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那山,那事,那些人 » 第十一章 初入职场(2)

第十一章 初入职场(2)

    吴才荣的年龄比黄昊大很多,三十好几了还是光棍一条,说是只顾研究发明技术,没什么条件,曾经谈过对象,人家一看太穷就分手了,后来时间精力顾不上,就没再谈。说是等事业成功了,自然会有异性看得上他。

    黄昊就说:“那你是属于先立业再成家的类型。”

    吴才华对他给自己归类,还蛮喜欢的,便问他:“那你是什么类型的?”

    黄昊说:“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没条件拿什么谈恋爱,没钱结什么婚,老婆孩子也要吃的啊。但是,爱情来了,先谈恋爱再立业也行啊,起码先享受二人世界,也是一种幸福。”

    吴才荣说:“看来,你正享受着爱情的甜蜜吧。”

    黄昊也不掖着藏着,大大方方地承认了在谈恋爱。吴才荣就好奇对象是谁,是什么让她喜欢他,好的经验得分享。

    黄昊说:“这个怎么说呢,缘分也有吧。我觉得,首先自己得有自信,有吸引异性的地方,比如有才华,比如长得帅,每个女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吧。”

    吴才荣看他说得一套一套的,便问女友是谁,怎么认识的。

    反正无聊的闲聊,黄昊便讲了与何爱云认识的过程。当知道她父亲是领导时,吴才荣几乎张大了嘴巴说:“黄昊,你这个我们就学不来了,起码这勇气,打死我都没有。”

    黄昊觉得他有点小题大做,倒是取笑他:“老板,想找女人,得把你这络腮胡子刮干净,要不然第一次亲嘴就被扎痛了,鬼才跟你谈恋爱。”

    吴才荣笑得腰都直不起来,觉得他真是个人才,真诚、幽默。当天晚上,吴才荣就去理发店把胡子刮了。

    第二天,大家看到脸上干干净净的吴才荣,还有点不习惯,有人还打趣说“老板是不是相亲了。”

    吴才荣笑而不语。黄昊却说:“你这刮得寸草不生,也太干净了,万一女人喜欢被胡子扎的感觉,岂不可惜了。”

    把大家逗得乐不可支。

    随着相处和工作表现,吴才荣对黄昊除了欣赏,还多了信任。除了助理工作之外,让他管理原材料和产品出入库。

    产品越来越多,销售却一直跟不上。派出去的两个销售人员,转了半个月,带出去多少盏灯,回来还是那么多。除了送了一两盏给客户试用,其他的都原封不动地带回来了,差旅费倒是花了不少。

    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公司就会难以维持。黄昊想了想,对吴才荣说:“我建议,动员大家都参加销售,公司定出一个供货价,按市场价卖出的差价,谁卖归谁。”

    吴才荣觉得合理,便采纳了。

    黄昊把心思放到了市场方面,他认为电力紧张的城市到处都是,怎样找到精准客户才是关键,有几点是比较重要的。一是晚上必须办公的人,希望有这种应急灯,它明亮、干净、成本低;二是必须有购买力,应急灯的价格是普通台灯的几倍,因为它有充电和节能功能;三是以单位购买为主,挨家挨户销售,效率太低,而且人家怕上当受骗,不会给陌生人开门。

    基于这几点因素考虑,黄昊盯上了晚上需要办公和照明的群体,像公检法、银行等。他突然想到了任湘衡,记得他在衡阳某个公证处工作,便翻开笔记本找到了任湘衡的电话号码,尝试着打了过去。

    接电话的正是任湘衡,听到是黄昊,声音都高了几度,听得出特别高兴。黄昊便把自己的想法和应急灯的功能,简单明了地做了介绍。

    任湘衡说:“你这是雪中送炭啊!这几天,衡阳老是停电,晚上看材料,点着煤油灯,鼻子都熏黑了。你赶紧送过来吧,我大概需要20盏。”

