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炼域之行 » 第二章 长夜将至

第二章 长夜将至

    曹叔从记忆中回过神来,只觉得心情突然便郁闷起来。以曹叔对两兄弟的了解,这说好听的是执着,不好听的就是倔。

    “臭小子,简直就跟牛一样!跟他爹一个德行”

    想到此处,曹叔气得将手上的锤头掷在了地上。

    锤头被掷出几丈远,曹叔不禁地又笑了起来,低声自语道:“也有一段时间没去那个地方了,该叙叙旧了”

    ……

    另一边,平谷城中直街上。

    天空不知何时开始,已下起了绵绵细雪。耿远伸出手来,接住了一片雪花,转瞬之间,白雪便在手心之中融化。

    街上的人群依然络绎不绝,在这边境小城,一年间难得有这么热闹的气氛。尤其是近年来,城里的人口少了许多,其中绝大部分还是青壮年。其中原因,城里家家户户都心知肚明,却又无可奈何。

    “小远!小远!”

    耿远循声望去,只见十步之外,在人群熙攘中,站着一名与他年纪相仿的女子。

    她身穿间粉色大袖衫襦,两侧头发用发簪挽成低髻,乌发如两条溪流垂在两肩之上,发髻绑有红绳作为仅有的装饰,虽简单却显得十分清爽可人。

    女子轻盈地来到耿远面前,她的肩膀和发髻落了一层薄雪,一双水灵灵的杏眼羞怯地看着耿远,巴掌大小的脸蛋还略带一点绯红。如此水灵可爱的女子,在这偏远的小城实在是非常少见。

    耿远愣愣地思索了半天,嘴里才蹦出一句:“姑娘,请问你我相识吗?”

    在耿远单纯的脑袋里,只有锻铁和参军,对女性丝毫没有兴趣。对于他来说,眼前这位长相标致、身段婀娜的妙龄女子,完全便是一个陌生人。

    难道是曹叔给自己做的媒?想给他找一个小娘子成亲,好让他断了参军的念头?

    不对,他老人家根本做不出这种事情来啊,更别提娶亲还要银钱,曹叔穷得叮当响,可没有这多余的闲钱。

    耿远脑袋飞速空转,全然未发觉眼前的女子双眼已微微发红。

    “你!”

    妙龄女子急的脸颊绯红,略带委屈地责怪道:“你怎么认不出我来了”

    “我…认识你吗?”

    “我是小杏子!”

    “卧槽!?”

    若实在要找一个与自己挨上边的异性,耿远可能第一反应是街尾卖豆腐黄大娘的女儿,因为他经常帮黄大娘打水,黄大娘几次都打趣一般说要将女儿许配给他。

    耿远是万万没有想到,眼前的女子竟会是他的青梅竹马:萧杏。

    耿远张大了嘴巴,像个傻子一样看着萧杏。萧杏见耿远犹如痴呆的样子,不禁噗嗤一笑,举手投足之间,更是让耿远神智错乱。这根本就不是耿远平日里认识的那个人。

    “慢着,你是小杏子?”

    耿远不禁反问道:“小李子的妹妹?我的死党?”

    “不然还能有谁?”

    萧杏和耿远是实打实的青梅竹马,哥哥萧理和耿烈差不多年纪,而萧杏则与耿远差不多年纪。

    在一众小伙伴中,只有小杏子一个女孩子,其余都是泥地里打滚长大的男孩子。偏偏就是这小杏子,不愿和城里其他女孩子玩,硬是要跟一群野孩子玩在一起。

    从小到大萧杏都喜欢跟着耿远屁股后面,于是小伙伴们经常开玩笑地起哄,让萧杏长大就嫁给耿远当媳妇。每每听到小伙伴们这样说,萧杏的脸就会像现在一样变得绯红。

    “你…化妆了?不不不,你衣服都跟往常不一样了,你这是易容术?”

    萧杏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吃吃地笑了起来,随即说道:“爹爹说我已过破瓜之年,就应该穿着更加像一个女孩子,不然以后嫁不出去…”

    萧杏说完才发觉说得欠妥,瞬间小脸再次涨得通红。

    “嘿嘿,你说破瓜,破什么瓜?”

