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门门果实能力者的诸天之旅 » 第21章:张邦杰见闻

第21章:张邦杰见闻

    莱芜县县衙,牛纯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名臣张荣。张荣三四十岁的样子,看起来像个帅气的老干部只不过眼角有一圈伤疤,伤疤位置要是再稍稍往旁边靠近一点,张荣的一只眼睛就废了。关于这个伤疤史书上还有一段类似独眼夏侯惇的故事。

    “流矢贯眦,拔之不出,令人以足抵其额拔之,神色自若。”

    由此可见,这位张荣是怎样的一个狼灭。

    牛纯见到张荣后,当即热情的上前握手。

    “欢迎世辉公加入咱齐鲁保境安民的队伍。您能来此处,莱芜县蓬荜生辉啊。”

    “额...牛公客气了,在下不过一介草寇,牛公愿收留我等,已是大恩。”

    “英雄不问出处,世辉公,来随我一同赴宴。”

    牛纯热情牵着张荣的手前往县衙宴会堂,军中食堂养了好久的最后一只黄河滩羊上了案板。莱芜县刚打下来没多久,厨房内的一应用具皆在打造阶段,还来不及使用。在得到牛纯要开大宴请张荣吃饭的命令后,亲卫军“御用”厨师牛添寿无奈之下,只能做起了蒙兀风的烤肉宴。

    牛纯对此不以为意,鹰酱家别的不多,肉那是比子弹还多,除了黄河滩羊之外,牛纯还是直接从豪宅中用三轮车运来了整整一车的牛羊肉。

    宴会厅上,看着架在烤架上的羊,以及餐桌上一道道牛羊肉硬菜,张荣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虽然张荣啸聚济南与淄州两地,为两地的绿林魁首,可张荣到底还是士绅出身,有些人格底线在,所以日子也过的紧巴巴的。平常偶尔也能混上那么几口肉吃,可是像现在这样酒池肉林的场面,在张荣的印象中,只有蒙兀人的金帐内才会如此豪奢。

    “来来来,世辉公,且来尝尝咱留好久的即墨老酒,这可是咱花大价钱买来的。”

    都不用喝酒的,上了酒桌的牛纯就习惯性的开始吹水。这坛子即墨老酒确实好酒,不过牛纯也没花多大价钱,也就千把块钱一瓶而已。

    牛纯亲自给张荣倒了满满一碗即墨老酒后,张荣也不客气,接过酒碗直接一饮而尽。

    “好酒,好酒啊,谢牛公赐酒。”

    “嗨,客气什么啊,咱们以后就是一个锅里捞食的了。”

    牛纯给张荣再续了一碗酒后,也给自己倒了一碗即墨老酒。不得不说,还是千年以来的黄酒更适合牛纯的口感,白酒喝起来太烧口了。身为已经30的“老年人”牛纯非战时,还是非常注重保养的。

    牛纯不是正经的政客,在酒桌上喝高了的牛纯直接跟张荣讲了,加入牛纯军,牛纯非常欢迎,但是张荣军该裁汰的裁汰,牛纯负责安顿。该打散编制的打散编制,牛纯保证一视同仁。有了牛纯在酒桌上的表态,张荣连干三大碗黄酒,直接就同意了。

    彻底喝嗨了的牛纯张荣二人,最后还是各自的亲卫给抬回的卧室。

    第二天一大早,就算昨天黄酒喝到真正醉酒,张荣还是在常年习武的生物钟催促下醒了过来。

    “邦直!”

    张荣捂着头醒来后,第一时间喊起了自己的亲卫,也是自己的亲儿子张邦直。

    “爹,孩儿在此。”

    值守在张荣身边的张邦直,急忙走到了张荣身前听候调遣。

    “现在是何时辰了?”

    “回爹爹,已到卯时。”

    “卯时,该起了。”

    到了时间张荣是半点不磨叽,直接起床简单梳洗了一番之后,就在院子里练起了拳脚用以发泄残余的酒意。

    直到早上8点,厨房送来早餐,是昨晚剩下的大量肉类做的肉粥。区别于现代时空一般人家做的肉粥,县衙厨房送来的肉粥肉非常厚实,不是一粒粒,而是一块块的。

    “嚯,看来你大哥当了牛公的兵,日子过的确实比他老子舒服多了。”

    张荣夹起一块肉直接大口嚼了起来,虽然晾了一晚上,但牛肉依旧嚼劲十足。张荣吃的非常的香,这年月能有一口肉吃就不错了,更别说牛肉一顿吃到爽。

    “赶紧吃,吃完你老子我去见牛公,你去牛公军营跑一趟,看能不能见到你大哥。”

    “阿爹放心,孩儿晓得。”

    张邦直脸颊鼓鼓囊囊的,应和着张荣的话,来牛纯这才两天,张邦直感觉自己已经吃了自己一年的肉量了。张邦直比张荣还想见到自己大哥,16岁的张邦直,在老爹投降牛纯后,最大的梦想就是想进入牛纯军正军序列,因为张邦直的大哥张邦杰机缘巧合下就在正军中服役。

    张荣这次来投降牛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1220年初时,自己大儿子张邦杰潜入登莱试图联系登莱的私盐贩子大量采购食盐以解决黉堂岭老窝的食盐问题,顺便加价卖到北方赚一笔的时候,张邦杰被牛纯军征兵官直接征到厢军队伍里去了。

    这一年多来,张邦杰就跟着牛纯从登莱一路打到莱芜,如果不是牛得福找不到张邦杰的妻儿老小,张邦杰都能进亲卫营了!

