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楚汉少年行 » 第九回 潍水之战

第九回 潍水之战

    林立喊罢快步跑来,一把扯下蒙面人的面罩,一看之下二人均大喜,林立道:“张大哥!”

    那张大哥便是刘盈派给李左车的十人长张武。

    当日李左车派林立去打探青袍人的来路,哪知等到天黑约定时间仍不见林立归来,同时张武领命跟踪茶棚出手打人的壮汉,竟打探到齐王已与楚国大将龙且密谋,双方不日就要合兵攻来,那壮汉本来负责在城里里应外合,等齐、楚联军攻来时杀了守卫大开城门,哪知得意忘形,在茶棚里走漏了消息,偏巧被李左车听到,终被张武杀了。

    李左车得此消息,一面决定带着四个军卒立即赶去临淄告知韩信,一面吩咐张武和在博阳郡的五个人汇合,一起寻找林立下落,找到后到临淄汇合。

    此后几日,张武等人寻林立不着,便商议先到临淄回信,再想他法。昨日夜里,张武骑马驰过时,瞥见余月、姜山打扮怪异,当时没觉怎样,回城途中忽然想起两人和那日的青袍人打扮十分相像,便猜想当日林立定是被这伙人所劫,说不定青袍人便是齐、楚的奸细,于是便聚集了五个弟兄折返围攻二人。

    今日林立听到余月、姜山和蒙面人对话,忽觉声音耳熟,扯下面罩果见就是张武,喜的忙将张武搀扶起来,又将双方误会解说开来。

    姜山十分抱歉,直道莽撞,幸而没闯出祸来。张武等人见余、姜二人武功高强,心里佩服还来不及,哪里还有什么埋怨,双方不打不相识,便结伴同向临淄而来。

    半日工夫,一行人已到了临淄城。张武打听了李左车的别院,几人快速行至却见院内空空如也,幸好李左车安排了手下在此等候,告知原委——

    原来几日前李左车已赶到临淄,将探听到齐楚联军不日来攻的讯息及时禀报,韩信自得齐地之后已时时备战楚军,便下令南下迎战,现下已抵达高密。李左车行军匆忙,只嘱咐将金跃马和龙骨弓、凤翼箭交给林立便随韩信出发。

    余月、姜山听闻后大惊,两日相处以来只觉林立胆识不寻常,但未想到原来是李左车之徒,便问道:“林儿,你要寻的师父可是广武君?”

    林立拱手回道:“余二哥、姜三哥,一路上匆忙尚未来及禀告,家师确是广武君。现下家师南下,两位前辈既已将我送达临淄,便已完成师命……”其实,林立一直未告知东灵子以及余、姜二人,是担心泰山派隶属于齐,现下汉军已占领齐国大部,恐有嫌隙。

    不料姜山不等林立说完,便急道:“哎呀,你何不早说!广武君乃李牧将军之后,扶危济困,我等在齐也早有耳闻。现今广武君南下交战,兵荒马乱之际恐有危险,虽然打仗我们哥俩不灵,但有什么可帮忙的,尽管说便是!”

    余月也道:“正是。唉……齐国近些年连年打仗,前几年也曾被楚军占领,那项羽是什么样人?秦国诺大的咸阳城,不是也让他一把火就烧了吗?多少无辜百姓惨死遇难……哼,齐国绝不可落入项羽之手。

    后来齐王田横打了回来,只盼着好些,怎料传到那田广时,成日纵酒好乐荒淫无度,稍有违逆便动不动就将活生生的人给烹了,暴虐残忍至极……

    现下汉军来了,世道反倒还泰平,又有广武君这样的良将之后广施恩德,我们便放心许多。林儿,此地百姓安居不易,绝不可重落入楚军之手,我二人随你去高密!大军出发不久,我们急追可至。”

    林立知泰山派乃侠义之士,以百姓为重,便立即道:“好!多谢二哥三哥!那我们即刻启程。”言罢身背弓箭,跨上金跃马与余月、姜山、张武等人一路南下。余月、姜山是齐本地人,对道路极熟,抄了近路直往高密而来。

