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文明1:降临地球 » 第二章:秦者

第二章:秦者

    他跨过山坡,飞过草地、水中奔跑,他似乎在朦朦胧胧中听到某种声音,呼唤着、指引着。他一直不停地奔跑、飞跃、水中疾驰,似乎漫无目的,又似有非有,隐隐约约的声音,他听不清、又抓不住。

    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和这里的绿草,甚至呼吸的空气似乎都是虚的,虚虚实实像是镜像世界。这里没有动物、也没有风,只有那绵延不绝的山谷和无边无际的草原。

    但那种感觉又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急切,声音从远处传来,又从近处消失,静止的世界就这样被扰动了一遍又一遍。

    这里的一切似乎都是静止的,只有他在移动,他不停地奔跑着、飞跃着、彷徨着,想找到回家的路,但又到处都是路,到处都是虚无缥缈的山谷和草原。时间一到,他就掉进无限的深渊,就这样循环往复几次。

    原来又是同样的梦,重复着不同的故事,每次都是以掉进深渊惊醒。这一次,好像掉的更深了,似乎深渊的深渊,隐藏着什么秘密。

    有时候掉进深渊还不到两次就惊醒了,有时候却要好几次才醒来。渐渐地,他习惯了这样虚无缥缈、变幻莫测中又有不变的梦,它不再是噩梦,不再被惊醒。

    他叫希子,来自大秦帝国,他常自嘲自己是流浪者,生命只不过是宇宙的一粒尘埃。不知从几时,梦有了续集,梦开始越做越长,BA233星系的发现,是梦里的灵感?还是给宇宙空间广撒网,从而找到聚焦那片星空的方向。

    此时一位秦者用炯炯有神的目光,注视着前方那广袤无垠的星空,BA233(太阳编号),是他们给这颗恒星的编号,长时间的观察监测,他们掌握了这颗恒星系不少信息。

    这是一颗中年恒星,围绕着它公转的有四颗气态行星和四颗岩石行星,以及数不胜数的小行星,其中三颗岩石行星处于恒星宜居带上。

    秦者通过对行星经过近日点所发出光谱显示分析,其中一颗拥有大量的氮气和氧气。其他两颗不是甲烷含量过多,就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重;甲烷含量过高,行星温度就会很高,它的自转很慢,行星过慢的自转容易聚热,不利于散热均衡,这种恶劣天气,生命不会在此演化。

    他们又把目光放到火星上,这颗红褐色星球,上面铺着一层稀薄的大气,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含有少量的氮气和氩气。这样的星球很有可能孕育生命,但过于寒冷恶劣的气候不利于生命演化

    于是他们把目标锁定了中间那颗暗淡的蓝色星球,在BA233恒星核聚内部,恒星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7种成分组成,这些释放出来的辐射和光子经过十万年的时间旅程,到达恒星表面。

    这是一颗在宇宙中极其常见的恒星,而围绕她的那颗蓝色星球,他们推测,其他颜色不是被某种物质吸收就是被反射出去了,所以它才呈现出蓝色的表面。

    这颗星球上能吸收长波,反射短波的物质会是什么样的物质呢?连接深空望远镜的超级天网给秦者分析出的数据是水。

    也就是说,这颗星球充满了水,可能是一颗水球。水是孕育生命的基本条件,这颗星球很有可能拥有生命,这是秦者初定的结论。

    他们不确定这颗蓝色星球是否演化出高等智慧,这对他们来讲非常重要,他们此行目的并不简单。

    希子靠近一位忙碌中的秦者,“仁川,今天有什么新发现吗?”名字叫仁川的秦者很自然地传输给他几张立体全息影像,似乎非常默契。“这是今天的所有成果,”他很自然地操作着,言语轻描淡写着“前几天是怎么,现在依然是怎么样,没任何收获。BA2333(地球编号)上面是否生存着高等智慧生命,我们是不是要尽早安排中子星探测器前往探测呢!”

