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黑刀 » 第十三章 战云密布

第十三章 战云密布

    四月上旬,宇文泰率大军抵达东都洛阳,在洛阳汇聚郡兵,两万京师新军连同三万东都郡兵浩浩荡荡开赴涿郡,一路上都能转运粮草辎重的运输官船在运河上行驶,往来不绝。十几天时间,大军抵达涿郡从水路转为陆路,沿渔阳、右北平开赴玄水临渝关一带。

    三万县卒在将军牛进达带领下抵达了玄水军营和右北平先期抵达的三万五千军回合,而两万皇帝宇文泰并新军两万人抵达临渝关。

    此时的辽西战场上,已经汇聚的大周军队共有辽西柳城郡兵四千,右卫张瑾麾下大军四万,在柳河防线上奚族骑兵偷袭的左卫大军五万,县卒三万,玄水防线右北平县卒三万,牛进达新率县卒三万,临渝关新军两万等共计二十余万兵马。

    宇文泰看着辽西地图,扶余人在去年对峙中就已经从白狼水缓缓撤退,据右卫汇报,扶余人在白狼水和大凌河一带设下防御与辽西大军对峙。看着地图上被一片山脉分割成两个通道的

    进军路线,宇文泰陷入了思考。

    宇文泰思考着目光又看向了与北凉奚族对峙的左卫宇文士及的五万兵力,心里慢慢有了想法。左右卫成军已久,军中老卒较多,经历过战争洗礼。新军虽然是宇文佐调教了一年,但成军时间尚浅,也没有经历过战阵考验,用县卒和新军驻防柳河,将左卫调至柳城,右卫进攻泸河镇,随后左右卫同时强渡大凌河进入辽东以西的燕郡会师。

    想到这里随即传令各军将领进行完成调动布防,又叫来宇文博,自己这个老六还是呆在卢水看守粮道吧。

    看着宇文博不甘心的领了看守粮道的任务带着一队骑兵前往卢水,宇文泰的心也放了下来,当爹的哪能不心疼自己儿子,历练归历练,自己儿子在前线自己才是最不放心的。

    五月上旬,左右卫将近十万大军已经进入了出发地域,五月初五督运的牲畜酒水抵达了前线,让那些即将上战场拼杀的将士们饱餐几顿之后,五月初九,一份来自柳城的大周皇帝陛下的征战诏书传达到了各个军营里面。

    “河对岸的扶余崽子,杀了我辽西郡诸多同袍,朕要麾下将士们把他们永生永世留在那里,斩其首筑京观以慰死难同胞”

    很短的一份诏令,却让十万大军为此沸腾起来。

    五月初十,左卫大将军宇文士及率领麾下大军首先发起强渡。如今已是五月份,河水已然没有那么寒冷,大将军宇文士及坐镇只会,放眼望去一片披坚执锐的黑色海洋,浮桥已经打造了十余架,已经拆解成了可以由八名将士抬起来的小块,盾牌兵举着大盾小心翼翼的护着抬着浮桥的将士们。

    “第一队饮酒!”站在队伍最前面的抬着浮桥的兵士和盾兵四个人一袋酒分饮而尽,有的兵士因为喝的太快脸色有些潮红。

    “床弩准备”“弓箭手预备”宇文士及令旗挥动,一道道声音传到了麾下各千人将耳中,再由千人将传达命令。

    “第一队上”又是一种颜色令旗挥动,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将士上前,走到河边开始搭建浮桥,举盾的兵士们小心地用盾牌藏住搭桥将士的身体。有人下水打桩,有人桥上铺板,浮桥一尺一尺地向着对岸延伸。

    扶余人并不呆板,反应很快,一支军队急急跑来,对岸上的几名哨兵也举起弓箭射了两三箭,见射过来的箭要么被盾牌防住,要么跌落在水中随河流飘荡。

    终于扶余军队过来了,弓手在列队准备,宇文士及又是一声令下“放!”,刚才早已忍耐多时的弓箭手们放出了漫天的箭雨,对面的扶余军队急忙举盾,还是有不少惨叫声传来,浮桥还在延伸,扶余弓手的反击也来了,不少的左卫将士被流矢命中,鲜血横流,失去生命。

