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八千里外觅封侯 » 第25章 旁门左道(五)

第25章 旁门左道(五)

    方向是没有搞错,可是一边赶路还要一边找人,对于一个大烟鬼来说,远比小脚的刘大姐艰难得多。

    然而,刘大姐没有到达的目的地,却让李章南在两年后到达了李文安家。

    得知了李章北和陆小川的经历后,李章南就到陈大仙那儿讨要地契,碰了一鼻子灰。

    几天后,李章南到了刘大姐的娘家。刘秀才根据李章南说的情况,就雇了一辆马车,带上李章南去寻找刘大姐。

    单凭两年前陆小川自己都说不清楚的线索,就想找到刘大姐,确实有点异想天开。

    李章南确实没有找到刘大姐,但也不是一无所获。他对刘大姐的珍爱,深深地感动了他老丈人一家。结果,因为身价太高嫁不出去的刘二姐,成了她大姐的接班人。

    这一次,刘秀才可是一分钱的彩礼没收李章南的,反而倒贴了一间房子和酒席钱。

    论文化,刘二姐一点都不比刘大姐差,尤其是对人生历程的描述,让似懂非懂的李章南佩服得五体投地。

    “夫怀抱之时,总角之始,男儿蛹带朱囊,女儿花含玉蕊。忽皮开而头露,俄肉俹而突起。时迁岁改,生戢戢之乌毛;日往月来,流涓涓之红水。既而男已羁冠,女当笄年,温柔之容似玉,娇羞之貌如仙。”

    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唐朝大文豪白居易的兄弟白行简写的一篇大赋——《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其中的一节。

    不过,刘二姐并不知道这篇长赋的作者是谁。那时候的诗文或者书籍,大多数仍然要靠抄写流传。刘二姐的抄本是从刘秀才的抄本上抄来的。

    李章南每每被赋中的词句陶醉,对识字读书不再厌烦,而是恰恰相反——兴趣盎然。

    要是谈洞房花烛夜的技巧,那刘大姐更是望尘莫及。

    李章南在刘二姐的一步步诱导之下,也是这样做的。不到两个月,李章南便修得正果——刘二姐怀孕了。

    李章南喜欢得不得了的,他识字不多,还达不到阅读吟诵诗词曲赋的水平,但经刘二姐言传身教,他常常觉得醍醐灌顶、幡然开窍。

    他不仅仅自己爱不释手,还抄写了一份送给李章铜,因为他看到李章铜读书读的太苦太累太厌烦,想帮他解脱。

    李章铜正值青春年少,得到此赋一看,不禁心旌摇荡,如获至宝。由于此赋太长,李章南抄写速度又慢,只能好几天抄写一段,抄好之后赶紧给李章铜送过去。

    见李章铜也如此喜欢这些文字,李章南把每天的闲暇时间点点滴滴都用在了抄写上,真的是乐此不彼。

    现在见到了李章北父子,李章南自然迫不及待地把他的“宝贝”拿出来炫耀和赏赐。

    至于白行简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是当今专家学者研究的事情,而李章南没有任何兴趣,他所感受到的是这篇大赋带给他的实惠——夫妻愉悦和传宗接代,还有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文化和科学知识。

    后来,李章铜和李以文步步高升的时候,李章南从嘴上和心底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认为那篇大赋是两个年轻人成长的起点和根基,而自己实实在在是他们的引路人。

    那天正好赶上陈大仙向李文安告密李章北到来,李章南从门外偷听后,便准备尾随陈大仙过去,伺机采取措施,想不到李以文的到来让自己的计划落空。

    “老二,”李章南说,“我们两人的名字并不是按照海西李氏的家谱上起的,是父亲大人为了讨好李文安的父亲才说,我们的家谱和他家这边是一样的。”

    “这个我知道的。”李章北应道,“大哥的小名叫世远,我叫世高。那就是我们的大号。不过,不管小名还是大号,都没有几个人知道。你是不是怕官府找你麻烦?”

    “这倒不是。”李章南答道,“官府也不清楚平头百姓的大号。我是看他李文安不爽。他岁数大不了几岁,就知道倚老卖老,以长辈来压制我们。”

    “那大爷(即大伯)就跟我们到梧州去,不用再受他的窝囊气!”李以文愤愤不平道。

    “唉……”李章南叹息道,“现在走不了啦!我老丈人花钱帮我在衙门里找了一份差事。还有,你婶子刚刚生了你的妹妹。”

    “不是说读书做官吗?原来花钱也可以做官的呀!”

    “在衙门里当差,也算不得什么官不官的。不过,我回来的时候,李文安叫我向陈大仙讨要田地,陈大仙说,是你签字画押把田地卖给他的,还说李文安也想霸占那些田地。老丈人说,我要是在衙门里当差,李文安可能会有所顾忌,不敢再找我们兄弟俩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