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紫禁城十五阿哥 » No.3 诚实待人

No.3 诚实待人

    永璇跟他的嫡福晋章佳清婚姻也是由乾隆一手包办,皇帝为了自己家族繁荣昌盛,能继承自己的江山,给每个有能力的皇子都安排一门婚事。

    刚开始永璇还不是很喜欢这段被乾隆赐予的婚姻,后来自己的事业有起色,就面临延续子孙就不得不娶妻。

    毕竟人长大,他不着急婚姻,皇上他着急啊,皇上想抱孙子,想延续庞大江山事业,永璇不找嫡福晋,那么乾隆就帮他找其他妾。

    皇上给自己的儿子办理婚姻,没有人敢反对的,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再说了,谁要是反对就不给谁升官加爵。

    在那么大的诱惑之下,安排婚姻又是家族的传统,在贵族里这是何等的荣耀,所以皇子们也只能听命于皇上的安排。

    永璇和章佳清两人的感情,一开始没有感情都是朋友之间的往来,两人对于生孩子,也一直没有提上日程,直到经过十几年相处,两人的感情才有所好转,但这时再想要孩子,章佳清身体却过了生孩子最佳年龄。

    他们虽然没有生育自己的孩子,永璇也没有对章佳清有半点埋怨,其他妻妾虽然也为永璇生了几个孩子,但是永璇对于章佳清的感情却是最好的,永璇觉得是自己年轻时耽误了她,对她也一直有愧疚感。

    章佳清用她的温柔体贴懂事替永璇分担生活上的压力,慢慢获得永璇的认可,才得以慢慢走进永璇的内心,成为一对互相扶持的好夫妻。

    在府里一般都是由厨子或下人为主子们做饭,可在永璇府里,却不同,永璇的伙食全由章佳清一人包办,只要永璇一回家,章佳清就亲自下厨做饭,而且每次都是变着花样做菜,每次都获得永璇夸奖,让其他妻妾看在眼里酸在心理,只要章佳清在家一天就没有其他妻妾的事,她们在府里也只能充当绿叶。

    一般章佳清不在府里,或者有事外出,其他妻妾才能得到永璇的宠幸,不过永璇每天都要忙于朝廷之事,也很少在家,所以家里的妻妾也没有因为什么事争风吃醋。

    每天都是天快黑,在章佳清的住所,点着灯,做好一桌饭菜等永璇回来一起吃饭,永璇也每次如约来章佳清这里吃饭。

    章佳清做好一桌饭菜,一个丫鬟跑进来禀报说夫人,王爷他来了。

    章佳清一听永璇要过来就满心欢喜去接见,永璇一跨进门就看到桌上摆好六七道菜,还有一壶酒,碗筷也都摆得整整齐齐,让人一看见就有食欲。

    永璇和章佳清坐在一起吃饭,章佳清为永璇倒酒,很和睦温馨的在一起吃饭,聊天,章佳清问永璇最近可好?

    永璇还是一如既往跟她聊聊朝廷上的事,这些事他觉得他自己都能搞定,就是永瑆这个弟弟最让他不放心。

    兄弟两人年少就失去母亲,永瑆还没懂事就已经看不到自己的母亲,所以都是要靠哥哥照顾以及皇上的帮助才能长大成材,他们才能各有所成就,各自取得一番很好的事业,永璇是唯一一个获得皇上的赞赏。

    永瑆虽然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奇人,书法,作画造诣,都堪称登峰造极,是乾隆所有皇子中最有艺术天赋的一个人,取得的成就也是让皇上刮目相看。

    永瑆这个人什么都好,唯一不好的就是他跟嫡福晋的感情和不顾家,也被别人评论他太过于薄情,只懂得爱他自己,不顾身边爱他的人感受。

    永瑆常年忙于作画和练书法,常年在外不管家里所有的事,以至于他把感情看得很淡,他还把家里所有财产都用于个人在外办公,家里的仆人和他的妻妾跟他的嫡福晋平时花销都只能靠永璇去救济和帮衬。

    于是永瑆家里所有大大小小事都由永璇帮忙管理,管理这些还不行,还得帮永瑆维护好他那些家里的琐事,帮忙维护也就算了,最让人放心不下是永瑆的嫡福晋,永瑆的嫡福晋是富察傅恒的女儿。