    ”我们会尽量,只不过·······,“希子带着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语气,“等我们拥有足够的能量。不过我们正在努力,石井他已经使出浑身解数,我相信再过一阵子,我们就能派遣中子星探测器前往BA2333。”

    “石井,”仁川哼了一时声,“希望他永远就这样忙碌下去,我们的A计划,他永远都不知道为好。”这似乎是在提醒,又似在警告。

    希子想了想,语重心长道:“到时我们还是要说服他,毕竟,我们相处了那么多年,石井内心我是知道的,他跟我们一样。”

    “他跟我们不一样,”仁川摇了摇头,“这么多年,他一直没变,我是说服不了他,要去你去。但······我们的计划一定不能被他发现。”希子的妇人之仁已经蒙蔽了他的判断,石井的本质不变,怎么会被说服呢?他有些失望,但又不好极力阻止,只能好言相劝,他担心功亏一篑。

    仁川对石井的态度,希子似乎已经习惯了,他对仁川的话,也不自觉地默认,“是啊!他毕竟跟我们的想法还是有点不同的,他是大秦帝国真正的勇士,可惜了。”

    希子不无惋惜,他太了解石井了,这位秦者对天文、系外生命的热爱,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没有这份炽热,他怎么会来如此荒凉无垠的星空,一想到自己的内心,石井就像天上纯洁的星星。时而闪亮着他,时而折磨着他。

    “我不认为他是什么勇士,”仁川的回应打断了希子的思绪,也打断了他快涌上心头的羞愧。“他需要为自己的爱好和执着付出惨重代价,这不是勇士,只能说他是一意孤行,有勇无谋,是匹夫,万众秦者中,他是非常平庸的。”

    这样的评价可能是对的,但希子不想在此话题上,跟仁川过多发表不是自己内心的声音,“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说服不了石井,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这是个秦(秦和人是不同物种)伦道德的问题,他想知道仁川的想法。

    仁川不假思索地划了一个手势,希子明白他的意思,所以他有些惊愕,他内心仅存的良知立马否定了仁川的做法。但他没有马上出口否定,询问似乎是循序渐地好方式,”你确定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做吗?“他不想只强调一个要字,所以他多加了一个需要。

    ”那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仁川把问题抛回给他,希子略作沉思,他没有给仁川直接的答案,”我尽量想办法说服他吧!毕竟,他是我们相处多年的同事。“

    ”希望你能说服他,或许这样我们就不用上法庭。“

    ”不用上法庭?“希子似乎已经做好所有的心理准备,”我对于我们的计划,我们得做好心理准备。“

    仁川痛恨希子的优柔寡断,但有时又不得不思考,希子的担忧顾虑是对的。

    ”假如BA2333没有我们期待的高等智慧生命,我们是否有必要·······?“这是个摆在眼前,拷问灵魂的问题。

    即使仁川没把它讲出来,但他也已经心领神会,”仁川,我想问,请你如实地回答我“他的声音柔和,却不容反抗,”自从我们选择了流浪星际,你有想过回去吗?“

    ”我.......”仁川沉默了,希子见状,继续他的内心独白:“我说我自己吧!自从我离开奥尔特星(大秦帝国的母星,文明诞生地),我就再也没想着有朝一日回去了,去过那种卑微的生活,这不是我想要的。“卑微这两个字,早已经深深烙印在仁川心里,希子用卑微的措词,一下子就击穿了他的心灵。

    ”以前,我一直在想,一直做着思想斗争,那样的秦生,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我真的可以一直这样下去吗?像那坠落的天使,哦!也许更像那坠落的尘埃。

    这条不归路,他能使我脱离行尸走肉,不管是通往星际之门,还是地狱之门。我都不想在奥尔特星听命于那群高高在上的灵魂,他们像一只泡芙(奥尔特星的一种猎食动物),把我看作蝼蚁,恣意践踏在他们的脚下,随意餐食。

