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大主宰 » 第三十六章 娶巨商之女

第三十六章 娶巨商之女

    朱致朗又说道,浙江沿海产盐,可很多地区却还用不上盐,有些地方虽然能用上,但盐价也贵得惊人。

    本宫决定将所有盐引分发给最有实力的三家商人,分销三个方向,就能减少内耗,路上也减少运盐争斗。以往发的盐引太少,还有些地方因此吃不上盐,所以今后盐引增发两倍,虽然会降低盐价,但总销量必然大增,所获银两也只增不少。

    王家几代盐商,一说到盐引,那就是说到了王家生意的根本。王清孟对于盐,有着不一般的感情。

    他听说官府如果只确定三家,并明确行销位置,那么就不存在路上的争抢拼杀,也不存在故意压价竞争,却实会降低很多成本。如果盐引发的够多,那么内陆地区的盐价也不会那么贵,更多的人吃的起盐,赚到的银子肯定会更多。

    朱致朗只说了两点,王家人似乎已经看到两座金山放在他们面前了。

    朱致朗又大胆地计划卖一个大饼。北方诸省,甚至包括北京师一带大量土地,也是可以拍卖的。价格可以非常低,只要他们相信朝廷能够收回这些失地就行了。

    至于当地百姓,战争一起,逃难也好,死亡也好,基本上已经十室九空,朝廷将来只要把其中大量无主之地交付,就足矣。

    另外朱致朗心中还有一个大胆的计划,现在还没必要说出来。历史上,英国等国家为了争夺海上贸易控制权,曾经大量拍卖“海上私掠许可证”。现在朱致朗手上没有海上实力,等到时机成熟,他也准备卖出一批“私掠许可证”,既赚银子,又打击敌方。

    这一顿酒,吃得王家新老两位族长醉乎乎。

    他们回到内室之后,脸上泛着红光,不知道的人都以为两位老爷满脸红光的回来,是因为女儿嫁给太子而高兴。

    商人,最感兴趣的,还是赚银子。除了当事三人,没有人知道太子当晚跟王家的人没有怎么谈婚事,而是谈了一晚上的赚银子的事。

    朱致朗做事讲效率。一边迎娶了大盐商王家的女儿王玉笙,一边令周毅拟定拍卖遂昌金矿的计划。

    朱致朗将金矿拍卖计划秘密奏报给了弘光皇帝,许诺每年上交朝廷的银子增加三万两。

    弘光皇帝看在银子的份上,果然爽快同意并下了敕谕。他其实并不傻,他知道金矿之利甚厚,但金矿开采一直被地方官员把持,他也不想去触动,既然朱致朗想出办法,每年净给宫里增加三万两,何乐而不为。

    收到弘光的旨意,朱致朗立即行动。都这个时候了,他可不怕得罪那些利益集团。

    朱致朗行文浙江有关衙门,太子府收回遂昌金矿,并派兵控制矿山。

    然后太子府发布公告,决定公开拍卖三十年金矿采矿和经营权。为了照顾老丈人,他控制金矿的太子府卫兵之中,向王长卿借了一千多名盐丁,由王家一名侄辈的人统领。

    朱致朗打的好算盘,这支盐丁部队已经换上太子第三卫的旗号,他朱致朗要来的东西,是不准备还回去的。

    用了王家的盐丁守着金矿,这无疑对外是一个信号。

    另外朱致朗确定了拍卖时间,提前告诉了丈人家,使王家有时间调集大批现银。朱致朗规定一次性付三十年采矿权的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能拿的出来的大商人也没有几家。

    当决定要娶王玉笙为太子妃时,朱致朗就已经定下了与王家全面合作的计划。

    拍卖金矿只是其中之一。朱致朗计划要大量起用王氏家庭的人才,无论是太子府的财赋管理,军事上的统兵练兵,行政治政中的大量官员,都会安排王家人参与。

    这对王家来说,确实是一次“其货可居”的投资。一个大盐商,再有钱,是没有政治地位的。但现在只因为王家女儿成了太子妃,一切都不一样了。

    对朱致朗来说,他也需要一个强大有力的外戚支援。王家的资金,盐丁的武力,都是他急切需要的。而且通过联姻,他能得到大量可以信任的人才,展现太子府的影响力。

    政治婚姻,历来都是双方都需要,双方各取所需,只不过这一次朱致朗的婚姻,表现得更显明,双方对此都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

    在金矿拍卖基本准备完成时,朱致朗娶妃的议程也进展顺利。

    南京弘光皇帝已册封王玉笙为太子妃,根据太子婚礼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请期”,定在十一月二十八。

