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小卒崛起 » 48:骗子,全都是骗子!

48:骗子,全都是骗子!

    半个时辰后,房门吱呀一声开了,喝得面皮微红的赵立出了门,转头望了一眼趴在桌上醉睡过去的堵胤锡,默默叹了口气,轻轻带上门。

    作为堂堂湖广巡抚,兼佥都御史,湖广之地妥妥的明廷第二号人物,居然被何腾蛟等人如此排挤,堵胤锡的郁闷不言而喻,心情沉重且倍感孤独。

    但作为朝廷大员,素质还是在线的,任凭赵立如何见缝插针,旁敲侧击,其人醉心不醉,守口如瓶,反倒一再提及那份对赵立的挂念。

    赵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挖起他的墙角;最后,二人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君子之道,只喝酒,谈些茶酒厨艺,风土人情之类的题外话了。

    “堵胤锡能兼任佥都御史,自是朱聿键信任的人,当初其单骑入松滋草坪与李过会盟,怕是带着更深远任务去的;那便是联合顺军,在湖广闹出一番声势,吸引清军兵锋,明军趁机再度发动收复南京的战役!

    在朱聿键和一干士大夫心中,南京始终是第一挂念(其实何止隆武朝廷,鲁监国,后来的永历政权,乃至国姓爷,都将其作为第一挂念,几乎所有大战略都是围绕南京展开);以南京为中心,纵使北伐不成,尚能效仿南宋与清廷划江而治,以待时变。

    顺军占据湖北大部,正好帮其看护西北大门,就是想这么玩的。”

    回房间的路上,赵立这般思索着,心中颇为得意。

    结合当今形势和超前的历史信息,他应该是看穿明廷这盘大棋的第一人。

    虽然未能套到堵胤锡的口风,但他坚信自己是正确的。

    这样看来,荆州-武昌之战,何止是决定湖广抗清形势,对全盘抗清形势都是重大影响。

    而他赵立在其间起了决定性推动作用,历史迎来一个新的关键节点。

    但还是那句话,基于明廷的腐朽和无可救药,历史的轨迹和磅礴惯性不会有根本改变,只是略微偏离轨道和减速而已。

    比如顺军将有机会重夺荆襄根据地,并二次发育,还开辟了汉中这张副本;正副本互为犄角,相互策应,未来绝对可期!

    这大概才是此番战役最大的意义所在。

    接下来如何面对清军疯狂反扑,就交给李过等人了。

    只要能扛住多尔衮的前几波怒火,那基本就算大功告成。

    局势虽波诡云谲,复杂多变,但赵立仍能琢磨通透,一举抓住本质和关键点,确实是有点牛逼的;他心情舒爽的回到厢房,借着酒劲倒床睡起了回笼觉。

    这一觉睡得极为通透,醒来已是申时,吩咐刘昆去街上买几袋研磨好的硫磺和木炭,自己关上门,又兴致勃勃鼓捣起白砂糖+硝石的助燃试验。

    角落里就有几箱现成火药,但这可是总督府,哪敢造次,待明日带几个人到郊外做正式的爆炸试验。

    虽然御敌方案由李过等人来主导,但自己若能搞出威力陡增的新式火药为此战助力,当又是奇功一件。

    “嗤……”

    “哄……”

    “嗤嗤,嗤……”

    “哄哄,哄……”

    随着一蓬蓬火焰冒起,熄灭……当好端端一张楠木大桌被烧得大黑圈套中黑圈,中黑圈套小黑圈……不堪入目时,外面的日头也不知不觉间落山了。

    “弟兄们,起来,都爬起来啦!”

    “起来吃过后,就列队出发!”

    “不要磨磨蹭蹭,都搞快点!”

    “喂,你们几个眼圈都是乌的,是不是昨夜又溜进城里喝花酒了!”

    “黄游击,瞧你这话说的,每月就那点饷银,养婆娘都不够,哪有剩的去享那福。”

    “少废话,动作快点!”

    何腾蛟说话算数,翌日一早,便与一干文武核心及随从亲军,运着各自私用品匆匆出了城,来到郊外营地,下令立即生火造饭,吃过后速速集合列队,准备开拔,去收复黄州,鄂州。

    但见士卒们睡眼惺忪,行动迟缓,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何腾蛟心里直冒火,不停的令人催促,催促,再催促!

    傅上瑞也看得直摇头,凑近与他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显然是在探讨整顿军纪,提高战力的方案和手段。

    李过得报,连忙率领一干顺军骨干匆匆赶来相送。

    虽各怀私胎,但毕竟名义上仍是同盟,这点礼仪还是要讲的。

    “啊,‘深山豹’老弟,今日一别,也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啊!”

    “‘翻天鹞’老哥,短暂相聚,又要匆匆而别,唉,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啊!”