    持刀的悍卒们在忍耐着,等到浮桥造好,他们在一刻钟内就能冲过去把那些扶余人全部砍翻。

    “什么时候轮到我们上啊”一名拿刀的小队长说道。

    “别说话,等造桥的兄弟搭好浮桥。”一名千人将来到小队长旁边说道。

    战场上,性命如蝼蚁

    阴郁的天空之下,又一支扶余军队抵达了对岸,“嗖嗖”双方射出箭组成了一道密密麻麻的死亡地带。

    “再调两千弓箭手上前”宇文士及一声令下,又有两个千人队上前,“再命令第一队加快速度。”

    传令兵嘶吼着将命令传给了正在建造的十余架浮桥,众人加紧干活。

    扶余人眼见箭雨没有对造浮桥的军士们多大的阻碍,随即一人上马向着远处飞奔而去,大概

    除了下命令的扶余将领,恐怕没有人注意到离开的一人一马,就在浮桥距离对岸还有一丈多的时候,粗大的木头从上游顺流而下,木头粗大的根部被削尖,冲着浮桥冲来。

    宇文士及赶紧下令撤回搭桥士兵,士兵们也看到了,但是除了一些在桥上运送材料的兵士幸运地跑到了岸上之后,粗大的木头直直撞在桥上,桥上的兵卒齐齐被卷进了河水之中,有人挣扎着想要游到对岸,却被扶余人一箭射杀。

    首次强渡,失败!

    浮桥还有,但是士气受挫,宇文士及咬了咬牙令旗一挥,“第二队上”又是一批传令兵四散而去,又一队人扛着木头上前开始搭建浮桥,对岸的扶余人见大周没有撤兵打算,也只能咬牙继续承受箭雨,第三支扶余军队抵达,这是一队弓手和步兵混编的军队,看来扶余人已经有了打登陆战的准备。

    “派骑兵前往上游侦查滚木火船”一名传令兵将命令传到了岸边最靠后的骑兵三千人将吕方,这是左卫大军唯一的一支骑兵,吕方率领骑兵呼啸着沿河北上,在距离登陆地点十几里的地方发现了扶余人的驻扎地,那是大凌河与白狼水的交汇之处,形成了一片三角形的河湾地,不少人还在砍伐木头堆在营寨内,河边还有不少船只,从营寨规模上看驻扎人数有大概八千到一万人。

    “速速回去告知大将军,这里有一处扶余人驻扎地,有一万驻军,让将军暂停渡河”将军吕方对一名传令兵说道。

    传令兵骑上战马就沿着原路飞奔而去,而吕方也在考虑怎么样才能拿下这个营寨,骑兵太少了,面对一万人而且是拥有防御设施的一万人,很难啃下来。慢慢地思考,直到他看到了营寨中的炊烟,自己在这里啃干粮,喝冷水,这群狗东西居然在吃热乎的。

    当即下令一个千人队悄悄去一边给他们来一轮骑射,千人将王虎带着自己的人过去了,将军看着对面吃饭心里不好受,就让自己也不好受,那自己也不能让扶余人这帮狗东西好受,还吃热的,锅都让你没心思碰。

    王虎先派了四五个小队担任斥候,前方开路。“老大你是不是得罪王哥了”斥候小队中一名精瘦的汉子冲着一个人低声说道“骑兵改步兵,马都不让骑了,让咱趴地上爬过去看有没有陷阱。老大,你觉对是得罪王哥了。”

    “闭嘴吧你,赶紧的,到那个小土坡哪里就算探查完了”队长说道。

    不一会,几十名匍匐探查的斥候均已经探查完了指定的区域,一名小队长从怀里摸出一支三角形令旗,举起来挥了一圈后又重重向前落下,又重复了两边。就听到远处轰隆隆的声音响了起来。

    扶余人也被这声音惊动,正在吃饭的人都放下了碗筷来到营寨门口准备应战,却见一支千余人的骑兵呼啸而来,冲到营门口几十步的时候,弯弓搭箭射出,然后一拉码头马头折返而去,而扶余人也有几十人被这一波箭雨射死射伤。扶余人的将军也在大吼着放箭还击,但可惜大周将士们的甲胄抵御了大部分的伤害,本来就命中不多的箭雨造成的伤害更是微乎其微。

    扶余人的将军气的跳脚,他想带兵冲出去和这个该死的骑兵决一死战,但这没有半点意义,他的步兵根本追不上,气愤的将军回到了营寨,斥候们还要在暗处监视,隔一会换一个地方监视,因为王虎千人将说了这顿饭不能让扶余人吃的那么安宁,就在他们回去吃饭的时候,该死的骑兵又来了,这次他们很聪明,骑兵攒射,每个人都被告诉向一个区域射箭,这一次的杀伤力就大多了,虽然伤亡还是几十,但被射死的明显多了不少,还有不少伤员被多支流箭命中,眼见命不久矣。

