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有一卷解忧图 » 第十六章 孰为踏板?

第十六章 孰为踏板?

    半刻钟前。

    飞花阁。

    一身儒生打扮的白万里,站在阁楼之外,捋了捋自己保养得当的长长胡子,整了整衣衫,这才负手迈步走入其中。

    他此次进京,并未惊动太多人,但也需得告知元武皇帝,以及从前一些官场旧识,因此才大大方方,从城门口进入。

    但除了该知道的人,其他与他接触者,一刻钟后便会忘记他的形貌。

    四十年前,白万里因才华横溢,曾为太子太师,教他读书习字。

    四十年前的太子,自然便是如今的皇帝,因此后来皇帝登基,白万里也获封太师头衔。

    一般而言,太师头衔,是加封给朝廷重臣的虚衔,也可以说,白万里若是愿意,其实比文如渊更有资格拜相。

    不过他无心官场,这个虚衔就一直是虚衔而已。

    但哪怕只是虚衔,也足以证明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更何况他还能代表书院一条文脉,清贵至极,自然无人敢轻视。

    毕竟若是有人能成为白万里的真传弟子,那名份上,可就是元武帝的师弟了……

    谁见了不得客气几分?

    在刚刚发生了舞弊案的如此时局,白万里此时一现身,便引来了诸多目光注视。

    白万里并没有明说自己为了陈天酬而来,一是他也想观察观察这人的才学。

    二来这次的任务,夫子主要是交给了张焕明,他也不必为此兴师动众,大张旗鼓。

    三来,他心里其实也有隐晦的担忧……

    若是夫子当真搞错了人,陈天酬德不配位,他们现在动静多大,届时书院丢掉的面子就有多大!

    白万里如今六十有二,不在意功名权力,却独独在意自己的脸面。

    人人眼中,他都是书院独掌一条文脉的清流先生,皇帝也要尊重三分的虚衔太师,文坛泰斗级别的人物,声名赫赫。

    若是为了一个小辈,闹出笑话来,那他这张老脸往哪里搁?

    且此刻若是急切,反倒显得他们鹿山书院与世俗同流,自降身份了。

    这陈天酬要是不识好歹,拿乔起来,想想也叫人难堪。

    因此,白万里心中觉得,某张姓同僚行事过于莽撞,但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需要婉转一些,应当要晾一晾这陈天酬才行。

    哪怕最后要将他收入书院,也得让他明白,这并非他予取予求的事情。

    白万里随意挥挥手,将走上前来意图接待他的老鸨屏退。

    这飞花楼内,就算是老鸨也并非简单货色,年纪只在三十上下,长发高高挽起,露出优美白皙的脖颈,端的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见白万里虽然衣着简朴,但腰背如竹挺拔,自有一股儒雅清高之气,且目光平淡,竟似乎看惯了飞花楼内的奢靡景象,便知道他身份不凡。

    老鸨识趣地行了一礼,不再打扰。

    白万里走上二楼,便听见了三楼传来的沸腾喧哗声,似是有人在起哄,叫杜玮作诗。

    正好,让他瞧一瞧,他属意的新弟子,是不是名副其实的洛京第一诗才子。

    他停驻在楼梯上,伸手扶着栏杆微微敲打,侧耳倾听。

    只听见一道年轻而带着傲气的声音,放声吟道:

    “烽火照昔京,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白万里不由点了点头,展颜抚须而笑。

    此诗意气风发,壮志昂扬,有少年峥嵘景象。

    的确一首是难得的好诗!

    这杜玮被称为“洛京第一诗才子”,果真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实打实的才华。

    只是这诗中所指的“书生”,似乎……直指被下狱的陈天酬。

    白万里立即便勘破了这杜玮暗含的贬低之意,皱眉摇了摇头。

    随后,又听见杜玮声称要联合洛京名士,上书将陈天酬公开处死云云。

    “荒谬!”

    白万里眉头皱得更深。

    “如此行径,无异于为虎作伥!”

