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五洲少年游 » 第五十九章 夜战东都

第五十九章 夜战东都

    李实在东都北郊整军练军两日,第三日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访客。

    先是襄州总管鲁炯、越州新任总管何履光、黔州新任总管赵珍、前任豫州总管虢王。四人联袂而来,共带来两万兵。

    虢王笑着说,“太上皇下旨免了我的豫州总管一职,任命你为新的豫州总管,节度所有在豫州、东都的各总管州军队。圣上也补发了同样的圣旨,我现在是无职,暂时帮办军务,我们四人一起来找您报到了。”

    虢王父亲之前被苏茂前任首相冠以与前太子谋逆罪名诛杀,他是自己一步一步重新爬起来,获得太上皇信任,封王当总管,可被任命为总管不到半个月又被免了,为给李实腾位子。

    李实看了圣旨,也无多余表情。只是心想,太上皇作为退休人员居然可以还发圣旨,皇帝还不得不认,这父子两有得斗啊。

    问何履光,“原来的张总管调到哪去了?”

    “暂时也没任职,和虢王一样,会有任命的。现在神都很多官员下落不明,到底是投贼了还是逃亡正在往西都赶,都不知道,我想到时绝对会有一大批位置空出来,您就不用为他们着急了。”

    鲁炯说,“现在朝野上下,从太上皇到皇上,对您都寄予莫大期望。太上皇说了,神都东都没收复,他不能回。很多人也以为,神都东都没收复,国也不成为国。现在有人说您是天生李实,护我大戴。我们几个老家伙绝对唯您马首是瞻。”

    赵珍是当地土豪被朝廷有意以夷制夷捧起来对付南召的,很恭敬地说,“李总管在南召大展威风,我和何总管都深切了解深感震撼。也听闻了您从东都诛杀平天明到云州收一军两郡再到豫州横扫长社、荥阳、虎牢关,所向披靡,都觉得收复东都不在话下。”

    这些老奸巨猾的老家伙,一个个看着都不像好人。李实也想到,皇帝和国子西还不定多厌恶自己呢,被太上皇这么一任命,皇帝对静安王和国总管的元帅副元帅的任命完全架空,第一道圣旨便成了废纸。现在都把我架在火炉上烤,都巴不得我败了好像杀高焕一样来杀我。国家都要灭了,勾心斗角还如此起劲,真服了他们。

    嘴里还是硬气,“当仁不让。你们来了正好,后勤保障必须全部仰仗你们。”

    何履光问,“你有什么计划?”

    “你们来了,我们还是只一面攻。因为有平有当在,我像过去那么深入进去斩首短时期内做不到,那便强攻吧。兵是打出来的,我的军队全是新收编的,就麻烦鲁总管统领四支军队,今天按常规攻城吧。我也学习一下常规的打法是如何的。”

    四个老家伙互相看,交换眼神,鲁炯说,“好吧,今天我指挥,以后每天我们四个人轮流指挥,都让李总管看看。”他们以为李实有意考较他们。当然也都觉得东都不好打,可能要打很多天。

    李实在琢磨的是,每次叛军取东都、神都一系列战役都快如闪电,一日即毕,难道自己还不如他们?一定会有办法的。

    鲁炯对所有六万人迅速调动起来,开始了对东都的第一次打击。

    李实第一次观摩学习中规中矩的分派任务、组织攻城、指挥作战,当然大开眼界很有心得,也发现了鲁炯等老家伙虽然不失为优秀的大兵团指挥专家,但总感觉与叛军那些听起来都很热血神奇的狂飙突进差得很远,可能是缺乏天分吧。但自己缺的是基础啊,正好补上这一课。

    他也发现了,鲁炯等人带来的两万兵素质参差不齐,但都和他新收编的叛军官兵素质、装备差得老远。而六万兵联合起来,对抗东都十万兵团,虽然努力、拼命,差距还是很明显,靠常规作战完全无法取胜。

    下午,国秀带着两人来了。

    一个是她副手许宴,出自靖安司。一个是她手下第一高手宗师级的马汉,出自崇玄司。他们都是一路随着国秀从神都到云州又到东都来的。去时神都还好好的,回时神都沦陷了,家回不去了,同事们都陷敌或星散了,连皇帝都换了。

    “怎么知道直接赶到这里来了?”

