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那山,那事,那些人 » 第十一章 初入职场(1)

第十一章 初入职场(1)

    县城召开宣判大会,最终的判决结果很快传遍了村里,黄炳艮以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立即执行;熊小雨以流氓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

    黄昊现场看行刑那天,从县城离开武装部后,带着秦干事提供的资料,回家专心修改电影剧本,他想再搏一次,希望这次送稿能有个好的结果。他心里非常清楚,父母年事已高,自己年龄也越来越大,再这样下去,生活将越来越窘迫,即使何爱云不离不弃,她父母也不会同意他们结婚。

    为了赚钱到电影厂送稿,黄昊也想着跟人合伙从村里收购一车“犁手把”(直径12CM大小、约150CM长的杉木),拉到县城整车交货,一车大概能赚到七八百块,这样一人可分得400就足够到长沙的路费。

    这一天,他跟合伙人下午五点多在村里装好车,等到晚上再走。当时,杉木是需要木材指标才能过关的,杂木则不要指标。他们把“犁手把”装在下面,上面装的全是杂木,企图“蒙混过关”。

    谁知经过天光坳木材检查站时,他们的车被拦下后,直奔主题就查出了“犁手把”,处理结果是整车货物没收。这不仅没有赚钱,还倒贴了车辆运费和收购款。合伙人知道黄昊家的情况,也没有追究要他赔偿损失。

    为什么别人这样能够蒙混过关,自己就不行呢?后来有人告诉他,他们当天下午装车的时候,班车路过时被人看到就打电话到检查站举报了。

    这一趟不仅没有赚到钱,还背上了一些债,真是雪上加霜。黄昊感觉想死的心都有了。

    黄昊心想,人心叵测,防不胜防,世界上就是有人见不得你好。同时也想到,这违法的事情还是不能做,这次被没收货物是小事,只是亏了钱,如果事情大了要承担法律责任,或是更严重的后果就麻烦了。做人还是要遵纪守法,违法犯罪的事坚决不能做。这也成了他后来一直坚守的底线。

    别无他法,黄昊跟父亲说,想把家里的耕牛卖了。黄龙朝开始不同意,想着这牛每年还得耕田呢。

    黄昊说,每年种田种地也就那么多出产,饿不死撑不着,何年何月才是出头之日,我去电影厂送稿,万一成功了就摆脱了在山里当农民的命运,以后还要牛有什么用?

    虽然闹了不小别扭,最后父亲还是让步把耕牛卖了几百元,大部分让黄昊拿着做路费去长沙。

    黄龙朝心想这家迟早你得当家,只要不干违法犯罪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努力。对黄昊,两个老人还是比较放心的,相信他不会乱来。村里像黄能顺、黄炳艮还有那个姜林春,在外面什么事都干,而黄昊从来不参加涉嫌违法的事,这个是做人的根基,动摇不得。

    这是黄昊第一次出远门,来到位于长沙的电影厂,住进了潇影招待所。

    他特意找了编辑唐老师,她一直在看自己的投稿。唐老师知道他特意来送稿,让他在长沙看看周边的风景,她看完剧本后会让人到招待所找他。

    黄昊先去了橘子洲头,想感受一下毛主席少年时,那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情景。

    当时下着大雨,除了被淋透了的橘子树和滔滔江水,没感觉到什么特别的诗意,他觉得或许是自己目前的文学造诣不够,还不足以抒发出伟人那种气势磅礴的感慨。

    第二天,雨停了,有了太阳。他买了一张地图,坐公共汽车到了岳麓书院,看到门口“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门联,内心在想,假如自己也能取得一些成就,被后人传诵,那得多好。

    然后就按照地图指示,到了“爱晚亭”,认真地看毛泽东主席的题字,并拍照留念,想起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可惜这时候枫叶青青的,并没有到漫山遍野泛红的季节。

