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千古一人王阳明 » 第二十四章 御驾亲征

第二十四章 御驾亲征

    朱宸濠谋反在当时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突发性政治事件,而王阳明在仓促之际,前前后后不过是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迅速平定了朱宸濠的谋反,一点都不夸张的说,是改写了明王朝的历史命运。

    尤其令人感慨的是,战争之前王阳明曾经向临省、向其四方都发出了请兵的要求,但是自始至终除了福建方面周其雍(音)当了一支军队,总共八千人最后赶到江西以外,其他地方一直未见一兵一卒。平定朱宸濠谋反战争的主要兵力是王阳明在江西省境内临时调集起来的各府县之兵。所以王阳明在给朝廷上书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在仓促之际,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十万之众。这里就有了一个细节,王阳明在平定整个宁王反叛过程当中究竟使用了多少兵力?历史上的记载是有不同的,王阳明自己是说以万余乌合之兵破强寇十万之众,也就一万多人,明史《王阳明传》的记载是说当时王阳明在樟树会师的时候,总人数有八万人,打出的旗号是三十万。根据我自己的统计,在《王阳明全集》当中有一篇文章叫《牌行各哨统兵官进攻屯守》,也就是当时他为了攻打南昌、攻打朱宸濠,开始分配任务,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

    从这篇文章来统计的话,大概总兵力应该有三万五千人左右,王阳明自己说万余乌合之兵稍稍有一点夸张,可是明史的记载是更为失实,没有那么多人,只有三万多人。和朱宸濠相比,不管是从人数也好,装备也好,武器也好等各方面,王阳明都处于劣势。所以在整个平叛战争过程当中,我们所看到的王阳明那样的一种雄浑的胆魄,宏阔的胸襟,深邃的谋略,的确是令人匪夷所思。而在此同时,他表现出来的那种光明磊落的心态、高远的气度、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那样一种仁者之心,又的的确确是光明剔透的、表里俱澈的,是令人很感动的。

    可是王阳明当时并不知道,这一件事情不只是没有给他个人带来任何所谓的利益,他反而因此而遭到了宵小之辈无端的谗言诟利,毁谤诬陷,使他陷入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政治漩涡之中。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知道啊朱宸濠起兵谋叛之初,当时王阳明上书朝廷,报告朱宸濠谋反的事情。南京李克斯(音)也上书报告朱宸濠谋反的事情,可是朝廷置若罔闻,并没有派兵。

    二十八日,战争全面结束,七月三十日,王阳明写了《擒获宸濠捷音疏》,在这个捷音疏里面,阳明回顾了战争的详细过程,同时也告诉朝廷,战争现在已经结束,朱宸濠等人都已活捉。同时当然也提出要对一些有功官员,比如说像伍文定、邢旬等人,进行表彰,请求朝廷给予嘉奖。

    阳明七月底写成《擒获宸濠捷音疏》之后,立即派人飞速送往朝廷。到了八月,朝廷开始讨论征剿宸濠方略,当时武宗朱厚照下诏书称江西宁王谋为不法,事关重大,兵部既已会同各官商议停当。那么朕当亲率六师,奉天征讨,你们也就不必再所谓的命将出师了,我要亲自挂帅,御驾亲征。

    于是武宗当时下诏,把朱宸濠废为庶人,革去宁王称号。同时他自命为奉天征讨威武大将军镇国公,带了一些个人,主要是太监张勇、张忠,还有将军许泰等,率领京师官军一万多人浩浩荡荡,离开北京,出师南征。

    如果在阳明先生的《擒获宸濠捷音疏》送达之前,武宗有这样一个举动,多多少少还可以理解的话,接下去的事情就令人不可理解了。当时武宗率领一万多人到达良乡,就是北京西南方向,现在是属于北京房山区。王阳明《擒获宸濠捷音疏》已经送到皇帝手里,从道理上面来讲啊,既然朱宸濠已经抓获,平叛战争已经全面结束,武宗的御驾亲征自然就毫无必要了嘛,应该班师回朝。阳明先生特别讲清楚,战争结束,宁王活捉,宁王府的府库查封,所有的这些俘虏已经登记造册,我自己将亲自押解俘虏到京献俘,话都讲明白了。

