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小卒崛起 » 53:天炉战法(2)

53:天炉战法(2)

    李立手持鸡毛掸子,大声道:“各位叔伯前辈,小侄一直在虚心倾听,你们的方略和战术都极好,极细致,思谋的极周到!但小子总觉得还是太保守了!”

    太保守了?

    众人一听,皆讪笑不已。

    你小子带兵打过仗没有,对方可是有三万八旗精锐,不保守些行么?

    李立可不管那么多,继续大言不惭道:“各位说来说去,主旨便只有两字----阻击!分路阻击,分段阻击,步步为营,一直阻击到清军回援南京为止!

    江面阻击只能一时,最终还是陆地交战为主;武昌地处江汉平原东隅,方圆一带并无明显高山峡谷,仅靠丘陵密林,小山坡小土包打阵地阻击战谈何容易。

    八旗精锐的机动性,冲击力就不肖小侄多说了,李成栋部原本战力不俗,如今被新主子喂饱了肉,其战力恐已不在我军之下!

    这可是六万虎狼之师啊。

    按这般打法,联军即使拖到清军回援南京,也必定伤亡惨重!

    所以,以阻击战为主,实在谈不上高明,反倒落入了下层!”

    谈不上高明,反倒落入了下层?

    众人听了,皆大为不爽了,不少人已暗暗愠怒起来。

    俺们出道多少年了,打过的仗不计其数,过的桥比你小子走的路还多;俺们耗了大半日,口干舌燥,好不容易才敲定的打法,竟被你如此小觑。

    当真不知天高地厚,无礼之极!

    你小子刚刚成为毫侯义子,就不将俺们放在眼里了,敢情之前的谦虚都是假的!

    李过也觉得李立过分了些,连忙轻咳几声,暗示他注意分寸。

    脾气火爆的刘芳亮忍不住了,猛一拍椅栏,喝道:“小子,你将俺们说得狗屎不如,那你说说,这仗该怎么打!”

    “该打歼灭战!”李立立刻道。

    打歼灭战?

    众人面面相觑后,心中的恼怒瞬间便烟消云散了,不少人还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小子刚才将清军说得那么厉害,阻击战都难打,现在却又说要打歼灭战;简直就是思路混乱,异想天开,自相矛盾,滑稽可笑啊。

    歼灭勒克德浑那等神仙仗岂是次次都能打的,对方可是六万虎狼之师啊。

    罢了,罢了,就这等打仗水准,俺们何须跟他怄气,反倒觉得好玩哩。

    张鼐和吴汝义对望一眼,惬意而笑。

    除了看笑话,二人在心理上也获得某种平衡感,这世上哪有什么无所不能的天才;这不,短板立马就暴露了,且暴露得非常明显。

    也有人皱眉暗想,大战来临,众人暗中压力都不小,这小子不会是故意整点笑料让大伙乐呵放松一下吧。

    嗯,还别说,笑果还是蛮不错的。

    见众人这般反应,李过面子上挂不住了,大声咳了几声,示意李立就此罢休,别再丢人现眼了。

    怎料李立意犹未尽,继续大声道:“各位叔伯前辈们,都莫要笑,小子特将此番歼灭战法,命名为天炉战法!”

    天炉战法?

    众人愣了片刻,随即又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名头可起得够气派的啊。

    李立抖着手中鸡毛掸子,很认真,很郑重的道:“此战法乃小子灵光乍现,妙手偶得之;足以法天地之幽邃,穷宇宙之奥秘,为鬼神所惊泣,人事所难测也!

    敌人若钻入吾彀中,便如干柴竹蔑,转眼焚为齑粉,故曰天炉战法!”

    这番出言不俗,足以镇住场子的开宗明义,众人却笑得更厉害了。

    李过脸色也有些恼愠了。

    见大伙笑的如此开心,李立也忍不住笑了;笑完了,便蹲下身子,手中鸡毛掸子点指比划地图,正式开始兜售起天炉战法来。

    “此战法本质上是一种‘后退决战’战术,诱敌深入,予以包围歼灭之!

    清军携滔天怒火而来,欲一雪前耻,一举荡平我军,永绝后患!此正乃诱敌深入之良机也!

    所谓天炉,即以天地为炉!联军依托山川地貌,城镇乡村,形成网状据点,以伏击,诱击,阻击,侧击,尾击等方式,分段消耗敌兵力,士气,还有时间!

    没错,最重要的就是时间!

    将敌人拖得筋疲力尽,斗志懈怠,拖入决战区,再狠狠围歼之!”

