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综穿年代剧之意难平 » 第二十章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第二十章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程建军在看到韩春明的那一瞬间,还以为是眼花了,待确认了以后,什么都顾不得了,扔下手里的活儿,就从地里跑出来,眼里还带着泪花。

    这一年的下乡生活,对从小温饱的程建军来说,根本就是折磨,拉着人忙问道:“春明,你是‘学农’,还是‘下乡’?”

    学农一般一个月就会走。

    韩春明见程建军看到他竟然这么激动,也挺高兴:“我是来下乡的,嘿!以后咱们哥们又在一起了。”他是真没想到,能在这遇到程建军。

    杨华建也凑过来:“程建军,你也在这儿!?”

    “杨华建!”程建军又看到一个熟人,心里更是高兴的不行。

    还不等程建军和韩春明、杨华建说上几句话,就有人在地里不满地喊:“程建军!你干什么呢!还要不要工分了!”

    一个组里,如果有人磨洋工,那其他人就得多干,干不完不让走,要是吃饭的时候回去晚了,那就是连菜汤都没得吃。

    程建军被喊得一个激灵,赶紧问韩春明:“你是不是也住在知青点儿?我晚上去找你。”说完就赶紧回地里干活去了。

    *

    晚上,二十九个小知青在大队部吃完饭,在杨书记的主持下,给他们每人分了二十斤粮食,集体一个大铁锅,五斤豆油,一斤盐,一把菜刀,一个炒菜用的大铁头铲子,一个大菜墩子(菜板子,一棵大树的横切面),一个扁担和两个胶皮桶,另外还有些竹子编的其他厨房用具。

    大家领了粮食,开始还挺高兴,但有那手上有准的人,感觉出重量,自然就问道:“杨书记,一个人就这些粮食吗?这也就二十斤吧,哪够吃一个月啊?我在家还一个月三十斤的定量呢。”

    “是啊,是啊。”大家纷纷附和。

    “同学们!”杨书记解释道,“这二十斤粮食是半个月的量,下半个月的粮食,你们要凭自己的工分领。”

    “哦!半个月的?”

    “那一个月岂不是有四十斤粮食。”

    一听二十斤是半个月的量,有几个知青还小小地欢呼了一下,要知道按国家的规定,只有特殊重体力劳动者和重体力劳动者的粮食定量才能上每个月四十斤。

    还有胃口小的女生道:“这么多粮食,我也吃不完啊。”

    有脸皮厚的男生喊道:“吃不完我帮你吃啊!”

    “哈哈哈哈!”大家哄笑起来。

    只有零星几个人注意到了杨书记后面的半句话,半个月后按工分领粮,忍不住皱了一下眉。

    杨书记安抚了一下讨论起来的会场:“大队还分给你们一块自留地,吃的菜都在那,你们去那摘就行。”

    强调道:“往后这块自留地可就要你们自己种了,种什么菜,种多少,你们自己决定,一会儿我派人领你们去认认地方。”

    “大队的条件就这样,只能分你们一个锅,从明天开始,你们就集体做饭吃吧。”总结道,“明天再让你们休整一天,后天正式上工。”

    “杨书记!我们不用休整!我们明天就要上工!”有积极分子立刻站起来道。

    “对!”响应者还不少。

    “对!我们不需要休整!”

    “对,我们就是来支援建设的!”

    杨书记也不多说什么,笑着点头道:“那也行,明天早上你们还到大队部来集合,我会让老知青们叫你起来的。”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叹气,但愿这批知青的自理能力能和他们的积极性一样,别到时候都空着肚子过来才好。

    本来按着大队长的想法,是想让这批知青和老知青一起吃的,让老知青们带带新人,这样队里还能省一个大铁锅。

    要知道这一个锅可要不少工业卷,那还是有价无市的。可这想法一提出来,老知青们全都强烈反对。

    老知青们都记得,他们刚来的时候,首先是不会做饭,做的不好吃,后来是因为做饭没个算计,最后几天根本就断了粮,还要找大队借粮。

    这种寅吃卯粮的行为,持续了大半年才缓解过来,想想每天饿的眼冒金星,要靠喝水才能充饥的恐怖记忆,他们才不要跟新知青们一起吃饭呢。

    待杨书记走了,二十九个人聚在一起,讨论起来做饭的问题:“会做饭的同学举手。”

