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真实系梦境 » 第13章 致我亲爱的阿莱夫

第13章 致我亲爱的阿莱夫

    何奕明从自己的素材柜里取出一个不透光的黑布包裹着的物品。打开黑布,其里是一面花纹古朴的铜镜,镜面呈现铜黄。这样一面镜子,日常使用恐怕不太方便,毕竟铜镜的反光效果与现代工业制造的镜子完全没得比。

    但在神秘学中,铜镜却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与神秘意味。例如在赫尔墨斯主义中,铜镜就被认为能够反映肉眼所不能察觉到的内在世界。

    这面铜镜,是何奕明为了使用“魔镜占卜”而专门购置的。魔镜占卜是一种使用镜子或反射表面作为工具的占卜方法,它源于古老的巫术传统。换成何奕明的话来解释,对一个中国人来说,“照妖镜”便算是最典型的魔镜占卜。

    魔镜占卜的用材平时需要避光保存,与外界尤其是光线的接触会削弱铜镜的灵性,进而影响魔镜占卜的成功率。

    占卜时,卜者需要在镜子里创造一个视觉焦点,通过集中注意力,来让焦点以外的画面变得模糊与抽象。接着调动灵性,用直觉和灵性来解读模糊画面中隐藏的图像、符号与视觉印象——按何奕明的理解,就是盯住一个点,接着调动灵性,围绕着那个点来进行感知。

    这听起来似乎与直接使用灵性感知没什么区别,但镜中的一切都是真实世界的反射。这种反射如同一道门户,连接了非物质世界与现实世界。

    这种情况下,灵性便能感知到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模糊的未来与未知的存在。

    何奕明双手握持着纸片,【阿莱夫(ElAleph)】的字样被反射到铜镜之中,左右颠倒的字符是如此的陌生,仿佛一段被层层加密的密码,让人无法轻易读出其中蕴含的真意。

    控制着自己的视线,何奕明把双目的焦点聚集在铜镜的中心、镜中纸片的正上方。集中的注意力让视线中焦点以外的区域逐渐模糊,失去了原有的形状。

    飘散的视点在澄黄的铜镜面中重新纠缠,逐渐排列组合出一幅不存于现实的图景。纸片上的黑色笔迹如同爬动的蠕虫,被镜内的规则剥离,逐渐露出真貌。

    集中注意力的一分钟内,何奕明感觉自己的精神仿佛在被抽调、他逐渐无法看清镜中的画面,那画面是如此抽象,如同被清水洗涤的污渍、在水中涤荡出了飘忽的形、弥散的神。

    在何奕明的眼中,焦点以外的、模糊的镜面画面里,那张泛黄的纸片上,唯一留下的、是一个没有被镜面的模糊所扭曲的符号。它是如此的显眼、又如此的隐蔽、如此的......真实。

    它是卡巴拉里无限而纯真的神明、是神秘学中的绝对真实、是希伯来字母中的第一个字母,【א】(阿莱夫)。

    直到此时此刻,何奕明才惊讶的发现,他本该认识、本该见过这个希伯来字母的。神秘学界中有着一股名为“希伯来神秘学”的分支,他们被称为卡巴拉,而希伯来字母,便是他们使用的文字。

    了解过众多神秘学文化的何奕明,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卡巴拉、不认识【א】(阿莱夫)呢?他本来知道这一切!

    但直到这次魔镜占卜以前,他却把这些东西都忘了,就仿佛记忆被盖上了一层薄纱、感官被蒙上了一层遮罩。脑子里一直想不起来关于阿莱夫的信息、眼中一直看不到有关阿莱夫的内容,即便注意到了,大脑也会选择性地忽视。即使提起卡巴拉,他也无法联想到阿莱夫。

    这个希伯来字母仿佛具备着一种奇异的魔力,会让看到它的人不自觉地忽略它的存在,让理解它的人不自觉地忘掉它的意义。它静静地躺在何奕明记忆的角落,就好像一道认知的滤网,滤掉了何奕明关于阿莱夫的所有认知。直到此时此刻,这道认知滤网才被打破,那些被无意识无视掉的记忆也才不受阻挡地倾泻而出,逐渐被记起。

    何奕明把目光从铜镜上挪开,停止了魔镜占卜。他看着林初给的那张纸片,在【阿莱夫(ElAleph)】的字迹旁,一直都画着一个【א】的符号,但他却一直没有注意到。

    这种认知的过滤,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带着这个问题,何奕明闭上眼,紧紧地攥着纸片,在脑内逐渐恢复的、自己关于阿莱夫的记忆里不断地回溯着。终于,他回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接触到阿莱夫的时候——

    那还是四年前,何奕明还在上初三的时候。在接触了许多较为容易就能尝试的神秘学仪式与操作后,他开始寻找一些更深入的神秘学内容。

    作为贯穿了人类历史的特殊学说,神秘学与宗教、思想、哲学、文学等领域有着许许多多的关联。了解这些领域,可以说是任何一个神秘学爱好者的必修课。可宗教与哲学的内容对初中时的何奕明来说太过晦涩难懂,他便选择了从文学、小说等较为通俗的媒介开始了解。

    而《阿莱夫》,这部小说在神秘学界被认为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对于许多复杂的哲学概念与神秘学现象都有着深入的探讨。从【羊踹玉兔】群里了解到这《阿莱夫》的存在后,何奕明就想要读一读这本书。

    可他找遍了图书馆与书店,翻遍了网络、甚至拜托了群友,也没有找到这本书的阅读途径。就在他决定放弃《阿莱夫》、换一本神秘学书籍来读时,一位在楼下小吃店里偶遇的陌生人,把一本有些破旧的《阿莱夫》交到了他的手中。

    何奕明回想不起来那位陌生人的样貌,记忆里他的脸如同被灰雾所遮挡。他只能记起、正是从得到这本书开始,他便再也无法认知到关于阿莱夫的一切。也正是从这天开始,何奕明获得了那个特殊的、可以开启上帝视角的清醒梦境。

    这本何奕明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阿莱夫》,正是他清醒梦境与常人不同的根本原因。也是他的脑内的认知滤网的始作俑者。

    何奕明抬起头,看向书桌左边的书架。在书架的最上层、最显眼的地方,孤零零地摆着一本朴素的《阿莱夫》。

    它一直就在这里,陪伴了何奕明整整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