    赵立虽是一名南明史爱好者,更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只是有点自虐倾向,对明末清初那段血泪窝囊史尤为钟情。

    另外这副现代灵魂,曾生活在各种信息爆炸,极易获取的年代,虽没有实战经验,但脑子里古今中外各种战例资料,远比眼前这干人要丰富得多。

    且这些战例都经过实践检验,证明相关战术是有效的。

    两百九十多年后的武汉大会战,一名广东籍薛姓上将利用自创的天炉战法,在武器装备落后的局面下,一战歼灭日军六万余众,引起巨大轰动。

    其战场虽是在长沙附近(属于武汉会战的一个战区),与武昌周边地貌有些不同,冷兵器和热兵器的战法不可简单模仿,指挥体系也不同;但二者还是有诸多共通之处,主旨是可以借鉴的。

    不得不说,自从身份转变后,他赵立更加具备主人翁精神,开始尝试用真正的军功让头顶的光环愈发耀眼夺目。

    随着李立滔滔不绝,深入细致的讲解,众人笑意渐敛,轻视之意渐收,眉头陆续皱了起来……又陆续舒展,不少人眼里开始闪光……

    他们都是懂行的。

    到了一定火候,李过突然起身,迈步走过去。

    一会儿后,众人也陆续起身,走近地图。

    众人一边听,一边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皱眉沉思,有的频频点头,有的主动发起了问。

    “小子,按你这般打法,俺们得多少兵力!”

    “至少骑兵五万,步兵十五万,才能玩得转!”

    “啊,敢情你说的都是废话,俺们哪有那么多骑兵,那么多人马!”

    “刘叔叔莫急,听小侄细细说来!各地零散义军应可召集三万余众,老营那边可火速派来兵马,辅兵也可派上场;实在不够,也不打紧!天炉战法虽是歼灭战,兵力不足也可以打成拖延战嘛。

    拖延时间才是此战真正核心要旨,其它都是表象!

    当然能歼灭更多清军,那便更好了。”

    “贤侄,某算过了,我军把全部外援和家底派上,最多能聚集十二万之众;按你这般打法,敌我战损率当是多少?”田见秀双手笼袖,眯着细长丹凤眼问。

    李立道:“田伯伯,依小侄估算,与李成栋绿营兵至少是二比一,敌二我一,与八旗军应该是一比一;但还是那句话,核心在于拖延时间,能歼敌多少得看天意!

    小子设想,这一战打下来,联军当折损一万五到一万八千人左右!

    若按之前战法,纵使打得再好,也得折损两万五千到三万……

    不过,小子的战法只是抛砖引玉,行不行,具体如何操作,还得各位叔伯前辈们定夺!”

    面对众人的疑问,李立又恢复了谦虚姿态,一一予以耐心解答说明,直到对方不吭声为止。

    好不容易瞥了个空档,他瞥了一眼尤呆坐在在椅子上,大眼瞪小眼的张鼐和吴汝义,心说咱本不想说,可是你们非要我说两句的啊;匆匆出了大堂,朝侧院茅房而去,这泡尿可是憋了好久了。

    匆匆进了茅房,匆匆解了裤子,正惬意嘘嘘着,李来亨跟了进来。

    李立让了让位,李来亨也解了裤子。

    二人不约而同用余光偷偷瞟了一眼对方那部位,暗自比较了一番大小粗细,然后心照不宣的侧了身,各自嘘嘘。

    “哥,俺想求你件事。”李来亨突然说。

    “何事,说吧!”

    “上次打勒克德浑俺是最后出场,没打过瘾,这回俺想亲自领兵杀敌!俺都十八岁了,实在憋不住了,想那霍去病这个年纪,已经带兵打匈奴了!”

    “靠,你小子居然也知道霍去病,不错啊!”李立赞道,抖了个尿颤,道:“你自己跟义父讲不就是了!”

    “他现在更宠你!”

    “………”

    李立尿完了尿,系了裤子,转身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当真是兄弟同心啊,咱也正有此意,想在此战中一显身手呢!”

    “哥,你恐怕不行吧!”李来亨连忙道。

    李立笑道:“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做我的副手,临阵保护我!”

    “行,只要能领兵杀敌,怎样都行!”

    二人勾肩搭背,鬼鬼祟祟,窃窃私语着回到大堂门口,就听里面传出李过惬意的大笑,“来人啦,速速准备酒肉烛火,各位就在这里吃晚饭,吃过后俺们继续探讨吾儿发明的天炉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