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上古开公司 » 第八十七章 龙窑

第八十七章 龙窑

    风箱能够起作用,关键是堵风板要确保密封性。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在板的四边用鱼鳔胶胶粘上野鸡毛。

    又打磨出两根圆木制成的推拉杆,并将杆的一端穿过风箱后挡板的杆孔,以榫卯模式安装于堵风板上;另一端外漏出风箱,并在头部榫铆竖直安装一个圆木柱手柄。

    等这些繁复的工序完成后,一个手推式风箱就制造完成了。

    他试验了一次,除了密封性有些差外,其他一切都好。王多馀对此做了改进,强化了堵风板的密封效果,并涂上一些油脂,以做润滑用。

    再次试验,效果完美。

    王多馀十分欣喜,木工热情大为激发,一口气制作了四个。

    等这些都完成后,火窑也风干了,木柴也都按照规格准备好了。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熊微带人将火柴放入火窑中,点起火苗。

    看着熊熊的烈火燃起,众人如乖宝宝一般静静地等待奇迹的发生。

    这时,手推式风箱派上了大用场,王多馀向他们示范后,陶工们兴奋地上手操作。他们高兴地看到,原本很小的火苗,在风箱的作用下变为强劲的火焰,老远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浪。

    制造木炭得需要耐心,经过一天的折腾,木柴慢慢燃烧,当它们变成红色的时候,表示着外面部分的燃料已经烧的差不多了,便可以取出了。

    这是最关键的步骤,王多馀采用的是最笨的方法——断绝空气法,就是其放置在木炭灰中,让它无法再次燃烧。等凉透了再将其拿出,放置在收集起来的木筐中。

    就这样,能量等级远超木柴的新型燃料炼成了。

    有了木炭,就能以更高的热量烧制瓷器。

    这可是华夏的特产,是迈入新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

    华夏是最早制造瓷器的国家,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瓷器。不过,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瓷器直到东汉时期才出现。

    相比陶器,瓷器除美观、结实外,其用处更为广泛。除了用作容器来装水、盛饭、煮食,那些有着漂亮外形的款式还可用来装逼用,将来甚至可以忽悠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其他部族的铁憨憨,用来“骗取”大量物资。

    容器、观赏用品只是瓷器用途的冰山一角,如果瓷器制作得合格,还可以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比如,制造瓷砖、琉璃瓦、排水管、外墙砖。

    比如,制造文具、工艺品、礼仪器皿。

    比如,制作夜壶、痰盂、马桶、洗脸盆、盥洗盆等卫生洁具。

    再比如,还能作为一些工业炉具的隔热层。

    甚至再猥琐一点,还可以制成各种形状,比如,烧制成某种雄性生物的器具,出售给那些对于夜生活有着独特需求的人……

    想到这里,王多馀脸上浮现了若隐若现的淫笑,他甚至准备设计出不同的款式,比如倒钩型、直板型、动物型、抽象型、惟妙惟肖型……

    话又说回来,虽然瓷器的作用很丰富,但要制造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头一件难事就是是得有合适的工具。不过,这个对于王多馀来讲并不难办,他已经用锛凿斧锯和凿子制造出了陶车、陶轮、转盘、磨光石、木锉等制瓷工具,还制造了一些模具。

    这些工具、模具制成后,王多馀就给熊本等人演示具体用法。

    制陶和制瓷原理相通,熊本很快就学会了,他惊喜地表示,要是自己早就有这些工具就能更快更好地烧制陶器了。

    王多馀微笑道:制陶多浪费啊,这些工具能做更好东西。

    熊本听了后,眼放光彩,急切盼望。

    工具准备好后,接下来就是找到合适的制瓷原料,主要是找到高岭石。

    在华夏,高岭石虽然都有矿脉,很好发现,但却并不普遍,其中,最富集的地方就是江西景德镇(高岭石就是首先在景德镇附近的高岭村发现而得名)。

    而其他地方,貌似分布并不那么广泛。

    但幸好王多馀在穿越初期探查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在后山附近发现了高岭石的矿脉。

    当时他之所以发现这种矿石,主要是这玩意很显眼,就是由长石、普通辉石等铝硅酸盐类矿物在风化过程中形成的灰白色石块。

    为了弄回这些原材料,王多馀立即安排熊仓,调来三十多个汉子,带上耒、耜、撬棍、石斧、竹筐、扁担,来到后山的矿脉处。

    他指着荒草下的一大片灰白色石块对熊仓说:“你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把这些石头挖出来,运到山下去。”

    熊仓在满脸疑惑的同时一口答应,这种灰白色石块他们很早就知道,但就当是乱石,也从没当回事,不知道王总这是要干什么用。

    不过,王总的话说一不二,用他的话讲,就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熊仓一声令下,带领汉子们立刻甩开膀子,放开嗓子,奋力地开凿挖洞。

    王多馀则带着贴身保镖涂鹘下山,再一次来到村东南。

    这一次,是为了建造瓷窑。

    瓷窑有很多种形制,但对于大熊氏目前的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而言,龙窑是最合适的。

    所谓龙窑,就是指窑依山坡而建,呈长条形,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龙窑。

    这种窑洞的特点是因形因势,可以依照现有条件,建造难度并不算太大。

    按照这个思路寻摸了半天,终于在一处高高的丘陵找到了合适的地点。

    然后,王多馀根据书中的记载,在干废十几张A3纸后,终于绘制出合适的龙窑施工图。

    根据这个施工图,安排熊微码好人手,准备开建。

    已经对王多馀的任何决定都无条件服从的熊微,麻溜地组织人手,用原始的工具对地球进行了一点微小的改造。

    工具虽差,好在土质不是特别坚硬,施工起来并不太难。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些上古人安全意识稍差了一些,一个人在挖洞时不小心用耒把另外一个人的脑袋砸了一下。

    幸亏力道不是很大,否则早就开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