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孤穹 » 第八章 抱剑遗孤

第八章 抱剑遗孤

    西风拂纱扰轻梦,沁芳映袖桂枝低,峰高夜冷凭栏处,钩月难眠望星稀

    ...

    师砚边看口中边呢喃着诗句。

    “好诗!”师砚失口叹道。

    “想不到师公子对书画也有如此兴致。”

    师砚松开宣纸,抬眼一看,姒蝉姒锦姐妹已走进了书房,说话的正是姒蝉。

    师砚忙向书案一旁挪了两步。

    “无意窥得佳作,一时心驰,还请...姒蝉姑娘见谅!”

    姒蝉轻声道:“师公子客气,只怕姒蝉拙迹,叫公子见笑了。”

    “姒蝉姑娘画意卓然,诗情横溢,实在是过谦了。”

    “哦?看来师公子有所见解?”

    姒蝉说这话时语气平淡,面上却颇有意味。

    师砚虽然性情质朴,却不是个没眼色的,画还能就笔法腕力品评,可那诗句中明明藏了女儿家的情意心思,怎可当面道破?

    姒蝉见师砚面露难色,似乎看出他心中顾虑,望了一眼宣纸上压着的镇纸,道:

    “姒蝉笔力尚浅,倒是叫公子为难了...我作那首诗时,左右想不出个合意的名字来,公子既然觉着尚可,不如赐下个题目如何?”

    师砚心下不禁赞叹姒蝉的心思细腻,可起题这事儿,不正是要考量他是否真看得懂那诗句?

    这可激起了师砚自恃文采的傲气,心下顿时思量起来。

    那首七言看似句句不离景,却字字含相思,于是师砚斟酌片刻后,提笔在一方宣纸上写下了“望归”二字。

    姒蝉看过后,神情微微一怔,片刻后转而言道:“听锦儿说,公子对纯钧剑感兴趣?”

    师砚颇觉尴尬。

    “哦...原来那剑...叫纯钧...我只是听说那剑身上有几个以‘鸟虫篆’写就的古字,盼能幸得一睹...实在是唐突了...”

    “哦?那倒是简单了。”

    姒蝉说着提起了笔,以鸟虫篆写下“越王鸠浅,自作用剑”八个字,并附上了释义。

    “师公子,这便是剑身上的八字鸟篆铭文了。”

    姒锦小时候就见过剑身上的铭文,那些笔画扭曲婉转,就如同几团蚯蚓爬到了一起,实在是看不出来哪里像字。

    师砚则难掩欣喜,如获至宝一般将宣纸捧了起来,轻轻吹干墨迹。

    “多谢姒蝉姑娘赐字!师砚不叨扰了。”

    师砚说话时目光始终停在宣纸上,好像此刻眼中再也放不下其它,说罢便兀自捧着宣纸出了书房。

    姒锦气鼓鼓地追了出去,这家伙得了字便要跑,看都不看自己一眼,好像完全忘了自己还在一旁,难道自己还比不上几只蚯蚓好看?

    二人走后,姒蝉脸上难掩落寞。

    她将书案上的镇纸移开,掀开《秋高》之后,镇纸下压着的,正是那首诗的题目:

    望归。

    师砚捧着宣纸边走边看,手指不时在空中比划,不知不觉间走出了沄淙别墅。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身后正跟着满脸气恼的姒锦,正自细细琢磨时,一记爆栗落到头上,师砚这才缓过神来,连忙向姒锦道歉,好一顿赔罪才将这丫头哄住。

    说话间,二人走到一处亭台坐下,谈起方才姒蝉那首七言,姒锦迟疑了片刻,问道:“你看得懂姐姐的诗?”

    师砚一笑:“略懂一二罢了。”

    姒锦眉头微蹙。

    “姐姐的诗中...写的什么?”

    师砚没有察觉姒锦神态变化,道:“你姐姐的诗句中,西风轻梦、桂枝映袖,说的是无处寄放的思念,夜冷凭栏、勾月星稀,道的是莹莹孑立的孤单,一字一句中,皆透露着相聚的愿望,似乎...还有无法相见的遗憾,所以我取了‘望归’二字作题,这二字...”

    师砚正自顾自地显摆对诗文的见解,却隐约听到了轻轻的啜泣声。

    他望向姒锦,姒锦忙将头别了过去。

    “你...你接着说啊,看我做什么...”

    “姒锦姑娘,你...哭了?”

    “才没有!”

    姒锦用袖子在脸上抹了一把,倔强地转过头来直直盯着师砚。

    师砚见她眼眶通红,两道泪痕还隐约可见,顿时慌了。

    “我嘴笨,要是我说错了什么话,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无言相持良久,姒锦终于是支撑不住,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师砚手足无措,正欲安慰,却不料被姒锦一把抱住。

    “姐姐一定是又想爹娘了,锦儿也想爹娘...虽然他们不在了,可还有锦儿陪在姐姐身边,姐姐为什么还会觉得孤单呢?一定是因为锦儿总惹姐姐生气,总不听姐姐的话,都是锦儿不好...都是锦儿不好...”

    师砚恍然大悟,这才想起来师父说过的“抱剑遗孤”,原来姒蝉诗句中寄托的,是对已故双亲的思念,可他却当着姒锦的面...