    结果武宗说,原恶虽擒,逆党未尽,不捕必遗后患。那也就是说,首恶朱宸濠虽然是抓住了,可是朱宸濠那么多的逆党难道统统抓完了吗?不把这些人给抓起来,将来必有后患。所以他并不顾平叛战争已经全面结束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仍然率领大军继续南下,到了八月十七日,王阳明知道了武宗朱厚照正率领着一支大军,要御驾亲征,往南而来。王阳明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很可能我的这个上书皇帝还没有看到,这里头有误会。所以他再一次上书,竭力予以劝阻,并且讲清楚,战争结束,我自己将押解朱宸濠等俘虏到京城,献于阙下。

    阳明上书之后,武宗非但不听,还屡次以军文檄,下军令要求阳明停止献俘,等候御驾。当时朝廷当中也有一些其他的大员,也都请求武宗返回北京,可是武宗不听,继续率领一万多人的军队,浩浩荡荡继续南下。到了十月,武宗驻跸南京,也就是到达了南京。武宗朱厚照的这一举动的确是令我们不大理解,那我们回过头去揣摩一下,也只能是揣摩,武宗为什么不听王阳明屡次上书,非要坚持御驾亲征?

    如果我们整合各方面不同的材料,了解朱厚照的性情,大概也可以理解。我们曾经提到过,朱厚照有各种各样的爱好,除了鹰犬狗马这些东西以外,他还特别喜欢玩儿军队。他知道朱宸濠谋反的事情之后,他想这不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机会吗?可以自己亲自带领军队去抓一回朱宸濠,那多好,不仅仅是可以显现皇帝的神武、英明,还可以实实在在地过一把军事的瘾。所以他当时的意思是什么呢?尽管他已经知道,王阳明马上要把朱宸濠等等一干俘虏带到京城来了,他屡次下诏,叫王阳明停止献俘,停止献俘干嘛?还要叫王阳明把朱宸濠这些人,重新押回到江西,释放到鄱阳湖上,等武宗自己来亲自再抓一回,那王阳明哪里能料得到朱厚照这么的一个心思呢?他当时的确是心急如焚。

    王阳明总是认为这个信息沟通有问题,尽管他一而再的上书朝廷,希望武宗朱厚照能够把军队带回北京去,别再南下了。可是另外一个方面,武宗本来的目的除了要玩一回抓朱宸濠的游戏之外,更重要的是那江南繁华之地他原本也没到过,有此机会何不出去乐乐,那不是太遗憾了吗?而他身边的那些人,太监佞臣之类,那更是求之不得。所以他这一路南来,给沿途所到之地,当地所造成的困扰、骚扰是相当的大的。

    举几个例子来讲,武宗十月住到南京之后,当时的乔白岩也就是乔宇,此人跟阳明先生是熟悉的,是很有名的文学大家,他当时是做南京的参赞机务。还有一个叫寇天叙,是山西人,当时任应天府丞,乔宇和寇天叙有很多小故事,都是和武宗南巡有关,乔宇和寇天叙两个人是机智善谋。一方面他们又不敢直接地去忤逆武宗的意思,可是另外一方面,对武宗身边的那些人,大肆骚扰百姓,搜刮民财,这些行为又极其的不满,那就要设法与之周旋。

    史料有一些记载蛮有趣,说武宗在南京的时候,像江彬也就是个边将,所率领的北方军队都是,身形很大,臂力很强,都是西北劲兵。当时乔宇悄悄下个命令,在南方的军队当中,包括民间,专门找那些个身形矮小,可是很精悍的一些人百十来个,他们这些人都有拳术,身形很小,可是善于搏击。