    结果只有五个人举起了手,四女一男,侯艾琪自然在列。

    想想就知道,如果不是家庭环境特殊的,谁家不是女主人主中馈,哪轮得到家里十几岁的孩子做饭,粮食这么金贵,可不能浪费了。

    二十九个人只有五个人会做饭,大家一时犯了难。

    最后一商量,那就六个人一组。

    一个人做饭,另外五个人打下手,顺便跟着学习学习,等大家都学得差不多了,再重新分组。

    韩春明这组的组员自然少不了侯艾琪和杨华建,还有下午和杨华建一起打水的毛振都,侯艾琪也拉过来了蔡晓丽,因为他们是唯一的五人组,所以不用参与明天做饭的抓阄。

    分完工,大家自认为已经讨论彻底了,就抬着铁锅和菜墩子等工具,美美地拎着分给自己的粮食,三五成群地回到了知青点。

    “韩春明!”程建军早早就等在路边,见韩春明回来,立刻迎上来,眼睛看到韩春明手里的两个粮食袋子的时候,都有点带绿光了,要知道在家的时候,他可没挨过饿。

    “不用了,没几步了。”

    “也是。”程建军收回手,对韩春明道,“你一会儿出来,咱俩好好聊聊。”

    “行,你等我。”

    老知青们静静地看着新知青们满载而归,脸上热情饱满的样子,都回想起了自己刚来的时候,但没有一个人去提醒这些新来的……

    大概是因为,自己踩过的坑,总希望也绊别人一下吧。

    反正无伤大雅,大队部不会放任他们饿死的,没看只给了半个月的粮吗,估计也做好了收拾烂摊子的准备。

    “程建军和那个叫韩春明的小子出去了。”

    此时老知青屋里,几个人正聚在一起,一个端着盆的知青回来道。

    “刚把他收拾老实了,这又来了新人,恐怕又要搞出风雨来。”

    一个脾气急的,冷笑道:“都说臭味相投,物以类聚,估计这个新来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一捏拳头,“没事儿,大不了一起收拾!”

    不一会儿,又回来一个:“我打听过了,和程建军认识的那两个小子都是‘逍遥派’的,他们和那个脸特别黄的小姑娘是一起的,在学校的时候都不怎么参加运动。”

    “那个黄脸小姑娘成分也不怎么好。”停顿了一下道,“另外,那个小姑娘好像和那个叫韩春明的小子是一对儿。”

    “这么小就处对象?”有人兴味地歪楼,“可以啊!”

    “那是重点吗?!”领头的人一敲歪楼的人的后背,继续道,“那这么看来,那个叫韩春明的小子应该不是个激进的。”

    众人点头,又讨论了一会儿,领头的人道:“那就先看看情况再说吧,程建军要是还想搅风搅雨,就别怪咱们往狠了收拾他们。”

    没过一会儿,程建军就回来了,脸上是掩不了的喜意,一进屋就道:“把我的粮食给我,我要搬过去和我兄弟一起住了。”

    终于脱离这个虎穴了,想想以后再不用受他们压迫,他简直高兴得要飞起。

    “你……”有人看不惯程建军的这副嘴脸,就要上前。

    领头的人一拦道:“朋子,把他的粮给他。”

    叫朋子的小个子立刻跑到放粮食的地方,拿出一个袋子,翻看了一下粮袋旁边的小本子,又默算一下,就开始往袋子里装粮,装好了颠了颠,感觉重量差不多了才拎过来。

    程建军刚要去拿,又被领头人拦住:“程建军,你要好自为之。”

    “就是!你最好老实点!”脾气急的也跟着威胁道。

    “哼!”程建军夺过粮袋,表情不好看,但还是道,“你们放心,吃一堑长一智,我程建军才不会在一个坑里摔两回。”幸好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不然真的亏死了。

    临走前冷笑道:“与其防着我,你们还是小心点这些新来的吧。”说完还瞪了一眼一直站在众人身后,一言不发的斯文俊秀少年一眼。

    爬上炕卷好行李,衣服什么的往兜子里一塞,为了不再回来第二趟,挂了一身的大包小裹和兜子,沓拉着鞋,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韩春明这屋是九个人,正好有一个空位置,就是北炕的炕梢。

    这回程建军来了,韩春明为了挨着他住,就和住在北炕炕尾的人换了位置。

    又秉持着不能让兄弟吃亏的原则,韩春明把自己的行李铺到了炕梢上,让程建军睡稍里的位置。

    程建军见此眼泪差点没掉下来,想想这大半年来的被孤立、被排挤,还有心里满满的委屈。

    他现在才发现,还是这个发小最靠谱,待他最真心。

    心里更是暗暗决定,以后,他一定要对韩春明好,做一辈子的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