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来自哈佛的系主任 » 第七章 小零食

第七章 小零食

    这天,王向东在办公室,修改一份上报的材料。

    看电脑时间长了,眼睛酸痛,就离开办公室,来到教学楼。一是为了休息休息眼睛,二来也想看看各班的教学秩序。

    来到三楼,上课铃刚刚打过,学生已进入教室,走廊上一片寂静。

    王向东闻到一股香烟味,从走廊的另一端飘来。走廊尽头,是一个拐弯的死角,人在里头看不到。

    王向东就走了过去。见有三个男生,躲在拐角抽烟,王向东就问:“你们没课吗?”

    一个矮个男生说:“有啊。”

    王向东说:“上课铃响了,听不到吗?”

    一个高高的帅气男生说:“你没看到我们在抽烟。”

    王向东一听就来气了:“教学楼不许抽烟,这是纪律,你们不知道吗?”

    帅男生说:“知道啊。”

    王向东问:“你叫什么名字?”

    帅男生眼睛一睁,一股不服输的样子:“我叫雷亚思,怎么啦?”

    王向东说:“既然你们知道不准抽烟,怎么还违规?”

    矮个男生说:“好的好的,老师别生气。我们知错改错,不抽了不抽了。”

    说完,三个男生先后掐灭烟,向教室走去。

    走了几步,雷亚思回头嘟囔一句:“有本事,去管一管老师啊,上课抽烟算不算违规!”

    王向东本想问一下,是哪位老师上课抽烟,三个学生已进入教室。

    ∽∽∽

    回到办公室,他把袁开杰喊来,跟他说了这件事:“你去查一查,哪些老师在教室抽烟。虽不是什么大事,但对学生的成长,还是有影响的。”

    袁开杰是系副主任,分管教学工作。

    二人正要商议此事,教务处给他俩同时发来一条短信:“今天下午1:30教务处召开双周例行教学务虚会,请各系主任、分管教学副主任准时参加。”

    他们知道,这个教学务虚会,其实并不务虚,各系要交流信息,摆出问题,查找原因,讨论对策,然后提出解决办法。

    中文系不能两手空空,王向东便与袁开杰分开,各自去做下午开会的准备。老师抽烟的事,他们已顾不上讨论。

    ∽∽∽

    下午1:30,学校的教学务虚会准时召开。

    李邵礼处长说:“开门见山吧。先说个好消息,今年申报的省级和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据可靠消息,我们可能会有五项获批。当然还要等到落实,才能完全确定。这都是各系努力的结果,尤其与各位系主任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各位系主任,还要再接再厉,接下来,我们还要筹备明年的课题申报。虽说申报只是一锤子的事,但它的酝酿与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发酵过程,稍有懈怠,功亏一篑。任何项目拿到手,都不是上天恩赐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都有它的必然性。但有的系,在教学项目的申报上,至今还是空白,要努力追赶啊。”

    接下来,各系按惯例汇报了相关信息。

    教务处要求,务虚会着重谈问题。但大家谈着谈着,就变成了谈成绩,提要求。比如,多媒体课堂上的电脑经常出问题,体育器材跟不上“大球发展”的要求,教师休息室的空调制冷一直有问题,等等。

    李邵礼就说:“大家谈的话题,是不是跑偏了?”

    大家一听,就不再说话。

    李邵礼说:“主要是谈问题,谈问题。”

    各位系主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谈什么呢?不知其然。

    李邵礼说:“我就抛砖引玉吧。最近,老师们都很辛苦,因为课程的更新速度较快,要跟上发展嘛,上面有要求,不得不如此。上新课,有一个消化的过程,为此,各系的相关老师,做了很大的努力,查资料,备新课,做PPT,录视频,忙得不亦乐乎,付出了心血,值得表扬。这样的话,在此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回去后,要把处里充分肯定的精神,传达到位,让相关老师知道就行了。”

    处长的这些话,王向东和袁开杰都认真做了记录。

    李邵礼又说:“谈过成绩,现在来谈问题。大家知道,教务处所做的工作,就是服务。教师们有需求,教务处能满足的,尽量满足,提问题的,也是尽量尽快解决。但有些要求,教务处无法满足,比如,上课发零食。”

    大家一听,这也太奇葩了!哪一所大学会上课发零食?难道我们学校的师生会有这种要求?