    我可以说不,要大声地说不,咆哮地说出来,我可以主宰自己吗,我想逃离,逃离才是最好出路。”他沉默了一下,仁川备受鼓舞地喃喃自语着,重复这希子的话,“逃离才是最好出路。”

    希子忽然转过身,靠近仁川,面对着他,直勾勾地,”仁川,你说,你是否也跟我一样,这么想?哪怕是一点?“似乎有点失态,希子察觉到了,可仁川沉静在某种状态中。

    当他回过神来的时候,他没有直接回答希子,他的眼神坚定而炯炯有神,他握紧拳头,希子会意地也攥起拳头,他们用拳头与拳头之间的对碰,似乎表达了某种默契。

    这里没有上下尊卑,没有尔虞我诈,只有相依为命的彼此和茫茫星际。如果刚开始还有那么一些上下级隔阂和敬畏,那么也早已在相处几十年的漫长岁月中,消失殆尽了。

    这时仁川忽然想到了什么,他转移开慷慨激昂的话题,询问希子:”如果我们的小型探测器,飞往BA2333只需单程,我们是不是就不需要那么多能量?“

    ”这是个可行的方案,“其实他跟石井都想过,而且还共同探讨过这个方案。

    ”那咱们可不可现在就执行?“

    ”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样会让我们损失惨重。“

    ”损失惨重?怎么就损失惨重了呢?“希子似乎给了他一点小小的希望,像火种一样在心中一点点的蔓开。

    ”仁川,你可知道,中子星探测器对我们究竟有多珍贵,我们已经在探险的旅程中,发射了两枚中子星探测器,也就是说,我们等于丢失了两枚,现在我们只剩下最后的了两枚中子星探测器了。”

    “能量我们可以慢慢提炼,但中子星的丢失,着实让我痛惜。而且丢失的那两枚中子星探测器,我们从它身上至今是一无所获。”

    “希子,一定要保留我们的中子星探测器吗?”

    希子用一种坚定不移的眼神直视着他,但他依然不死心,“它就不能为了我们伟大理想做一次科学献身吗?”

    “仁川,我是坚决不同意的,我们可以慢一点,但绝不能再丢了中子星探测器。”

    仁川见此路行不通,他就索性换种方式,”假如,我是说假如,BA2333星球没有我们想要的高等智慧生命呢?“

    ”你想打退堂鼓吗?“

    “我只是假设,假如BA2333没有高等智慧生命体,对我们有意义吗?”

    “BA2333,是我日思夜想,坚定不移的目的地,”他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声音,宣誓着自己理想。

    ”希子,你有没有仔细想过,没有高等智慧生命,那样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

    ”可我们长期待在这个荒凉星球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这里出现一只小蚊虫小细菌,我也会异常兴奋,可能这就是生命诉求,是对我们未知世界的向往,这难道不是我们的使命吗?“

    希子见仁川沉默不语,他用意识(他们的形态决定了他们用意识交流,一种智慧脑电波交流)拍了拍仁川的肩膀,”我知道你对私人力量带有偏见,可我们所做的一切也不是完全为了他们。

    如果只是为了他们、为了大秦,我们也不可能志愿到此地。秦这种动物,说来也奇怪,永远不满足,勇于探测、勇于冒险,为他的荣誉和成就感而战。“

    仁川摇了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想知道,我们是否有什么更好办法,前往BA2333?“

    ”这样吧!我们去找石井,一起商讨这件事情。“

    很快,希子和仁川就与石井意识联系上了,那时石井正忙着提炼反物质。

    提炼反物质是一个漫长繁琐过程,白矮星深空探险飞船仅携带一台多功能变速器(加速、减速、粒子捕捉、粒子传送、原子坍缩等功能),石井需要在这台粒子变速器里不断加入无数个质子对,让他们相互碰撞,释放各种反粒子。