    堂堂皇亲国戚富察傅恒大学士的女儿,贵为千金,竟然嫁给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人,还常年一个人在家带孩子,帮家里孩子和老人洗衣服,做饭,照顾老小,打扫家里卫生,还得从娘家拿钱贴补家用。

    永璇和章佳清吃过晚饭之后,驾车来到永瑆府里,永璇扶章佳清下车并一同进府里去看望永瑆的嫡福晋福灵玉。

    福灵玉在洗完一盆的衣服拿回来,在走廊处正好撞见永璇他们,因为是经常见面,所以也就不用去行礼,他们随福灵玉一起进屋。

    福灵玉放下衣服,从旁边拿茶壶过来,给永璇哥嫂他们倒茶,章佳清拿出一袋银子递给福灵玉让她拿去用,对于这种事,她也是见怪不怪。

    章佳清心情沉重的说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你,这些就当是我们一点心意。

    福灵玉明白不能老要哥嫂的钱,这些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能解决一时燃眉之急,但是不要救济只会更难过日子,现在家里只剩福灵玉一个人在支撑家,其他那些妻妾见永瑆既没钱又不顾家早已经跑光。

    福灵玉最希望的是永瑆能有所作为,维持家庭的稳定,永瑆一天没有作为,家里的琐事也就一天天摆烂在眼前。

    永瑆府里没有什么钱,也请不起什么仆人,那些跟随永瑆的仆人都是从永璇府里调过去,现在家里连一个帮忙的仆人都没有,那几个仆人也都被永瑆带走,府里大大小小事只能靠福灵玉一个人在支撑。

    至于早期永瑆那些妻妾,嫁给永瑆也只是为了图个名分,好在皇上面前摆个样子,以谋取其他更多好处,没好处自然都走光。

    永璇他们在一起聊了几句,孩子就哭了,福灵玉又得跑去哄孩子,她是一刻也没得空。

    永璇看到这样的现状也想多给些帮助,可自己也是能力有限,帮得了福灵玉一时,帮不了她所有,对永瑆劝也是早就劝过,根本就没有什么用,不过福灵玉已习惯这样的生活。

    福灵玉对永璇他们说那你们随便,我带孩子先去睡觉了。说完,福灵玉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回房间。

    永琰一个人闲来无事,就去捣腾他那些笛子,整个房间放着各种各样的笛子有上百支,平时不管去到那里笛子也是不离身,都会带上一支笛子,用于平时解闷,也用作防身武器,这身装备能一举两得。

    永琰拿一块干净的布擦拭笛子,看了看笛子,吹口出,看有没有灰尘,有就擦一擦,擦干净就把它放回原处,房间里除了笛子,还有古筝,琵琶,二胡,平时除了读书,还会去练武,剩下时间全用来弹琴吹笛。

    永琰住在紫禁城里,他被乾隆皇帝牢牢控制,什么名分也没有分给永琰,在宫里就一个十五阿哥称号,无权,也没有工资,在一些大会议上,更没有发言权,完全要听命于皇上和比他大的阿哥安排。

    比永琰大的阿哥都升级做上王爷大官,有权有势,有高工资,而永琰什么都没有,全靠皇后补寄,吃的,住的,全靠皇后一人在背后帮忙,皇后也是最疼爱永琰。

    这时一个太监进来说启禀十五阿哥,六阿哥贝勒爷前来拜访,永琰说知道了,然后太监低头慢慢退下。

    皇宫里有规定,孩子到八岁就不能住在皇宫,被封王爷,贝勒爷的,结婚的,都要住到紫禁城外面去。

    皇宫里只能住皇上,皇上的父母,重要军机大臣,御前卫士,还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子,宾妃,贵人,常在等服侍皇上的人。

    下人有宫女,太监,以及教书先生,办公大臣,外来贵宾,太医等,皇宫地方有限,不能住太多人,只能住一些有需要的人。

    永琰从房间里出来,看到六阿哥永瑢,抱拳向他行礼,永瑢笑脸相迎拿着手中礼物上去说听说十五弟成亲,特备薄礼前来道贺。

    永琰请永瑢上座,叫太监去倒茶,太监去给永瑢倒茶,两人就此聊了起来,问永瑢最近的近况可好。

    永瑢一直在外地做官,没什么重要的事,也没有时间回来看看大家,听说十五弟结婚,就抽空来回给十五弟祝贺。

    乾隆在写两份圣旨,写完字拿玉玺去盖章,弄好把圣旨合上,并吩咐太监李玉,过两天再去传圣旨,李玉领命接下圣旨。

    喜睿那一边依然是四个人,平时没事可做的时候就去秀一秀手帕,或者去养养花,再者就去练一练跳舞。

    这天晚上喜睿在屋里练习跳舞,抬抬手,起起脚,转一个圈,小琉璃在一边拍手叫好,夸赞郡主真美,跳得真好看。

    乾隆在御书房问李玉永琰那边是什么情况?

