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有一卷解忧图 » 第十五章 天下才气共一石,圣人文心同雕龙

第十五章 天下才气共一石,圣人文心同雕龙

    陈天酬写完那首《石灰吟》后,乔敬之便已经肃然起敬,禁不住呼吸急促起来,甚至有口干舌燥之感。

    这一字一句,都仿佛敲在他的心脏上,让他胸膛之中怦怦直跳。

    这不仅仅是因为此诗内容之上乘,放眼大启千年历史之中,保守估计,也足以位列前十。

    更是因为,这首诗之中蕴含着的清高气节和玉石俱焚的强烈决心。

    这分明是一首绝笔诗!

    以陈天酬如今的遭遇和处境,所经历过的事情,他写出这样一首诗,便足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文以载道,若非胸中长存不熄烈火,怎能写出“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般令人拍案叫绝的诗句。

    此诗一成,乔敬之便知道,这绝对将会是一首足以千古流芳,万世传颂的的作品!

    “只要这首诗传扬出去,天下文人,都会知道陈天酬是何等有节之士,他的清白,不证自明!”

    乔敬之舔了舔嘴唇,目光闪烁。

    虽然圣人有言,对待人的才华应当客观,要做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但实际上,又有几人能真的分清?

    遇到有才之士,自然便会钦佩爱惜,这是人之常情。

    何况是这样一首震撼人心的诗,只怕只需不到半日,便可风靡整个京都,这对于舆论的影响力,太大了!

    “陈天酬因舞弊案入狱,如今人人都以为他品行不端,这其中,也必定有文如渊的引导和放任……”

    “但这诗出世,恐怕所有的舆论,都要颠倒过来了。”

    “届时,对于陈天酬一案定论的可信度,就会极大动摇!”

    乔敬之难掩对陈天酬才华的惊艳之情,可同时,他心里也泛起了担忧与疑惑。

    “不过,舆论归舆论,不管是文如渊还是萧纷燃,又何曾在意过这些?”

    “他这样做,并不能让他们收手,只会激怒这二人,说不定会因为舆论倒逼,选择直接处死他……”

    然而,看见陈天酬写出来的第二首诗后,乔敬之才发现自己错了。

    他大错特错了。

    陈天酬这哪里是要激怒首辅和长公主,他可能是想直接把他们两个气死……

    只见他继续以雪水行文,换了块地方,又写下了一首小诗。

    “小官事大官,

    曲意逢其喜。

    事亲若能兹,

    岂不成孝子?”

    陈天酬用的是行草,从小练的董其昌字帖,虽然算不上大家,但绝对也是赏心悦目。

    但这首诗的内容,却是足以令人直接心肌梗塞。

    乔敬之看了看墙壁上的诗句,又看了看一脸满意的陈天酬,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这特么简直是指着文党的鼻子辱骂啊!

    小官阿谀奉承大官,顺着对方的喜好曲意逢迎,这说的,不就是吕展眉这样的二品官员,都要看长公主和文如渊的脸色,处处讨好。

    为了讨好他们,不惜扭曲事实,杀害陈天酬满门,甚至抓来他唯一可以称得上朋友的人,也要陷害于他,让他万劫不复。

    前两句辛辣犀利,直指此等结党营私的官场乱象。

    后两句就是直接撕破脸皮了。

    “要是你们肯把奉承上司的心思,用在自己爹娘身上,只怕早就成了大孝子了!”

    言下之意,便是你们这些贪官污吏眼里,是把上司的地位放在了爹妈之上,把这些人当成了亲爹亲娘,而对自己的真正父母却不管不顾。

    这对于仁礼治国,重视孝道的大启人来说,不亚于当面说“你妈死了”。

    太毒了!

    乔敬之都忍不住感叹。

    这两首诗,用词都算不上精妙华丽,甚至可以说朴实无华,恰好是时人最喜欢的风格。

    哪怕是市井百姓,都能清楚明白诗句含义。

    也就是说,这两首诗,不仅写得好,还容易传播!

    这威力,不敢想象……

    “不欺兄,你要想清楚。”

    乔敬之脸色严肃,看着陈天酬开口道:

    “这两首诗一旦问世,你可就没有一点转圜的余地了。”

    我要的就是不留余地。

    陈天酬将手上的脏衣服一扔,笑了笑,眼神却极其冰冷:

    “我本来就已经没有余地了,那文如渊、萧纷燃做了什么,你们鹿山书院应该知道得一清二楚吧?”

    乔敬之沉默了一下:“抱歉,书院获悉此事时,秘刑司已经下手了,文如渊做得太绝。”

    “我并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一切只怪我能力不足。”

    陈天酬摇了摇头:

    “你们愿意帮我也好,不愿意也罢,这是你们的事情。”

    “而现在,我也只是要做我该做的事情罢了!”

    乔敬之深吸一口气,心里又敬佩,又有些莫名的惭愧。

    这陈天酬如此洒脱性情,当真君子也!

    原本他心中也有一丝怀疑和不服,认为夫子竟然让张先生、白先生一同出手,又让他下山来,为此破了书院这千年来的规矩,有些小题大做。

    但现在,乔敬之已经完全心服口服。

    这样的一个人物,就算他并未修行,凭此气度,也已是当世人杰!

    既然如此,他也需得助其一臂之力!

    “他不愿我出手救他,那便暂且不救,若是那文如渊真要出手杀他,我再动手也不迟。”

    乔敬之思量完毕,心念一动,忽然抬头向狭窄的窗外看去。

    他瞳孔瞬间紧缩。

    只见原本阴沉飘雪的天空,忽然之间,竟然有五色霞光弥漫,天光大亮,照彻寰宇,整个洛京城,都笼罩在这霞气当中,氤氲如天宫一般。

    乔敬之张了张嘴,眼神里第一次出现了难以置信的惊讶,心中猛地震动,想到了记载当中的一个传说。

    “圣人归隐之后,为天地之间留下一石才气,天下三十六条文脉,共分的其实只有一斗才气。”

    “剩下的九斗,圣人是为天下间足以惊风雨、泣鬼神的至诚文心所备,而大启定鼎以来,唯有如今鹿山上的夫子,曾引动天地异象,得一斗才气。”

    他深吸一口气。

    “而如今,难不成……又要送出一斗?!”

    而那个人,毫无疑问,只有可能是此时此刻在监狱壁上题诗的陈天酬!

    下一瞬,洛京城上天地变色,一道五色霞气从天而降,隐约有龙吟之声,龙鳞之形,正是圣人才气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