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者们 » 人物说与内容总结

人物说与内容总结

    我本来一点也不想把墨水留这么多给周同,想必诸位读后(如果真有读者的话)会发现周同这个人毫无存在感,没有武功,外貌描写不够,也没有王方暶那样的思考力,他身上惟一的标签就是周家一家之主年幼的儿子,而且他对家的概念也是模糊的。整个人都那么模糊,他是个模糊人。

    等我们深入了解周同,其实会发现很多事:他在不知道什么是爱情时就早早接受了王方暶的爱情表白,他对爱情是模糊的。他还是个异乡人,早早离家被父亲送到守林旅隔断与家乡和亲人的联系,也因此没有学到什么周家的大本事,他只知道父亲将这件事视为荣誉,他那么小,对成年世界的名词当然也不能理解真切,因此,他对家人、荣誉的概念也很模糊。他的人生糊里糊涂地就到了这一步,快要二十岁,直到守林旅发生了变故,直到他父亲为了看望他而被恶人庄谋害致死。

    我在写周同看到自己死去父亲的手时,不假思索地就写了他对父亲的死感到很伤心很愤怒,即使他跟家乡的联系相对模糊。他哭,其实也在哭他的模糊跟陌生的人生状态。我在想的是,一场场的变故也许会激发他,他就像一只小舟一样地被莫名其妙的浪打来打去,这其实也是人类社会的缩影,糊里糊涂地就生活了进入社会了,甚至会迷迷糊糊迷茫地经历家人的一一谢世,我所想要摆脱的,想要说服读者,试图向读者解释的就是这种生活状态,并且希望令周同的行为(周同作为一位文学人物,其实也是我脑中的一个小小社会实验)慢慢突破这种模糊的状态。

    所以如果读到这里的人,真希望你们能读到啊,如果你们讨厌周同,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他的模糊状态真的很气人,正如我们讨厌自己身上的不良状态。而周同有时也让人喜欢(也许仅仅是我希望这样),周同看到王方暶那么聪慧而被她吸引,正如我们看到其他人身上的优点,因自己也想拥有这些令我们高兴的品质而接近他们,这是周同身上有些血肉的表现。

    王方暶这个人也很矛盾,她的思想在一些人看来很不如流,如果大家有心会发现王方暶斥责戚静明时提出的思想是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而前两章她解释月亮时用的例子也是公孙龙的著名论点离坚白石,可她偏偏热爱思想,就像那些喜欢思考的青年,而且也具备少女的青春热血,所以她讲话时会带些讽刺跟嘲讽的辛辣语言,同时还能反映出一些古典或近代中西方哲学思。

    我考虑着,能不能通过王方暶的视角,给你们讲讲一些有趣的思维产物呢?我想可以,因为对于文学,不论是严肃文学,还是网络文学,都是文学的一种,文学的二重性在于她是道理跟趣味的结合,形式上是故事,内容上却还包含着哲思跟道理,这是最理想的文学。仅仅讲思想,文学会变成卖不出去没人愿意卒读的哲学,而仅有趣味性我觉得还不够,我想了想,究竟是讲故事的人物剧情本身有趣味性,还是这个故事所隐含的道理有趣味性呢?我想,八成的趣味性在于故事的剧情人物刻画本身,而趣味性是吸引人们阅读的关键之一,因此故事本身要设计得很好,而内容填充还得巧妙地填进些思想,这样读者们不仅有意思地读,还能感受其中的深意从而得到升华。

    我认为文学的最美好的愿景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快快乐乐地成为一名哲学家或者说,成为一位善于思考并乐于实践改造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