    “我来帮你啊。”

    “你能帮我什么鬼?我最需要的是卢曼,帮我打理后勤庶务管理地方。”

    “他一个文官,要赶来也得两个月之后。路途遥远又艰险,正在往这里赶呢。”

    李实取笑她,“现在皇帝还认你这个巡按御史吗?哦也对,你爸爸现在是宰相了。”随即很认真地说,“都知道你白玉仙师,帮我坐镇军中,管军纪和侦察吧。你们御史也不靠级别,代表的是皇帝,不管什么人直接抓来便是。我胆子大,该杀直接杀,天王老子也不认。”

    “没你这么做事的,越这么说我越要给你好好看住了,大戴是讲王法的地方。”国秀一笑,“你知道的,我不清楚张卓对平天明府做的事?很清楚,但没有证据,就不能抓他。不过他保证了,随传随到。”冲半空清脆一叫,“老小子,滚过来。”

    她只叫一人,但空中两道白光闪过,落下两个人来。

    落拓文士样子的是张卓,大德高人模样的是国秀师父不空尊者。

    张卓笑嘻嘻,“听说我还有一位未谋面的战友在此,反正神都也回不去了,便赶来了。”

    不空尊者一脸一本正经,“我的宗门也要吃饭,之前太上皇只喜欢张果,对我们这一宗根本看不见,现在换皇帝了,我看能否通过李总管搭上皇帝这条线。”

    张卓说,“我师父之前也不讨太上皇喜欢,不过我不在乎。你看,天下大变,张果哪里去了?还是我们这些平时皇帝不重视的孤魂野鬼来忠心报国。”

    李实高兴地说,“你们几位一来,我便有主意了。”

    晚上二更天,东都皇宫中,平有亮一身便服和平有当坐在空荡荡大殿地上。

    “皇上,不要忧心忡忡。前天我去看了李实军阵,也没见什么了不起。今天他们打了一天,不是被我们多次打退了吗?”

    “老弟啊,你真的不知大家在恐慌什么吗?李实一个才当兵不到两月的,会什么排兵布阵?不是都怕他斩首吗?我这些天始终不敢离开你,不是怕他来吗?何曾睡过一段完整觉?日日夜夜精神高度紧张如此,谁受得了?”平有亮还是忍不住问,“你真的不能去对他斩首吗?他到底有多厉害?”

    “不知道啊。从他随随便便杀史明和高余卿过程看,我肯定不敢对他斩首。但他也不清楚我的底不是?否则早来了。我们两个是麻杆打狼两头怕。”

    “你说这要挨上一月,天天不能睡,身体也会被他拖垮。可你说干脆跑了算了,问问将士们,又有谁甘心?辛辛苦苦苦把东都神都都拿下了啊,云州、豫州、岐州,大戴精华地区至少一半都在手里,老皇帝新皇帝都被打跑了,我们十几万雄兵无数猛将,怕他一个人,就全放弃,没道理啊。古往今来没这么打仗的啊。”

    平有当正准备接话,只听得远远传来阴阳怪气的声音,“我偏是独一无二这么打仗法子,不服气你去死啊。”是李实学了国秀的千里传音大法立即显摆,话音刚落,他和国秀、张卓、不空尊者四道闪电进了大殿。

    平有当霍然站起,平有亮面色苍白站到他背后。李实、国秀、张卓、不空尊者面向他们而立。

    李实对国秀三人哈哈一笑,“我带路带到了,两个半陆仙同时出手,多少年第一次吧。把平有当至少打半残,平有亮至少四肢打断抓住,再不济直接把头割下。这是军令。我忙活别的去。一会儿见。”

    一道白光,溜了。

    平有当对着国秀问,“你便是国子西的女儿,号称天赋第一的白玉仙师国秀?刚才是李实?”

