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小卒崛起 » 52:天炉战法(1)

52:天炉战法(1)

    “各位,武昌城城池破败,易取难守;与其御敌于城下,莫若御敌于未至!某以为当速速派人沿江岸东下,择狭促水缓之处,埋桩淤石,阻塞江道,迫使李成栋弃船登陆;待其登至一半时,我军遽然杀至!

    虽不能重演全歼勒克德浑那快意一幕,但将其一举击溃,挫敌锐气,当非难事!”

    探知李成栋部已到了九江,李过立刻召集核心人员齐聚总督府大堂,共商御敌之策。

    方才说话的是绵侯袁宗第,只见他蹲在地上一副阔大地图前,点指比划着继续道:“驻京八旗由河北下山东,入河南,必由襄阳入湖广,经承天府东进,逼近武昌;我军当立刻出兵,拿下德安府和承天府,以此二府为据点,互为犄角之势,阻击驻京八旗!”

    李过听完,轻挲下颌,沉吟不语。

    照例坐在其左下首专座上的李立搔着头,若有所思。

    李来亨则手扶腰刀,立于李过右侧;一文一武,一坐一立,已成标配。

    “绵侯之言有理!”待袁宗第归位后,田见秀点了点头,道:“某再补上一句,清军两路人马必定是掐着时间点汇集武昌;我军须分路截击,打乱其行军布署,某以为当拿‘李诃子’先开刀!”

    “泽侯说得极对!”刘芳亮立刻响应,“这厮乃叛徒高杰余孽,又是嘉定屠城的刽子手,相较满虏,此撩尤为可恨!

    毫侯,某请求出战,定擒杀此獠,借其人头祭旗,以壮军威!”

    “磁侯莫急,此战干系重大,需细细谋之!”李过微微一笑,摆了摆手,扫视众人,“李成栋领三万人马为前驱,此路八旗军当不会超过一万,因为整个南直隶八旗驻军不到三万,勒克德浑已葬送了一万!

    南下驻京八旗,当不会超过两万,因为整个顺天府八旗驻军不过四万!联军合计六万五千余众,人数上并不落下风!

    正如立儿所言,我军只要抗住清军前几轮猛攻,拖上个一两个月,此战便大功告成!”

    作为全军主帅,他虽面带微笑,一副举重若轻的姿态,但其实内心压力山大耶。

    双方十几万人马的大会战,有近三万八旗精锐参战,其激烈程度和残酷性可想而知。

    清军携滔天怒火而来,进攻必是前所未有的猛烈,想顶住前几轮,有那么容易么。

    况且此战对于顺军意义重大,说是生死存亡之战也不为过。

    若打得糟糕,被打回荆州之战前的原形都是一种奢望,搞不好有可能会被直接清场!

    张鼐深深叹了口气,神色忧虑的道:“联军明面上虽有这么多人,但那两万五千明军能顶用么,毫侯不要太乐观了!”

    李过瞟了他一眼,不动声色的道:“堵公这几日一直在汉阳府整顿军纪,激发将士斗志,当会有一定成效;某一大早已遣人火速去召唤,待其归至,当知一二。”

    微笑着看了看田见秀和袁宗第,又道:“方才二位国侯所言‘御敌于未至’‘分路截击’,某深以为然;现在大伙都说说吧,这一仗具体该如何打!”

    明军战力的话题暂时搁浅,基本方略也定了调子,众人便开始讨论起来,或起身蹲在地图前点指比划,或坐而论道;踊跃发言,七嘴八舌,说得极为热闹。

    李立认真听着,心里也觉得此方略没有多大问题。

    还是那句话,这干从血雨腥风中拼杀出来的顺军骨干,军事素养绝对是在线的。

    “禀毫侯,堵公回来了!”大约一个时辰后,有亲军匆匆走进来禀报。

    话音落下,只听外面传来一通沉重脚步声,满面风尘的堵胤锡手提宝剑,带着一身杀气,大踏步走进来。

    众人闻到其剑鞘内散发出的血腥味,皆神色一凛。

    好家伙,定是亲斩了一波老兵油子,血都还热着哩。

    随即暗喜,堵公这番雷霆手段,定会收到一定效果。

    “各位,抱歉,抱歉,某来迟了!”堵胤锡持剑拱了拱手,大踏步朝李过右首下方专座走去。

    自从进驻武昌城后,顺军核心骨干参会的坐序有了调整,先前是高一功等人坐一边,田见秀等人坐另一边,两两相对,泾渭分明;现在完全打乱了,按爵位和军职高低混坐在一起。

    李过的意思很明显,莫要再分什么东路顺军,西路顺军了!

