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难得糊涂的爱 » 第304章

第304章

    徐继辉回到公司,让吉雅把施工队的工程技术员韩凯请过来。

    徐继辉说:“韩工,你辛苦一下为吉雅家设计智能阳光暖房,要用心地去设计,他们家别墅院子的大小你是知道的,具体怎么设计是你的事情了,要设计成为样板暖房,以后说不定会有其他人家也会建造智能温室或者暖房,你设计时把最好的材料都用上。”

    “是,徐总。”韩凯答道。

    韩凯接到这个任务,专心致志地去设计,两日后设计图出来。

    徐继辉嫁给设计图巴根审阅,待巴根阅完后问:“嘎查达,怎么样?”

    巴根高兴地说:“好,很好,照图施工就行。”

    暖房按照标准智能阳光温室大棚施工,暖房东西跨度9米,南北进深18米,两个联通暖房覆盖面积324平方米,房顶可以上人,钢筋混凝土地梁上面砌筑360毫米女儿砖墙,女儿砖墙高出别墅院子地坪650毫米。

    监督暖房建设个韩凯,命令施工人员把暖房个暖气与巴根家的0.3吨热水锅炉连接,使两个暖房以后的温度控制在26~30摄氏度之间,温度和湿度自动控制。

    暖房建成,草原上迎来第一次降温,巴根开始为暖房升温,外面寒风凛冽,暖房内温暖如春,徐继辉把一部分营盘嘎查牧民请巴根家暖房体验。

    巴特尔问巴根:“嘎查达,这两个暖房造价多少?”

    巴根说:“六万多,西暖房能够产两茬蔬菜,足够我们家冬季食用的。”

    “这么好。”巴特尔说。

    “是的,就是这么好。”巴根说。

    “嘎查达,我们在暖房喝酒怎么样?”巴特尔问巴根。

    巴根说:“好啊,让我额吉用羊肉炖白萝卜给你们吃。”

    “太好了。”巴特尔说。

    徐继辉说:“羊肉炖白萝卜,是一道美食,主料为熟羊肉、白萝卜、葱、姜、香菜。首先将炖好的羊肉手撕成块,白萝卜切条备用;其次起油锅,爆香葱姜,下入萝卜条用大火翻炒一分钟;接着添加羊肉翻炒均匀,添加没过的热水大火煮开;然后转入砂锅烧开后添加料酒,小火炖至萝卜软烂,添加适量盐、胡椒粉和味精调味,撒上香菜即可。”

    “徐副乡长也喜欢?”你特问徐继辉。

    徐继辉说:“奶奶做的,当然喜欢。”

    “嘎查达,咱们喝什么酒?”巴特尔又问巴根。

    巴根说:“喝‘归流河’。”

    “内蒙古人喝酒厉害,为何内蒙古没有名酒?”徐继辉问巴根。

    巴根说:“说起中国人喝酒的量,大多数人想到的山东、东北、陕西等地方的人,却疏忽了最低调的内蒙古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草原雄鹰展翅飞,一个翅膀挂三杯’。在喝酒这一块内蒙古人深不可测。

    内蒙古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有着浓郁而独特的草原风情,人数上是不占优势的,不过在酿酒这一块,内蒙古也没有亏待自己,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内蒙古有多少河流就有多少酒厂,有多少酒厂就有多少个旗县。’据统计,内蒙古地区的酒厂数量已经超过100家了,每个市县都有属于自己的白酒,所以说内蒙古人是会酿酒的,在全国的段位也不低。

    不出名酒的第一个原因是内蒙古绝大多数酒厂定位的是当地的人民群众,口感自然更加贴合当地人的口味,外地人喝不习惯,而要成为名酒,最起码得走出省外,在省外也要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所以口感上的定制化是一个因素。

    其次,内蒙古多数酒厂在品牌宣传上没有很大的投入,在内蒙古比较有名气的有呼白王、归流河酒、蒙古王、宁城老窖、奥淳酒、河套王、草原白、乌海二锅头、苁蓉酒等白酒,有几个是大家知道的呢?估计八成人第一眼看到会以为是新品牌酒,其实它们都是内蒙古的一方诸侯,只是在国内没有名气,广告宣传的不足是最大的因素。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内蒙古酒比较小众,而且喝内蒙古酒需要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比如在设宴的时候需要斟满酒水,然后捧出就洁白的哈达,唱起祝酒歌以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喝内蒙古的酒少了这点就缺少点味道,但是国内其它地区有自己的喝酒习惯,所以小众化的内蒙古酒走出当地就会水土不服,这就是内蒙古一直不出名酒的原因。

