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十七哩海 » 第十一章 一些过往

第十一章 一些过往

    “所以这个课题主要是研究翻译学硕士在国内的发展以及就业情况。你们设计的11种问卷我看了,结果分析的不错,数据这块也够用。我的思路是把这个专业当成是我们国家培养翻译人才的产业来看待。

    如果以这个为出发点的话,微观经济里面的产业组织理论就用得上了。

    简单来说,这个理论是用来研究在市场不完全竞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构造。

    目前你们的数据分析表明这个专业发展和理想状态还有差距,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来分析问题在哪,如何改进。

    我目前快速想到的问题有公共政策落实不够,以及有待改善。建议的话应该就是减少放任主义和增加贸易壁垒。”

    说的人认真,听的人竖起耳朵打开了手机记事本认真做着笔记,云里雾里。

    蒋律看着一脸迷茫的陈念,停下来,笑了笑;是那一贯阳光温暖的笑容。

    “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思路,我建议你可以先把这本书过一遍理解一下我说的,然后再试试看能不能把这个理论作为框架,把数据给填进去。”

    “先吃饭吧,我可饿了。”说着夹了一大块红烧肉放嘴里。

    陈念心想这个人情算是彻底欠下了,占用了刚出差回来的老板仅剩的周日下午不说,现在还让人饿着肚子给她讲解。想到这,脸都红到了耳朵根,只能低着头用公筷往蒋律碗里多夹了几块肉,“您多吃点,管够。”

    蒋律也没客气,把他最爱的八宝辣酱和蛋炒饭混在一起,往嘴里扒拉。这一天从早到晚折腾的,他是真的饿坏了。

    不出意外陈念又抢着买了单。两人溜达着到路边等车,小姑娘站直了身子,又正儿八经地给人道了个谢。她这人就是这样,大脑短路时只能把同样的话翻过来覆过去的赘述,活脱脱一个唠叨的小老太。

    接二连三的道谢和抢着买单让蒋律觉得这姑娘很有意思。一看就是家教很好的样子,生怕给别人带了一点麻烦。只是他没说,这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甚至给他一向被工作填满枯燥无聊的周末添加了一点色彩。

    算起来外派到上海也两个多月了,这里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小时候每次来中国都要跟着妈妈来外公外婆家住上数日,每次都要感叹这座城市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可那些刻在脑海深处的童年记忆早已模糊,只剩下些许片段。

    后来随着家里老人们年岁渐长,搬去子女身边养老;他也上了大学,毕业,工作,回来次数寥寥无几,仅有的几次回国都是专注于游历祖国大好河山。

    那些童年玩伴也早因为相隔甚远失了联系。这个城市里除了工作关系,他不过是一个孤家寡人罢了。

    不了解的人都以为他是那种一到周末就泡在酒吧里的玩咖。就连Cindy也这么以为。

    可实际上,哪是什么玩咖,他顶多配得上户外达人这个称号。

    从小到大在美国的那些休闲时光基本上都奉献给了户外运动。

    骑车,徒步旅行,露营,冲浪。

    也有犯懒的时候,那时候的他会窝在家里沉浸式的汲取知识。学习是他的能力,也是他的爱好。

    大学的时候,主修金融数学的他因为从小就跟着UncleRui到处地质野外考察,毫不犹豫加了地理作为自己的辅修专业。

    同学们经常笑他够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单拎哪一门出来都不是好糊弄的;需要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地理,需要不断地实地考察,说不定还会遇到危险。最后弄不弄的出来像样的毕业论文还得另当别论。

    可蒋律不管,他是一个学习疯子。

    如果说金融数学是他的长项,那地理则是他的热爱。这份热爱多半要归功于UncleRui,他爸爸的老同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地理学教授。

    用蒋律爸爸的话来说这老家伙就是一个放浪不羁以天为地地位床的浪子。五十出头,谈过几个女朋友,但也没有修成正果。一把年纪仍是孑然一身,潇洒得很。

    除了授课,UncleRui其他时间都是满世界飞全球各地考察,运气好的时候就住在希腊的海边看着美景喝酒和学术圈里的人们交流,穿着西装打着领结与人碰杯微笑。而更多时候则是背着行囊穿着登山鞋,带着研发团队在信号全无的山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甚至更久。

    UncleRui很喜欢蒋律,从他读初中起就开始领着他参加各种地质野外考察。

    起初是从家附近的山边开始,边走边给他介绍地貌,石头,路边的一草一木。再带他去海边,看礁石,解释那些海浪不断拍打会对礁石的纹路产生那种影响。再然后跑的更远一点,去英国,希腊,日本。

    ”您研究的到底是什么呢?“年幼的蒋律经常这样问。

    ”我研究的是山为什么是山,海又为什么是海。”