    耿远故意装傻,以一种嬉笑的语气反问道。

    “我的意思是十六岁,你在想什么…看我不打死你!”

    萧杏意识到耿远在故意使坏,脸蛋更是红到了耳根,举起小手便要捶来。耿远笑嘻嘻地抬手去挡萧杏的粉捶,没想到稍一后退,不小心碰到了身后行人。

    “在下失礼,请阁下见谅…”

    耿远连忙转身,向身后的行人行礼道歉。

    随着他眼光聚焦到眼前之人时,最后一个字的尾音却迟缓了下来。

    此时,站在耿远面前的行人,头戴毡笠,身着直身铁甲,腰挎一把手刀,显然是大都军队的一名兵士。耿远细细看向眼前的兵士,冷峻坚韧的脸庞,如同冰霜雕刻一般,尤为显眼的,是一道斜跨额前的刀疤。尽管如此,刀疤丝毫不减这名兵士的俊朗,相反更增添了几分难以形容的压迫感。

    “你…”

    兵士微微张开皲裂发白的嘴唇,喉间发出低沉的声调,但似乎又含有一丝丝疑惑。

    耿远细细打量着兵士,面容苍白疲惫,身上的甲胄布满了深深浅浅的划痕,甚至还有一些擦拭不去的浅浅的血迹。显然,这副甲胄陪伴着它的主人经历了多次死斗。

    同时,对方兵士也在观察着眼前的少年。原本疲惫无神的双眼中,突然闪烁着不易察觉的光芒。

    耿远以为惹怒了眼前的兵士,慌忙再次抱手行礼,恭敬回道:“实在抱歉,方才多有冒犯,请军爷多多包涵”

    此时,一直藏在耿远身后的萧杏探出头来,小心翼翼地问道:“小远,你没事吧,有撞到吗?”

    耿远微笑着摇了摇头。

    耿远没有留意到,眼前兵士听到萧杏的话后,竟稍微一顿。

    “年若十七,家住平谷。她叫你小远…?难道你…是耿远?”

    耿远没有料想到对方竟然知道自己名字,心脏一瞬间怦然加速。

    “在下正是耿远,军爷何以得知在下姓名?”

    “你可是耿烈的弟弟?”

    兵士完全没有理会耿远的疑问,上前抓住了耿远的一只手臂,激动地问道。

    “家兄正是耿烈,军爷难道认识家兄?”,耿远一脸懵然。

    对方没有回答,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随后将围脖拉扯下来,露出了后脖颈处的一小块刺青。整块刺青仅有鸡蛋般大小,刺着两行小字:

    “赵宁真定府行唐”

    “锐麒第五指挥兵卒”

    耿远双眼直直地盯着兵士后脖颈上的那块刺青,不由自主一字一字读了出来。

    严格来说,那是一块军籍刺。

    赵宁,便是耿远身前这位兵士的姓名。

    而真定府行唐城便是他受刺入伍之地,一般也是其所住之地。而锐麒则指的是大都国真定府锐麒军,镇守真定府与山夏接壤的边境之地。第五指挥则是锐麒军统辖下的第五支部队,一指挥约五百人,一军则是两千五百人。

    耿远对这些了然于胸,这是因为在三年前,耿烈脖颈上刺着几乎同样的军籍刺。

    ……

    “耿烈真定府平谷”

    “锐麒第五指挥兵卒”

    三年前,募兵都监在城中观音庙设立了临时募兵所,耿烈参军后,向耿远展示了他的军籍刺。

    “除非项上人头落地,军籍刺永续不灭”

    “你要等我回来,耿远”

    当天,耿烈是这么说的。

    ……

    那军籍刺也刺在了耿远的心上,让其魂牵梦绕,日夜牵挂。

    “赵大哥,我哥现在何处,他现在还好吗?”

    “他有跟着一块回来吗,他在城里了吗?”