    虽然是娶太子妃,今后很有可能是当皇后的,但朱致朗却一再要求从快从简。眼下特殊时期,清兵很快要南下,大明的南方政权已是岌岌可危,朱致朗也顾不得太多。

    二十八这天,太子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

    娶妃仪式再三简化,但还是把朱致朗累坏了,像个傀儡一样听人摆布,迎接宾客,酬礼致意,虽然是太子,但也不能马虎了。

    弘光派来了贺使,江浙身份地位够的上的官佐也都纷纷来贺,太子娶妃可是天大的事情,送来的礼物可都是十分贵重。可一向爱财的朱致朗这次却没有多少看重贺礼。

    婚宴结束,送走贺客后,朱致朗却躲进了书房。

    书房里,一名“影牙”的百户早已等候多时。周毅把锦衣卫的体系套用到了“影牙”之中,几各地区或者不同方向的密谍都暂时授以千户之职,千户之下设副千户两名,百户若干。百户实是影牙之中的中坚人员,往往是负责一项重要任务的人担任。

    这名影牙百户叫凌南风,有过锦衣卫工作经历,难得还能识几个字,是周毅重点培养的“影牙”得力手下。

    凌南风见到朱致朗进来,赶紧行礼,“属下恭贺殿下大婚!”他苦笑一下,对朱致朗道:“属下来的冒昧,未知今天是殿下大喜之日,实不该此时来打扰。只是周大人吩咐,江北高杰一镇有情况,必须第一时间向殿下禀报,请殿下恕罪!”

    “凌百户一路辛苦,你先说说高杰那里,现在什么情况?”

    凌南风道:“史可法督师北伐,果如殿下预测一样,四镇只有高杰一镇积极响应。属下离开前,高杰已经誓师,大军向徐州开拔。杨大人和阎指挥在史督师的安排下,已经与高杰等将领彼此相熟,但眼下北伐情势不明,今后要怎么行动,还请殿下示下?”出发前,阎应元已被朱致朗任命为太子中卫指挥使,故此凌南风有此称呼。

    朱致朗心里暗暗计算了一下,从徐州行军到睢州不过十几日,“睢州”之变已经临近,如果历史没有改变,那么高杰命不久矣。

    朱致朗道:“凌百户,你马上回到北伐队伍中去,重点监视高杰和他手下将领的情况。记住,你们‘影牙’在这件事情上,只要看,不要有任何干预,随时向我禀报变化。杨、阎两位大人也是,只参与,多观察,一切以自身安全为前提,过两日我亲自前来安排。”

    “属下遵命。”凌南风并不多问朱致朗这边还在大婚,怎么就提出会亲自去北伐前线,一个各格的密谍,不能太关心上面的大人怎么想,而要多在意自己接下去怎么干。

    夜很深了,朱致朗带着歉意来到寝宫。这太子妃的婚仪实在太过简单,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明显是不够尊重的,更何况,大婚当夜,居然在书房里接见下属。

    朱致朗走进卧房,房间里的喜娘、丫鬟们自然识趣退出。屋里只剩下两人。

    太子妃王玉笙原本一脸落寞,双眼空洞地在发呆,直到朱致朗进来,仿佛突然恢复了生机,赶紧起来行礼。

    朱致朗扫到了起先王玉笙脸上的神情,心中有些歉疚。他拉起王玉笙葱削般的小手,轻轻把她带到床头坐下。

    王玉笙头带凤冠霞帔,一身大红衣装,衬出她姣好的身材,映得她俏脸生晕。她低着头,露出一段如玉脂般光滑白嫩的脖颈,顺着往下是两团诱人的突起。

    除了丽塔外,这是朱致朗最接近的第二个女人。如果说丽塔像是一团火,多情而热烈,那么王玉笙给朱致朗的感觉是一汪水,温柔而深情。

    朱致朗不想欺骗人,尤其是欺骗一个美丽温柔的姑娘,他带着一丝歉意道:“王妃,本宫今夜确有要是,非是故意冷落于你。”

    王玉笙柔声道:“妾知道,殿下不须解释。”

    朱致朗又道:“今天的迎亲仪式实在过于简单,而且,我也不想隐瞒于你,本宫急于娶你,是因为……”

    忽然,一根玉脂纤细的手指,贴在了朱致朗嘴上,不让他继续说下去。

    这是两人第二次接触,朱致朗感受到王玉笙手指有点冰凉,由于两人靠得近了,她身上传来一阵清幽的体香。

    王玉笙开口道:“殿下不要再说下去了,妾能与殿下结缘,已是三生有幸,无论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结的缘,臣妾心里只有感激。”

    女人的温柔是男人无法抵挡的武器。聪慧的玉笙姑娘知道,不管太子是因为什么目的娶她,两个人既然成了亲,这就是最大的缘分。她也知道男人无论要做什么,与其与无谓的纠缠,不如温柔顺从。

    朱致朗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感受。他现在满心觉得眼前这美丽的新娘子,实在是让人怜惜,让人疼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