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一生平凡 » 第四十三章 投考银行

第四十三章 投考银行

    1946年4月中旬,接到大哥来信,要我马上到上海去,说有重要事情要办。我立即赶到上海,才知道大哥通过熟人了解到,上海中国实业银行招考,要通过内部关系,才能报上名。所以,要我马上到上海,由三哥在一个晚上,带我去见当时在银行工作的一位同乡何先生。何先生在中国实业银行工作多年,已从普通职员提升为人事处长,有一定的实权。三哥事先已准备了四样礼品:有一盒人参,一只金华火腿,一把十双象牙筷子,一罐高级茶叶,这在当时也是一份厚礼了。

    我们到何先生家里时,见何先生四十多岁,瘦高个儿,戴一副黑边眼镜,正躺在客厅的躺椅上休息,很客气地叫我们坐下,并叫家里人为我们上茶。三哥说明来意后,何先生当即表示大家都是乡亲,帮忙是应该的,只是能否录取他个人不能决定,因为报名的人很多,已有二百多人,而只能录取十几个人,最后决定权是在面试时,由银行里几位董事投票决定,所以,既有希望,又不能抱太大希望。

    何先生问了我的情况,当知道我高中还没有毕业时,就摇摇头说,这次报名的人学历都比较高,你高中没有毕业,条件就不如别人,不过要看笔试情况,如果考得好,还是有希望的。何先生还交代,面试这一关非常重要,银行的五六位董事如果都对你印象好,都投你的票,就有希望,因此,叫我面试时不要紧张,要如实回答各位董事先生提的问题,给人家一个好印象。何先生还当面夸奖我,说我长相还行,讨人喜欢,要我回去好好准备,争取笔试成绩考好一些。三哥和我,当时千恩万谢,告辞后,回到三哥住处,江西路附近上海正明银行宿舍,也不知道怎样准备,就等着去考试。

    记得笔试那天,人很多,超过二百,都是通过各种关系来的,像我这样年纪小的不多,听说一次考不完,要分几批来考,还听说笔试以后,凡是不合格的,就不能参加面试。我当时很认真地按要求做了数学题和问答题,写了一篇作文,花了一个上午时间,自我感觉良好。回到三哥住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就等着面试了。

    究竟有多少人参加面试,我也不清楚,只记得在中国实业银行二搂的一个大房间里,挤满了考生,隔壁一间房间就是考场。当叫到我名字时,我就一阵心跳,跟着来人去到考场,推门进去后,看见房间当中,放了一张圆桌,七八个身穿西装或长袍的董事,围着圆桌坐着。我竭力面带笑容,先朝大家鞠了一个躬。坐在圆桌中间的一位董事问我:“你叫严xx?”我说:“是!”他伸手指了一下圆桌边上一个坐位说:“你坐下!”这时各位董事的眼睛,都盯着看我的一举一动。我说了一声‘谢谢’,就坐了下来。虽然我脸上装着笑,但心里‘扑通!!扑通’直跳。接着,他们就开始发问;

    有的问我是否18岁了,我说正月17日过的18岁生日,虚岁已经19岁了。

    有的问我,为什么高中没有毕业?我说,因为家中人口多,生活困难,曾失过学,耽误了一年。

    有的问我父母情况,我就如实说,我八岁时,母亲就病故,父亲到西北去谋生,我和妹妹弟弟和两个侄儿靠大哥生活。

    还有的问我,会不会打算盘,我说,没有学过。如此问了五六个问题,我都如实作了回答。

    最后,为首的董事说:“好吧!回去听通知。”我就站起来,又朝大家鞠了一个躬,转身离开考场,出门后,我反身把门关上,听到里面有人说了一句:“这孩子还行!”当时心里想,可能有希望了。

    考完以后,因为对能否录取没把握,又不能老是住在三哥宿舍里,我就又回到苏州,继续到有原中学上高中二年级。过了大概一个星期,又接到大哥的信,说我已被中国实业银行录取,马上去上海报到。这一消息使我十分高兴,就像‘金榜题名’一样,从此,我就结束了学生生活,走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