    黄昊一听,便跟公司预支了差旅费,带了四箱灯具(48盏)过去。

    黄昊坐长途汽车到达衡阳,先到衡阳饭店住下,打电话给任湘衡。

    任湘衡安排司机开着面包车,一起到饭店接上他,两人相见,格外亲切。

    黄昊发现,这位哥哥似乎成熟了许多,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样子,看架势应该是升职了,怎么样看都有领导的架势。

    车上,任湘衡不断地问黄昊,家里情况怎样,他现在情况怎样,怎么做起灯具销售来了。

    黄昊也不想跟他说得太具体,就说这个灯具确实好,帮一个朋友的忙,送灯来也是帮他的忙。

    任湘衡听他这么一说,倒像是他“雪中送炭”做好事,反而觉得他比年龄成熟。

    到了单位,任湘衡把办公室主任叫来,一起听黄昊介绍灯具。

    黄昊熟练地演练了一下灯的操作,并逐一讲解了功能和优点。任湘衡发现他口才不错,条理清晰,逻辑性很强,就说:“老弟,你这口才和思维,倒可以考虑往司法这条线发展,比如学习法律等。”

    黄昊一听,就入了心,他也是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优势,逻辑推理和说服能力还不错。

    演示完毕,任湘衡也不转弯抹角,直接就对办公室主任说:“我们单位20个人,就拿两箱吧,24盏,4盏备用。”

    那还剩下一半呢,黄昊则看着他说:“湘衡哥,你不能光顾着自己单位应急,肯定还有朋友急需啊。不得帮一下朋友呀?”

    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把办公室的人都怔住了,随即都笑了。任湘衡不由得佩服这个老弟,用手指点着他,夸他头脑灵活。

    那办公室主任立马就说:“任主任,我来处理吧,我给建行王主任打电话,最近老是停电,估计他们也够呛。”

    不一会儿,办公室主任回来就说:“任主任,王主任那边说,可以送20盏过去。”

    黄昊见这么快就搞定了,就拿出几支应急灯管说:“这几支灯管,就送给你们备用吧。”

    说完就收拾准备去建行,任湘衡就说:“你等会回来,到家里吃饭,我让你林凤姐做点菜,听说你来了,她一定很高兴。”

    黄昊一听,便问道:“林凤姐还好吧?那小外甥应该长大了。”

    任湘衡说:“一切都好,都上幼儿园了。”

    黄昊:“那姜林红呢?”

    任湘衡说:“也结婚了,离这不远。”

    黄昊:“那挺好的。先不要让林凤姐做饭,我忙完再给你电话。我先过去送货吧。”

    到了建行,王主任被黄昊的讲解和演示征服了,爽快就要了剩下的两箱灯并付了现金。临走时,还特意安排司机开车送黄昊到住的衡阳饭店,说前段时间一个外地人,收了一笔货款,还没回到酒店,半路上就被人杀了。

    黄昊感觉这些人真好,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特别是任湘衡,这次算是帮了大忙。突然,他心里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当初父母的善良和宽厚,他或许也不会有今天的热情。人的善良,总会有一天会有回报,只是或早或晚。”瞬间,感觉父母秉承的善良,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他不想麻烦任湘衡,回到酒店后打了一个电话给任湘衡说有事处理,不去家里了。第二天一早,就买了一张回县城的票。

    黄昊回到公司的时候,大家都有点意外。

    吴才荣问他:“黄昊,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黄昊说:“不小心,把灯给全丢了,就回来了。”

    “灯丢了?”大家都不相信,黄昊从包里掏出一大叠钞票说:“灯没了,不过钱在这里。哈哈哈……”

    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倒跟耍魔术似的。便问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黄昊简单地把出衡阳之前做的准备工作,到衡阳之后如何利用客户乐于助人的心理,转介绍客户成交的经历说了一遍。