    其实不管出不出名酒,适合自己的酒才是好酒,内蒙古人心态客观,不羡慕国内名酒,自家的酒就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名酒虽好,不过有的价格昂贵买不起,有的产量太少买不到,而且市场上的伪冒名酒的产品多。”

    “蒙古族有关盐的习俗有哪些?”徐继辉又问巴根。

    巴根说:“这里面的学问多了,盐是生命生存的必需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实行‘盐铁专制’。盐分海盐、湖盐、矿盐,人类食用的盐多为湖盐。盐是五味之一。蒙古族崇尚盐,认为盐是食品的‘德吉’(第一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蒙古族民间形成许多与盐有关的习俗……“”

    从巴根的讲解中,徐继辉蒙古族有关盐的许多习俗。蒙古族人祭拜“腾格里”(天)。祭祀分红祭和白祭。红祭时,“舒斯”(整羊)里不能放盐。在巴林地区,年初一早晨,人们在火盆里点燃牛粪,从太阳升起的东方开始给四周磕头,这一习俗叫“给天磕头”。磕完头,给天敬奶茶、奶食品、炒米等,这一习俗叫“给天敬茶”。茶里不放盐。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蒙古族人用羊或羊胸叉祭祀火。煮其时不放盐,其汤里放小米或糜子米、黄油、枣等煮成“阿木斯”(稠粥),大家一起享用,“阿木斯”里忌放盐。

    “博”(萨满)祭祀“宝木勒”(天之子,“博”的保护神)和“吉雅其”(牲畜的保护神)时候,“舒斯”里忌放盐。在巴尔虎地区,祭祀敖包之后,要进行“整羊招福”。招福人家的主人双手捧着手扒肉进行招福,招福的肉大家一起享用,招福肉里不能放盐。

    祭奠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人祖先崇拜的一项重要内容。煮祭奠用的“乌特格舒斯”(羊肉)时,不能放盐。供佛的肉食里不能放盐。老百姓给祖先烧纸(蒙古语为土乐食·额日格胡或道应·西塔嘎胡)时,茶、食品里不能有盐。

    孕妇需要赶远路时,用红布缝制小口袋,里面放上几粒盐,并用红腰袋将其系在孕妇肚脐或腹部上。意思是:胎儿像重重的盐一样,重重地(牢牢地)粘在母胎上,不动胎气。

    坐月子的产妇不能跟别人借盐,别人也不能向她借盐。蒙古族人认为正在坐月子的产妇不净。不净者手接触盐,会弄脏了盐。这样的人死后,阎王爷不接收。那么,她也就没有“来世”了。特殊情况下,产妇可以接触盐。在科尔沁,产妇头晕头痛时,把盐炒热之后放进小口袋,放在产妇头顶上进行热服。产妇不吃盐或少吃盐。在鄂尔多斯,用腱子肉、茶熬汤给产妇喝,汤里不放盐。

    在科尔沁地区,男孩有尿炕习惯时,家长用“达布苏·贵因”(乞盐)方法来帮助他克服尿炕习惯。家长事先背着尿炕男孩跟邻居或亲属说好:我家孩子来你家乞盐时,你们就打他一下。第二天早晨,家长就让尿炕男孩拿上瓢到预约好的那个人家要盐。尿炕男孩到那人家后,那家主人接过瓢来,装做给盛盐的样子,趁男孩不备,突然将瓢扣在他的后脑勺上,然后用烧火棍敲打。一般情况下,给尿炕男孩拿的乞盐瓢大多都是破的或半拉的,经不住烧火棍的敲打就会破碎。乞盐瓢的破碎象征着尿炕习惯不再存在。