    “王老弟莫要悲伤,聚散离合,原本就是人生常态啊!”

    “‘两只虎’,‘蹿天虎’,‘白马银枪’,三位英雄,今日别过,希望日后还有机会再睹英姿!”

    “卢兄,别抹眼眶了,搞的像个娘们似的!”

    “他是假哭,眼里压根就没泪,哈哈!”

    “郝老弟,好好跟着何督师干,会有前途的……”

    何腾蛟亲热的拉着李过的手,神色戚然,依依话别;其他人也相互道别,殷殷不舍,搞得倒是蛮符合离别场景该有的那份悲伤气氛。

    章旷虽勾引赵立不成,但奉何腾蛟之命,仍不死心,拉着赵立作最后的公关;他双目微红,情真意切,没完没了;搞得赵立实在不厌其烦,冲他眨了眨眼,低声道:“章大人,前日夜里,你说很快就有机会再品扬州瘦马了,莫非就是这次么?”

    “这都让你小子猜到了,真不得了啊!“

    章旷顿时一愕,心说,惊讶的瞪了他半晌,神色迅速变幻一番后,尴尬的笑了笑,甩了他的手,又找其他人演戏去了。

    赵立嘿嘿冷笑,一转头,恰巧看见堵胤锡正独自一人站在远处。

    只见他面容清瘦,神情落寞,宛如局外人一般。

    赵立瞧在眼里,莫名的感到有些心痛。

    作为两军联盟的中间人,何腾蛟让他继续留在顺军中。

    明廷此番声势浩大的夺取南京之战,将与他无缘。

    大概一个多时辰后,明军才集结完毕,待后勤辎重也整备停当后,何腾蛟霍得抽出宝剑,一指黄州方向,威风凛凛的喝道:“全军听令,出发!”,扑扑扑,嚯嚯嚯,咴,咴咴咴……近十万明军浩浩荡荡的开拔了。

    众人望着明军渐渐走远了,神色皆凝重起来。

    李过昂首望了望山东方向,又望了望东面方向,突然调转马头,猛一抽马鞭,朝城中急驰而去。

    众人连忙拍马跟上。

    何腾蛟走了,只留下城中五千偏师,和接替马进忠继续扫荡周边城镇的两万明军,潇潇洒洒的走了。

    从两军会师到分开,前后不过七天时间。

    而接来下如何抗住清军头几波的疯狂进攻,对于顺军是个严峻考验。

    顶住了,则春暖花开,局面豁然开朗,能获得一段宝贵的发育期。

    顶不住,就可就麻烦大了。

    凭借顺军现在的战力,加上连战连捷的士气,应该是顶得住的。

    “兄弟,晚上俺请你喝酒!”结伴回总督府的路上,李来亨突然说道。

    “哦,是去你房间喝吗?”赵立颇感兴趣的问。

    “俺不是独居,不方便,就去城里的望江楼吧!”

    “行啊,什么时候?”

    “戌时吧!”

    “行,我今日有点事,要外出,黄昏时你在酒楼门口等我便是!”

    “好!”李来亨高兴的应道。

    赵立匆匆回到住所,将成品火药,火药材料,白砂糖等打了包,再备了些火折蜡烛燃纸等,便带着刘昆等几个亲信出了总督府;路过城南仓库,担心试验材料少了些,便又进去搞了几大箱火药,顺便借了一辆双轮车。

    骑着马,推着车出了城,朝远处郊外而去。

    四处逛了一会儿,选中一处人迹罕至,四面绕林的小山坳。

    几人下了马,将物什取下,搬进山坳。

    接着,在赵立的主导下,兴致勃勃搞起了试验。

    按赵立的想法,今日这场试验,对人类火药发展史具有重大意义,试验结果将对世界科技史具有重大贡献!

    “嗤,嗤嗤……”

    “哄,哄哄……”

    先做了一会儿新的助燃试验后,便正式往火药中加入白砂糖;山坳中开始传出“轰,轰轰……”断断续续的爆炸声,有朵朵黑烟腾起。

    消停了一会儿后,爆炸声又响起。

    爆炸声时而沉闷,时而剧烈,黑烟渐浓,弥漫山坳。

    如此这般,时而沉寂,时而爆炸声响起。

    间隔的时间有长有短。

    在紧张的忙碌中,日头不知不觉偏西了。

    在最后一次爆炸声后,消停了许久,突然山坳中传出赵立歇斯底里,悲愤难当的怒吼声,“骗子,全他妈都是骗子!狗屁的‘一硝二硫三木炭四白糖,威力堪比大伊万!’,都是骗人的鬼话!

    除了黑烟冒得多,屁用都没有啊!

    这都是些什么人啊,为了吸引眼球,增加流量,完全没有底线,什么扯谎造假的事都搞得出来啊~

    害得老子白白折腾一番,人都熏成非洲鸡啦……”