    大家简直是惊呆了。

    吴才荣马上就开会,总结和表扬黄昊的出色表现,希望大家都向他学习,齐心协力,把产品销量搞上去。

    衡阳那边,建行用了灯具觉得很好,给江永县建行的朋友周主任,介绍了这款专利产品。周主任一听,也说需要。王主任便打来电话,请黄昊尽快送一批灯具过去。

    吴才荣一听,马上就安排黄昊出差,为了方便,还特意安排了一位销售人员李小野跟他一起,说是让她好好学习黄昊的销售经验。

    黄昊二话没说,就跟李小野带着灯具赶往江永。一路上,有了同事的陪伴,黄昊觉得旅途也不那么疲劳。

    那李小野对他怀有不一样的心情,自己出差半个月,没销出一盏灯,感到十分沮丧,这黄昊两天就是四箱买得光光的,还全款回来,简直就是神一样的人物。便不想错过这次取经的机会,一路上都跟他闲聊。

    从道县转车,再到江永县城,已是下午四点多。

    李小野说累了,建议先到宾馆住下,第二天再说。黄昊说,早一天把产品送到客户手里,可能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他马上就联系建行周主任,那边很快就派车来接他们。整个过程,基本上跟衡阳没什么大的区别,拿到货款后,黄昊不慌不忙地对周主任说:“周主任,虽然我不迷信,但我看得出来,您是一个非常愿意帮助朋友的热心肠的人,对吧?”

    那周主任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说,也不能否认自己不是个热心肠的人啊。便说:“请问,你这话是?”

    黄昊说:“我们这里停电,不仅是我们建行需要应急灯,其他朋友也需要啊,您不想帮朋友的忙吗?”

    周主任听了,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仔细一想,指着黄昊说:“你……这忙看来,我必须得帮。”

    说完,就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用方言打起电话来。虽然黄昊不是完全能听懂他在说什么,但看他那神色,肯定是向朋友推荐好东西。

    周主任打完电话,拍着黄昊的肩膀说:“你这小伙子,太可爱了。刚才我给县委办何主任打电话,介绍了一下你们这个灯,我讲得不是很专业,但大概是清楚的。何主任说,要是真的这么好,能要一批。你这样,赶紧送过去吧,我安排专车送你们。”

    没出一点意外,江永之行也是圆满成功。

    那个随行的李小野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她感觉自己都没看明白怎么回事,黄昊就把事办完了。

    李小野第一次遇到这么厉害的男人,晚上在宾馆就赖在黄昊房间,跟他东一句西一句的闲聊,缠着他讲自己是怎样想到这样操作的。

    黄昊说:“我想的是,我先当自己是客户,我要什么不要什么。如果我们只顾自己夸夸其谈产品如何好,客户没兴趣、没需要,就不会成交。所以,我首先要了解市场,看哪些人需要,然后要掌握公司产品的特点和优势,给客户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李小野似懂非懂:“为什么你总是带多一倍,人家电话里说要20盏灯,你带48盏。而且还卖了出去。”

    黄昊说:“这个就是要了解人性。每个人都喜欢被人贴上好的标签,比如好人、热心肠、乐于助人。客户肯定有朋友,他对朋友说一句,顶我们说十句、百句,因为他们是信任关系。客户只要相信产品的品质,或已经得到了好处,就愿意转介绍给朋友。这个怎么说呢,就是我们不要只看到,一头牛只有一张皮,他身上其实可以有多张皮……”

    李小野还是不太理解,便问:“你之前做过销售吗?”

    黄昊直率地说:“没有。但我看过一些关于销售的书。无论是做销售还是别的事,一定要先做好准备。这叫不打无准备之仗。”

    李小野简直可以说是用崇拜的眼神看着黄昊了,凑近他说:“你看我有几张皮?”

    黄昊对她的问题感到有点为难,愣了一下,就笑着说:“你这叫脸,不叫皮。”

    李小野便想上他的床来,说:“我不会转介绍,但我想毛遂自荐,你要吗?”

    黄昊马上明白了她的意图,连忙用手顶住她的头,不许她上床来,把她推着往门外走:“今天也累了,赶紧休息吧。”

    李小野到了门口还不想走,抓住门框说:“灯卖完了,坐一天车确实累,我们明天在这里耍一天吧。”

    黄昊怕节外生枝,说:“明天早上就回去,还有许多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