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之九纹龙 » 第九章 彷徨焦急寻神医

第九章 彷徨焦急寻神医

    直至天亮,初春的红日冉冉升起,光照云海,五彩缤纷,灿若锦绣。

    少华山上,山寨大厅里。

    朱武已是一脸疲色,周围侍立的亲卫摇摇欲坠。

    杨春还好,身体健硕,但是整夜都是听不太懂的谈论天下大势的对话,只觉难受至极,像极了史进小时候听不懂私塾先生讲课的样子。

    只是为了再主公面前留个好印象,才故自强撑着,但也不由得摇头晃脑。

    史进倒是精神奕奕,一夜的谈话,只觉打开了新天地,许多从未有过的认知在脑海迸现,对日后的行事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史进觉得自己已经转变了许多,称得上‘一夜不见,当刮目相看’。

    史进站起身来,叫着众人出去,吩咐卫队解开捆绑,喽啰都交由朱武处理。

    朱武在昨夜已经禀报了山寨的各类物资以及用度情况,与手下清点的并无多少差错。

    一两年来,史进早学会了记忆中的数算,并教了些简单的给卫队中较聪慧机灵的,所以倒也能简单清点物资。

    朱武与杨春目送着史进等人远去,开始处理起山寨大大小小的事。

    走在树林里,山间的雾气升腾,一层稀薄的像纱一样乳白色的气流,在树梢轻轻荡漾着。

    晨鸟也在远处林间婉转啼叫,竟不太怕人,传到耳朵里,史进只觉听着像过年时太公请人来庄里弹奏的高雅乐曲。

    史进也吩咐了众人,紧闭口风,莫要说出去。

    有人问起,只说得贼人狡猾,找了一夜也未寻到山寨。不管别人信与不信,只要不被抓到即可。

    去时总比来时容易,只须一个时辰,便回到了庄里。

    太公听得众人禀报,早早便领着人来迎接。

    史进望着担忧了一整夜的太公,苍老的脸上涌现出疲惫之感。

    史进不由得鼻子一酸,满是愧疚。昨夜与朱武聊得过于尽兴,竟忘了使得一二人回来禀报,以至老爹担心了一整晚。

    史进将兵器递给一旁,跳跃下马,赶忙向太公跑去。

    双手紧握住老爹的手,太公脸色转为高兴,开怀大笑,连说几声“好啊”。

    史进扶太公缓步回到屋内,心里却想起了在建康府的王四与安道全。

    几月前史进便吩咐人送信往建康,嘱咐王四带安道全回庄内给太公治病。

    而华阴县至建康府不过两月路程,按理说两天前就该到了,可到现在也无音讯。

    史进不由得暗自焦急起来,看向太公的脸满是忧色。

    史进想要太公先睡下,休息好,太公却执意要听史进讲述攻上少华山的经过。

    太公担忧史进缺乏社会经验,被人所骗,想要用自己多年的经验和阅历替史进出谋划策,查漏补缺。

    史进事无巨细地讲述了如何攻克少华山,再收服朱武、杨春二人的,包括与朱武夜谈天下局势。

    当然,朱武称史进类光武、太宗这些的言论被省略了,史进担心老爹再操心、忧惧,只拣了些好听的说。

    太公听得史进这般冷静、做事,有大奖风范,老来大慰,十分开心,抓着史进连连说好,再指出了一些不足的地方,

    史进也不恼,待太公累了后,便扶着上床休息。

    待太公歇着,史进亲自去放了陈达,与饿了一天的他同吃了早食。

    陈达是个典型的武人性格。崇拜武力强的,对朱武这种武力低的很是不服。

    陈达在被史进一合擒下后便十分信服,听着朱武、杨春拜史进未主公后,便连忙放下碗,起身施礼,口呼主公。

    史进便让陈达回山后,听朱武的安排。陈达此时只对史进信服,依然不服朱武。但听到此吩咐,也是口中称是。

    史进也不担忧陈达回少华山后,他相信朱武会处理好一切。

    关于朱武这样一个精于谋划算计,通晓阵法谋略,能分析天下大事,还掌握如此之多的朝堂机密,满腹经纶,才智卓绝之人,怎会沦落到当一个贼匪。

    经过彻夜的谈话,史进已猜晓了大概。

    但朱武没主动提起,史进也不会直接去问。信任是在漫长的时间,相互扶持中建立的,史进也相信日后朱武会坦白说的。

    送走陈达后,史进有些忧虑王四与安道全是不是路上出了意外,便派遣许多亲卫并庄客前去寻找。

    只是两日过去了,也未寻到。

