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一生平凡 » 第四十一章 投考宪兵

第四十一章 投考宪兵

    当时我经常考虑的是出路问题,继续上学还是找工作?心里想着,即使能上学,还要上一年才能毕业,拿到高中文凭,没有过硬的关系,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如果能参加一个什么学习班,经过短期训练就去工作,也是一种办法。

    当时,报纸上经常有招生招募的广告、启事,但符合我投考的条件很少。我曾去过几个招生的地方,人家看了我的高二学历,问了我的年龄,看到我的身材,就婉言谢绝,劝我继续上学,到条件够了再来。

    1945年11月,有一天,我在翻阅国民党办的报刊时,看到一条消息,国民党军队的宪兵,在上海招募宪兵军官,生活待遇优于国民党一般部队,经过短期训练,可授予少尉军衔,而且,服役五年,就可以回家,并给以种种优待。报考条件是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还听说,宪兵待遇比一般部队要高,一般部队穿布军衣,而宪兵则穿呢子军服,更有诱惑力的是,宪兵地位高,‘见官大三级’,在马路上宪兵可以管任何级别的军官,称为‘军队里的警察’。于是,我就到县一中去找老同学商量,结果,有四位同学愿意去报考。

    我们一行五人,到上海后,找到报纸上登的地址,原来是一处宪兵军营,各地来报名投考的人不少,我们填了表格,一位军官说,要经过笔试和口试,才能发榜,前后要五天时间,一天笔试,一天口试,三天后发榜。

    在口试那天,我见到了终身难忘的一幕。当时,我们参加口试的各地青年,都在一个大走廊里等候,叫到谁的名字,就到一个大房间去应试。大房间里一张长条桌子后面,坐了五六个军官,有校官有尉官。

    这时,忽然听到外面有人争吵,大家就拥到门口去看,只见一个当兵的流着鼻血,在前面跑,嘴里不知在喊什么,后面一个军官,手里拿着一根很粗的竹杠子,嘴里骂骂咧咧地紧追不舍,朝走廊跑过来,当兵的跑进走廊,冲进口试的大房间,高喊:“连长!班长要打死我!”房间里几个军官一下子都站了起来,正在这时,后面拿竹杠的班长已经赶到,举起竹杠就朝当兵的头上打去,只听到‘嘣’的一声,当兵的高声叫了一声‘啊’,就抱着头蹲在地上,只见鼻孔里,嘴巴里流出鲜红的血来。几个军官中,一个领章上有三颗星的连长,马上拉住打人的班长,高喊:‘不要打了!有事慢慢说!’就一手拉着班子,一手拉着当兵的,走出走廊,朝操场后面走去。

    当时,等候口试的各地来的青年,看到这个场面,一个个目瞪口呆,十分惊诧,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当宪兵还这么野蛮,打人往死里打,真不该来投考。有的说,国民党部队都一个样,当兵的挨打是常事,当官的还挨打呢。有一个年龄大一点的青年说,国民党部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上级打下级,军长打师长,师长打团长,团长打营长,营长打连长,连长打排长,排长打班长,班子打士兵,下级挨打了以后,还要立正,敬礼。士兵没有下级可打,就打老百姓。当时,说得大家都笑起来,在笑声中,很多人都有些害怕,有些后悔,对是否来当宪兵犹豫不决了。我当时心里也在嘀咕,权衡该不该来投考。

    当叫到我姓名,我进大房间去口试时,看见几位军官还是文质彬彬的,说话挺和气,问我为什么用同等学历,为什么不继续念书,以及家庭情况,我一一作了回答。还问我为什么脸色发黄,我说,到上海后,因生活不习惯,有点感冒发烧。他们只提问,不表态。

    到发榜的那天,我们五个人一起去宪兵军营,看墙上贴的录取名单,只找到‘陈宏岑’一个人的名字,其他四人榜上无名。我们和其他来看榜的青年交谈,听他们说,当宪兵军官条件要求高,年龄,身体不合格的都不要。我们五个人,只有陈宏岑年满18岁,身材高大,其他人都只有17岁,高中都没有毕业,身材都比较矮小。我对没有录取,并没有感到失望,想起那位班长打士兵的情况,觉得没有录取好,如果录取,我还不一定去当宪兵。

    记得大概是1947年,我在上海中国实业银行工作期间,有一次,在南京路大光明电影院看电影,曾遇到陈宏岑,当时他已是宪兵少尉,正带了几个宪兵在执勤,我问他近况,他说,生活待遇还可以,就是工作忙些,感到很累,如有其他工作,他也不想当宪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