    “是的。其他两位我给你引见,张卓,那夜对你家大抛巨石的。”

    “原来是你。”平有当恶狠狠看着他。

    “正是本仙尊。”张卓肩头一耸,一副无所谓架势。

    “这位是我恩师,不空尊者。”

    “无上法祖。”不空尊者念道。

    “李实居然搬动了这么多。两个半陆地神仙,为何不一对一?”

    “我是在执法拘捕,又不是流氓斗殴,自然是怎么效率高怎么来。”国秀运用李实的说词,果然自己也说得理直气壮,一点都不理亏心虚。

    李实一飞出宫,招呼等在角落的马汉,马汉背着个大麻袋,空的。

    “跟紧我,每到一处,我去干活,你去放火,等我找到你拍你肩膀你便随我走,换另一家。机灵点,速度要快。”

    “好的,李总管。”马汉想想人的缘分真奇妙,前两个月还在抓捕他,他还是一个小小驿卒,现在要给人家当小跟班,人家已是超级大总管了。他也不知这位神秘的小伙子带着他要干什么。

    两位宰相高同和常庄一起喝茶,在高同家。一人一个慧黠的侍女伺候着。

    他们是一直跟随平天明的两个主要谋主,高同是贵公子出身,常庄偏远地区穷书生出身。互相经常有些龃龉,但也经常坐在一起谋划,取长补短计划更周全。

    高同说,“李实此人用兵就三板斧,斩首,硬攻,恐怖威吓。”

    “斩首也算恐怖威吓。”

    “哈哈哈,我这不是写文章写惯了,无三不成文吗?其实只一招,擒贼先擒王。”

    “又把自己当成贼了。”

    “太晚了,思路匮乏了,语言没组织好。”

    “不要再谈他好吗?一场席卷全国的大战,不是只有他一个刚冒出头的小子可谈的。大戴也是有人的,比如陈弼。”

    “陈弼还不是跟着他屁股捡饭吃?你眼界也很高嘛。大戴只看得上一个陈弼,国子西怎么样,太上皇怎么样?”

    “我眼睛一直盯着的是大戴开国那一批风流人物。今日天下,除了你我,余子碌碌。”常庄很惬意地喝着茶,顺便在旁边侍女光着的大腿上轻轻拍了拍。

    一道白光进来,李实陌刀两挥,割了高同、常庄两人的头抓着他们头发提在一只手上,一道白光出去,剩下两个侍女如梦方醒,惨叫起来。

    马汉刚在高同家夫人的小厨房几处点火把房子烧着,拍着手飞纵出来,准备到另一处去放火,肩膀被李实拍到,“好了,赶紧走,去下一家。把两个头装进袋子里。”

    马汉之前是大侠,后来是衙门里的官,放火杀人干过,但这么随随便便提着个袋子专装人头第一次,很紧张也很激动。一边手脚麻利装下,一边问,“谁的头?”

    “没时间说,回去你便知道了。”

    第二家是东都留守张通如家。也是文官。他任务繁重,还没睡,四个大小官员在他家书房给他汇报。他皱着眉。“一百七十六家遭到投石机炮打严重受损?这么多?看下午战事也不激烈啊?”