    不过进不了亲卫军,也不耽误张邦杰在牛纯军中被不断刷新三观。

    在刚被强征入伍厢军时,张邦杰以为牛纯军不过是一股农民军而已,张邦杰准备进入牛纯军军营混口饭吃,趁夜直接摸出去。

    当时张邦杰身边还有不少护卫护持的,如果不是张邦杰见当时征兵的小队武器装备的非常精良,张邦杰都想直接杀出福山县城的。可惜在甲胄步弩的威慑下,一众护卫乖乖的交出了护身兵器,老老实实的进了厢军军营。

    还不用进军营,光站在厢军军营门外的张邦杰三观就被刷新了一遍。那高墙围绕的真是军营?不是福山县新修的县城,或者是哪家地主老财的坞堡?

    福山县建立厢军军营时,为守护巨风盐场,军营在当时就已经是按大型棱堡的体量在建设了。

    张邦杰趁夜摸出去的企图,在见到军营外墙规模后,直接宣告破产。先不说那8米的高墙,张邦杰爬不爬的上去,光城墙之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还有大量城防器械随时有人在看守维护,这样的防守规模,别说张邦杰了,就是中原五绝来了都得跪。

    射雕世界的武功到底还是没法和风云世界那些彻底非人的武功比。后期大成的杨过,也只不过是能偷袭一次蒙兀军粮仓而已。射雕世界武功再高,面对弩阵也得歇菜,而牛纯军最不缺的就是弩了。

    进了厢军军营后,张邦杰和一众护卫就各自散开了,可能是运气差,也可能是征兵官有意针对,新兵各自分配军营后,没一个护卫和张邦杰分在一个营,有些比较壮硕的护卫,还被调到了当时的栖霞前线厢军军营。

    入住军营之后,张邦杰的三观一直刷新到根本停不下来。

    新兵入伍第一天,吃的就是细麦做的精面,还配有一大块肥腻的猪肉,上官谓之:迎新面。

    要知道这可不是太平盛世的年月,而是兵荒马乱的年月,张邦杰自家老子张荣不年不节的也吃不上精面,更多的时候还是吃壳都没怎么去的麦饭。由此可见牛纯军伙食的优良。

    食物吃完,厢军虽不像正军那样需要整日操练,但在没有生产任务的时候,还是要保持训练强度的。队列队形训练就不用多说了,这是从古到今不管什么军队都要练的。

    新兵熟悉了队列队形以及军规军纪军法之后,进阶训练的杨家枪法才彻底震撼张邦杰一整年。自从杨安儿起兵到李全、杨妙真夫妻纵横齐鲁大地,起码在齐鲁地界,杨家梨花枪那是真真正正的威名远扬,张荣都心心念念的想要学习。

    而在牛纯军队伍里,威名远扬的杨家梨花枪法成了烂大街的新兵练枪基本法,张邦杰在张荣的棍棒教育下,武学还是学的很扎实的,张邦杰能看出新兵练的杨家梨花枪是真货,还是高人特修过非常适合行伍的高级货。就此,张邦杰也绝了逃跑的念头,开始安安稳稳的在厢军内学起了梨花枪。

    老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老话能流传到现代,总是有理由的。

    像张邦杰这样,文化高,武功还扎实的人,很快就在厢军每月大比中脱颖而出。不管是步战、马战、还是文化知识课,18岁的张邦杰在厢军单人大比中总能稳稳的拿到第一名,为张邦杰所在的营连续大半年拿下总量4成的肉食。剩下的三个营各自去分那3、2、1成。

    连续三个月只能分到一成肉的福山县厢军营指挥使直接急眼了,一纸荐书往上一报,张邦杰就此入了正军营,跟着张邦杰一起进入正军营的还有一批张邦杰同营的“精英”,留下一堆半斤八两的“文盲莽夫”与“文弱书生”菜鸡互啄。

    如果让张邦杰评价厢军,张邦杰会认为至少张邦杰所在的福山县厢军称得上是精锐了,未有生产任务时,福山县厢军两日一练。有生产任务时,劳作虽然繁重,但在足量肉食的补充下,那也是在打熬筋骨了。

    而且生产任务多少修造弩矢、投石器、进攻与守城器械。亲自打造那么多器械,都不用教的,福山县厢军多多少少都能知道些攻城或者防守时应该注意的要点,更别说厢军每晚必有一场文化课,教授课业。