    听不懂,很深奥的样子,只是知道地理学家眼里的世界似乎和别人不大一样。

    如果以后厌倦工作了,蒋律觉得他多半会选择回学校继续研究地理。像他的UncleRui那样。

    大三那年暑假,蒋律跟着UncleRui去洛杉矶南边的山上露营。也是那个时候,遇到了那个让他着迷又让他痛苦的来自中国的姑娘王若瑜。

    王若瑜大他两岁,是UncleRui最宝贝的得意门生。高中时期就跟着爸妈来了美国,当时PHD在读。自信聪慧,整个人的骨子里透着不惹人厌的张扬,那是一种从心底散发出来的底气。

    UncleRui很欣赏她,这是个多年难得一遇的有天分的学生;抛开学术部分,一老一少也算志趣相投,一样放浪不羁酷爱自由,胸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蒋律在营地和她一见如故,对方显然没想到眼前这个帅帅又害羞的大男孩聊起地理也是信手拈来像模像样。两个人互相分享着地质考察时候的趣事和见闻,从白天聊到晚上。

    夜已深,却没有要回房车休息的意思,几个人围坐在篝火旁边烤着肉,听着油被一点点烤出来呲呲拉拉的声响,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稍一抬头就能看见浩瀚的星空。

    在山上的那三天过得飞快,等下山的时候两人才意识到好像从来没有这么舍不得和一个人说再见。也从来没有这么急切地盼望下一次见面。

    再后来就是意料之中两个年轻人的相爱,斯坦福离圣芭芭拉并不算远,不堵的话开车五个小时绰绰有余。周末或假期那些学术任务不重的日子,101公路上都有两个人向着对方方向奔驰的车影。他们对爱的表达自由而又张扬,眼里只有彼此。

    那两年过得很精彩也很快乐,他俩兴趣相投,是有着共同爱好的同路人。

    一起去可爱岛浮潜,追着看成群的海豚和海龟,在茂宜岛的火山国家公园看云海日出和日落,瓦胡岛跳伞,纳帕坐热气球,再去荷兰的风车村品尝当地有名的芝士。又一起报了蒙特雷的潜水班,被北加冰冷的海水冻得直哆嗦,然后看着对方的糗样哈哈大笑。

    在一起的两年里他们走了很多地方,或是因为学术需要,或是自行旅游。他们一样热爱户外,痴迷于大自然所带来的惊喜。跑遍了北加和南加大大小小的徒步游径,历经了内华达州的国家公园。

    爱的真诚而又炽烈。王若瑜很爱冒险,在她的鼓动下,向来谨慎稍缺冒险精神的蒋律也和她一起学了滑翔伞,开飞机,还考了潜水证。

    再后来王若瑜参加了东南亚那边保护珊瑚礁的组织,要环海一年,便休了学。UncleRui非常支持这个想法,二话不说就给她放了行。

    年轻的人们,都是相信爱能敌过距离的。蒋律表示支持她的决定,也报了当地的保护珊瑚礁协会,想着等她在那边稳定下来自己干脆辞职gap一年,去东南亚找她。

    现实总是很难如人所愿。刚开始的时候,两人还能努力克服时差保持通讯交流,随着王若瑜出海越来越频繁,两人断联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等好不容易联系上,多半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大吵一架,不欢而散。再和好,再吵架。几次折腾下来,两人都慢慢感到了疲惫和力不从心。

    于是在出发去印度尼西亚完成下一次航海之前,王若瑜终于给蒋律写了一封分手邮件。那么自由洒脱有想法的人,提起分手来也是干脆利落。

    “Hello蒋先生。

    记不清有多久我们没有心平气和的好好聊天了。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第一次和你在山里度过的那个夜晚,我俩坐在星空下,你抬头看着星星,两眼闪烁。我静静地看着你。在我眼里,你比那星海还要耀眼。那一刻,我心动了。

    和你在一起走过的每个地方,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人生地图里。无数个时刻,当我抬起头看到你的脸,俊秀的面庞在阳光的照耀下越发的显眼,都会觉得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

    很幸运有你陪在左右陪我一起冒险。

    很幸运有你支持我的梦想。

    再后来,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也曾觉得没有什么可以把我们分开。

    可是我忘了,人生道路那么长,岔路又那么多,不知道在哪个路口我们竟然不再是同路人了。我爱地理,我爱大海,我想用毕生年华去保护海洋和珊瑚礁。

    也许一年,也许两年。也许还要去别的地方。可我想我的生命里不能只有爱情,还要有别的什么。我们也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些使命需要有人来承担,那么我就是其中一个。抱歉或许我生而就是一个使命感太重的人。

    生命那么短暂又充满太多未知,所以蒋律,对不起,我没有办法把你放在我未来的每一个并不详尽的计划里。

    那么不如就此告别,我继续奔赴我的大海,相信你最终也会找到属于你的归宿。

    愿千帆过尽,你永远都是那天晚上两眼闪烁抬头看着星星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