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十七哩海 » 第四十六章 登门拜访

第四十六章 登门拜访

    夏女士出院那天临时有会没赶上,他觉得自己得上门拜访一下。决定做的很突然,突然到等进到陈念家门才意识到自己有点鲁莽了。

    陈念不在家,她还在林依那没回来。

    他的造访显然也不在夏女士和老陈的意料范围之内,至少在开门的刹那,同时呆住的三个人在门口站了十几秒有余,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夏女士先开了口,热情地打着招呼,“小蒋来了啊,快进来坐。念念还没回来呢!”

    这还是第一次进陈念家,还是在女主角浑然不知的情况下。

    蒋律递上鲜花和果篮,局促的双手无处安放;工作上风度翩翩见惯大场面的他此刻对着陈念的父母竟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手心甚至微微出汗。一旁的夏女士和老陈迅速镇定下来,招呼他坐下,寒暄着工作和生活的近况,说话间还泡了壶茶。

    “今年的新茶,你尝尝。”茶香泗溢,闻下去多少有点安神的功效。

    之前在医院见面的几次,虽然言语交谈不多,倒也不算陌生。几句话下来,气氛明显缓和了不少。夏女士带着丈母娘看女婿的心情,越看越喜欢,话也不自觉多起来;兴致勃勃历数着陈念的童年趣事。不忘从书房搬来一本厚厚的相册,里面多半是陈念年幼无知的黑历史,蒋律看的有滋有味,甚至想用手机保存几张。

    相比之下,老陈则稳重很多,鲜少开口,眼神却不断在蒋律身上游离不肯挪走,翻来覆去的细细打量;那是一种父亲对待想要亲近自己女儿的男人的一种天然的警觉。只是蒋律举手投足间散发的修养和气质让老陈着实挑不出刺来,不禁有点恼自己。这男人想把宝贝女儿拐到地球另一端呢!怎么可以挑不出毛病!

    “我们念念从小都没有离开过家,衣服都洗不干净。”老陈抿了口茶,还是悠悠开了口。

    蒋律愣了愣,隐约琢磨出此话背后的含义,笑笑。只是在这个节骨眼,说什么都不大合适。

    说自己会照顾她?凭什么,陈念还不是他女朋友。

    说这些都可以学?作死,哪有跟女生家长说这话的。

    老陈见他不响,放下茶杯,“年轻人的事情,我们老一辈的是不想插手的。念念的脾气我知道,这孩子重感情,我们做父母的见不得她受委屈。”

    话说的很明白了,蒋律心领神会。

    “嗯,叔叔,我知道的。”老陈的敲边鼓在他心里凿凿作响;想再补充几句,腹稿里的话萦绕到嘴边,几次三番想开口。只是没有实际行动支撑的语言无论说起来多么的言之凿凿,听上去也不过是个虚无缥缈的口头承诺。

    陈念开门的前一秒绝对想象不出眼前会有这样一副场景,蒋律和他爸妈坐在沙发上喝茶聊天。她来不及换鞋,径直冲到他面前,呼吸有点急促,低着头看着那个脸上也有点窘迫的男人,满脸问号。

    蒋律难得害起了羞,抬起头对她笑了笑。一时冲动下决定的上门拜访,仔细想想的确不大合适。

    “上次没来得及接阿姨出院,今天没事就想来看看。”

    “你没事为什么不在家补觉?”说着拉起沙发上的人,推着他往门外走,“爸妈我送他下楼。”

    蒋律忙不迭的回头打招呼告别,跟着她出了门。

    陈念此刻的心情复杂透了。

    她从来没有体会过开心和烦躁层层叠加的情绪。开心的是在这段暂时没有说明白的关系里她得到的回应总比自己预料的多;烦躁的是总有层出不穷的事情发生提醒她不能再静静的当一只鸵鸟。

    不自觉脚步有点快,以至于蒋律跟在后面跑了几步才跟上,一把拉住她的手臂。“我不打招呼就来你生气了?”

    陈念抿着嘴摇摇头。蒋律见她不响,叹口气,弯下身定定地看着她的眼睛。

    “想看望一下夏女士恢复得怎么样了,你真生气了?”

    “我没有。”此刻陈念的别扭劲上来了,一言不发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子。她不想解释自己并不是生气,而是突然有点难过。难过很多事大抵终不能如她所愿,也难过此刻没有被辜负的真心迟早逃离不了因现实距离而被冷却的命运。

    蒋律又叹了口气,“是我鲁莽了。没考虑周全。应该提前跟你说一声。”一脸诚恳。

    陈念那颗心被戳了一下,抬起头对上他的眼;弯弯绕绕的思绪蔓延开来,周遭的气氛也变得温婉朦胧;学他的样子也叹了口气,“你顶着黑眼圈来见夏女士和老陈的确是没考虑周全。”