    扶余营寨大帐,驻守这里的是扶余的一个万人队,将军高立是国王高元的子侄,此刻高立正在大帐中发泄着怒气,被一队骑兵两次挑衅,他恨不得提兵杀出去,但是他这个万人队手中的三千骑兵已经被元帅乙兴文支调走,只剩七千军队驻守此地,他的任务也很简单,守住三角地带,下游传讯时释放流木或者火船阻止周军搭建浮桥。

    “命令哨兵巡逻队配备弩具,等周军骑兵再来是射他们。靠近周军一侧的兵帐全部拆除,除了必要的守卫之外,靠近那块地方的人携带好盾牌。”高立安排着,想尽办法减少骚扰产生的损失。

    王虎率骑兵又驰射了一轮后,效果没有那么明显了,反而还有几名骑兵中了冷箭。

    “老大”王虎将扶余营寨的情况禀告了将军吕方。

    “不出来”吕方也犯了愁,乌龟壳子就这点难受,攻不进去他还一直干扰这下游的进攻,突然间,吕方看到有几支小船燃起了大火,然后再岸边人的推动下向着下游冲去。

    “不好,快去让将军不要过河。”吕方扯过一名骑兵,在他耳边嘶吼着。

    然后那名骑兵上马飞快地向着下游冲去。

    而下游这边,扶余人之前似乎想开了,没有对着搭建浮桥的第二队放箭,干脆和对岸的周军弓弩手开始了对射,不时有人倒下,又有人填补空缺。没有箭雨干扰的第二队抬着木板材料向对岸一点一点地铺设着,第一架浮桥终于铺设好了。

    “命令第二队,回来”宇文士及下令了,过还是不过呢,浮桥已经铺好了,但是骑兵斥候传回来的消息说上游扶余营寨有火船流木。宇文士及纠结了,但他很快就整理好了思路。

    “传令第二队,让他们缓慢筑桥”一名传令兵带着宇文士及的命令冲了过去。

    “传令营中邓锐、房凯、柳公明三千人将各领五千人马前去与吕方汇合,夜袭这座河边营寨。”宇文士及命令道。

    “传令各部今日强渡改为佯攻,弓箭手轮替,步兵至少发起三轮进攻,一定要将扶余人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这,黄昏时分撤兵,半夜发起强渡。”

    宇文士及似乎想起了什么,又叫来一名千人将,对他说了几句话,千人将面色凝重地走开了。

    本来士气稍有挫折的左卫前锋军,此刻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原来发起的一直都是佯攻,这让兵士们的士气又有了不少提升。只是苦了拉弓射箭的弓手们,一个多时辰五千弓手最少每人都射了十几支箭出去。眼下又有一批步兵代替弓手放箭,这让弓手们有了喘息的时间。

    “冲啊”浮桥再一次搭好,有一队准备进攻的士兵临时每个人身上都绑了两个充满气的牲畜尿泡,他们再一次进攻,虽然知道自己是佯攻,但还是爆发出了强大的气势;但这一回似乎扶余人故意放他们过去,一支千人队冲了过去,第二支千人队正准备过河,就听到远处急急的鸣金声。

    冲过去的那支千人队果断分出两百人抗住扶余人的进攻,剩下八百人沿桥后撤,远处的河流在傍晚的暗色下映照出红红的亮光,足有十几艘着火的小船,扶余人想放过去一部分周军再截断浮桥,方便吃掉,但大周早有了防备,两百人断后,桥断了,河面上到处都是着火的木板随水飘动。两百人又留下一百人断后,一百人跳河求生,到最后一百人全部战死。

    宇文士及知道这是在诱敌,但是那一百多牺牲的大周将士还是让他心疼,岸上的左卫大军很寂静,寂静地可怕。他们压抑着一种怒火,一种兄弟生离死别的复仇怒火。

    过了一个时辰,天色黑了,“叮叮”的鸣金收兵的声音响了起来,各营开始缓缓撤退,一边收敛战友尸身,另一边强迫自己不去看对面令人作呕的扶余人。

    将军吕方这里,三位将军带领的一万五千步兵也悄悄来到了一座丘陵之后隐蔽,他们在等待着天黑,天黑之后大军才能趁着夜色悄悄靠近敌军大营。敌军大营旁边,斥候又摸到了这里,他们发现在骑兵的骚扰下,敌军营寨的哨兵只有几个,其他的兵力都在远离骑兵,射程的地方。

