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上古开公司 » 第四十八章 神器的诞生

第四十八章 神器的诞生

    三天后,两样造型奇特的物件诞生了。

    第一个物件相对比较小,大概形状是一个圆形的轮子,用一个支架举起,同时在轮子下方是两条横卧的长方形木条。

    第二个物件就比较大了,这是一个巨大的机器,构造复杂、设计精巧,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高大上、吊炸天的神秘气息。反正在大熊氏看来,这不像是人造的玩意儿。

    当这两件稀奇古怪的东西摆在眼前,大熊氏的男女老少们一齐大眼儿瞪小眼儿,脸上都写着两个大字:困惑。

    毕竟,作为纯正的上古人,他们对于这种超出自己理解范畴的事物总会感到敬畏和抗拒。

    “今儿个就让你们电锯剌屁股——开个大眼儿!”

    王多馀让熊织大取了一堆麻,缠绕在纺轮上,然后自己学着乡下姥姥的样子一脸慈祥看破红尘风轻云淡般盘腿坐在地上。

    嘴里哼着:“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

    就差穿上农村的大花布棉袄了。

    “开整!”

    右手摇轮,左手捻线,一顿操作猛如虎。

    没花多少工夫,在大熊氏众人好奇的目光中,线纺出来了,一根根又长又细又韧,还光滑无比,大熊氏粗糙的麻线和这个一比,就好似凤姐遇上新垣结衣,芙蓉姐姐遇上仓井玛利亚。

    熊织大的眼神马上放出异样的光芒。

    “熊织大,你来,对,就是你……流哈喇子的那个。”

    他把熊织大摁在纺纱机前,手把手的教了他几遍。这位一直献身于部族纺织大业的年轻男子上手很快,初时还有些笨拙,待熟练之后,这小伙子的技术水平直线上升。

    很快,从他手里也诞生了长长的优质麻线。

    看着这些精良的线团,熊织大的眼眶湿润了。

    熊微见状也忍不住技痒,声称自己也要上手试试这神器。

    他的技术水准和熊织大一比还差一截,不过,也算合格了。

    一根根上好的麻线如同变戏法似的出现在所有人的面前,很快,大熊氏的聪明人都意识到,这玩意简直就是改变历史的神器啊。

    在看到这神器后,熊微、熊仓作为大熊氏生产经营领域的专家,立刻敏锐地意识到,有了它,就可以织出源源不断的麻线,有了源源不断的麻线,就可以批量编织渔网、布匹、甚至制成衣服。

    未来,族人再也不用为食物发愁,再也不用穿草皮裙了。

    他们激动得手舞足蹈,原地大跳起来,弄得周围尘土飞扬。

    “等一下再庆祝吧,这儿还有更让你们开眼的。”

    王多馀打断他们的失态,给他们展示另外一件神器。

    “它叫王氏织布机。”王多馀拍了拍这台“创世奇迹”的身体,大言不惭地用自己的姓氏给它命名。

    这台织布机仿造的是80年代农村普遍用的土布织布机,机身由机台、机架两部分组成。机台前端有一块活动坐板,坐板前有固定的卷布轴,中央有一横槽,用以固定机台以及装放梭纬管。机架上端设有齿状卷经轴,前梁吊有一根分经棍,将经纱按奇、偶数上下分开;经面与机台约成30度角,经纱下面吊有四片花综,用绳子分别与四根踏杆相连。内有一梭,用竹制成。

    理论上,这台跨时代的织布机完全可以制造出不同花色、不同图案、不同材质的布料,但鉴于现在上古部族原材料的单一匮乏,当下也只能用麻线织布了。

    但即使是这样,这神器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也足以秒杀原始的纺织作坊。

    在王多馀试织了几段后,熊织大忍不住手痒又上场了。

    刚开始依然笨手笨脚,手法缓慢,可此人作为上古纺织届的“技术宅”,动手能力比同时代的其他人要强上好几倍。

    不消一个小时,他便初步掌握了织布的技巧。

    当看到五整卷布以惊人的高效率制造出来后,族人们沸腾了,纷纷涌上前,用手抚摸这光滑致密而又坚韧漂亮的东西。

    “简直比最漂亮的狐皮还要柔顺。”

    “好结实啊,穿在身上干活儿肯定不会弄破。”

    “女儿再也不用光腚了。”

    “山上的那些蠢蛋们要傻眼了。”

    “其他部族的人得羡慕死。”

    “哈哈哈哈,嗝……”

    “233333……”

    熊织大的情绪完全失控了,他热泪盈眶、激动地不能自已。想到这些年来,自己和弟弟妹妹继承父母的职业,没日没夜地干活儿,日日累个半死,却产出奇少,依然不得温饱,他就忍不住大哭。

    而现如今有了这样的神器,他完全可以傲视天下所有的织工了。

    熊仓、熊微则想得更远,他们幻想着所有族人今后都能穿上麻布做的衣服后,激动万分,手舞足蹈。

    熊茂作为真正见识了渔网重要作用的上古人,在看到这个东西后,也高兴地不知所措。

    王多馀静静地等他们欢欣鼓舞完,通过熊十三的翻译告诉熊织大:

    “你的任务很艰巨,下一步,你不但自己要掌握这两件东西的用法,也要教会其他人,让更多的人学会纺纱、织布!”

    熊织大激动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王多馀又询问麻的收集量,看到这可怜的产量后皱了皱眉。按现在的技术计算,这原材料的供应量还不够一日的生产消耗。

    看来,有必要扩大原材料的产量了。

    他仔细思考了一下,扩大原材料产量有三种方式:

    一种最直接,就是加派人手,继续采集,扩大供应量。但这种方式不可持续,因为大熊氏领地内的麻数量及其有限,采光了就没了。

    第二种就是种植。王多馀倒是有棉花的种子,可惜现在地里都种上粮食作物了,还不能用于种植经济作物,这件事得等到解决温饱问题以后才能搞。

    第三种方式就是贸易,就是和周边的部族交易。他听熊仓、熊微他们说大熊氏与附近的大鹿氏、有麋氏关系比较好,等有时间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去拜访一下,拿产出的鱼和他们交换麻。

    当然,在温饱问题还没彻底解决的当下,这些只是计划。当务之急,还是用麻线编制渔网,继续大规模捕鱼吧。

    唯一的担心就是鱼的产量过多。

    因为,按照目前的捕鱼量,是捕一批就能吃掉一批,丝毫没有剩余。

    可如果鱼的产量过多,同时还没法有效保存储藏的话,那就太浪费了。

    王多馀琢磨了一下,把目光投向了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