    每天都在与江彬所率领的这些边将在武场上比武,南方人身形小,但是比较矫捷,行走如飞。北方人个子大,臂力强,但是动作迟缓,一开打北方的军人,往往被南方的这些小个子,或者腰上撞一下、或者胯下踢一脚,弄的非常狼狈。时间长了之后,江彬的气焰为之大折,这是乔宇的计谋。

    这个寇天叙更有趣,他和乔白岩也是同乡,寇天叙本人个子是比较高大的,可是眼睛很近视,他这个形象就很搞笑,上堂的时候,作为应天府丞他每天就戴着一个小帽子,连头都遮不过,也不穿朝服,坐在朝廷上,江彬这些人经常派人来要钱、要东西。寇天叙就装作看不见,因为他本来就近视,他也知道江彬手下这些人都是没好事的,装作看不见。这些人一走上堂上,他就把眼睛一抬,“哎呀,钦差大人啊,哎呀你们远道而来,我们也没办法好好招待呀,我们这个南京地方百姓太穷了,仓库里头又没钱又没粮食,我没有办法准备。你看看本府啊,只穿一个小袄子,戴个小帽子,我为什么这样啊?我是专门就等着你们来查我,拿去革职查办的。”

    江彬派来的人也毫无办法,所以每每如此,江彬也知道寇天叙这个人是柔中有刚,终究也没什么办法。江彬所率领的这些北方军队,骄飞扬跋扈的很,行游在市场当中往往是抢买货物,民不堪命。寇天叙也向乔宇学习,专门找一些民间的、矮小的、精悍的、善于拳术搏击的,每天去巡游市场,等于说是保护市场。遇到这一类人,就跟他相搏击,往往使北方来的军队大受挫折。从这样一些记载来看,由于所谓的御驾亲征驻扎在南京这些地方,给当地百姓生活秩序的的确确是造成了极其严重的骚扰。

    而皇帝身边的特别是像江彬、许泰等这些人,挟侍上位,穷索民财,真可谓是丑态百出。除了像乔宇、寇天叙这样善于周旋的,也还有一些人。比如说有一个叫蒋瑶的,是浙江人,尽管不能或者说没法公开地对着干,但是他总是有一些办法来使对方受到挫折。当时武宗的船,经过淮安,他们就要把沿河两岸老百姓的民房统统拆掉,蒋瑶当时是扬州太守,他说不能拆,理由是什么?他说沿河地方并不是圣驾临幸之地,如果你要过船,要拉纤,河边原本是有河岸的,为什么要毁坏民居?

    如果因为这个有罪,那么我扬州知府自然就承受这个罪。后来江彬传旨,说扬州报什么大户来,那也就是要钱。蒋瑶就对他讲,我们扬州有大户,这个江彬派去的人一听眼睛瞪大了,赶紧报来哪几个大户。蒋瑶就伸出四个指头,他说扬州有四个大户。哪四个?他说第一个是两淮盐运司,第二个是扬州府,第三个是扬州钞关主事,第四个是江都县。各位请注意,这四个不是大户,这四个都是朝廷的部门。然后蒋瑶又说我们扬州百姓穷啊,就没别的大户了,这都是一种智谋啊。江彬又传旨说,朝廷要选秀女,蒋瑶又说有有有,有多少,他说我们扬州有三个秀女,那江彬马上问,现在是什么地方啊?蒋瑶说我知府有亲闺女三个,如果朝廷要选的话,那也可以拿去备数吧。选秀女是不能选到官家这里来的,蒋瑶是扬州太守,江彬一时语塞,所以这事情也没办法说。

    其他的例子还多,我们可以看到,武宗南巡御驾亲征,只是借着亲征的名义来南下游山玩水,而他身边的这些人也趁此机会,不只游览江南风景,更是搜刮民财,给沿途各地百姓造成了极大的骚扰和困扰。

    尽管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些事,当时王阳明未必知道,但是按照王阳明对当时整个朝廷情况的了解,武宗带兵南来,沿途所过之处必定给当地百姓造成巨大的骚扰,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所以阳明先生按照自己原定的计划,于九月十一日从南昌启程,亲自押解朱宸濠等人,走水路,一路向东。可是当他走到广信,也就是现在的上饶,王阳明接到当时的太监张忠,以钦差提督军务御马监太监的名义发出的公文。