    ……

    齐境有河名为“潍水”,潍水全长五百里,经流峡山后蜿蜒曲折,上游山岭叠嶂,每逢大雨滂沱天气多山洪暴发,下游有汶河汇入,水流平缓,最终流入渤海。

    此时,汉军已与齐楚联军在潍水两岸隔河对峙,此段潍水河宽三十里,汉军韩信领兵在西岸,齐楚联军由齐王田广与楚霸王项羽麾下第一勇将龙且坐镇领兵在东岸。

    龙且此番前来有重务在身,原来,齐王田广已许诺龙且,只要灭掉这支汉军,将失地还给齐国,齐王便将琅琊郡割与楚国,到时候楚国坐拥渔盐之利,必国力大盛,天下可得,因此龙且此番带领大军二十万来伐,誓要一举歼灭韩信。

    这日,龙且在中军宝帐内与众将军、谋士讨论如何取胜,一谋士进言道:“启禀将军,臣听闻项王与汉王正在敖山对峙,期间大小征战无数,不久前刘邦急于求成,竟将韩信兵符夺了去,现下韩信队伍已不足六万,皆由原先赵国旧兵和部分齐国兵临时组成,即便韩信用兵如神,这些兵马毕竟不是他的旧部,军心尚且不稳,此战必定可胜。”

    龙且听完笑道:“即便是六万精兵,对我二十万联军,他也毫无胜算。”

    另有谋士起身献策道:“将军,韩信队伍由汉军和齐军合成,既然齐王在此,我们何不策反齐军?只要齐军里有人念旧投降,韩信军心可散,况且汉军远来疲惫,只要没有了齐军支援,便不足为虑了。”

    龙且沉思了一会儿,心想:“此法虽可行,只是慢了些,为今只有速速拿下韩信,才可解项王后顾之忧。”便问道:“还有何良策?”

    一大将道:“将军,咱们兵力胜他三倍有余,末将认为击杀不难!”龙且点点头,那大将又道:“只是……如何渡这潍水,有些麻烦。”

    龙且哈哈大笑,道:“这有何难?韩信小儿,原本就是楚国人,少时贫困甘受人胯下之辱,后来又背楚降汉,无耻之人,何足畏惧!”龙且越说越是气愤,决定速战速决,便于当晚定下速渡潍水之计。

    ……

    第二日清早,汉军在西岸巡视,忽见齐楚联军竟陆续渡水,汉军大惊立刻来报,韩信听闻即刻率军出战,待到潍水岸边,见联军已渡水近千人,连忙组织击杀。

    联军渡水速度之快,远超乎韩信预料,只见联军源源不断的从东来登岸,汉军守军刚阻挡一批又现一批,叫苦不迭,暗自疑惑潍水乃长流大河,怎地今日水量却只到小腿,联军骑马趟水就可过河?

    原来,齐王麾下大多高密当地兵将,熟知此处地形,潍水高密段上游有一窄处,距离两军对峙点甚远,如将此处水势堵住,下游二十万大军便可一举渡河。昨夜龙且便下令装满万余沙袋石块,连夜堵了潍水。今早龙且见水势缓降,便知此计已成下令渡水。

    与此同时,李左车见状便知联军如此顺利渡河,必有蹊跷,于是带了一队人马,往上游寻去,果然见楚军近五千人守在堤口,便以红烟为号,召集汉军前来突围,下游联军大队正在渡水,若此时拿下堤口,以洪水迅猛之势返冲联军,则局势瞬息可逆。

    韩信见李左车红烟信号,便知事关重大,立刻分了副将带人前去支援,只是这样一来,阻挡联军登岸兵力便大减,眼看联军渡河已过万人,正气势如虹,汉军顿时陷入被动挨打局面。

    龙且此时已亲率大军渡河,见到韩信便大喊道:“韩信!你乃楚臣,竟敢背楚降汉,快快下马投降,尚可免你一死!”

    韩信见那人白马银枪,满目怒色,直面来袭,应道:“你来送死!”便拍马杀来,韩信心想擒了主将便有转机,于是拼死冲击,可是龙且毕竟英勇,双方交锋一时不下。

    此时副将已赶来相助李左车,双方击杀一阵,汉军逐渐势优,只是即便没有敌军阻挡,仅这上万个沙袋石块,搬送挪开也尚需一个时辰,那时联军早已全部渡河,为时已晚,李左车一边鏖战一边苦苦思虑如何解局。

    正待这时,楚军已看出李左车在放烟指挥,擒贼擒王,便集中力量向他杀来。李左车本是谋士,上阵厮杀一时尚可,此时被群兵围攻,已抱必死之心,于是将心一横,胡乱挥舞手中长剑身先士卒拼死杀敌。楚兵见他只顾奋力往前冲,后背已是门户大开,众人便照准猛砍下去……

    忽然间,一阵飞箭似流星般激射而至,箭箭没入楚兵前胸贯穿后背,楚兵登时四下惊散。

    李左车见是凤翼箭至,抬头望去,斜刺里杀来一小队人马,果然便是林立等人。原来余月、姜山熟知地形,沿潍水疾行两日终于赶上,林立见师父烟号便知事出紧急,紧忙寻来,正巧遇见李左车率军突围。

    李左车陡见爱徒,大喜过望,抖擞精神喊道:“将士们!随我冲开堤坝,汉军可救!”