    年轻人有傲气是正常的,但是陈天酬此事疑点重重,已经到了昭然若揭的地步。

    纵然官场中人心照不宣,这些人也无法与之抗衡,但是至少也应该保持沉默,同气连枝,而不是装聋作哑,反过来对陈天酬落井下石。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焉知今日陈天酬,不是翌日你我他?

    此人人品有瑕,白万里“啧”了一声,心里对这杜玮的评价多了一丝芥蒂。

    “罢了,年少无知,以后多多教导指正就是了。”

    白万里踟蹰了一会儿,哀叹一声。

    “诗”脉衰落凋零,好不容易遇见一个好苗子,他又如何舍得放过?

    正如张焕明所说,陈天酬这种程度的人才,在书院里比比皆是,根本算不上是稀奇。

    可一个做得好诗的诗才,却是百年难求!

    白万里心下计定,抬脚便走上楼去。

    ……

    杜玮站在桌子上,勾起嘴角,冷眼俯瞰下面众多攒动的人头,外面的寒风吹进来,吹散了他几分酒气。

    那掌声雷动,却让他愈发陶醉。

    看啊,我的才华,又岂是科举能够定义的?

    一个“可惜科举名次不高”的评价,困了他多少年,成了他的樊笼,今日,就由他亲手来打碎。

    那三元及第的舞弊状元陈天酬,就是他的踏板!

    可笑那些如陈天酬一般庸庸碌碌的读书人,到头来,能有我今日的名声吗!

    待明日,他在薛秋秋姑娘的茶围上,将这一首诗公之于众,再当众联合名士讨伐陈天酬,必定名声大噪!

    他又岂不知陈天酬多半是被冤枉的,他父亲可是礼部侍郎,这官场种种,他杜二少,又怎会不知?

    但正是因为知道陈天酬必死无疑,杜玮才会选择用他来做文章……

    死人,又拿什么来维护自己的名声?

    而他,虽是一介白身,却敢痛斥陈天酬这样有才无德的小人,从此以后,因这一首诗的存在,那些无能“书生”,都得仰他鼻息。

    想想,就令人痛快至极!

    杜玮飘飘然时,外围忽然传来了一阵惊呼。

    “白公!”

    “我不是在做梦吧?当真是白太师来了?!”

    “白公在书院久不出山,此时出现,定是为杜公子而来的,难不成,是要收杜公子为真传?”

    “嘶……杜公子今日,要一飞冲天啊!”

    杜玮抬眼看去,对上那中年儒生温和微笑的眼睛,顿时心中一惊,随后涌出难以抑制的狂喜。

    他爹特意给他看过白万里白公的画像,自然一眼就认出来了。

    杜玮急忙跳下来,作揖道:

    “小子杜玮杜子玉,参见白公!”

    白万里上前两步,将他虚扶起来:

    “我方才听见你作诗了,真是极好的一首诗。”

    杜玮按捺住心里兴奋,颤抖道:

    “小子愚钝,这诗不过是胡乱作的……”

    他还没说完,外头天空忽然被外面的五色霞光照耀,众人脸色怔愣,茫然四顾,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听得有人发疯般大喊:

    “天降才气!圣人才气!定是有文心出世啊!”

    文心出世?

    唯有著书成文,得到圣人认可,才会引来天降天才。

    而今晚,似乎只有一个人,作了一首诗啊……

    楼内众人的目光,纷纷移到了杜玮身上,满是不可思议。

    立刻有人反应过来,冲上前去谄媚恭维道:

    “杜公子,恭喜恭喜,文心出世,圣人认可啊!书院的白公都来了,定然是你刚才的一首诗,引来了才气灌注!今后,可要多多提携小人!”

    杜玮自己也先是茫然,震惊,但见到众人全都围拢过来朝他贺喜,他原本就飘飘然的一颗心,霎时间膨胀起来。

    是了,白公都来了,引发天才异象的还能有谁,只能是我了!

    杜玮扬起自信的笑容,哈哈一笑,大方地拱手一礼:

    “那今日,便请诸位做个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