    筋骨强、装备好、后勤充裕、还识文断字,每三日还有一场教授古代战役战略战术战法的课程,张邦杰感觉福山县这军营训练的不是厢军而是军官了。在福山县厢军营完成一年的士兵,起码张邦杰很乐意让那位士兵在自家老子队伍里当一名基层军官。张邦杰相信,自家老子肯定会同意。

    进入到牛纯军正军军营后,张邦杰的三观再一次被粉碎刷新。

    原来真正的精锐是每天吃足量肉食的。

    原来全副武装奔袭10里路时间要在两刻之内还有余力作战才能算的上合格。

    原来识文断字只是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正军士兵,是要能全文背诵《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钤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这十本兵书的。《武经总要》?那是理解背诵内容的教科书。

    如果说正军的训练内容让张邦杰惊为天人的话,那么见识到正军的武器装备以及后勤标准后张邦杰就彻底麻木了。

    夏装作训服一人三套,那布匹质量张邦杰感觉能挡一些钝刀了,起码减伤作用是有的。

    冬装17式防寒套装,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张邦杰在1220年冬天穿上后跟着牛纯一路强袭莱州、潍州、密州三府之地,不管天上下再大的雪,张邦杰都没感觉到什么寒意。连双手都有不怎么影响作战的厚实手套护着。有这样的防寒装备,张邦杰敢一个人打十个自家老爹的精锐士卒。

    不用武艺多么高超,也不用什么神兵利器,只要张邦杰稍稍拖一段时间,不管自家老爹多精锐的士卒,在数九寒天之下用不了多久都会冻的梆硬。

    然后就是武器了,亲卫营训练时,张邦杰观摩过,那管状火器突突突的抛洒子弹,木人也咚咚咚的不断飞舞着木屑,张邦杰近距离观察过作为标靶的木桩,看着木桩上那惊人的弹孔,张邦杰知道,被那一课小小的弹丸打中身体,不死也要受重伤。

    可惜的是那些管状火器是亲卫营标配,张邦杰作为普通正军还是拿不上手的,不过普通正军武器装备也比张邦杰见识过的最强军队蒙兀精兵都强出不少。

    不管是刀、枪、矛、槊还是骨朵、铁链、夹棒,会根据各自所属的攻击小队配齐,装备上标准武器后,感觉富有余力的,还能申请弩机、弓矢之类的辅助武器,只要士卒有需求,且装备上后跟的上训练强度,那么牛纯总会从现代淘一批货过来给正军士卒配齐。

    接下来就是防御的甲胄了,刚入潍州时,正军的披甲率还不太高。在潍州春耕结束之后,后勤处就出现了大量的甲胄,不管是锁甲、链甲还是步人甲,后勤仓库中总有一批余货任君挑选。

    张邦杰身为一名正军普通小兵,在后勤处官员征集需求时,随口提了一句想要一副山文甲,当时后勤处的官员笑着说了一声“还挺识货”。本来张邦杰是不报怎么期望的,结果没几天,一副精钢打造的山文甲就在后勤处官员配送下,送到张邦杰手中。

    在领到山文甲后,张邦杰整个人都懵了,脑子整整一刻钟都没转过来。

    要知道山文甲虽然有着外形美观、穿着贴身、修补方便、综合防护能力强等优点。但是由于其制作过于复杂,成本高昂,所以多作为武官铠甲和皇帝亲军甲胄,张邦杰也是在后勤官僚征求甲胄意见时,想到自家老爹宝贝的比自己这个儿子还亲的山文甲,这才随口提了一嘴,没想到才几天功夫就给送到手上了。

    抚摸着用“错札法”甲片与甲片互相枝杈咬错成甲,形成状如汉字的“山”字的甲胄,张邦杰摸起来比自己的小妾都亲热。看着甲片制造的精巧划一,全甲甚至没有一个甲钉,不需一缕丝线。张邦杰知道,这是山文甲中的精品。

    在同营战友的协助下,张邦杰在领到甲胄后就第一时间戴上陷阵兜鍪,配上护项、护肩与披膊,在穿上山文锁子甲,除了云头乌皮靴没有外,整个山文甲装备全齐了。穿上这身甲胄后,张邦杰知道,自己是回不去了。为牛纯卖命;真香啊!

    还没等张邦杰美多久呢,一阵尖锐的哨声响起。紧急集合!然后全副武装10里越野训练。身穿40斤山文甲的张邦杰在跑完之后就累成了死狗。当然还有比张邦杰更倒霉的,吹水领了55斤步人甲的大佬,10里还没跑完就已经连人带甲一起被战友抬去了军医处。

    张荣在任城之战后,直接向牛纯投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张邦杰写的家书,里面的内容张邦杰以自己性命担保是真实可靠的,还留下了暗记再次确认了真实性。张荣看完信后除了倒吸一口凉气之外,更多的还是在想:发了,怎么早没发现这个地主老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