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千古一人王阳明 » 第二十三章 生擒宁王

第二十三章 生擒宁王

    宁王朱宸濠起兵谋反,王阳明采取了一系列的反间之计,暂时拖住了宸濠,可是他也非常清楚,这只不过是一种缓兵之计。而宁王朱宸濠最终发现事实上并不是像阳明所说的那样,他才知道上了王阳明的当,他开始起兵六万,先攻下南康和九江,然后沿鄱阳湖去直接攻打安庆。

    一.集兵樟树攻南昌救安庆

    而这个时候事情的确已经到了非常危机的时候了,王阳明向临省所发出的调集军队的命令,或者说请求,可江西各地的军队都还没有看到一个人。到了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王阳明仍然在为调集平定朱宸濠违反的军队而四处努力。

    在六月二十六日,他曾经下令将来江西省境内的十二个府,要求他们迅速招募军队,准备应战。他还同时要求,大县出四五千名,小县要出两三千名,要各自准备好锋利的器械,并供给粮草。同时沿江的一些地方要多多准备船只,听候调遣。因为这一次战争,显而易见和过去在山里作战不一样,这次肯定是要用船的,是在鄱阳湖上作战。

    阳明同时下了死命令,要求所有各县、各府调集的军队,必须于7月15日抵达临江府的樟树镇来会师。他自己都同吉安知府伍文定率领一支吉安的军队,先期于7月13日从吉安发兵,直驱樟树。

    到了十五日左右,江西境内的各府,比如说临江府、元洲府、赣州府、瑞州府等,各府县的军队基本上都率兵赶到樟树。七月十八日,王阳明于各府县所率官兵在樟树会师。樟树现在还叫樟树,是属于宜春市。会师了之后,随即北进,屯住于丰城,那就是南昌外围城市了。而这个时候,朱宸濠是率军围攻安庆。王阳明开始和众将领商量策略,应该怎么办。

    当务之急毫无疑问以解安庆之围为燃眉之急,当时很多官兵的意见认为,既然解安庆之围,那么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支在江西省境内调集起来的数万人的军队。我们就越过南康、九江直接去攻打朱宸濠的背后,这样可以解安庆之围。可是王阳明认为,九江、南康(现在的星子)都已经被朱宸濠占领,在南昌城中朱宸濠又留下了数万精兵,城里粮食积蓄是非常充足的。如果出兵直接去解安庆之围,那么从进兵的路线上面来讲,是必须要先越过南昌、南康、九江,就可能会很麻烦。为什么呢?一方面朱宸濠可能会调过头来抵死反击,王阳明的军队就会受到正面攻击,另外一方面南昌城中的朱宸濠所留下的两万人也会出城,这样就会使阳明的军队前后受敌。所以王阳明认为这个可能不是一个好的策略,如果陷入被敌人围困的境地,腹背受敌而又孤军奋战,这肯定不是上策。安庆之围尽管暂时可解,但是终究还是不能解,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王阳明还考虑到江西各府县的军队在樟树会师,声势相当的浩大,南昌城中毕竟也已经是有所听闻,是必定会有所准备,南昌毕竟为宸濠的根本重地。朱宸濠一旦反扑,南昌城里的军队一旦出城,就很麻烦。所以王阳明否定了各位将领所提出的直接去攻打朱宸濠的这样的一个战争策略。反而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先攻南昌。南昌是朱宸濠的根本重地,王阳明预料只要把南昌攻下来,朱宸濠可以说便成了孤魂野鬼,没有地方可以安家了。王阳明预料朱宸濠一定会回过头来支援南昌的。南昌城一旦占领了之后,那南昌城就成为我们的后方,我们就可以出兵到鄱阳湖上去和朱宸濠绝一死战。

    做出这个攻打南昌的决策之后,阳明开始调兵遣将,他把攻城的军队总共分为十三哨,多的是三千多人,将近四千人,少的也就一千多人,十三路军队。王阳明同时传令,各位领军官员务必要竭忠奋勇,清剿叛逆,以靖国难。如果有敢退缩的、观望的、违反节制的,统统以军法论处。

    二.引导舆论出告示安人心

    在进军南昌之前,王阳明还先对南昌城中的居民发出了告示,讲明朱宸濠的罪恶,讲明胁从无罪,令居民不要惊恐,阳明在这个告示里头说,本月我已经调集两广、以及江西省内的狼达、汉土官兵共二十余万,即日兵临城下。城中居民你们各安生理,不要担惊受怕,跟你们没关系。

