子这样文武双全的人,真是三生有幸。

    日后自己更要勤加锤炼,不能太过拉胯,给公子丢脸。

    如此,又行半个时辰,三人终于来到了齐云山脚下。

    看到魏长卿停下脚步,朱辰将熊保放下后,不由闭上双眼缓缓的深吸空气,本能的引着连绵不绝的气浪在胸中翻滚,待到气足,朱辰将体内的燥气浊气吐出,胸膛起落间似有雷音响起。

    如此反复九次后朱辰停下动作,继续闭着双眼感受体内的变化。

    体内力量翻涌,有如大海浪涛。

    静止时,体内的力量如浅滩上的海波一般,在身体这个沙滩上轻轻的前荡、后退,轻柔的按摩着自己的身体。

    发力时,体内的力量如潮汐般骤然涌起,惊涛海浪裹挟着巨大威能从身体这个沙滩上透体而出,连绵不绝的巨力似能将体外的一切尽数轰碎。

    睁开双眼,朱辰对着魏长卿郑重行礼,“晚辈朱辰,谢道长赐礼!”

    朱辰心中明白,这一身神力,在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