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上古开公司 » 第八十五章 能源问题

第八十五章 能源问题

    一晃已是盛夏,天气越来越热。

    大熊氏族人的生产生活同样火热。

    较为公平、合理的“工分制”实行后,所有人都干劲儿十足,食物产量急速上升,特别是新种的红薯、土豆和萝卜,再过些日子就将迎来丰收。

    唯一生长稍慢的新作物就是水稻,还需要些时日。

    在这些新作物中,王多馀在水稻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最多,一大原因就是水的问题。

    由于没有金属,当初种植时,考虑到没有先进的工具,王多馀特意将水稻选在靠近河滩的湿润地段种植,这样仅靠简陋的工具也能较为方便地取水。

    但即使是这样,当初在挖沟引水时也颇费了一番周章,耗费了巨量的人力物力。

    看来,没有金属工具真是不行啊,太耽误事儿了,真的有必要去找铜矿了。

    就铜矿的问题,王多馀问遍了熊仓、熊微、熊有鸡等大熊氏所有的“老人”,他们都对王总形容的那种绿色的石头十分茫然,全都摇头说没见过。

    王多馀忽然感觉有点悲观——难道自己点儿背,穿越到一处矿产资源极度匮乏的地方吗?不应该啊,铜应该是人类社会最早使用的金属,在华夏大地,铜矿和锡矿也应该比较好找啊。

    没有青铜器,就无法改进生产工具,就无法高效率引水、种地,也就无法大规模勘察挖掘村后那座貌似是陨铁矿山的“宝藏”。

    更无法带着族人一起吃铜火锅、吃铁锅炖。

    这让吃货王多馀十分难受。

    由青铜器联想到吃,王多馀一起提这个,想吐槽的地方太多了。

    大熊氏对于烹饪的态度,一点也不像大吃货帝国的始祖啊,太暴殄天物了。

    王多馀记得自己尝试第一次吃这个部落的饭,简直就是人生中坠痛苦的回忆。

    用黑暗料理中的黑暗料理来形容毫不过分,岂止是难以下咽,简直就是难以下咽啊。

    他还记得自己吃的那条被这些上古人视为珍馐美味的熏鱼直接让他吐了半个小时,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事后细细思量,之所以他们的熏鱼难以下咽,除了烹饪知识的匮乏外,再就是食物来源单一、产量低的可怕。

    更关键的因素是缺乏金属器皿。

    绕来绕去,吃的问题依然还是青铜器的问题。

    熊仓他们很不理解为什么王总对他口中的那种奇怪的绿色石头如此着迷,王多馀也很想把其中的道理讲给他们听,可一看这些人呆头呆脑的样子,他就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思考了许久,王多馀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活人不能让尿给憋死,在没有青铜器的情况下,只能是尽量利用现有条件改进生产技术了,只能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保证粮食的产量。

    等粮食这个头等大事暂时无忧后,他就准备着手干几件划时代的大事:烧制木炭、制造瓷器、实现新式麻布的规模化生产。

    等这些“手工业产品”实现了量产,就制造更大的竹排,开展对外贸易,载着瓷器和麻布到周边部族那里换取食盐、蜂蜜、毛皮、麻、油等重要物资。

    食盐和蜂蜜用于日常生活,毛皮可以御寒,麻可以制造麻线、麻布,油可以食用也可以用于工业。

    对外贸易的扩大不仅可以满足大熊氏自己的物质需要,还可以加强和周边部族特别是大鹿氏、有麋氏的关系,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

    然后,等这一切都走上正轨,时机成熟了,自己再带人出发去寻找铜矿和锡矿,进而冶炼青铜。

    等到有了青铜器,就什么都好办了,自己的生产力水平将会至少飞跃一个台阶,这可是无可估量的重要的进步。

    当然,要想实现这些目标,绝对不能着急,得一步一步来。

    当务之急还是先确保粮食安全,保证新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然后,他就放下手头所有事情,把精力放在另外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上:燃料。

    确切的说,是制造木炭。

    之所以要造木炭,主要就是因为木炭比柴火的燃效效率更高,能为下一步瓷器和青铜器的冶炼打下能源基础。

    这不是小事,这可是关系到自己未来发展的大事。

    事实上,如果把视野放远一点就会明白,在地球这个蓝色星球上,能源,始终是人类进步的核心支撑力量之一,如何发现并利用能源,发挥能源的最大优势,是文明取得竞争优势的不二法宝。

    能源的本质是能量,而人所做的,就是发现能源,并将能量转化为动能,以换取远超动物肌肉本身的动能。

    原始人凭借着柴火这一能源,在获得光和热的同时,可以从肉食中获得更高质量的蛋白质和营养,促进了人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进而转化为肌肉的动能和大脑的思考能力,使得他们可以在蛮荒时代将捕获各种食物,战胜各种野兽。

    上古人发明了原始的弓箭,用木头的势能发挥出远超过投掷和牙齿撕咬的能量,使人类逐渐站在食物链顶端。

    进入封建时代,对能源的利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骑兵可以通过驯服马,带来新的更大的势能;步兵利用牛筋、鱼皮、竹片和羽毛制造更加强劲的弓弩,获得更强的动能;工匠利用木炭燃烧出的能量,炼制出更加坚硬的盔甲和武器;农民利用水车的能量,把水能变成沃野千里的良田。

    近代,对煤炭能源的利用达到了高峰,催生了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交通、工业等各方面的产业革命,吊打了骑马跨刀射箭的封建军队,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到了现代,人类挖掘了石油,炼制了汽油,开启了电气化时代;甚至点出了核能这一科技树,获得更为恐怖的能量。

    这说明,要想改变时代,实现生产力的飞跃,没有能源的革新是不可能实现的。

    普通的木柴能量密度低,制作陶瓷、炼制青铜,甚至将来制作钢铁,但靠柴火是根本不行的,必须要有新的能源。

    而现有的能够制造的新能源,就是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