    但是凡宁府的人,你们一定要搞清楚,军队进时,你们要亲自开门让军队进来。若你们还执迷不悟,那就必杀无赦,何去何从,从善还是从恶,你们自己看着办。不要使自己陷入于灭族之祸。同时王阳明又告御,原来江西省的所有的那些从逆官员,不是被朱宸濠胁迫了吗?有很多是,尽管是被胁迫了,但是不管怎么样,现在也是从逆了的这些个官员。王阳明也令其改过从新。他说兵临城下之日,你们各自都要开门出首,要把本院所发出的告示,到处散发、到处粘贴,要协助安抚良善百姓,。

    如果你们也执迷不悟,拒敌官兵者杀无赦,王阳明的这些个告御,你看对居民的,他是告诉各位居民,宁王太坏了,不仅是刻薄江西百姓,现在还集兵谋反,但那是朝廷的事,跟你们没有关系。你们各安生理,不要惊扰,不要惊慌,该干嘛干嘛。而对宁府的那些人,又告诉他们,你们不要执迷不悟,你们要改过从善,不要抵抗。

    对于那些从逆的官员,王阳明也告诉他们,你现在还说得清楚,是被胁迫的,胁从无罪。但如果你们因此而执迷不悟,甚至是与官兵为敌,那就不是别的问题了,必杀无赦。事实表明,针对南昌城中不同对象所发出的告谕,在攻克南昌的战斗中是起到了现实的、实际的作用的。

    三.誓师市汊破城池抚居民

    到了七月十九日,王阳明率领江西省境内的各府县的军队,誓师于市汊,这是一个地名,现在叫做市汊街,属于南昌县岗上镇。誓师就是为攻克南昌城而誓师。资料记载,军令很严,大誓各军,申布朝廷之危,再暴宁王之恶,并且给各路官兵下了这样的一个约定,实际上也就是军纪。一鼓而附城,再鼓而登城,三鼓不克者诛伍,四鼓不克者诛将,这个很厉害。

    一鼓而附城,战鼓一敲,各路军队同时去攀附这个城墙,战国再敲,那就要奋勇当前,向城向攀登。如果敲三鼓你这个城还没有攻下来,诛伍那也就是斩了伍长。我们前边提到过,王阳明是给自己的军队做过改编的,伍长就是小头目,小队长。四鼓如果还没有把这个城攻下来,还没有上去,那就斩将。到了傍晚的时候,各哨军兵都从市汊出发以各自的进军路线分别行进。

    二十日黎明,天蒙亮的时候,各哨官军都到达了各自的指定地点,对南昌发起进攻。南昌攻克,事后说起来都是轻易的、容易的,王阳明的描写也非常之简单,总之很顺利,很快就把南昌城给攻下来了。这个南昌城中一开始知道王阳明来要打,城里面是严加战备,做了各种各样的军事准备的。可是阳明的军队四面八方都向南昌城开始攻的时候,这叫做未战而先夺人之气。王阳明率领的军队大声呼噪、奋勇当先。城中是土崩瓦解,一方面有倒戈的,另外一方面宁王的眷属,有纵火自焚的,因为火烧起来,把居民的这个房屋也烧掉的都有。那王阳明还命各路官兵分别救火,安抚居民。同时查封了宁王的府库,也缴获了朱宸濠劫夺的江西各府县的大小衙门的各种印信,公章96颗。还有一些三司协从官员,就是这些从逆官员也都自首投罪。南昌被攻克之后,这实际上是取得平定朱宸濠战乱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对于南昌城中包括宁王府的那些自焚的、自缢的这些官眷等,王阳明也下令江西布政司、按察司,会同南昌府等各有关方面措办官墓,以礼给予安葬。

    四.宸濠回兵阳明运筹决策

    再说朱宸濠,朱宸濠是于七月十六日率兵围困安庆,连日打都没有打下来,所以情绪变得急躁起来,焦躁不安,他亲自率领兵夫运土填堑,期在必克。十八日的时候,南昌城的守城官员派人通报给朱宸濠,告诉他王阳明已经引兵屯住在丰城要打南昌了。城中军民都非常的震撼,希望朱宸濠能够率军会援南昌。朱宸濠一听这个,心里也的确是非常着急,同时又感到非常的恐惧,因为他知道南昌城一旦被王阳明攻克,他丧失了自己的根本重地,安庆城又打不下来,他就没别的地方可以走,只能在鄱阳湖上游荡了,所以他当时马上就试图分兵回援南昌。