    这份公文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要求王阳明停止献俘。讲的很清楚,这个里头还有一些堂皇的理由,比如说王阳明是亲自押解俘虏,路上是否多有不便?尤其是宁王府还有许许多多的妃子、宗藩眷属等,也就是女眷,你一个外官押解恐有不便吧?如果万一有什么跃份上违的事情发生,归究何人?他要求阳明将已经抓获的贼犯,仍然留在江西,还要听候圣旨,验明正身,审核明白。

    王阳明收到这样的一个公文之后,他立即回复江西按察司表明,所有朱宸濠的余党都已经抓获,至于什么宗藩眷属都是系各将军府内史管办监守,那也就是都是女眷,保无他嫌。另外一方面,王阳明也说,我已经到了上饶,从现在再折腾回江西省城去,往返路程也不少,到时候不能按期赶到,有损吾意。所以没有必要我再返回江西了,同时王阳明又行文兵部,给兵部上书要求查验张忠这一个公文的真假。当然王阳明实际上并不怀疑这个公文本身的真实性的,那他为什么还要给兵部写信,要求查验这个文书是真是假呢?这实际上就是阳明的一种策略。阳明也讲的很清楚,即便是这个文书果真出于皇上的意思,也必须是要兵部有行文知会。否则万一有奸人假托各官名目,趁间作弊,到时候发生各种不测的变乱,我怎么能够承担得了这个责任呢?阳明先生采取这样的一种策略,实际上也就是为自己献俘赢得时间,为了使武宗能够没有理由到江西来。

    到了九月二十六日,王阳明写了献俘捷帖。在这个献俘捷帖这篇文章当中,已经说明了一个情况。就是在押解俘虏的过程当中,因为俘虏挺多,已经出现相继死亡的现象。我们从这个里头可以知道,像当时朱宸濠的谋士李士实等已经死亡了。可是张忠这些人并没有罢休,。他连夜派人一直追到广信,要王阳明把朱宸濠等重犯重新带回江西,释放到鄱阳湖去,等武宗亲自与朱宸濠进行作战,然后奏凯论功,对于这一极其有背常情,极其违约正理的荒唐的要求,王阳明是断然予以拒绝。他连夜从上饶出发,经过玉山,过了草萍驿,到达杭州。

    在过草坪驿的时候王阳明写过一首诗,一战功成未足奇,亲征消息尚堪危。边烽西北方传警,民力东南已尽疲。万里秋风嘶甲马,千山斜日度旌旗。小臣何尔驱驰急,欲请回銮罢六师。大意是说,我王守仁一战成功也没什么,未足奇,我听到御驾亲征的这个消息那才是真正的让我忧心如焚。国家处在不安定的状态之中,西北边疆原本就有战争,而东南方面江西等各地山寨林立,战争连年,民力东南已尽疲,人民百姓已经禁不起折腾了。

    万里秋风嘶甲马,千山斜目度旌旗,那是讲战争的状态,小臣何尔驱驰急,我为什么要连夜急匆匆的、急急忙忙的驱驰急?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欲请回銮罢六师,这是目的,王阳明是希望他能够日夜兼程赶到武宗面前,把俘虏献给武宗,使武宗没有理由再往江西来。可是,不论是武宗也好,还是他身边的那些人也好,他并不会体恤阳明所说的,民力东南已尽疲这种现实苦况。

    一方面呢是王阳明积极的、匆忙的、非常急迫的要阻止武宗御驾南巡到江西来。另外一方面,武宗又在他身边的那些人的怂恿之下,坚持的、执意的要往江西来,并且要求王阳明把朱宸濠等这些人重新带回江西,放到鄱阳湖上。这就使王阳明陷入了一个极其困难的局面,那么阳明将如何来应对这一个局面?他最终将遭受到一个什么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