    “目前收集报上来有这么多,估计有很多轻的,真正严重的不多。”

    “哪些是比较重要的人家?”他关心的不是谁家受损最严重,关心的是谁是重要人物需要特别关照慰问。

    “左侍郎家是目前我们掌握唯一的一家大官家,还有豫王大管家平狗儿家也受了一些损,虽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但其实在民间很多人对他比对一般中层官要怕得多。”

    一道白光进来,李实挥刀砍了张通如,提着脑袋一道白光出去了,四个官纷纷怪叫。

    马汉已很熟练了,连着在三处房子点了火,被李实拍肩膀,“装进去,赶紧走。”

    豫州都督李庭望骑着马,装束整齐,带着一百多兵卫,刚准备从衙门大院往外冲,边行边吩咐,“应该是皇宫闯进了李实,我们不能靠近,但远远观察。”

    “都督,您不怕李实杀了豫王再来杀您吗?这时没人敢往那里凑,您干嘛主动去?”不敢说皇帝被杀,但意思很明显。

    “豫王和李实有得一战,我也不是领兵大将,李实不会杀到我头上,我们去看,职责所在。”

    已经快到大门口了,一道白光,李实到了李庭望马前半空,陌刀一挥,李庭望居然战力不凡,举起双剑一格,李实砍断他双剑直接将他头割下,一道白光离去。马汉刚把一处卧室帐子点着火,被李实拍肩膀,“快走,下一家。”

    两人业务越来越熟,转眼到了兵部侍郎周挚家。

    史明对周挚特别喜欢,作为大老粗这些年喜欢上了写诗,还为周挚写了一首诗,“樱桃一笼子,半赤半已黄。一半给豫王,一半与周挚。”有人劝他,“第三句第四句调一下就押韵了。”说得史明恼羞成怒,“什么诗不诗的?我再爱周挚,豫王官大必须在前,没规矩的吗?”史明被俘后,周挚在叛军中就不怎么得意。

    他正坐在案前,就着摇曳的烛光,提笔给远在范阳的夫人写家书,一道白光进来,挥刀砍了他的头,随即把房间点着火,一道白光出去,马汉也连点了三处火头,被李实拍肩膀,回头说,“总管您也点火了。”李实说,“别废话,赶紧去下家。”把头递给他,他熟练地丢进袋子里。

    李仁归、李庭奏兄弟和阿史那礼是叛军最精锐部队北突精骑的三个最高负责人,已得知李实带人到了皇宫,但皇宫中即使涌进去几千人,里面光闪电飞眼花缭乱也看不清到底有几人在打,周围四五十丈内连大宗师都进不去,号称文武双全、平天明最爱的义子平乾真又叫阿浩,是东都城里武力仅次于平有当的,已练到大宗师,非要出头往里面闯,四五道刀芒把他剁碎成十几截,除了头也分不清哪是哪。于是有修为有地位的都吓跑了。李仁归、李庭奏兄弟和阿史那礼根本不敢过去,又听得很多人传城里好多家起火,一个个大人物被杀,也不知是谁干的,更害怕。

    三人匆忙打马意欲往城外跑,半路上一道白光冲来,李实半空中右手挥刀将李仁归头砍掉,随手往后一抛,马汉准确接住丢进袋里。李庭奏高喊“我投降”,丢掉手中马槊,李实还是一刀将他头割下。阿史那礼瘫软在马背上,眼睛一闭,任凭他处置。李实毫不犹豫割下他头。

    孙孝辙母亲是平天明公开的情妇,平有亮当皇帝后看他左右不顺眼。平太清负责东都一门防守,白天是打得比较得意的,他和孙孝辙自幼一起长大,晚上两人一起喝酒聊天,喝到一半时有人来报告城里夜晚发生的事,孙孝辙叹道,“无能为力的事就不要去想。比如我一直不得意,想振作从何振作起?又比如遇到李实那疯子,想逃避往哪里逃避?喝酒喝酒。一天不被他斩首,我们就一天好好打仗,真到了那一日,无非这一个头。”

    他把自己灌得大醉。平太清则不敢醉,总想着要保持清醒,想着李实要是来了是不是能反抗一下。

    喝到半夜,一道白光,孙孝辙头被割下,随即平太清还没来得及反应,被一刀砍了。死前嘴里忍不住念叨,“还是喝醉死了好啊。”

    尹子其从怀州过来,住在常庄临时给他安排的别墅里,只有五个老仆,两个长相一般的使女。心里不痛快,强行把两个侍女上了,又把她们赶走,一个人睡觉。

    想着怀州那边战事不顺,东都城外李实嚣张,也觉得世事难料,自言自语,“过一日算一日罢了。这年头,谁还能做长期打算?”