    我们可能都记得朱宸濠有个谋士,叫作李士实,这位李士实当时就跟朱宸濠讲,说事已至此,你不要管南昌的事了,我们继续打安庆,只要安庆被拿下,就等于南京被拿下了。你顺长江直奔南京,占领了南京登基称帝,南昌还有不臣服吗?你也不能说李士实的这个话没道理。从道理上面来说呢,的确也是这样子。我们回我头去这看件事,阳明先生当时是顶着巨大的军事压力的,如果朱宸濠真的听从了李士实的话,不管南昌的事了,他仍然攻安庆,直下南京,那实际上王阳明把南昌打下来变得没有意义了。可是事实呢?朱宸濠却是不听李士实的,他很怕自己的南昌被攻打了之后,丧失了根据地,所以第二天也就是十七日,朱宸濠主动解除了安庆的围,撤出军队,从鄱阳湖上回兵,试图回援南昌。

    他同时先派了两万人的军队归援南昌,他自己是随后督兵而来。王阳明虽然攻克了南昌,但是当他知道朱宸濠已经解除了安庆之围,并且率大军回援南昌,他心里也还是焦虑的,因为到现在这个时候,王阳明所请求的四方援军一个兵都没看到,更不要说将。他手里仍然只有江西省境内各府县纠集起来的攻打南昌的那几个人。六月十八日王阳明曾经给两广的都御史,叫做杨旦,我们原来也提到过这个人。那个时候是王阳明伪造杨旦的机密文书,那当然是真有这个人的了。

    王阳明曾经是给杨旦发文,请求他调集狼兵前来南昌,共勤国难。因为当时情况的确是很紧张,可是攻克了南昌之后,王阳明又了解到南昌当地的老百姓听到土兵、听到狼兵这两个字都怕。因为狼兵所过也不亚于一场劫难,王阳明了解到老百姓不喜欢狼兵,尽管他是极其需要外援的,但是他仍然立即再次行文杨石。问他原调的广东土汉狼兵有没有齐集,如果没有齐集就不要过来了,集起来了也解散掉,为什么?因为南赣、吉安、南昌等处沿江人民,俱各畏惧狼兵,悉皆惊惶,尽管王阳明是非常需要军事援助的这个时候,但是你看他还是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考虑的首位。狼兵来会对老百姓造成惊扰,那就不要狼兵。

    如何对待朱宸濠大规模的回援呢?正在这个时候呢,阳明这边的一些个领兵的将领又发生了思想分歧,怎么办?当时很多这个官员提出来,南昌城已经破了,我们退居南昌,以南昌城作为堡垒,敛兵入城坚壁自守,我们只有先不出兵,等待四方援军。这批将领的想法应该说也没错,在兵力和朱宸濠对比那么悬殊的情况下,你退居南昌城,城门都关好,朱宸濠要打进来也未必那么容易。另外一个方面,四方援军一到,朱宸濠也会腹背受敌。所以现在用一个拖字诀,等时间,也不能说这种观点就一定是不对的。实际上也不失为一种策略,但是,王阳明认为这不好,为什么不好?会对南昌城内造成巨大的压力。他曾经做了这么一个分析,他说宁王的兵力虽然很强,军锋虽然很锐,但是他所过之处都是劫掠、焚烧、杀戮,民心未必站在朱宸濠这边,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从政治上面来讲,朱宸濠谋反在道义上是不站地步的,又是不得民心的,正因为这样,当他率领大军围攻安庆的时候,从他的这个军队士气来看,他围攻安庆多日不下,军心一定是焦躁的。而他退回南昌,南昌又被王阳明占了,已经失去归所,他的军队的战斗力、斗志一定是涣散的。

    王阳明分析说,不论从政治的意思上说,还是从道义的意义上说,还是从民心、军心的意义上来说,不在宁王那边。在这个情况之下,军队再强大那只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强大,如果善用兵的话,出其不意,主动出击反而最为上策。所以王阳明坚持不能退守南昌,固守南昌,等待四方援军,而是应该是要主动出击,攻其不备。

    为了迎战朱宸濠,王阳明分布哨道,布置了在鄱阳湖与朱宸濠作战的总方略,大致是这样,他派遣吉安知府伍文定等四个人各领兵五百,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分道并进,击其不意,等于是个游击队,水上的游击队,哪里能打就打哪里。同时他又派遣一支军队,领兵官员叫做俞恩四百人,这四百人干吗?就是在湖面上流荡,这是疑兵,用来引诱敌人的。

    另外像知府陈槐等,其他各府县所率领的军队,都是利用鄱阳湖上的各种地形进行埋伏。有疑兵,引诱敌人的,有灵活作战的部队,伍文定这些人。还有埋伏的军队,所以一旦打响那就是四面合击,四起围攻,这是王阳明的总战略。