    蒋律噗嗤一笑,站直身,像个毛头小子一样摸了摸自己的头发,他不是那种闲的没事就照镜子的人,自己有黑眼圈了?得,她说有就有吧。

    陈念没有再追问下去今日造访的原因,暂时只想揣着明白装糊涂。

    蒋律欲言又止,几次三番,最后还是架不过她的胁迫开车回家补觉去了。

    上了车,打开驾驶位的镜子,好吧,是够明显的。家长那边印象分减一。

    等陈念满腹心事回到家,客厅里的夏女士和老陈连坐姿都没换;颇有坐等当事人现身解释的意味。干脆无视二人考究的眼神,若无其事的扯个笑脸,飞野似的逃进自己的房间。

    这一切发生的过于突然完全来不及消化,以至于电话响的时候她下意识的接起。是一个男生的声音,不是蒋律。

    “我回国了,找时间出来坐坐?”陈念木然地把手机从耳边拿开,瞅了一眼来电号码,未知号。

    “是我,李焜励,这是我的新号。”对方解释道。

    “哦哦,你怎么回来了?”陈念终于晃过神来。

    李焜励的导师受邀来沪上某知名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调研,作为导师最器重的学生,他自然得跟着。调研实习的医院离陈念家不算远,前几天刚安顿下来,还没开始忙,便寻思着约陈念出来吃饭聊天。

    陈念嘴上答应着,心想着这多半也是一句客套话,不必过于当真。结果对方还真的问时间地点,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

    好像并没有和对方熟悉到要一年见好几面的地步。至少长大之后的他们并不太熟,哪怕他们相识于年幼,却在彼此成长最关键的时间线里缺席。陈念踟躇了几秒钟,对方没听见回应,以为信号不好,又问了一遍。

    只好满口答应,心想算了,见见就见见,当下换换脑子也好。她的学业和感情正如一团乱麻,那些理不清的思绪,想不明白的问题都需要暂且放一放;毕竟牛角尖钻多了,是会得神经病的。

    简单寒暄过后,两人的见面聊天多半还是围绕着医学打转,虽说偶尔来这么一场免费的医学讲座也不错,纯当是给自己的医学知识扫盲。只是这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实在难以理解,听到最后难免觉得有些无聊;陈念终于忍不住开了口“美国怎么样?好玩么?”

    “美国那么大,你说的是哪边?我对东部比较熟。”

    “哦,我想问加州那边。”

    李焜励顿了顿,这不是第一次从陈念嘴里听到她对加州的兴趣了。只不过他把这归结为她当初没能去留学内心的遗憾。

    “想去?”

    “要去开会。”

    对方明显来了兴致,对话内容也终于从枯燥的药物对比实验转向了更加生活化的美国生活上来。无奈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仅有的几次加州之旅也是学术会议探讨,并不能给出什么实质性的建议。

    陈念也不需要建议。她只是想多听一些加州的事情。只字片语的描述里总能捕捉到蒋律成长的信息,她似乎开始理解为什么他整个人的气质就像加州阳光那样明媚有余却不咄咄逼人。

    “想什么呢?都出神了。”

    “没什么。”陈念将眼神从窗外抽离回来,抿着嘴笑了一下。

    这样的见面接触在接下来一个月又经历了几次;逛书店,看展览,喝咖啡,对方总说是要趁着自己忙起来之前好好体验一下久违的城市生活。陈念试图婉言相拒,最终又碍不过面子前去赴约。

    她并不排斥和李焜励的接触,实际上他也算是个有意思的人。只是大部分时候她都要费尽心思找话题让二人之间的交谈气氛不至于太学术,着实有点头疼。任凭她再有求知精神,也不想在闲暇时光定期来一场深奥费脑子的医学讲座。

    陈念把这一切归结为是李焜励荣归故里急需找人叙旧的缘故。只是在林依嘴里,事情的发展方向就变成了“一个书呆子想把妹最后只能不断用学术没话找话的心酸历程。”

    这样的胡话陈念从她那听过不计其数,并没当真。

    林依敲敲她的脑瓜子,“我说真的,他就这么缺人陪?这种拙劣的把妹手段我见多了。”

    陈念撇过脸去,懒得再搭腔。

    林依摇头晃脑,“我还是站蒋律,你别动摇,他更帅。”

    陈念???

    林依今天却不想轻易放过她,“请问和小时候喜欢的人再相遇是什么感觉?”

    陈念这下倒认真起来,思考着什么。最后也不过吐出三个字“陌生感”。

    对李焜励这个人的了解和喜欢似乎定格在了那个岁月,她记得那时候内心因为这个人掀起的涟漪和悸动,记得他初中的喜好,也记得为了这个人做的一系列蠢事;却无法把现在的他和过去那个人联系起来。

    “那如果没有蒋律,会有兴趣发展么?”林依明知故问。

    陈念毫不犹豫的摇摇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蒋律在她心里已经成为了不可替代的存在。当她走在路上迎面吹来一阵微风,或是在老陈那品到一壶好茶,又或者瞥到窗外梧桐树的落叶轻轻扬扬旋转落地,或听到耳机里传来的一首好歌,这些无数个平淡简单的生活琐碎的瞬间都会让她不经意想起那个明媚的笑容,含笑的眼神,吉他伴奏下的轻声吟唱以及温暖怀抱里的低声安慰。

    如果非要说对过往有怀恋,那么真正怀恋的应该是在那段闪闪发光的青葱岁月里,无忧无虑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