    一道白光进来,在床上被人割了头。

    田承是唯一在城外军营的,他白天眼皮一直跳,担心有事,晚上不敢睡觉,营帐里里外外三百多全甲战士保护着他,大家都坐着聊天。聊到快凌晨了,很多人眼皮打架,打哈欠,田承对大家说,“精神点精神点,天马上要亮了,再多撑一会儿。要不我们来唱歌提提神。”

    有人问,“将军,你说我们唱什么好?”

    “来,我教大家唱一首最近听到的曲儿,很好听。”

    于是堂堂大将居然唱了一首很哀怨很女人的曲儿,确实好听,大家都听迷了。

    “一更初夜坐调琴,欲奏相思伤妾心。

    每恨狂夫薄行迹,一过抛人年月深。

    君自去来经几春,不传书信绝知闻。

    愿妾变作天边雁,万里悲鸣寻访君。

    二更孤帐理秦筝,若个絃中无怨声。

    忽忆狂夫镇沙漠,遣妾烦怨双泪盈。

    当本只言今载归,谁知一别音信稀。

    贱妾犹自姮娥月,一片贞心守空闺。”

    一道白光从众人头顶冲过,田承才半站起,头便被人割了,然后一道白光一划过,来人极快远飞不见。

    “是李实,是李实。”兵士们惊恐地叫起来。

    李实将头给了马汉,对他说,“你既已出了城,就不用再进去了,先回军营。等大军击鼓进军攻城,记得把一袋人头交给我,还有用。记住,还有任务,别睡。”

    挥手让他离开。

    随即重新进城,看天还没亮,又随手杀了三个文官平列、李史奂和令问俗。用布包了背在背后,进了密密叠叠几千人围着的皇宫大殿内。

    居然五个人坐在地上休息。

    “打了一整夜,有意思吗?是来锻炼身体的吗?”李实累得半死,看见他们便来气。

    “平有当已是废人了。”国秀盘腿坐在地上,双手交叉抱剑在胸,“我们又不知你要干什么,不只得慢慢耗他保证你行动自由吗?上半夜其实已把他真气耗完了,我们三人也没消耗什么,其实挺轻松的。”

    “那还浪费时间干什么?”李实抓着平有当胸口,一刀割了他头,提在手上。

    平有亮有气没力说,“我是皇帝,你也要割我的头吗?外面有几千,几万,十几万人,你们出得去吗?”

    “凭我们四个陆地神仙,哪里飞不出去?”李实恬不知耻把自己和国秀提高到陆地神仙身份,提刀割了平有亮的头,紧急招呼还在愣神恍惚的三人,“外面那么多人,还不快跑?”提前一道白光飞逃,那三人如梦方醒,赶紧纵身飞逃。

    一口气逃到己方大营,才一落下,来不及和三人讲话,赶紧催已在大营里披挂整齐候着的卢龟年,“非常顺利,按计划,立刻通知擂鼓,集合,进军攻城。”又看到坐在地上身边放着渗血麻袋的马汉,说,“很好,我这还有四个脑袋,全给你。”

    浑身血污,有亲卫赶紧上来帮他脱了外衣,换上全副甲胄。李实一边穿衣服一边吩咐人,“把这麻袋里所有脑袋一个挂一根长杆子挂起来,我来说名字职务,你们用长条布写上,和脑袋一起挂,赶紧弄好,推出去随大军推到城门外,叫人大声念,吓死守城那帮无头苍蝇。”

    有人先拿纸笔墨来了,他赶紧报名字职务,那人一边快写:“伪皇帝平有亮,伪豫王平有当,伪宰相高同,伪宰相常庄,伪豫州都督李庭望,伪国都留守张通如,伪朝文臣周挚、平列、李史奂、令问俗,伪军大将李仁归、李庭奏、阿史那礼、平太清、孙孝辙、尹子其、田承。共计一十七人。”