    现在只有李过统帅的顺军,俺是唯一的主心骨!

    “敢问堵公,此番去汉阳府,共斩杀了多少老兵油子?”待堵胤锡大马金刀坐下后,有好事者问道。

    堵胤锡也不遮掩,嘿嘿冷笑几声,牛逼哄哄的道:“含一名游击,两名守备,两名把总在内,老夫手中这把利剑共斩一百八十六人!”

    好家伙,如此疾风暴雨般的雷霆手段,当真是动真格了哦,众人皆倒吸了口凉气。

    “堵公壮哉,真乃猛人也!”李过大赞道,向他简单叙述了御敌方略,待其无异议后,便宣布讨论继续。

    看得出,此战虽面临严峻考验,但顺军连战连捷,加上有进攻南京的明军兜底,众人都信心满满,说话的嗓门普遍比较大。

    堵胤锡原本嗓门也大,但毕竟是偏师,声音相对小许多。

    李过也很仗义,并未明显表现出要将其当炮灰的意图。

    大战当前,形势紧张,午餐由人专门端进来,草草吃过后众人接着继续讨论。

    战争是一项非常复杂,非常系统化的专业活,可不是双方人马打打杀杀那么简单,涉及的内容庞杂且互有联系。

    比如清军兵力配置,进攻路线,抵达时间,可能采取的战术……联军兵力调配,能调用的武器,可利用的援军,采取何等应对战术,后勤补给,乃至山川河流地貌,气候条件等等,皆在讨论范围之内。

    难免会有不同意见,因而讨论极为激烈。

    不知不觉间,便到了酉时时分,双方几乎花了一整日,才初步敲定了作战方案。

    时间紧迫,派兵强取德安府和承天府不可取;将派兵于武昌西北面五十至一百里的范围内,设下三处相互呼应的品字形阻击带;东面八十里处的江段上按袁宗第的方案打桩淤石,阻塞江道,先拿李成栋开刀等等。

    另外,以李过名义继续广发英雄帖,号召各地零散义军前来助战!

    派人火速入汉中,督促刘体纯和贺珍趁机猛莽几波;至于鲁监国那边,自会配合朱聿键进取南京,就不肖多关注了。

    方案初定,众人均觉心中有了一块压底基石,顿感轻松了不少。

    刘芳亮等好战分子兴奋不已,摩拳擦掌,斗志昂扬。

    田见秀等乐观分子则开始憧憬此战过后,重建荆襄根据地,种田练兵的快活光景了。

    堵胤锡好像很忙的样子,起身冲众人拱拱手,匆匆告辞离去。

    待散会时,李过突然感觉缺少了点什么,习惯性的看向李立,微笑道:“立儿,你一直一言不发,临了总得说两句吧。”

    众人又习惯性齐齐看过来,不过目光中并未有过多期待。

    这小子洞察精微,心思缜密,遇事也沉稳,在料敌于先,运筹帷幄,制定方略等方面,确实是当世一等一的厉害角色,无人能及;但论起排兵布阵,临阵御敌,尚还嫩的很哩。

    果然,只见李立摆了摆手,谦虚的道:“义父,各位叔伯前辈筹划得如此体大周虑,就不肖小子班门弄斧,狗尾续貂了吧。”

    众人一听,皆倍感舒坦。

    很好,这小子尚有自知之明,以这份谦虚姿态,跟着俺们学个三五年,未来当大有可期!

    李过笑了笑,也不勉强,正待宣布散会时,张鼐却阴阳怪气说道:“小李公子,你身居帐中画赞参将之职,大战当前,你若不说两句,恐让人说有尸……”本来想说尸位素餐之嫌,但碍于李过面子,没说出口,但一心想看李立笑话的姿态昭然若揭。

    你小子最近太风光了,是该整点笑话让俺乐呵一下子的。

    “义侯言之有理!”死党吴汝义立刻附和。

    李过看了看二人,敛起笑意,瞥着李立道:“既然如此,吾儿便说两句吧!”

    “那行吧!”李立熬不过,搔了搔头,起了身,神情颇是为难的道:“小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若说得浅陋了,还望各位莫要笑话。”

    “无妨,放心大胆说!”吴汝义摆了摆手,呵呵笑道。

    张鼐双臂抱胸,斜眼睨之,静待好戏。

    只见李立束了束腰带,因为坐久了还特意活动了一下身子骨,才迈步走到地上地图前,弯腰捡起一根鸡毛掸子。

    他并没有急着说,而是环视众人,用力抖了抖鸡毛掸子。

    瞧他这架势,可不是只想说两句的样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