    李玉说他们现在分开住,永琰比较少去喜睿那边。

    乾隆叹了一口气说去,再去给我找几个好看的宫女来,我要给永琰好好选几门妾。

    李玉向皇上行礼说嗻,然后低头慢慢退下。

    李玉带着几个小太监来到掌礼司,寻问这里管事的太监,这里管事太监说启禀李公公,现在是夏季,这里所有宫女都已经分配完,没有多余的人,只能等到秋季入选宫女时才有。

    李公公一听没有,顿时心急火燎,就指责这里管理的人,说他们怎么管事的,连几个预备的人都没有。

    这里管事的太监说要不您去广储司那边瞧瞧,看看那里有没有多余的宫女。

    李公公看这里没有多余的宫女,然后就不跟这里管事的人多啰嗦,说完后就转身离开。

    李公公马不停蹄带几个太监来到广储司,接待李公公是这里管事的赵麽麽,赵麽麽负责管理这里绣衣制造,李公公问完话,赵麽麽也说这里宫女也紧缺,不过,可以去其他部门帮李公公问问看。

    李公公看也只能是这样,没有多余选秀宫女用,就把这件事交给赵麼麼去办,并嘱咐她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妥,这是皇上钦点的事。

    赵麽麽谦虚的说奴婢知道,一定不会辜负公公所望。

    永琰带六皇子游自己的毓庆宫,六皇子永瑢发现,永琰家里一件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什么高贵青花瓷,金银珠宝玉石,名贵家居都没有,都是一些普通老百姓所用的用具,连永琰平日所穿的衣服布料也是普通布料。

    住在皇宫里,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寒酸的皇子,这样的场面也不知道怎么说好,天色已经渐渐变黑,也到了吃晚饭时候,永琰吩咐佣人去做饭,饭也已经做饭,佣人过来请两位皇子过前面屋去吃饭。

    在桌上有七道菜,但是只有一道菜有肉,其他六道全是蔬菜,各种蔬菜,一道菜汤,筷子和酒杯也放在一边,没有摆在永瑢所坐的位置,永瑢坐下后,也不知道要不要请自己吃饭,就显得有些尴尬。

    永琰一看筷子和酒杯没有摆过去放好,起身拿给永瑢筷子和酒杯,并说不好意思,这几个佣人是前几天刚来的。

    永琰在还没有结婚前,是没有什么佣人的,在结婚了之后,乾隆才给永琰分配几个跑腿的佣人给他用。

    永瑢也表示不介意,自己常年在外地办公,不经常在京城,对于永琰现在家里情况,也是略知一两,所以有些感到陌生。

    在第三天李公公来到永璇府里,拿出圣旨,并对永璇说八阿哥和硕仪亲王听旨。

    永璇用手把围衣裳捋开,单膝跪地,双手抱拳低头说儿臣听旨。

    永璇今天穿的是朝服,石青色布料,马蹄袖口,身前身后秀五爪盘龙,戴一顶官帽,身前佩戴红宝石佛珠一串。

    李公公打开圣旨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爱新觉罗,永璇前去湖南,协助刘墉办案治理当地灾情,特赐精兵一百名,钦此。

    永璇张开双手说儿臣接旨。

    李公公把圣旨交给永璇,并亲切对他说希望王爷能一帆风顺早日归来。

    李公公和一群人快马加鞭赶到毓庆宫,进到毓庆宫,永琰昨天一早接到消息,今天要在家里听圣旨接任务,哪都不能去。

    李公公进到屋里,拿出圣旨,让永琰听令,永琰一身素衣单膝跪地,并抱拳接听令。

    李公公打开圣旨,并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爱新觉罗,永琰一人前往福建,监督科举考试,钦此。

    永琰听完这个消息感到有一些意外,任务不在自己预想之中,皇上没有派自己去湖南那边治理灾情,而是派去监督科举考试。

    谁让乾隆是皇上,他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永琰也只能听命于此,并说儿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