    不仅满营将士,不空尊者、张卓、国秀、马汉都惊讶得口半天合不拢。马汉都不知道干了那么多,还是那么重要的人物。国秀三人根本不明白他在外面只晃半夜是怎么做到杀这么多人的。

    张卓说,“你就是给我三年,我也杀不了这么多啊。首先,我就很难找到这些人的具体位置。其次,即使面对面,我也不认识他们。”

    不空尊者说,“是啊,即使是皇宫,我们找得到进得去。但平有亮都穿普通衣服了,也没个侍从,我没你指着他,就算和他对面,也不可能知道他是伪皇帝。”

    李实当然不可能告诉他们自己有颅内声音那个洞察一切的外挂。只是微微一笑,“但要不是你们帮我缠着平有当,我也不可能这么轻松快速。”

    国秀想起来,“对了,我还把一个敌军大将的脑袋也带来了。是他当时想冲进来,被刀气杀的,我当时不知怎么想的,顺手把脑袋吸了过来,放在一边,走的时候看血也干了,便带了来。”从行囊里拿出一个脑袋,李实随手丢到头堆里,说,“他叫平乾真,也是平天明义子,武功极高的大将。”笑道,“杀了十八个人,好吉利的数字。”

    国秀看稀奇一般问,“你都认识?”

    “只有重要的人物我才认识,其他的哪有必要知道?”

    听到紧急鼓响,鲁炯、何履光、赵珍、虢王四人急急忙忙赶来。李实说,“你们四位请作壁上观,看我一日破城。”

    经过凌晨一番扰嚷清点,城里彻底乱了套。几乎所有最重要头目被一网打尽,先是军中内部开始发生火拼,随后东都城里有混子开始自称义民几个几十个聚在一起到处烧杀抢掠,又有那十几处大宅子的火一夜未熄灭,越烧越大,延烧左邻右舍前街后巷。此时李实指挥联军开始攻城,在城门外又推出十八根巨长杆子挂着的写着名字职务的人头,即使守城的及时有人自行补上来指挥作战,看到如许巨头被残忍刺杀,也想到自己随时不保,毫无斗志。

    仅仅一天,东都彻底收复。

    李实花了三天,将收降的十万守军,自己吞了八万,其余两万交给余人。

    共计十二万兵重新打散混编整军练军。

    对鲁炯、何履光、赵珍、虢王等人说,“根据太上皇和圣人的旨意,我要赶紧到神都去,这里扫尾工作交给诸位了。”

    带着国秀、不空尊者、张卓、马汉、许宴,十八根挂着头颅的长杆子,十二万兵,浩浩荡荡向神都进发。

    在陕郡防守的崔石恐惧之极,率先领两万军投降。这两万军很多也是他从神都禁军、秦州军收降的。

    “怎么不打了?继续打啊。”

    崔石讪笑道,“毫无胜算的战争毫无意义。再说我们皇帝都没了,还打个什么啊。”

    神都城里,平守义、阿史那成庆和三位投降重臣坐一起商议。一个是前大戴宰相张继烈。一个是前大戴神都令崔光源,一个是歌书。

    平守义铁青着脸问,“降不降?”

    “崔石被吓怕了。他修为不足,也难怪。我是不怕的。有得打。再说,有大戴太上皇、皇帝两位神助攻,咱们大可走着瞧。之前不是以为要完蛋了吗?结果神都都拿到手了。呵呵。”阿史那成庆冷冷地说。

    三位降臣不言语。要说最害怕投降,必然是他们三人。他们怕太上皇那个疯子报复心来了,会剥了他们的皮,真正的剥人皮。以为罗国公死了就没人执行这项任务了吗?绝对会有人的。而且可以保证,虽然新皇帝心肠软,但挡不住太上皇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