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综穿年代剧之意难平 » 第二十一章 修整

第二十一章 修整

    第二天早上,天刚见亮,老知青们就按照杨书记的嘱托来叫门,让新知青中做饭的先起来。

    结果除了程建军,大家都跟着起来了。

    韩春明蹲在侯艾琪身边刷着牙,眼睛盯着老知青们厨房的方向,又看看热火朝天的他们这边,一嘴牙膏含含糊糊地道:“我怎么感觉这早上饭要吃不上呢。”

    侯艾琪用胳膊肘拐了韩春明一下,瞪了他一眼:“别乱说。”

    今天负责掌勺儿的是赵秋红,她是家里的长女,因为父母经常倒夜班儿,所以她小小年纪便承担起了家里做饭的活儿。

    赵秋红挽起袖子在心里估摸了一下,就指着厨房里的两个半人高的编筐,想着昨天看过的自留地里的菜:“你们四个男生薅两筐小白菜,一把葱,辣椒也摘些。”

    这两筐菜摘回来,大概得有五十斤,五十斤的鲜菜加热杀了水,差不多就能有三十斤,到时候一人一斤菜,绝对够吃。

    赵秋红按照在家给弟弟妹妹们做饭的量比较,昨天晚上,她就带着组员收了每人二两玉米面儿,一会儿做成干粮,大概每个人都能分到个半斤的玉米面大饼子。

    赵秋红蹲下身和同组的女同学淘洗玉米面,她有意显示一下厨艺,所以今天她要做的,就是她最拿手的玉米面大饼子和炖菜。

    大队分给每个人的20斤粮食,大头儿是粗粮,细粮很少,大概比例是10:1。

    粗粮分别是玉米面儿、豆面儿、小碴子、玉米粒、黄豆,不多的小米,细粮是大米和白面。

    赵秋红在家从没和过这么多面,一大盆的面,和到最后她都有点打怵,这时候她才发现,一次做三十个人的饭不仅是个技术活儿,还是个力气活儿。

    放完面碱水,刚把面盆抬到炕头上,两筐菜就摘回来了,大家又是打水、择菜、洗菜、切菜。

    都准备好了后,赵秋红仔细地在锅里倒了一汤勺豆油,葱花下锅爆锅:“把菜倒锅里。”

    “来嘞!”两个男生拎着打水的胶皮桶,就往锅里倒菜,一桶一桶又一桶,等把菜都下到了锅里,所有的人都有点傻眼了,只见锅里菜堆得高高的,还带冒尖。

    赵秋红见此,脸上发红,举着锹铲下锅拨拉,想把下面的菜掏到上面来,其他组员则手忙脚乱地将掉出锅的菜往锅里扔回去。

    “赵秋红!你上锅台炒吧,我看大食堂的师傅都是那么炒菜的。”门口围观的人忍不住支招道。

    “对,快把锅里边的菜翻翻吧,我都闻到糊味儿了!”

    这时候赵秋红也有点没了主意,一听上锅台,就有人扶着她上去了。

    不过这招儿的确好使,翻菜也能使上力了,一锅的菜都受了热,很快就杀出了水,体积终于下去了:“加水!水没过菜,上大火!”

    抹了抹头上的汗,赵秋红对身边的两个男生道:“跟我去把面盆抬过来。”

    几人抬回来面盆,赵秋红瞄了一眼锅里,登时又傻了眼。

    正常情况下是锅里炖着菜,菜上面的锅边上贴饼子,可此时锅里哪还有地方贴饼子,菜都快到锅沿了。

    众人无奈,只能等菜出锅再说,好在小白菜生的都能吃,只要锅里的水一大开,就能把菜盛出来。

    在等待的时候,同组的女生突然道:“诶呀,辣椒忘放了。”

    “算了。”赵秋红无力地道,“辣椒干吃吧,一样下饭。”她知道这锅菜的味道已经是彻底没救了。

    程建军在老知青们起来的时候,他也起来了,快速洗漱完了,就拎着碗筷直奔厨房。

    “程建军,你起来了。”韩春明看见程建军从屋里出来,忙凑过去,“饭还没好呢,得等会儿。”

    这时候有人跑到厨房门口:“赵秋红,好了没?老知青们开始吃饭了。”

    赵秋红心里发急,打开锅盖一看开锅了,也喊道:“菜出锅!菜出锅!”

    同组的人也跟着喊,可新问题又来了:“拿什么盛啊?盆还装着面呢!”

    “这怎么办?”

    程建军挤进厨房:“饭还没好吗?我这要上工了。”

    有人回道:“这菜好了,没地方装啊?”

    “要不找老知青借盆?”

    “老知青的盆也正用着呢!”

