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小卒崛起 » 49:李过终于摊牌了

49:李过终于摊牌了

    日暮时分,赵立等人灰头土脸的蔫蔫然回了城,是名副其实的那种灰头土脸啊。

    临近望江楼,早在门口等候的李来亨连忙迈步走过来,一见他们这等狼狈模样,顿时大为惊讶,连忙问:“你们大白日出去一趟,回来怎生就搞成这样了,就像刚从灶口里拖出来的,到底干了什么啊?”

    刘昆等人强忍住笑,齐齐看着赵立;赵立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轻咳两声,挥挥手,“你们几个先回去,我与小李将军有酒喝。”说完,翻身下马,低头便走。

    “哥,包房在二楼,请随我来。”李来亨热情的说着,抢在前面引路。

    哥?……

    正边走边懊恼拍打身上烟尘的赵立微微一怔,这小子今日居然唤咱哥了?

    虽说二人关系已亲密到一定程度,李来亨在他面前早已不再高冷倨傲,但像今日这般热情恭顺的还是头一遭。

    当是自己的卓越才华已将他彻底征服,成为继闯王,李过之后,第三个让其衷心佩服的人;想起首次同居当晚,这小子一举识破自己想当他哥的伎俩,如今却主动唤了。颇为得意的赵立笑问道:“兄弟,今日是何好日子,都请哥上大酒楼了。”

    李来亨笑而不语,临近楼梯口,回头喊了声,“小二,速速端盆清水,捎条布巾来,我哥要洗脸。”

    “好嘞,将军稍等!”

    赵立心情舒爽的随他上了楼,来到一间由几名亲军把守的包房前,李来亨敲了敲门,推门而入。

    敢情里面还有其他人,赵立心说。

    跟进去一看,果然只见阔大饭桌旁坐着几人。

    李过,高一功,党守素,两个年纪相差两岁左右,从未见过的总角少年,另外还站着四名亲军;瞧这架势,可不是二人小酒局哦……赵立扭头看了一眼李来亨,这小子微笑不语。

    这时,李过朝他招了招手,指了指身边空位。

    赵立狐疑着走过去,刚刚坐下,就发现两名少年表情复杂的盯着自己。

    赵立发觉二人相貌有点相似,且都有几分李过的模样,暗想:“听人说李过有两个儿子,李继韬和李继略……不会是哪个儿子过生日,专门派人从老营接过来的吧。

    戎马倥偬之际,李过仍不忘给儿子过生日,真是位难得的慈父哩。

    但李来亨为啥说是请咱喝酒呢……”

    又扭头看了一眼李来亨,这小子仍微笑不语,同时他也发现高一功,党守素正笑吟吟看着自己,表情意味深长着。

    这顿时让赵立感到事情有些不简单。

    “哥,俺给你引见一下!”李来亨突然指着两位少年郎介绍起来。

    果然是李过的俩儿子。

    赵立忙冲二人含笑点头,以示友好。

    二位少年郎以同样的颌首礼还之。

    小二敲门而入,赵立洗过了头脸,坐下后忍不住问:“毫侯,今日是哪位公子正庆之日,早些说,小子也好提前备点礼品啊。”

    李过微笑摇头。

    “莫非是三位长辈的华诞之日?”赵立又瞟了瞟三位侯爷。

    三位同时摇头。

    赵立又看着李来亨,李来亨也摇了摇头。

    搞的赵立愈发纳闷了,疑神疑鬼的瞟着众人;突然,李来亨看向李过,李过沉吟片刻,敛起笑意,郑重的点点头。

    李来亨如得军令,朝李继韬和李继略招了招手;三人齐齐离座,在赵立身后按齿序排列,单膝跪下,纳头便拜,口中齐呼,“大哥在上,请受弟弟们一拜!”

    卧槽,咋突然就来这一手啊!