    锐麒军第五指挥的同袍竟在平谷,时隔三年,难道耿烈终于也回来。耿远心里一阵狂喜,眼眶中竟泛起浅浅泪水。

    赵宁缓缓用围脖重新遮蔽脖颈处的军籍刺,脸上却毫无喜悦之情,甚至面有难色。

    “实不相瞒,我等三人受耿烈之托,特地前来平谷……”

    “受耿烈所托?那他人在何处?他没有回来吗?”,耿远接连问道。

    赵宁没有回答,只是微微摇了摇头。

    “耿烈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无法前来,因此托我们三人跑一趟”

    闻言,失落感瞬间涌上心头。耿远默默垂下头,将自己的脸埋在了阴影里。

    “赵大哥,那我哥哥回来了吗?”

    萧杏突然蹦了出来,睁着一双水灵灵的杏眼,期待地望着赵宁。

    未等其回答,赵宁身后走来两人。待萧杏看向赵宁身旁二人,瞬间也泄了气,显然后来的两名兵士也不是萧理。

    “原来你在这啊赵宁,我还以为你跑去哪了呢,怎么,碰见熟人了?”

    其中一人搂住赵宁脖子,欢快说道。

    “喲,这两位是你朋友吗,新元安康,我叫马坤”

    其中一个男子名为马坤。

    赵宁一手将马坤的手拨开,随后恭敬向另一名男子行礼,说道:“都监,我已寻得所觅之人”

    “嗯”

    耿远听到低沉稳重的一句回应,这声音似乎在哪里听到过。他缓缓抬起头来,方看清楚眼前的另外两人。

    一人比赵宁还高半头,身体壮硕,满脸络腮胡,一脸笑容,看样子已过不惑之年,给人一种十分成熟稳重的安全感。想必,这人便是马坤。

    另外一人,脸上满是纵横的皱纹,头戴毡笠,鬓发也稍微有一些散乱,而双眼依然放射出自信和威严,浑身上下散发着庄重威严的气场。

    赵宁口中的这位都监,耿远曾见过一面,印象却极为深刻。因为,三年前到平谷城的募兵都监,便是他。

    “魏将军,新元安康”

    耿远随即恭敬地抱手行礼,微微鞠了一躬。萧杏在旁见状,也连忙行礼。

    赵宁凑近魏都监耳旁,低声讲了两句。

    街上人群熙熙攘攘,尽管赵宁刻意压低了声量,耿远依然清晰听见赵宁低语道:“此人便是耿烈的弟弟耿远。”

    魏都监原本紧绷的脸上微微露出笑容,气场也稍稍有所缓和。

    “小兄弟,不必多礼。叫我老魏便是”

    魏都监走上前来,两只粗糙的大手有力地托着耿远的两只前臂。

    三年前,在观音庙临时募兵所中,耿远与魏都监有过一面之缘。当天他坐在观音庙的土墙上,看着哥哥走入观音庙中,最后由北城门出城,随军远征。

    负责统辖募兵事宜的,便是魏都监。

    相比初见之时,此时的魏都监增添了几分沧桑与悲壮之感。

    耿远心中并不憎恨他,官家遣使枢密院募兵,都监的职责所在,奉命行事罢了。

    魏都监双手抓住耿远的前臂,随后又拍了拍耿远的肩膀,笑着说道:“耿远小兄弟,阔别三年,体格精进不少啊,与耿烈当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将军记得在下?”

    耿远对此十分震惊,当天人群汹涌,都监竟能记得自己。

    “那可不是,出城送别前,全场就你哭得最厉害”

    “你那狠心的叔叔,当天也不来送一送耿烈,这让他一直耿耿于怀啊”,魏都监脸带微笑地说道。

    “将军,您认识曹叔吗”

    “噢噢…耿烈常常提起你和曹叔”

    魏都监清了清嗓门,又看了看身旁的赵宁和马坤,二人严肃地站在一旁,站得笔直。

    “方才,赵宁应该已经跟你说过,我等远道而来,是耿烈托付我等前来寻找一人”

    魏都监双眼紧盯着眼前的少年,神情重新变得严肃。

    “如你所料,耿烈托付我等所寻之人……”

    “便是你曹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