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奖励在三百年后 » 第六章会试

第六章会试

    天还未亮,贡院的门口就已站满了前来考试的学子。

    与乡试相同,先验明正身,再将人带到小屋脱光检查,以防夹带小抄。带着的食物、毛笔、砚台所有东西都要被一一检查。

    查完之后王栗墘六人跟随差役来到号舍,王栗墘,运气不算好也不算坏,被分在了小号。不过没被分在底号,席号就不错了。

    小号三面有墙,只有南面是敞开的。宽三尺,深四尺,后墙高八尺,前檐约高六尺在号舍两边的墙上,离地一尺五寸和二尺五寸高的地方分别留有砖托,用于放置木板。答题时将木板插入上方的砖托上,即可变成书桌用。而号舍内部还有一块固定的板,此时可当椅子用。当晚上睡觉时,将作为书桌的木板放置到下方的砖托上,正好与座椅那块木块等高,于是一张简易床就搭建完成。

    王栗墘进来的还算早,闭目养神等待着考试开始。

    初场,试经义二道,四书义一道。

    王栗墘,已经做好一鸣惊人的打算了。

    抄,抄那个世界的圣人学说,道理在哪里都不会改变他的客观性。

    当然也不能照刻全抄,将他们的思想用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今王栗墘,却站在了玉山之上。

    两个世界的发展轨迹以及思想是如此的相似,却又各具特色

    王栗墘下笔如有神助。在别的考生,还在思考或者刚刚有些头绪。他便已经,打好了稿纸。抬头一看,已经过了中午。

    将稿纸试卷收拾好,取出大米咸肉,放入陶罐加上清水,生火。接下来便是等饭熟。

    不过第一日就像王栗墘一般,生火做饭的人还是很少见的。

    大多数人第一日,都是吃带来的干粮,最多来点热水。

    待到米香味渐渐散发出去,许多原本冥思苦想的学子,不由得将目光看向了他的号舍,就连来回巡查的差役都更关注王栗墘。

    待到吃饱喝足,王栗墘并没有像许多学子那样秉烛做题。而是早早睡去。

    看的附近号内的学子,都在心中想到一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不知此人究竟是怎样通过的乡试。

    也有人看他年纪尚小,觉得他此次只是前来体验一番会试,为将来做准备。

    第二清晨起来,将被子收起,用水将毛巾打湿擦拭干净后,再次生火,开始煮粥,不过这次放的倒不是咸肉了,而是瑶柱一类的晒干的海鲜。

    这次香味愈发的浓烈,不少考生心中暗骂。这厮究竟是来考试的还是来做饭的,腹中饥火愈发难耐。

    能考上举人,即使原来家境贫如今也吃喝不愁。

    如今,却要九天,困在这狭窄的房间内吃干粮,喝冷水。若大家都一样,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但如今偏偏出了这么个怪胎,在会试考试时,变着花样吃东西。

    不少人想吃,看看自己的试卷。想写,又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而在他们纠结时,王栗墘,已经喝上了味道鲜美的粥。还在感叹自己果然没做厨子的天赋。

    吃完喝完王栗墘,终于开始动笔。如今炎朝上下最流行的学说类似于理学。

    只可惜他们没有横渠先生,先生的许多论点,也没有完整的出现。

    王栗墘第一场就是从,要尊顺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几点开始。

    文章之中看似是在回答典籍,但若细细品读,便能发现端倪。越是研读,越能发现是对当今学说的一种补充,完善。

    王栗墘的字很漂亮,会试里大家写的是同一种字体,但他的字就格外让人看着顺眼。

    工工整整地誊抄之后,待墨迹干了,收起试卷。掏出被子继续睡下。

    不同于乡试,会试严禁提前交卷。

    在剩下的一天半内,别的考生,整日秉烛写作。唯独王栗墘,按时吃饭睡觉,气色红润。与吃不好睡不好的考生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受伤最重的,就是与他相邻的考生,看着他吃好睡好,对他们总归是有些影响的。毕竟夜晚大家都点着油灯,一抬头看见他的前面一片漆黑,不是睡觉,还能是干什么。

    等差役们将糊名的试卷拿走,有一两名考生还隔着墙向王栗墘投去得意的目光。虽然王栗墘,看不见,但他们觉得自己超过了王栗墘太多了,至少他们觉得自己的文章很好,最少也比王栗墘强。

    毕竟在他们想法中,王栗墘,此次不过是来感受一番会试的氛围而已。

    不久第二张考卷也发了下来,试论一道,判五道,诏、浩、表、内科一道。

    官宦子弟的优势在此时便体现了出来,第二场就是考察考生的公文写作能力,看看考生会不会写公文。

    寒门子弟在这方面,终归是要吃些亏的。

    感受了一下身体,没有想方便的意思。王栗墘研墨构思,毕竟文章讲究一气呵成,若是中途去方便,很有可能会大打折扣。

    不过想到,自己去方便时,坐在底号的考生,看向自己无奈的眼神,就不由感到庆幸,还好不是自己。

    不过如今的天气已然好了太多,王栗墘想到乡试时,坐在底号的那位考生,怀疑人生的眼神,显然那位更值得人的同情。

    这场考试王栗墘,又将第一场考试的观点,表达一番同时加入诚意、正心两点。

    但与第一场的惊艳相比,第二场有些大大不如。但如果按照考试来看,他的文章措辞严谨,几乎可以说是毫无漏洞。

    诚意、正心。在当今文坛也早已被人提出过了,关学的内容也不甚新奇。

    王栗墘下笔如风,即使是在稿纸上,自己也丝毫没有凌乱,涂抹。

    李康的心态有一些破防了,因为隔壁又开始了。

    熟悉的打火声,不出意外过一会儿便可以闻到饭菜的香味儿,不知今天他又要吃什么。李康觉得自己病了,他竟然开始关心起隔壁,一会儿要吃什么了。

    唉,李康叹了口气,也取出了火石拿出食材。

    对于第二场他也颇有信心,第一科也挺劳累了,也犒劳一下自己吧。

    只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他一动火,前后左边的考生,你都拿出了火石。有时候他们只缺一个带头的。

    如果大家都做,似乎自己的负罪感也没那么重了。

    只不过没人敢像王栗墘那样,吃完再喝上半天水,就去午睡。

    而晚上灯火通明,暗的还是王栗墘的号舍。似乎一切都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