    赵立顿时大吃一惊,瞬间明白过来了,李过这是跟自己正式摊牌了。

    李来亨方才的称呼,其实是有预谋的。

    他慌忙起身,呆呆的看着三人,脑子里一片混乱。

    本来嘛,他也料到李过近期就要对自己下手了,但以为给自己请官请爵的文书还得等几天才到,没想到对方已经等不及了。

    连俩亲儿子都暗中接过来了,足见李过对此事的诚意和高度重视。

    “这……这算怎么回事啊,这……”搞的太突然了,一向口才不错的赵立顿时有些懵逼,手足无措起来。

    三人呼拜完,仍单膝而跪,自是等他这位长兄来挽扶。

    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里有首插曲是这么唱的,“这一拜,忠肝义胆,患难相随誓不分开;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壮我情怀……”

    赵立知道,这一扶,自己与他们就是真正的兄弟了。

    然后兄弟对拜,拜过李过,自己就将正式成为李过的儿子了。

    唉,这一幕终究还是来了。

    虽然他早有心理准备,但内心深处一直都没有接受的打算,总琢磨着还有转圜余地。

    穿越一回谁不想在历史天空中犁出一道属于自己的痕迹,将自己的名字载入全新的史册……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靠才华混迹于世,做人家干儿子,确实让他这副高傲的现代灵魂有些接受不了。

    但李过突然来这一手,让他一时骑虎难下,进退失据。

    同时他也想不通,地点为何偏偏选在一家酒楼?

    李过见他迟迟不动手挽扶,脸色微微一沉,独目中一道异芒绽现,搁在桌面上的手也握了起来。

    高一功和党守素见状,递了递眼色,连忙拉起了皮条。

    “小赵兄弟,毫侯一向器重你,赏识你,你也当知恩图报的。”

    “是啊,这天下多少人挤破脑袋想做毫侯义子,而不可得;这么好的机会就摆在你面前,你还迟疑作甚!”

    “就是!还不快将三个弟弟扶起来!”

    “快点啊,吾等都等不及啦!”

    赵立勉强稳定心神,冲李过道:“毫侯,大战当前,形势危急……这等私事还是押后,日后再说比较好……”

    “二者不相干的,你小子休得推脱搪塞!”高一功立刻反对。

    “那总得容小子斟酌些日子,也不迟啊,这般冒冒失失,小子一时缓不过神来哩……”

    “还斟酌个鸟啊,都斟酌两个多月了!小赵兄弟,快点,否则毫侯真要生气了!”党守素颇不耐烦的催促道。

    见他这般磨磨蹭蹭,不情不愿,专门请来助阵的高党二人也劝不动,李过不禁有些窝火,心说俺李过乃堂堂大顺毫侯,大顺军的实际掌控者,先帝衣钵的继承者,当世屈指可数的英豪人物,竟被你小子如此轻看。

    做我李过的儿子,还丢了你的脸面么!

    你小子有才是不假,且很有才,相当的有才!但某用你,你才能出头,某不用你,你就啥都不是!

    某想废了你,也是轻而易举!

    又见李来亨,李继韬和李继略仍单膝傻傻跪着,心中愈发恼怒,拳头越握越紧,终于忍不住了,只听“砰!”的一声,一拳重重砸在桌面上。

    众人皆大吃一惊,赵立慌忙扭头,只见其独目喷火,脸色阴沉得可怕,拳头上青筋凸起。

    不愧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帅级人物,别看平时跟自己随随便便,亲密无间,但老虎一旦发起威,那股气场还是挺骇人的。

    高一功和党守素见势不妙,连忙又劝起来。

    唉,罢了,罢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胳膊拧不过大腿,咱抗不过强权啊。

    当赵立意志力渐趋薄弱,就要违心屈服时,突然脑中有一道灵光乍闪,他顿时如抓住救命稻草,连忙道:“毫侯,小子能得您如此青睐,倍感荣幸!但小子终究是有父有祖宗之人,此事小子做不了主……嗯,须征得老父同意才行啊。

    否则,恐落得不孝之恶名!”

    古人对孝道极为看重,这确实是张挡箭牌,至少能再拖延相当一段时间。

    怎知,李过却胸有成竹的道:“此事易耳!”说完,拍了拍手。

    赵立正疑惑着他会再玩出何等花招呢,过了一会儿,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声响,片刻之后,便涌进来五个人,有老有大有少,有男有女。

    一个五旬左右老汉,一个三旬男子,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一个妇人,还有一个五六岁的垂髫小儿;从寒酸简陋的装束,皆带着菜色的面孔判断,应该是乡下务农的一家子。

    赵立乍一见,顿时脸色大变,几乎本能的脱口而出,“爹,大哥,二哥,大嫂……你们怎生跑到武昌来了!”话一说出口,立马就反应过来了,定是李过瞒着自己偷偷将他们接过来的。

    从公安到武昌的行程上看,李过已暗中策划此事许久,此番势在必得,吾恐插翅难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