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孤穹 » 第十七章 行者志趣

第十七章 行者志趣

    两人跑出老远后,双双捧腹大笑。

    师砚正与姒锦拿卢潇打趣,两人嬉笑间,一只紫色玉蝉从师砚怀中掉了出来。

    那玉蝉在月色下发出淡淡紫色光晕,十分显眼。

    师砚这才想起,早间将这东西揣了起来,本是要向姒锦解释,现在误会既然已经解开,师砚也早已看这祸根不顺眼,弯腰捡起后一把扔出去好远。

    不料姒锦忙跑过去,又将玉蝉捡了回来,塞到师砚手中。

    “既然是锦儿捡到了这只玉蝉,它便是姑娘我的啦!姐姐说,天下没有姑娘家将玉蝉当做信物,锦儿偏爱当第一个!”

    师砚闻言心中悸动,锦儿送她“信物”,难道是在向他坦露心迹吗?

    回想起初见时,姒锦牵着他在芷江宫奔跑、在长歌苑外抱着他哭诉、在昏迷之际悉心照顾、在樵客亭中相顾无言...

    师砚何尝不知,自己早已对眼前这活泼开朗的锦儿生出情意?

    可她是四大宗师元惊涛的女儿,是芷江峰的二小姐...自己又算什么呢?

    抛开高僧之徒这身份,他不过是沧海一粟、恒河一砂,即便日前觉醒星脉之体,那也不过是得了先人遗馈。

    况且他答应了元惊涛守护建木,也答应了师父向逆而行,纵然他们都未明言,师砚又岂不知前路艰险。

    当下佳人信物相赠,他甚至都拿不出什么像样的物件寄之以情。

    师砚手中紧紧握着玉蝉,看着月下姒锦姣美容颜,不知何言以对。

    “砚哥哥,明日你就要走了,可不要忘了芷江峰有个送你玉蝉的姑娘,要常回来找锦儿玩儿...”

    师砚心中一酸:“锦儿...你知道了...”

    “早知道了,不过那有什么,你总要走的,但一定会回来的,是不是?”

    姒锦用袖子抹了抹眼角晶莹,又道:“砚哥哥,不说这些了!你不是总问我,为什么说些稀奇古怪的话,芷江峰为什么有那么多奇怪的东西吗?走,我带你去个更好玩的地方!”

    姒锦始终如一个孩子一般,只想把自己认为最好玩,最有趣的分享给他,她是那么在意他,以至于他的每一句话,她都记得...

    二人穿过重重宫阙楼台,月光渐渐被遮去。

    姒锦从墙上摘下一盏灯笼引路,又行许久,一座高不可攀的宫殿呈现。

    那宫殿灯火通明,倾悬一面牌匾,上书“玄机阁”三字,字体端正,颇显厚重。

    还未到玄机阁前,师砚就被姒锦悄悄拉到一旁。

    师砚看姒锦神色“鬼祟”,心下了然,想来这丫头是要与她偷偷潜入。

    两人走上曲折小路,绕到了玄机阁侧殿,看姒锦驾轻就熟,想来是“惯犯”。

    少顷,姒锦从一扇开着的窗户跳进玄机阁。

    师砚稍有犹豫。

    他本是客,若是不小心擅闯了什么“禁地”,到时不免给师父惹下麻烦。

    姒锦不住催他跳进来,师砚索性心下一横:

    再陪她玩一回吧!

    进了玄机阁,二人悄悄往楼上摸去,还好警戒弟子都在外面守着,玄机阁内烛光交映,却不见一人。

    又爬了几层,姒锦拽着师砚猫到一处书架前,熟练地从高处取下一本书籍。

    悄声道:“砚哥哥,我最爱看的就是这本啦!你看!”

    师砚将书本接了过来,这书正是姒锦常向他说起的《行者志趣》,书名下方写着作者名讳——见潕。

    师砚心中一凛,想不到此书竟是芷江峰开山祖师所著,看这书成色不旧,想是誊抄而来。

    师砚翻开书本,扉页上写着一句话:

    【此书记录木中行者之言论,行者非此界凡俗,通晓未来之术,其言晦涩,虚实仿佛,尚不能全通,谨以此篇,望吾后有所裨益。】

    看来这书是见潕祖师写给后人看的,只是不知这“木中行者”是何许人也,当真能通晓未来?

    师砚翻开书目,见此书涉猎颇广,有文语、教宗、湖海、天文、构建、兵械等等。

    他随手翻开“文语”目下一页。

    【内卷:指使同一行当内变得更加复杂】

    【懂王:指渊博,十分自信,多用于讽刺】

    【实锤:指重重锤击】

    【精神小伙:指睿智,且充满活力的少年】

    ...

    师砚淡然一笑,这些词汇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虽是有趣,却有胡编乱造之嫌,其中许多他都听姒锦用过,想来这丫头是信以为真了。

    师砚又向后翻了翻,这页是段对话。

    【吾近日钻研百兵之君,望能创绝世快剑传于后世,使其御身抵敌,以佑渐长之神木】

    【遂问行者:其世最利之剑为何?最疾之器为何?最遄之法为何?最速之势为何?】

    【行者曰:吾世有一物,乃国之重器,其有十倍传音之速,一刻行六百里,其力可破山川地脉,可摧一国城邦,其姿翔云乘波,恍如光电,防无可防,截不可截,乃当世最利之剑、最疾之器、最遄之法、最速之势,可一击而致命。】

    【问曰:此物何名?】

    【行者曰:此物称丹凤十七,或称丹凤快递。】

    【吾闻行者之言,久久惴不能安,遂以此物为定准,钻研快剑,且只一招,纳十七式,称化剑乘波。】

    师砚心道:看来这段是《丹凤十七剑》的来源了,想不到芷江峰的传世神技也有“行者”的功劳。幸好此书没有附上剑谱,不然可就算得上偷师了。

    姒锦见师砚看得入神,会心一笑,又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图集,随手翻了起来。

    师砚则是对这奇书生起兴致,又往后翻了翻。

    这页上画着许多手势,分别图示诸多手语含义,再往后翻,赫然见姒锦那日与他约定用过的手势,下方注释着:

    【约定手语,常伴随誓约: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孩童多用】

    师砚窃笑,这丫头倒是不嫌脸红,明明是小孩子才玩的游戏,到了她嘴里却成了“上古约定仪式”。

    师砚本想借此逗逗姒锦,却见下方还画着那日姒锦对他做过的另一个手势。

    图中拇指与食指捏合,其余三指紧握,下方注释着:

    【表达爱意,称作比心,多用于男女之间】

    看到此处,师砚抬起头望向姒锦。

    姒锦正津津有味地翻看着手中图集,她不时抿嘴嫣笑,不时噙发皱眉,师砚望着烛光下的姒锦,再难抑制心中情感。

    师砚伸手朝着姒锦额前发梢拂去。

    “锦儿,我...”

    “砚哥哥!你快来看呐!”

    师砚猝然收回手臂。

    “啊...怎...怎么了锦儿?”

    “这上面画的这只蝉,跟我送你那只玉蝉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