    林立当时见师父危难,急取龙骨弓、凤翼箭拉弓放箭,几箭并发,箭箭相连,真似龙腾凤跃般直入敌心。此时随喊声望去,见堤坝处已有不少奋力搬移沙袋的汉兵倒在血泊之中,张武等人见状急忙上前顶替倒下的人继续搬运,只是上万沙袋堆积成山,汉军在此面前犹如蚂蚁撼树毫无进展。

    林立见河水击打沙袋激起的水浪,突然想起“天地剑法”中有两招正是借力打力之法——这两招是东灵子悟《庄子》而得,其中讲到:大鹏展翅借大风南飞,翅膀扇击水面,水波竟激扬三千里,乘旋风而上,竟直上九万里高空——

    林立忽然想到这两招,便向姜山喊道:“姜三哥!你会的那半套‘天地剑法’里可有‘水击三千’、‘扶摇九万’?”

    姜山一边杀敌一边喊道:“有啊!怎么啦?”

    林立闻言剑眉一挑,扬声道:“好!今日我们三个便做一回大鹏!”说着飞身奔往沙袋堤坝,纵身一跃高出几仗,忽然在空中倒立,使开了“天地剑法”。

    余月见此,便明白了林立用意,大赞:“好主意!”立刻上前助阵。

    姜山见二人形状,恍然大悟,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算我一个!”

    只见三人动作一致,起起落落,在河流之上上下翻飞,势如破竹,便真若大鹏展翅般威力无比,上万个沙袋顷刻间如被闪电击中般爆裂,沙石翻滚而下。

    联军见此状,不觉大惊落荒而逃,不到片刻上游拥堵的汹涌河水终于决堤争流而下,疾如箭发,洪水猛兽般奔腾下来,下游立刻波翻浪卷。

    下游联军大队人马正在渡河,忽听上游巨响,蓦然望间,河水已陡涨,河中士兵不及登岸,猛水一冲立不住脚,顿时间数千人被潍水卷去,东岸本欲渡河的士兵连忙驻足不前。

    此事千钧一发,韩信见状精神大振,瞬时转守为攻,反杀过来。龙且率军回撤,却已被潍水阻了退路,联军无路可走兵败如山倒。

    韩信命人擂鼓吹号,霎时间汉军军心大作,叫喊杀伐声音络绎不绝,龙且见此状将心一横,挥舞长枪又向韩信厮杀过来,一时间潍水岸边刀枪剑影,血肉横飞。

    韩信见龙且彪悍凌厉,骁勇无比,顿生惜才之心,大叫:“龙且!你还不下马投降!”

    龙且却破口大骂道:“无耻小儿!我龙且死不叛楚!”喊叫间突然大力爆发,力敌汉军百人近不得身。

    韩信骂道:“冥顽不灵!”策马越众而出,将一柄长剑直向龙且刺去。

    龙且臂力惊人一枪将汉军众人推开,回枪横栏韩信长剑,两个交锋兵器“铮铮”巨响,势不可挡,汉军鼓角震天,韩信挺剑纵马再取龙且,龙且双目瞪圆舞枪来迎,双方斗得不可开交。

    两军混战之时,汉营一声炮响,鼓角齐鸣,喊杀冲天,楚兵听闻心下大骇,急急退兵,自相践踏,死者众多。

    龙且孤军无援,被韩信率兵围攻,身上的铠甲已染成黑红色,血沿着头顶向眉眼留下,龙且杀到精疲力竭,已看不清眼前人是汉是楚,突然大叫一声:“大王!龙且负了你啊!”说罢久战力竭,颓然倒地,楚兵大乱……

    一代悍将身既死矣,雄魂毅立。后人有诗云:

    白马银枪追霸王,龙啸千里震四方;

    潍水雄浪滔千尺,兵仙功成万骨凔。

    龙且既倒,部下登时崩溃慌乱一团,不刻便缴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