    世间至痛,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自己枉读诗书,竟当面揭人伤疤...实在是自以为是,愚不可及!

    师砚任由姒锦抱着自己痛哭,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用手轻轻拍着姒锦,因为他记得儿时,父亲便是这般安抚自己...

    好一会儿,姒锦泣声渐息,从师砚怀中起身。

    “砚哥哥,我哭鼻子的事儿...你可不准告诉别人!”

    师砚没想到姒锦脸色变的那么快,刚才明明哭的那么伤心,这会儿除了语气中藏着几分委屈,神情早已恢复如初。

    当真是个性情豁达、心思爽朗的女孩儿。

    “我...我...绝不告诉别人!”

    姒锦伸出一根弯曲的小拇指。

    “拉钩!”

    “拉钩?是什么?”

    “这是我发明的芷江峰暗语...一种早已失传的约定仪式...总之你学我这样就对了。”

    师砚不知所以,也学着姒锦的样子伸出一根小拇指,随后姒锦的小拇指与他扣在一起,口中念念有词: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你哪里学来的?我怎么没听说过这种仪式?”

    姒锦得意道:“我从一本叫做《行者志趣》的书里看来的,那本书里稀奇古怪的东西可多了!”

    “呃...好吧。”

    随后,姒锦便向师砚讲起了自己的父母,师砚本就内疚,不愿再教她提起伤心事,谁料姒锦此刻却已经不以为意。

    “姐姐说过,我们姒家祖上是旧史王族,灭国后,姒家后人耕读传家,几有从商。我们的父母与师父儿时便是玩伴,后来父亲继承家业经商,师父则来了芷江峰拜师学艺。”

    “九年前,一群黑衣人夜里闯入家中,他们不为钱财而来,只为家中那柄传承千年的越王剑,那时我八岁,姐姐十二岁,父亲将剑给了姐姐,嘱咐我们去芷江峰找师父,姐姐带着我和剑从小门偷偷跑了出来,我们朝着芷江峰的方向走了十多天,路上姐姐昏了过去,幸好师父找到了我们,将我们带到了芷江峰。”

    “再后来,师父告诉我们,我们的爹娘,和全家三十多口人,全都死了...”

    姒锦说这些时,神色平静。

    师砚听完骇然,他不敢想象,眼前这个柔弱的姑娘身上,竟发生过这种悲剧。

    “砚哥哥,你呢?讲讲你的父母吧?”

    望着姒锦澄净的眼神,师砚收起心绪,轻轻叹了口气,道:

    “我打小没见过母亲,是父亲一手把我拉扯大的,我出生的地方叫师家村,那里不像这里灯壁辉煌,小时候还常饿肚子,所以我爹才把我送上的盘古寺...”

    姒锦若有所思:“那年我们从家里逃出来的时候,姐姐把所有吃的东西都给了我,所以她才饿昏过去的,想来饿肚子一定很不好受...”

    ...

    “那你爹是做什么的呢?”

    谈起父亲师坚,师砚心底生起暖意。

    “他是个石匠,主要是雕刻碑文,有的时候还给有钱人家雕石狮子和门当,我爹是远近闻名的巧匠,我每年生辰的时候,他都会照着我的模样雕个小石人儿,我床下攒了十几个呢!”

    姒锦两眼放光,“哇!不明觉厉!要是能见了伯父,能不能请他给我和姐姐雕两个石头人儿呢?”

    师砚疑惑道:“不明觉厉?又是什么意思?”

    “就是听起来很厉害的意思咯。”

    “哦...我爹一定会答应的!”

    两人相谈正欢时,一个身材魁梧壮汉向亭子走来。

    “二丫头,咋将贵客带这里来了,可叫我好找。”

    “栗叔叔!”

    姒锦见了这大汉,拉着师砚满面欢喜迎了过去。

    “这是我的新朋友,同止大师的徒弟,叫师砚。”

    又转头向师砚道:“这是栗叔叔,叫栗笠,栗子的栗,斗笠的笠,是五遣江使,师父原本就是派栗叔叔去迎接你们的。”

    师砚禀手道:“见过栗遣江使。”

    栗笠一摆手,道:“小子不用客气,既然是二丫头的朋友,便是我栗某的兄弟!要是不嫌弃,学着二丫头喊声叔叔也行,哈哈哈哈...”

    师砚跟着干笑两声,这辈分怎么忽然就乱了起来?朋友?兄弟?叔叔?这芷江峰的人都这么爱当叔叔?

    姒锦提起嗓子,朗声道:“大栗子,你好大胆子,上峰时,师父叫砚哥哥喊他叔叔,怎么?你的辈分什么时候跟师父一般高了?”

    栗笠一听,赶紧作求饶状向姒锦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姒锦哈哈大笑不止,栗笠尴尬地轻咳了两声,道:“师公子,宗主与同止大师唤你去。”

    师砚向姒锦道了别,跟着栗笠向外行去。

    才走出不多远,姒锦喊住师砚,笑着向他作了个手势,师砚不知何意,想来又是什么“失传已久的仪式”,便学着姒锦的样子,食指与拇指交错捏在一起,回了个手势过去。

    栗笠也学着向师砚一比划,问道:“这是啥意思?”

    师砚奇道:“这不是你们芷江峰的暗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