    王向东说:“李处,我们没听说上课要发零食,您说的,是哪个系?”

    李邵礼说:“就是你们中文系。”

    一听这话,系主任们将目光齐刷刷转向王向东。

    王向东一下就尴尬了,转头看看袁开杰,袁开杰摇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有这回事。

    王向东就说:“请李处明示,是哪一位老师?”

    李邵礼说:“林国瑞,林教授。据说他每次上课,都要给学生带一点小零食。哪一节没有,学生就会问,林老师啊,这节课怎么没发东西啊?弄得其他老师很尴尬很被动,学生会说,林教授上课给我们发零食,您怎么没有啊?你看看,影响多不好。照说,也没有哪条规定,不允许老师发零食,可课堂上不许吃食,这是一条硬性规定。老师发了零食,这规定还有人遵守吗?”

    王向东立刻表态:“我们回去问一问,一定查清此事。”

    ∽∽∽

    一回到系里,王向东和袁开杰便坐下来商量起来。

    商量的结果是,他们一致认为,林教授在课堂发零食,并不违反规定。王向东反倒觉得,这很人性化,能够活跃气氛。又想到李邵礼处长在会上的态度,觉得此事还是要认真对待一下。

    王向东说:“发零食,又不是吃零食。袁主任你说,这件事怎么向林教授开口解释?”

    袁开杰说:“是不是先调查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也不知道。如果影响教学,会有学生来反映。但到今天,我们一无所知,可见情况并不严重。”

    王向东说:“那就先找学生,了解一下情况。我们视情况再说。”

    袁开杰说:“这件事,我来办。”

    之后,袁开杰查了查总课表,林国瑞有本二的课,《现代文学经典品读》,这门课一直反响很好。既然反响很好,干嘛要给学生发零食啊?

    袁开杰又找来该班的学生班长,向他了解具体情况。

    班长说:“林教授课前发一点小零食,同学都很喜欢,一下子找到了家的感觉。所以他上课,大家特别投入,特别专注。”

    袁开杰说:“林老师发的零食,都是什么东西?”

    班长说:“也不值钱,比如,每人一个桔子,一小袋茶叶。也有咖啡,袋装的那种。还有姜茶,他说同学们平时不注意保暖,要喝点姜茶,驱驱寒。别的也没什么。林老师发零食的时候,大家很高兴,一拿到手就在群里晒图,发到朋友圈。为什么高兴?出门上学,爸妈的关心少了,林教授的小礼物,就像家人送来的东西,大家就有了家的感觉,感觉被长辈呵护着,很温馨。”

    班长走后,袁开杰向王向东转述了班长说的话。王向东听着听着,眼眶湿润起来。他说:“我在国外读书,到老师家喝茶,也有这种感觉,就是家的感觉。其实,只是一杯水,但作为学生,我会记一辈子。”

    袁开杰说:“王主任您看,还要跟林教授谈吗?”

    王向东说:“谈。我去谈吧。”

    ∽∽∽

    王向东知道,正儿八经找林国瑞谈话,此事不合适。林国瑞周二上午有课,那天,王向东掐着下课的点,来到现代文学教研室,专等林国瑞下课。

    和老师们聊天的时候,林国瑞走进办公室,一看到王向东,就笑说:“王主任,是来视察工作的?”

    王向东说:“经过这里,进来说说话。”

    林国瑞和王向东一搭上话,其他老师陆陆续续溜走了,办公室只剩他们二人。

    王向东就说:“林老师,听说你吃饭的时候,好两口?”

    林国瑞说:“几十年了,就剩下烟酒这点老嗜好。”

    王向东说:“校外商业街,新开了一些饭店。要不,去看看?”

    林国瑞说:“好啊!我还没去过那里。走,找个饭馆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