    内蒙古地区有好多盐湖。锡盟的母亲湖、阿盟的吉兰泰盐湖、青海的柴日罕盐湖非常著名。过去人们赶着牛车或骑着骆驼远行到盐湖拉盐。这就是蒙古族人常说的赶“达布森·阿彦”。蒙古族人把运盐称为“达布苏·扎拉胡”(请盐)。请盐人到盐湖后,首先向盐湖敬献奶食品及茶的“德吉”等备好的礼物,把牛尾毛、骆驼鬃毛等放在盐湖的敖包上。请盐时忌用拉过尸体的车和铁车;不能携带肉食品进盐池;妇女和有传染病的人不能前往盐湖请盐。请盐的人到家之前,必须把路上准备吃的东西全部吃完。

    蒙古族民间流传着很多在特定场合下才说的与盐有关的话语。大人问小孩的名字,小孩子不回答时,大人就会说:“你没有名字难道叫一斗盐吗?”大人暗示小孩难道你因尿炕而不敢说出自己的名字了吗?这一说法源自上述尿炕男孩乞盐习俗。

    某件事让人感觉到没有意思或未过瘾时,比喻说:“没有放盐的小米汤”。在鄂尔多斯,把没放盐的茶叫“沙拉腾·茶”(汉语意没有味道的茶)。把“尝鲜”或“品尝”常常说成“达布苏音乌吉胡”(汉语意为品尝咸盐)。大人逗小孩过头或某人做事过火时,

    会说“达布苏音合图日乐呼”(汉语意为盐重了)。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之魂,在蒙古族地区流传成吉思汗含在嘴里的糖掉在地上形成了盐湖的传说。蒙古族民间流传着与盐有关的格言:大海也有缺盐的时候。比喻再富有的人也有缺东西的时候。蒙古族与盐有关的谚语有:要想节约的话是水,要想品尝的话是盐;做事有终结,放盐要足够。点滴也对大海有益,碱硝也对盐有利等。

    依据物产命名湖名是蒙古族文化习俗之一。在内蒙古以“达布苏”(盐)命名的湖很多。二连浩特境内有额仁达布森淖尔(汉语意为斑斓或幻象盐湖)。太卜寺旗境内有达布森淖尔(汉语意思为盐湖)。ZXBQ境内有达布森淖尔(汉语意为盐湖)。鄂尔多斯市ETKQ境内有布尔汗达布苏淖尔(汉语意为佛盐湖)。阿拉善盟ALSZQ境内有包日达布苏(汉语意为柴盐)、吉兰泰达布森淖尔(词意待考,今名吉兰泰盐池)。ALSYQ境内有达布斯图湖(汉语意为有盐的湖)。值得一提的是,以达布苏命名的陆地名不多。DWZMQQ境内的达布森达坝(汉语意为盐梁)是统计到的唯一一个以盐命名的陆地名。

    日常生活中,蒙古族人认为不能随意丢弃盐。一般情况下,不向别人借盐或不给别人借盐。如果必须借盐,借盐人不说借盐,而是把盛盐的器皿拿出来递给被借盐的人,被借盐的人也会领会借盐人的意思。在巴尔虎,亲家相互不能借盐,如果必须借盐,盐里要放干了的马粪。给别人递盐时,不能直接放在他人手中,必须先放在什么地方或什么东西上,让接盐的人自己取。科尔沁人认为直接从别人手中接盐,意喻着会和对方见不着最后一面;鄂尔多斯人认为手把手接盐的双方,会结成深仇。

    在内蒙古地区,婴儿出生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时,要举行洗礼或入摇篮仪式。用盐水或茶和盐以及“阿日其”(松柏香枝)等煮成的汤给婴儿洗浴,祝福婴儿茁壮成长。在巴林,小孩子眼睛发炎发红时,用盐水冲洗。在巴尔虎,牧人腰酸腿痛时,把盐炒热,进行热服。火里禁忌放盐,怕惊吓火神。但特殊情况下,火里放盐。在鄂尔多斯,小孩哭闹不止,认为闹鬼时,勺里点着火,里面放几粒盐,在小孩头顶上或围身体转圈儿。人们相信,盐在火里发出的嘣嘣之声,能够吓鬼驱邪。在KLQ小孩闹病时,把小米、盐放在有火的火铲里,在小孩头顶上转三圈儿,进行招魂。在蒙古族人传统意识里,新娘跟鬼,死人跟佛。迎新娘时,点燃堆火,火里放盐,避邪驱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