    五.智擒宁王依礼安葬娄妃

    二十三日,朱宸濠的先锋部队已经到樵舍,樵舍就在赣江边,在南昌城北大概三十公里左右这样的一个地方。那气势是相当的壮观,风帆碧江,前后数十里不能计其数,非常的壮观。王阳明开始督促各路军队趁夜色急速前进。又令伍文定率正兵从正面发面发起对敌攻击,余恩等作为远军,各自布置好。

    二十四日清晨,朱宸濠的军队乘战船乘风前进,兵士鼓噪,逼进王家麓,气焰是十分的嚣张。正当这个时候,担任正面攻击任务的伍文定等,假装败阵,而实际上是诱敌深入。敌人一看伍文定没打几下就跑了,争相进趋,以至于前后的战船相互脱节,本来是连到一起的,前后左右有个照应。前边的船都拼命往前船,后面的船又没有赶上,战阵实际上就散了,战船已经不能前后相顾。而正当这个时候,担任侧翼攻击任务的王阳明的军队就开始直贯其中,等于说是把这个朱宸濠的阵势拦腰截断,敌军溃败。而这个时候,那些伏兵又开始四面进攻,呼声震天响,朱宸濠的军队是不知所措,阵势大乱,溃败而逃。

    讲到这个事情,史料有一个很好玩的记载,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王阳明的军队看到朱宸濠的军队是如此大规模而来,气势雄壮,都胆怯了,一开始是打了败仗的。王阳明马上下令谁敢先退却,砍了,军法惩治,战争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所以真正战争打响之后有一个特别的一个镜头。吉安知府伍文定是立在船头,立于冲炮之间,竭力督促军队殊死作战,以至于炮火把他头发、胡须都烧掉了,他都不敢退。可是正在这个时候,阳明军队这边突然船上一个条幅挂出来,宁王已擒,我军毋得纵杀。实际上宁王当然这个时候还没有擒住,在哪儿还不知道,还没见着人。那显而易见这又是王阳明一计,宁王已擒,我军毋得纵杀,敌人方面的兵士一看到朱宸濠都已经被抓住了,那我们还在闹啥闹,一时惊扰,军心涣散,就溃败了。

    我们也可以看到王阳明作战,真真假假可谓是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计谋,这一招非常起到作用,攻敌之心,军心之一乱大势必去。这一场战争打下来,那是大大的挫败了朱宸濠的军队士气。而正在这个时候建昌府知府开始率兵到来,王阳明也知道,南康九江二城原来已经被朱宸濠拿下了,那如果这两个城不把它重新拿回来,也就是不去收复,那么终究会影响到对于朱宸濠的追击的。刚好建昌府的知府率兵到来,王阳明呢就命令他,湖上的战争你先不要参加了,你先去把九江、南康两座城给我收复了,就趁机收复了九江城、南康城。到了25日朱宸濠又率兵大举来攻,战争进行的相当不容易,也可以说是很残酷。但是最后阳明先生的军队不敢退。奋勇杀敌,还是擒斩敌军两千多人,还有一些就掉进湖溺死了。

    朱宸濠元气大伤,退回到樵舍之后朱宸濠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他认为现在之所以发生各种问题,是因为船体比较小作战不利,所以他把单体船,每一条单独的船相互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方阵,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他把所有的金银财宝都拿出来,用来奖赏士兵,命令士兵必须要殊死抵御。可是朱宸濠没有想到,他这是个臭棋。他把单只的船都编为一个整体,船体固然是大了,稳定性固然是增强了,可是速度、灵活性都发生问题了,王阳明一了解到朱宸濠居然把这些个船都连成一体了。马上督促伍文定预备火攻的器具,这一招,是非常之厉害的。

    到了二十六日,王阳明与朱宸濠在鄱阳湖决战,这个决战的过程实际上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总而言之就是最后朱宸濠败的很惨,王阳明看到朱宸濠来,他一声令下,火箭一发,船体整个烧起来,宸濠的军队自顾不暇,有很多并不是被杀死,而是跳进湖里淹死的。战争进行的非常的顺利,朱宸濠被活捉,朱宸濠怎么被活捉的呢?有一个小插曲,当船上火烧起来,朱宸濠一看自己的士兵都是自顾不暇,往湖里跳,他也紧张了,他也想逃掉。所以他穿上一个渔民的衣服想走,四处张望,刚好看到芦苇丛中有一个小船,有艄公。然后他对艄公挥手,大声喊船过来。结果那条船也非常听话,摇到了朱宸濠的身边,朱宸濠二话不说直接跳上了船。而这条船也是二话不说直接把他摇到了阳明的中军,这原本就是王阳明安排好的,那个所谓的渔民根本不是渔民,就是王阳明的士兵。这个故事是钱德洪在《征宸濠反间遗事》里头记载的,钱德洪很感慨,最后加了一句话,说阳明先生神运每如此。也就是他运筹、设谋、用计往往是神乎其神,该预料到的他都给你预料到了。