    岳麓山上山的路很陡,偶尔还有小车经过,或是加油往上爬,或是带档往下冲,偶尔响起刺耳的刹车声。

    黄昊爬上山,感觉视野就开阔了许多,看得到湘江、橘子洲头和对面林立的楼房,可惜这一切都是陌生的。

    一个年轻女孩走过来,主动跟他打招呼,让他感觉有点意外,心想难道自己太帅了,吸引了她的目光。

    女孩走到跟前,问他是否要照相,一张10元,到时候会寄给他。

    原来是个揽生意的,怪不得笑得这么甜美。黄昊便告诉她,自己带了相机,请她帮忙给自己拍几张照片,给她10元辛苦费,是否可以。

    女孩见有钱赚,便答应了,用他自己的相机拍了几张照后,盯上了别的人。

    下了岳麓山,黄昊特意去了长沙烈士公园。

    他买了一张导游图,直奔“烈士纪念塔”,相对于风景来说,他更喜欢了解当地的人文文化或有历史故事的东西。

    在这里,他看到了毛泽东主席题写的碑铭:“近百年来特别近三十年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的湖南人民英雄烈士们永垂不朽。”

    塔里陈列着先烈郭亮、夏明翰、杨开慧等90人的遗像和事迹。他在杨开慧的遗像前,久久站立,脑海里想像着,她当年面对凶残的敌人,那种大义凛然的场景,这得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我们今天的平安、幸福,是无数先烈和英雄用生命换来的,现在还有无数边防将士正在云南与越南侵略者进行战斗。要是剧本被采用,也算是对先烈、对英雄的一份敬礼。

    然后,他来到民俗文化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表演。一个上了年纪的杂耍人,把一排有数字的卡片,随便放在地上,旁边蹲着一只穿着衣服的小狗。

    杂耍人对大家说:“这小狗会算术,只要出10以内的加减法,它就能算出来,然后叨起表示得数的卡片。”

    狗能做算术?这可是闻所未闻,岂不相当于小学一年级的智力了。黄昊便被吸引了,出了几道题目,被那小狗准确地叨起了得数。

    黄昊觉得很有意思,这小狗值得打赏,便给了杂耍人几块零钱。

    回到招待所,服务员对他说,请他到编辑部去。

    黄昊知道是编辑老师应该是有了初步结论,便大步流星赶过来。

    唐老师和蔼地对他说:“黄昊,剧本我们看了,等会周老师会跟你详细讲。我一直在看你稿件,觉得你文笔是很好的,也很勤奋。但是现在电影市场发生了变化,关于对越战争的影片已经拍了好多部。我也是零陵(现为YZ市)文联调来的,看你写了好几年的稿,给你一个小小的建议,好吗?”

    黄昊连忙表示感谢,倾听她要说什么。

    唐老师说:“你是一个山里孩子,需要开阔眼界,送你八个字吧:先求生存,再求发展。”

    “先求生存,再求发展。”黄昊心里默读着这八个字,似有所悟,连忙再道谢。唐老师便把他引到一个年轻编辑的座位前,便离开了。

    那个编辑自我介绍说:“我姓周。黄先生,请坐。”

    等黄昊落座后,周编辑说:“这个剧本我看了,题材很好,故事很感人,往上报,可能难度比较大。但是,如果你能够筹备到80万资金,我可以找导演来拍这部电影。”

    “80万!天哪,这是个天文数字,别说80万,就算8万,也不可能筹得到,要是800块,倒有可能。”黄昊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回答的是:“那我先拿走稿子,回家想想办法,再联系吧。”

    周编辑回道:“好的,但得抓紧时间,市场饱和了,越往后,经费得更大。”

    黄昊礼貌地告辞,回到招待所,一刻也不想逗留,赶到火车站就买票回家。

    坐上火车,望着窗外那一幕幕快速后退的风景,黄昊心里五味杂陈,唐老师“先求生存,再求发展”那八个字,如雷贯耳,似乎敲醒了黄昊“执迷不悟”的创作梦想。

    父母老了,家境仍然是村里最困难的,再写下去,真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从高中休学到现在,这么多年,村里的小伙伴都学会了怎么赚钱养家糊口,特别是黄能顺不仅很早就学会了开车,还学会了做生意。有人请拉货就赚运费,没人请就自己找老板,然后到村里收购竹木或农副产品拉到市里交货赚钱。连黄炳艮都在坚持向父亲学搞野兽的技能。似乎他们都在脚踏实地,而自己却没学成一项谋生的技能,也没赚到钱。现在是时候收起自己的梦想,脚踏实地去改变面貌。