    好在程建军早经历过这种情况,直接道:“赶紧让所有人都来打菜啊。”

    “对对对!”

    结果打菜又出问题了,开始分菜的时候,菜都给装得很满,结果轮到排在最后的几个人时,竟然没菜了。

    没办法,只能又从多的人碗里舀出来一些,最后弄得大家都不太高兴。

    程建军打好菜回到韩春明这边,这时候他才注意到还有两个女生,一个挺漂亮,年纪略小,还有一个带着大黑框眼镜,长刘海,看不太清长相,唯一的特点就是皮肤黄。

    程建军突然想到他爸说过,很多肝胆有病的人都皮肤黄,他就忍不住皱眉,微微离远了一点。

    韩春明见程建军看侯艾琪,一拍脑门道:“忘了给你们介绍了,程建军,我发小,这是侯艾琪,我‘朋友’。”重音在‘朋友’上停留。

    杨华建一听,也立刻插嘴道:“这是蔡晓丽,我朋友。”

    蔡晓丽的脸登时就红了,嘴上却厉害:“谁和你是朋友,别随便套近乎。”

    几人笑了笑,程建军自我介绍道:“你们好,我和韩春明住一个院,我俩从小玩到大,可以说‘好得穿一条裤子都嫌肥’。”

    程建军的视线再次不经意扫过侯艾琪,这回他特意看仔细了一些,依旧没什么过人之处。

    韩春明刚才的话他听懂了,什么朋友,不就是对象吗,这长得还不如乡下姑娘呢。

    程建军刚来小清河那会儿,很是风光了一阵,大队里好多小姑娘都愿意和他说话,也就队花周永红还算合他的眼,除了皮肤粗糙了一点,和城里的姑娘一比,也不差什么。

    程建军清楚韩春明认死理的性子,如果没有意外,这两人到了岁数应该就会结婚。

    心里忍不住将侯艾琪和周永红比较一番,心道:就算他将来扎根农村了,周永红都比这个侯艾琪好多了。

    这时候就有老知青下地去了,程建军一看,忙道:“我去看看干粮好了没,我这要不赶趟了。”

    程建军进了厨房,看到筐里有烙好的大饼子,伸手就去拿。

    刚才锅一空出来,赵秋红就赶紧往锅里贴饼子,本来可以让一部分人先吃的,可六人都怕万一又像分菜的时候一样,到最后有人分不到干粮,那就不好了,便想让大家都等着,等都烙好了再分。

    赵秋红这组人看是程建军,念在他刚才给他们出主意的份上,没撵他,只是拦道:“同学,等好了大家一起吃。”

    “就是,你再等一会吧。”

    程建军只能道:“我是老知青,是要下地的,这都快迟到了,你们先让我吃吧。”

    韩春明也跟进厨房门口,忙担保道:“赵秋红同学,你们就先让他吃吧,多了少了的,都算我的。”

    赵秋红还记得韩春明几人给她们女生打水的事,也觉得不好耽误人上工,只能同意了。

    程建军也不客气,拿了两个饼子就出去吃饭去了,难得吃了顿饱饭。

    老知青们看够了笑话,也都心情不错地下地去了。

    新知青们见此,知道今天是赶不上下地了,只能派人去跟杨书记请假,他们的确需要休整一天。

    杨书记早就料到了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自然笑呵呵地就同意了。

    等大家吃上早饭,已经是日上三竿,菜汤都凉透了,饼也有不热乎的。

    饭后,新知青们就吃饭的问题召开了紧急讨论,毕竟这一天要吃三顿饭,这个问题要是解决不了,不说大家可能要顿顿饿着,就是隔三差五来一回,那也受不了啊。

    不提新知青们怎么开大会,程建军趁着间休的功夫,去找了大队长:“大队长。”

    大队长一看是程建军,头就开始疼,这个程建军事儿特别多,跟同宿舍里的知青们都不合,总是闹矛盾找他告状:“又有什么事儿?”

    程建军也知道大队长不待见他,直入主题道:“大队长,我昨天已经搬到新知青那屋住了,我要求以后和新知青们一起上工。”

    大队长一听不是告状,脸色终于缓和了一些:“你可想好了,新知青刚开始的公分可少。”

    程建军点头:“我都想好了。”

    大队长也不希望总有人找他告黑状,打小报告,点头应允道:“那行,我知道了,明天你就和新知青一起上工吧。”又道:“别忘了下工后去找郝会计说一声。”

    程建军满意了,脸上也带上笑:“谢谢大队长。”

    大队长摆摆手,待程建军走远了,旁边的一人忍不住插口道:“真不知道周家小闺女看上这小子什么,‘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还一肚子心眼子。”

    另一个人也道:“幸好上次没闹出大事儿来,不然咱们大队都得跟着吃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