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真实系梦境 » 第12章 占卜

第12章 占卜

    类似于密契主义的【超言说性】一般,真正的神秘恐怕是无法被语言传达的。

    这是何奕明基于自己的了解,对《阿莱夫》这本书上出现的无法被阅读、无法被讨论的奇异现象的解释。

    这种现象放在现实中或许无比奇异,但放在神秘学里,却是有着很多的实例的。如佛教所追求的【原始境界】,佛教认为【原始境界】超出了个体的认知和语言的表达,不遁入这个境界的人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

    在道教学说中被不断提及的【道】,同样有着类似的限制。《老子》中说“道可道,非常道”——能被口述出来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道家所谓的【悟道】,要求修行者不假于外物、不求于他人,仅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找寻真正的【道】,也正与林初对自己的要求一致。

    放在以往,何奕明只当这些现象是各种宗教为了吸引信徒而故作高深。可亲身感受到了《阿莱夫》的奇特之后,他猜测,这种【超言说性】,应该是防止真正的神秘被广泛传播的限制之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神秘、亦即《阿莱夫》无法被传达,那彼时在咖啡厅的时候,林初是怎么把《阿莱夫》这个概念传达给自己的呢?

    林初同样是理解神秘的人,为什么他能传达《阿莱夫》,【羊踹玉兔】群的群友却不可以?这其中必然存在着什么区别。而眼前的小乞丐,让何奕明意识到了这个区别之所在——

    身为哑巴的乞丐无法说话,所以用纸板记述着自己的求助。

    而受【超言说性】限制的群友和林初就如同这个哑巴乞丐,不能“说话”,无法向何奕明传达什么是《阿莱夫》。但与群里的网友不同的是,林初有工具——他借助了能够向他传达神秘的“纸板”——那张写有【阿莱夫(ElAleph)】的纸片。

    何奕明回忆着林初交给自己这张纸片时的动作——这是从林初的记事本上撕下来的半页纸片。

    可《阿莱夫》是连网络都无法承载的神秘概念......一张普通的纸片,又怎么可能记述和传达呢?这张纸片上,绝对存在着一些被自己忽视了的线索和秘密!

    想通了这一点,何奕明飞速往家里赶。他感觉自己距离真相只差临门一脚了!

    “马上、马上就能找到真正的【神秘】了!!”

    从一开始,他接触神秘学便是因为好奇。好奇这些未知的存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又该如何用已知来定义它们。可接踵而来的壮汉袭击、潜梦质询,以及对杀人与法律的惊慌,让他无暇去顾及这份好奇,只得按捺在心底。

    而现在,可以洗清自己嫌疑的、一切的真相近在眼前。那再也无法被压制的,是他疯狂的好奇心。

    一路飞奔到家,何奕明调理着呼吸,从桌上拿起了那张被自己折叠再折叠的,记载着【阿莱夫】的纸片,有些泛黄的纸质述说着它背负的岁月。

    展开纸片,何奕明又看到了那几个清秀的字迹,纸张上似乎只有【阿莱夫(ElAleph)】的字样。

    “这张纸片肯定不同寻常......”

    熟悉地调动起灵性,何奕明闭上眼,在无限蔓延的黑暗中揣摩着手中的纸片、探寻着其中的联系。

    但不论他如何集中精力,黑暗中的灵性都无法收到回应,就如同飞行在无垠空旷中的蝙蝠,无法接收到任何回返的超声波。

    “怎么会没有反馈呢......”

    怀疑是自己心情太过激动、心境不稳,导致灵性的感知不够细致,何奕明坐在椅子上,通过深呼吸与简单的冥想平复了心境,又再次开始了尝试。

    可灵性依旧是泥牛入海,得不到回馈。

    紧紧地捏着纸片,何奕明不由得怀疑自己的推理:“难道我猜错了吗?这张纸片并不是林初留下的提示?”

    刚升起这样的念头,何奕明赶紧摇摇头,把杂念甩开,他可不是那种会半途而废的性子。灵性没有反馈,那就试试其他能想到的办法,比如自己能够获得上帝视角的清醒梦境?

    “但清醒梦境现在好像有很多问题......”

    昨天的他才刚刚尝试过进入清醒梦,却诡异地失败了。昨天失败的原因,似乎并不是像以前一样、连续两天进入清醒梦导致的精力不足,更类似是有人在故意干涉他。

    再加上壮汉李庆入侵梦境的手段还没有找到,为了防止在清醒梦里又遇到其他危险,在解决问题前,他轻易不会再回到那里去。

    再三思索之下,何奕明决定优先考虑其他的办法,实在不行,再借助清醒梦境来调查。

    不去考虑梦境,要怎么才能弄明白纸片的秘密呢?像传说中的无字天书那般、火烧水淹?但那本质上是物理规律,与神秘并无关系......

    “神秘的问题,还得用神秘来解决!”

    略作打算,何奕明便拿定了主意,眼下最为适用的,便是神秘学中常用于找寻秘密、探索未来的手段之一——占卜!

    在神秘学中,占卜是与【宇宙论】同等重要的分支内容之一。用更准确完整的名字来称呼,应该叫【神秘预测学】。

    塔罗牌、水晶球、占星术......这世间存在着许多种奇异的占卜方法,步骤与特色各有不同,但目的是同样的,那便是借由每个人的灵性、探寻莫测的命运。

    何奕明对命运一说向来是嗤之以鼻的。自从初中时他了解到一种名叫【巴纳姆效应】的心理学概念之后,就再也没有信过什么星座、血型决定性格与未来的说法。人们往往会对一些十分模糊及普遍的描述十分信服,认为“这完全就是在说我!”,就算有所区别,也会用“我可能是非典型的那一类”来自我说服。

    因此,何奕明并未掌握太多占卜相关的神秘学手段。只是现在,神秘的真实存在已经被证明,那此前一直被自己当成伪科学、概率学的占卜,说不定也能派上些用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