    且史太公一病不起。本就是寒冬刚过,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冰雪才正消融。

    太公忧惧史进安危,担忧攻打少华山出了差错,一夜未谁,身体本就承受不住,加上风寒入体,便卧病床榻。

    史进忧心太公,也顾不得练武,日夜陪在太公床榻前,自责为何让太公忧惧,同时又焦急安道全之事,即使年轻健壮的体魄也有些承受不住。

    在安道全到来之前,史进也派人连夜前去华阴县延请最好的医师来治病,只是也束手无策,开了几剂药方也不见多大效果,勉力维持太公的身体。

    两日不见音讯,史进情急之下,带着兵器,便备马急匆匆出门,不让其他人跟上,自己的马已经是庄内最好的马了,自己的骑术也是最佳,别人跟上了只会拖累自己的速度。

    史进在前去建康府的官路上纵马狂奔,路上行人见状纷纷避开,也有破口大骂的,史进也不管,只是搜寻着二人,睁着赤目双瞳。

    也不记得是多少时辰,只是太阳已经不见踪迹,天上阴霾重重,卷起阵阵大风,黑云密布天空,缕缕雨丝从空中纷纷而落,冷意森森。

    此时胯下马早已气喘吁吁,哀鸣不已,口中白沫涌出些许。

    史进摸摸马头,满是心疼,跃将下马,解下马背上的干粮与水囊,让马儿自行离开,自己却扭头继续向前奔去。

    恍然间,却瞥见不远处,树荫里有黑影在隐隐晃动,定睛一看,史进只觉得身影熟悉,内心涌现出些许猜测。

    匆匆走进一瞧,却正是王四与一中年模样的瘦弱男子。

    只是两人现在狼狈不堪,王四脸上满是泥土,身上衣服也破烂不堪。

    那中年男子披头散发,脚上竟未曾穿鞋,衣不蔽体,若是仔细看,还能瞧出些许仙风道骨的儒雅模样。

    史进猜出那人便是安道全,便向王四确认一番。来不及询问其他,史进一个健步正打算背起安道全,却看见一个虎背熊腰的汉子站在一旁,手里提着一钢枪,再旁边牵着一马。

    史进惊得一身冷汗,不由得握紧了手中三尖两刃刀。没日没夜的守候床前,加上长距离、长时间的纵马,已然是疲惫至极,寻到安道全后激动之却放下了基本的警惕心。

    还好王四看出了场上的焦灼气氛,向前几步,挡在两人中间,指着那汉子说道:“少爷,且慢动手。我等自建康府出发,行了两月,见快到华阴境内,便松懈下来。哪想得路上遇到山匪劫道,匆忙之下不得不带着安道全逃路。贼人紧追不舍,正是这位好汉救下我等性命。”

    接着又对那壮硕汉子介绍说:“此乃我庄上少主,此行带着医生,正是赶回去救治我家老主人,少主人也是情急之下,望英雄见谅。”

    史进松了口气,放下了戒备,紧握的五指渐渐松懈,那汉子也身体一松。

    史进深深一拜:“多谢好汉救下王四和安道全性命,家父病危,权且紧急,我急着带他们回去给家父治病。望英雄见谅。”

    那人摆摆手,沉声说道:“公子拳拳爱父之心吾能体会,路有不平,我辈见状拔刀相助也是应当。”

    史进再拱手一礼,“事情紧急,我就带着他们先走了,英雄大恩,来日必有厚报。”

    说罢,史进却看向那匹马,心中一动,只是有些难为情。

    史进支支吾吾地说道:“在下有个不情之请,此地离我庄上尚有些距离,且天色昏暗,雨丝朦胧,希望好汉能将宝马借予吾等赶路。”说着,史进在身上再三摸索,却只摸出一枚护身玉佩和一些碎银。

    史进咬牙,“出来得急,我并未带些盘缠。在下愿将这些并三尖两刃刀都给好汉,只求好汉救急!”

    那人也不废话,见着史进如此焦急,便痛快地答应借马,且推辞着东西。

    史进强行留下,壮汉也不再推辞。

    扶着安道全上马,自己再翻身上去,留下些水和干粮交给二人,让王四自行回庄。

    策马回庄路上,宝马也驮不起两个人,史进便骑一会儿马,再下马,疾步跑着跟着马。

    这般操劳身体,便是铁人也扛不住,史进只觉得浑身酸涩,头昏眼胀,只是内心有股信念一直支撑着他。安道全在马上,吃着干粮喝着些水。

    雨丝凉凉地打在身上,史进身上热气升腾,似将雨滴也感染了。

    大约两个时辰,便见到前方隐隐有火光闪烁,勾勒出史家庄的轮廓,史进便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