    这时变速器超级天网就会自动调节成减速器,超级天网一旦监测粒子速度变慢,它就会自动分离所需反质子,并自动约束进磁瓶(电场和磁场的反粒子囚禁场)。

    白矮星深空探险飞船外形酷似加满氢气的飞艇,长36米,中间直径9米,没有多余的造型显得那么干脆简洁,全反镜面的光滑外表,呈现出一种工程极致美。

    能制造这种致密物质主要有两种机器,一种是原子坍缩机,另一种是白矮星探险飞船上携带的这种多功能变速器,前者性能强大,后者功能众多。

    当原子与原子之间的距离被压缩至原子态时,电子就会脱离原子核,变成自由电子。由于电子外围的电子之间电性相同,会产生强大的互斥力,形成简并压力去对抗坍缩。

    如果原子坍缩机继续增加引力,电子就会被挤压进入质子变成中子,强大的中子简并气体会对抗进一步坍缩。

    原子坍缩机可不管这些,它要是想制造夸克物质,就会进一步加强引力,直到中子坍缩成夸克。能制造夸克致密物质的,必须是新一代超级原子坍缩机才行。

    夸克继续坍缩就会演变成黑洞,这是大秦帝国打造新一代的黑洞武器,这种能吞噬周围一切,扭曲时空,引力无限大,连光都无法逃逸的黑洞,可以撕裂坍缩周围的一切,坍缩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密度无穷大,体积却无穷小。

    让我们看看这些宇宙物质密度吧!地球平均密度是5.53克/立方厘米,而白矮星的密度是11吨/立方厘米,中子星的密度恐怖到了每立方厘米8^14~10^15千克,相当于每立方厘米重10000亿吨以上,夸克星每立方厘米重量有可能在100亿亿吨以上。

    黑洞密度集中于一个点上,秦者至今依然无法解开它的神秘面纱,计算出中心点密度。

    要想制作使用这些超级致密物质,就需要引入负引力子和强相互作用力与其抗衡,强大的超级天网会自行调节白矮星飞船和中子星飞船强大的引力系统。

    负引力子结合强相互作用力,超级天网负责调节引力导致的重量参数,以及调节负引力子和强相互作用力的拟合度,这种技术在大秦帝国被普遍应用。其中,白矮星深空探险飞船只是他们800年前的产物,他们在300年前就造出第一艘大型中子星飞船,50年前就研发出了可控夸克,秦者想应用这种比中子星还致密物质到新一代宇宙飞船上。

    石井收到了他们的来意,他不急不躁地停下手头工作,看了看所提炼的反物质略有沉思,”我想,仁川的提议可以实现,只是时间上略有推迟。“

    希子有些意外,是不是石井能另辟蹊径,想到了他没想到过的可行方案?他忍不住鼓励他继续讲下去。

    ”我们可以在20个大秦日(相当25个地球日),往BA233发射中子星探测器。”

    石井能给出具体时间,但仁川还是忍不住问,“为什么是20个大秦日?”

    “那时我们才有足够的能量,我已经充分计算过,我们可以把中子星探测器加速到最高0·86光秒,这已经是我们现有能量的极限,23·566大秦年后将抵达BA233边界。

    BA233星系拥有大量的小行星和尘埃碎片,我们的中子星探测器可以利用它们减速,撞击不会对中子星探测器造成毁灭性破坏。”

    “这倒是个好办法,你能计算减速到多大程度吗?”

    希子的提问让石井略微思考了一下,“可以减速到0·4-0·8光秒之间,如果减速符合预期,我们可以通过量子指导,让它撞入BA2331(水星标号)或BA2332(金星编号)上面,也有可能撞击BA2334(火星编号),这取决于他们那时围绕恒星的运行轨道。”

    “撞入岩石行星?这是一股巨大的冲击力,真的不会破坏我们的中子星探测器吗?”

    石井用充满自信的眼神看着仁川,“不会,”

    “我们中子星探测器的密度极高,过高的撞击速度会不会穿透这些岩石行星?”