    按照将军吕方的意思,三支骑兵每隔半个时辰就冲上去绕一圈,麻痹对方,天色一黑则大摇大摆地撤退,让扶余人以为骑兵已经离开,从而放松警惕,半夜再由三千骑兵,一万五千步兵对营寨发起突袭。

    邓锐房凯柳公明早已划分好了任务,先由吕方三千骑兵率先破门进入制造混乱,身后柳公明三千步兵压阵,锐率六千人从左边沿大凌河南岸进攻,房凯率领六千人从右边沿白狼水北岸发起进攻,三路大军收拾骑兵放火之后的营寨,随后向下游释放火船信号,宇文大将军必然及时组织进攻。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已然快到半夜,吕方率领三千骑兵趁着夜色一点一点地想着大营走去,离大营还有大概一百五十丈的时候,一名排头兵从怀中取出一支火折子,在胸前画了一个圈又赶紧挡住火光,远处的黑暗里也出现了一个火折子火光划了一下,旋即熄灭。这是和斥候联系的暗号,斥候们知道大军来了,解下背着的弩具,瞄准敌军大营门口的两人,嗖的十几声破空声,两人软软地倒下,取出火折子又画了一个圈,熄灭。

    几十名斥候向着营寨冲去,不时有人停下激发弩具,隆隆的骑兵战马踏地的声音响起来了,睡梦中的扶余人被惊醒,但骑兵在斥候的帮忙下已经踏破木制的营寨大门,三千骑兵手执火把兵器分作几支洪流冲向不同的地方,一路纵火。

    高立从帐篷中冲出,提刀斩杀了几名混乱的士兵后,身边的扶余士兵稳住了心神,南北两路步兵洪流也重重砸进了这块三角大营。

    高立组织身边的亲卫和收容的几百名扶余士兵在中军组织起了防御,但是骑兵在营地中进行尽情的纵马狂奔,三千骑兵在千人将的手势和吼叫下分成十几股骑兵朝着兵帐,营寨点火,整个扶余大营陷入了一片混乱。

    看着在中军附近逐渐变得有序的扶余士兵,吕方意识到这里肯定有一条大鱼,见中军已经聚集了千余名扶余士兵,而自己身后的骑兵只剩下两百多三百人,有心冲一波的吕方调转马头率领骑兵又冲向了另一片扶余士兵,“控制马速,不要太快,粘着他们,把他们赶到中军去”吕方大声吼道,同时抽出弓箭射杀想要抵抗的扶余士兵。

    “倒卷珠帘”杀溃一部敌军,再驱赶这已经被击溃的敌军去冲散结阵防御的敌人,用这样的战法,对方就是一堆沙子,水一冲就垮的沙子。

    中军将近千人的防御被溃兵冲开,高立本想下令击杀冲击的溃兵,但杀了几个人也没办法组织溃退的一千多扶余人,他们已经被杀破了胆,吕方路上遇到了好几队骑兵,吼叫着下完命令后,骑兵们开始有组织地粘着溃兵冲击中军。

    没有办法组织防御的高立带着结阵的士兵退往河边,高立想要坐船逃走,但是两路步兵洪流专门分出了两个千人队沿河早早占了小船,高立带着人砍杀了路上阻挡前进的的扶余溃兵,却见到小船早已被占领,甚至还有一些周军在搬运油料木材,准备释放火船信号。

    高立知道自己败了,从自己被三千骑兵折磨地麻痹的时候就败了。他扔下了武器,后面跟着他的扶余士兵心有不甘,也无奈扔下了手中的长矛战刀。吕方到了,骑着马的他要比高立高出很多。低着头俯视这个手下败将,吕方不由地笑出了声,旁边也有人走了进来,邓锐房凯柳公明三位将军都到了,房凯受了点伤。

    “这么多人投降”柳公明说道。

    “怎么处理”邓锐问道看向了房凯。

    “先关起来吧”房凯说道。

    “火船信号放了吗”吕方说道。

    “正在准备呢,马上就行了”邓锐说道。

    “好,邓锐你带本部五千打扫战场,我们去支援将军强渡。”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