    想到这些,黄昊感觉自己特别渺小、特别孤独,生活的无助,谁也帮不了自己,唯有何爱云能带来暂时的欢愉。

    回到县城,来到何爱云住处,黄昊如实跟何爱云说了投稿的过程,心情是比较失落的。

    何爱云似乎并不在意他是否成功,虽然几天不见,却像是久别重逢,她要先跟他享受一下“久别胜新婚”的幸福。

    直到两个人累了,躲在床上,黄昊搂着她的躯体,觉得这才是人间真实。心里格外感激何爱云不嫌弃自己,带来了人生中许多激情和幸福。

    何爱云趴在他身上说:“我爱的是你这个人,不是物质条件。只要能跟你在一起,就觉得幸福。我一天都不想呆在那个家庭,你先在县城找个事做,哪怕没什么钱都行,我有工资,能养活我们两个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每天见面。”

    黄昊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答应想想办法,先在县城落下脚来。黄昊第一时间想到是表哥张善福。

    张善福听了黄昊的想法,说:“机会倒是有,但不是机关单位的工作,怕你不会做。”在他的心目中,这个表弟心思比较大,他想要介绍的工作太“低廉”了。

    黄昊说:“表哥,我确实想出人头地,才能改变家庭的面貌。但现实告诉我,‘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吧,先养活自己,再讲什么远大目标。如果我呆在家里,怕真的跟社会脱节,就真的要废了。再说,我女朋友也希望我出来,两人也好在一起。这次为了到电影厂送剧本,姑姑之前卖给我爸的牛也被我卖了。父母老了,我不能再等了。”

    因为帮老百姓维权成功的事,张善福对黄昊一直是带着欣赏甚至有点敬仰目光的,见他这么说,心里便踏实了,说:“县科技局领导让我介绍一个可靠的人,给一个搞专利发明的人做助理,帮助整理资料,现在产品也进入到批量生产阶段,如果市场好的话,还是有效益的。不知道你是否感兴趣。”

    黄昊就问了是否提供食宿,张善福说,这些是有的。黄昊马上就答应了。

    张善福把黄昊带到“华湘电器厂”,介绍给了“老板”吴才荣。

    吴才荣一看黄昊,好像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就给他讲了自己创业史和黄昊工作的重点。

    公司目前主要研制生产一种“应急节能灯”,它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干电池充电。家家户户都有的、手电筒用的干电池,还有五号电池,电量用完后,基本上就是扔掉了。现在放在充电器上,能够反复充电,重复使用;二是这个灯除了是美观的台灯之外,能交、直流两用,有交流电的时候用交流电照明,如果停电或缺电,灯座里面的干电池能够供电,节能灯管发亮,比普通的台灯功率小,但光线很亮。就算平时使用交流电,也节能一半以后。

    黄昊一听,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明专利,结合当时电力紧张的状况,销路应该很好。

    吴才荣一听黄昊的感想,心里特别高兴,觉得他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人,便热情邀请他尽快加入,并带他参观了整个公司,包括住宿、伙房等。

    黄昊跟何爱云说了这事,她也十分同意。黄昊顾不上回家一趟,用身上的余钱,买了一些日用品,就先在电器厂干着。

    黄昊毕竟是一个比较聪颖的人,到公司后发现一些混乱现象,就帮着整改了。他对人友善,有什么意见或方法,先“抛砖引玉”,综合大家的意见,再做出一个决定,这样大家都觉得有参与感,得到了尊重,相处起来非常和谐。

    黄昊还把产品说明书的内容进行了优化,让人一看更简单明了,还有一定的“骟动性”,激发购买欲望。

    吴才荣感觉自己运气真好,收了“一员大将”,对黄昊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下班后,公司就剩下两人的时候,更是无话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