    “可能会钻入地表以下200米-500米深,我们的中子星探测器体积娇小(中子星探测器外形与白矮星深空探险飞船相似,长1·2米,直径27厘米),碰撞冲击波范围不会超过250公里半径,也不会对这些岩石行星造成毁灭性生态破坏。”

    希子补充道,“目前我们只确定BA2333上有海洋,至于其他三颗岩石行星,拥有维持生命的生态系统的概率不大,如果石井计算正确,撞击是没有问题的。”

    “我有几个问题,”几个问题?希子和石井不约而同地看向仁川,“中子星探测器抵达BA233恒星系边缘后,它是否拥有足够的能量给我们量子指导减速?”

    “中子星探测器携带不了多少能量,只能做到有限减速。”

    “估计能减多少?”

    石井对此非常确定:“这个用不上估计,减速值是0·28光秒。不确定的是,沿途会有些彗星和星际尘埃影响了我们的加速度,我们可以做一定的规避,但做不到完全规避,这个数值是不确定的,但我能估计出大致范围。”

    ”这个范围是多少?“

    ”大致影响前期加速0·022光秒,前期影响是对我们不利的,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后期减速时,我们会对中子星探测器做针对性的线路规划,让它碰撞各类小行星,以及让星际尘埃对它加大阻力,这种影响对我们非常有利,而且是巨大的。“

    ”这样说来,前期对中子星探测器影响有限,后期对减速影响却有巨大帮助,非常完美。“他着重强调”这个影响是仅限于BA233恒星系之外吗?”

    “没错,”石井回答完仁川,希子接着抛出一个重要信息,“中子星探测器很有可能提前接收到高等文明的引力波或电磁波信号。之所以这么说,我不确定他们的文明程度。”

    “我们在380个大秦日向多个恒星系发射的引力波信号和电磁波信号都没有得到回应吗?尤其是BA233恒星系。”仁川提醒道。

    希子对此作答:“各个星系距离我们过于遥远,从时间上来说不切实际,从文明上来说概率渺茫。”

    “石井,你能给我们确定一个发射日期吗?”

    “我会尽量,这些日子提炼出不少反物质,我唯一的担心是,飞船上携带的反引力子数不够,我们需要它和强相互作用力坍缩钉固我们的反物质,让狭小的空间拥有充足的利用率。”

    “我们就不能同时制造反引力子吗?”

    “不能,我们没有足够相应的工具。”希子回答了仁川,这些都是归他负责。

    “尽量是需要多长时间?”仁川似乎对此不依不饶,他非得让石井给他一个准确的时间,急切的语气不像是与他多年共处的同事。

    石井似乎早已察觉到了这一点,这么多年的相处,他也早已习惯了仁川的态度,他不想在一个离不开,又相互依存的环境里,擦出争斗的火花,作为他们的上司希子,他会尽量维护好他们之间的表面和谐。

    “先预定在20个大秦日,这个时间也可能随时调整,只会往前,不会往后。”这下子大家都有了一个明确的时间期待。

    20个大秦日后,石井如约完成中子星探测器能量开发,他们使用超级天网调试中子星探测器引力,调到130公斤质量是他们的理想最小值。

    星空是如此的寒冷、寂静,放眼望去,除了没有散射的星光,就是无限的虚无。虚无只是生命的狭隘定义,他们对看不见的物质也无从定义,他们渺小到无法定义。

    在虚无的真空里有光子、中微子、引力子,有暗物质也有暗能量,他们与看得见的物质,共同构成了我们如此宏伟的宇宙空间。

    白矮星深空探险飞船全反射镜面,就像一副星空画,点缀着时空的光芒。此时它前头的舱盖已经打开,内嵌的发射器已经露出它炫丽的光芒。

    能量已经加满,超级天网调试已经完毕,希子启动了倒计时:9876543210,只见巨量的正负物质湮灭释放那无限的能量,瞬刻之间,伴随着一圈光芒闪现,中子星探测器被一股极限力量发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