    朱宸濠被活捉了,朱宸濠谋反这一震动朝野的严重事件,二十六日一战已经全面平息,朱宸濠就擒。但是下面几个记载很有意思,士兵就把朱宸濠绑起来,带去见王阳明,朱宸濠气焰还是嚣张的很,大大咧咧、诈诈唬唬,一见到王阳明就说王先生,我把我自己的护卫统统革去,我降为庶民可不可以?王阳明呢就冷冷静静的对朱宸濠说四个字,有国法在,我说了不算,就命令士兵把他看起来了。所以你看朱宸濠这个态度仍然是非常的傲慢的,然后他这骑马进入南昌城,尽管是囚犯还是骑马,一见到王阳明的军队,那是步伍整肃,风纪凛然,在街道两边站着。朱宸濠又是仰天哈哈大笑,他说王先生,这只不过是我家里的事情,哪里用得着你如此费心啊?这也同样可以想象到,朱宸濠是这么飞扬跋扈的一个人。

    而当他见到了王阳明,他突然又说了另外一段话,他对王阳明说,我有个妃子,就是娄妃,她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反对我起兵的,曾经苦苦劝谏,很可惜我没有采纳她的意见。过去商纣王他是因为听用了妇人之言而亡天下,我恰巧是没有听信妇人之言而亡其国。我这位娄妃可是个好妃子,刚刚投水死了,希望你王先生把她能够找到好好安葬。所以阳明先生后来说哪怕是一个万恶纯粹之人,他那一点良知也终究不灭。

    朱宸濠既然讲了这个,王阳明立即就派人到鄱阳湖上去寻找,很快就找到了娄妃的尸体,尽管投水,但是娄妃全部用纸绳把自己的衣服扎的很整齐,所以一点都没有散乱的,很容易辨别。王阳明嘱咐给娄妃按礼予以安葬,这位娄妃是谁呢?我们可能都还记得,阳明先生18岁的时候在南昌结婚,他返回浙江路过上饶,曾经拜访过娄谅,并且从娄谅那里了解到了性理之学,这个娄妃就是娄谅的女儿。我也顺便提一句,娄谅是很有学问的一个人,为人非常的敦厚,但他毕竟是朱宸濠的岳父,所以朱宸濠谋叛这个事情平定了之后,朝廷追究责任把娄谅的书全部烧了。娄谅先生的作品我们今天没办法看到,不知道民间还有没有藏的,这也非常之可惜。娄谅先生的学问是从吴与弼那里来的,我们曾经提到过这个事,现在不多说了。

    我们现在总体上面来进行总结。宁王朱宸濠谋叛这件事情,在当时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突发事件,而王阳明是一个过境官员,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他可以躲开朱宸濠的追兵,他同样也可以躲开朱宸濠的追兵以后对这件事情不闻不问,不是他的事。他也没有获得朝廷的命令,当时朝廷也根本都还不知道有朱宸濠谋反这件事情。但是这叫做致良知,事情在我面前,我遇到这件事情,我又是这样一个朝廷命官的身份,如果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在王阳明看来那就是并非一个知行合一、致良知之人。所以他仓促之际起兵。后来王阳明曾经给朝廷上书说了一句话,是以万余乌合之众,破强寇十万之兵。这不算太夸张,仅仅从人数上面来讲,王阳明大概不止一万多人,我前前后后给他做了一个大致的估算,大概三万多人那是有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朱宸濠从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开始起兵谋反,到七月二十六日鄱阳湖大战被活捉前后不过41天。朱宸濠全军覆没是在七月二十八日,把这个算起来也不过43天。如果把王阳明七月二十日发起对南昌的进攻算作为平叛战争的真正起点,那么从七月二十日到二十八日平判战争全面结束前后不到10天。由此可见,我们一方面折服于阳明先生的运筹设谋,那种高超的军事智慧。倒回去看,我们更感佩阳明先生那种敢作敢为、敢为天下先、敢担天下之大任的那种大丈夫的气概。

    可是,平定朱宸濠这件事情,就其本身来讲,并没有给王阳明带来实际上的任何的所谓好处、现实利益,反而阳明先生因此而陷入于各种各样的政治阴谋。那么这是怎么回事?他接着又将面对着一个怎么样的复杂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